当前位置: 中药制剂 > 含量测定 > 方案详情

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化学成分检测方案(液相色谱仪)

检测样品 中药制剂

检测项目 含量测定

关联设备 共3种 下载方案

方案详情

本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Ⅱ 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结合 Agilent 6545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 (Q-TOF) 系统,对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的方法。为充分扩大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分离选择性差异,选择氰基柱 (CN) 结合甲醇的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一维的主要分离条件,并选择极性嵌入反相柱 (Bonus-RP) 结合乙腈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二维分离条件。根据第一维流速和定量环体积大小,确定第二维梯度时间和调制时间,并对第二维的从动梯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全二维分析方法的峰容量得到显著提升,在 UV 277 nm 下共检测到 268 个比较明显的斑点;在质谱中共检测到 493 个斑点。结合 PCDL 数据库,对主要斑点进行了鉴定。利用本文所述在线全二维液质联用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

智能文字提取功能测试中

采用全二维液质联用 (LCxLC-Q-TOF)方法系统表征中药舒筋活血制剂的化学成分 本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ll 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结合 Agilent 6545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 (Q-TOF) 系统,对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的方法。为充分扩大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分离选择性差异,选择氰基柱 (CN)结合甲醇的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一维的主要分离条件,并选择极性嵌入反相柱 (Bonus-RP) 结合乙腈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二维分离条件。根据第一维流速和定量环体积大小,确定第二维梯度时间和调制时间,并对第二维的从动梯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全二维分析方法的峰容量得到显著提升,在 UV 277 nm 下共检测到268个比较明显的斑点;在质谱中共检测到493个斑点。结合 PCDL数据库,对主要点点进行了鉴定。利用本文所述在线全二维液质联用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舒筋活血制剂是由红花、香附等10味中药组成的成方制剂,具有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类风湿关节炎等。国内该制剂的生产厂家众多,且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和丸剂等,临床疗效确切。但是,目前由于有关该制剂化学物质基础的研究较为薄弱,现行质量标准无法满足该成方制剂的整体质量控制要求。为提升此类制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中药质量和功效的一致性,需要对中药制剂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已有文献,该中药制剂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原儿茶酸、迷迭香酸等)、强心苷类、醛类化合物(4-甲氧基水杨醛)、生物碱类、苯丙素类(如紫丁香苷)和木脂素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种类复杂、结构多样,难以通过常规一维液相系统得到分离。 Davis等人”指出,当色谱峰数量超过峰容量37%时,系统分离度会大大降低。结合两种不同分离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可显著提升系统峰容量2。近年来,全二维液相色谱的高效分离与高分辨质谱的快速定性相结合,在中药表征分析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3-4,已成为高效表征复杂组分化学物质基础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利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ll 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通过对整体条件的优化组合,成功构建了一种全二维液相色谱方法;同时采用在线联用 Agilent 6545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Q-TOF)系统,并结合中药高分辨数据库匹配,实现了对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快速定性分析(见图1)。 图1.利用 LCxLC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对舒筋活血中药成方制剂的化学表征分析 试剂和样品 甲酸为色谱级,购自 DikmaPure 公司。甲醇、乙腈为质谱级,购自 J.T. Baker公司(美国)。高纯水来自 Milli-Q纯水机系统(美国)。样品为舒筋活血片,市售药品。取5片研磨成粉末,然后称取适量细粉,用甲醇超声提取30 min, 将提取溶液过滤后进样分析。 仪器和设备 采用耐压高达1300 bar 的 Agilent 1290 Infinity II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该系统由以下模块组成: ( - Agilent 1290 Infinity ⅡI二元液相色谱 泵 (部件号G7120A),2个 ) ( - Agilent 1290 Infinity ll高性能自动进样 器 (部件号G7167B) ) ( - Agilent 1290 Infinity MCT 柱 温箱 ( 部件号G7116B) ) ( - A gilent 1290 Infinity II DAD( 部 件号 G7117B), 2 个 ) ( - Agilent 1290 Infinit y 阀驱动(部件号 G1170A),带2位/ 4 通双向阀(二维液相色谱阀头,120 0 bar,部件号5067-4214 , 配备两个 60pL定量环) ) 质谱系统采用 Agilent 6545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夜联用(Q-TOF)系统,配备喷射流 ESI 离子源(部件号 G6545B) ( 软件采用 ) ( Agilent OpenLab Chemstation 版软件,版 本 C.01.08[27] ) Agilent 1290 Infinity 二维液相色谱采集软件,版本 A.01.04 SR2[24] ( Agilent MassHunter 工作站软件,用于 Agilent 6200 系列 TOF/6500 系列 Q-TOF 的 LC/MS数据采集(版本10.1)以及定性分析(版 本10.0) ) ( 用于二维液相色谱数据分析的 GC Image LCxLC-HRMS 版软件,版本2.5b, 来自 GC Image LLC., Lincoln, NE, USA ) 色谱条件 第一维 色谱柱: Agilent ZORBAX SB-CN, 1.0×100mm, 3.0pm 溶剂A: 水+0.1%甲酸 溶剂B: 甲醇 流速: 0.05 mL/min 梯度: 时间 (min) B(%) 5 2 5 停止时间: 60 min 后运行时间: 10 min 第二维 色谱柱: 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Bonus, 3.0×50 mm,2.7 pm溶剂A: 水+0.1%甲酸溶剂B: 乙腈+0.1%甲酸 流速: 2.5 mL/min 从动梯度: 梯度起点: 0.0-7.2 min, 5%B; 7.2-15.6 min, 5%-9%B; 15.6-23.8 min, 9%-10%B; 23.8-25.6 min, 10%-14%B; 25.6-29.4 min, 14%-16%B; 29.4-39.6 min, 16%-30%B; 39.6-45 min, 30%-39%B; 45-49.6min, 39%B; 49.6-54.4 min, 39%-60%B; 54.4-60 min,60%B; 梯度终点: 0-7.2 min,10%B; 7.2-7.6 min, 10%-13%B; 7.6-26.2 min, 14%-40%B; 26.2-29.8 min, 40%-46%B; 29.8-39.9min, 46%-66%B; 39.9-50.2 min, 66%-89%B; 50.2-55 min, 89%-95%B; 55-60 min, 95%-98%B 第二维梯度时间: 0.40 min 调制时间: 0.60 min 柱温箱: 第一维在右侧温区,柱温为 30℃; 第二维在左侧温区,柱温为40℃ DAD 主要参数: 277 nm, 扫描范围:210-400 nm 质谱条件 干燥气温度 320°C 气体流速: 8 L/min 雾化器压力: 35 psi 鞘气温度: 350°C 鞘气流速: 11L/min 毛细管电压: 3500V 喷嘴电压: 1000V 碎裂电压: 150V 锥孔电压: 65V 八极杆RFVpp: 750V 质量数范围(MS): :100-1100 质量数范围 (MS/MS): 25-1100 采集速率: 10幅谱图/秒 分离峰宽: 窄 (约1.3m/z) 碰撞能量: 20V 进入MS前,采用三通分流,分流比约为1:4 结果与讨论 第一维和第二维色谱分离模式组合及其条件选择 为最大程度利用二维分离空间,并有效提升系统峰容量,尽量保持第一维与第二维分离的正交性或选择性差异至关重要。色谱柱及其化学键合相是影响选择性的重要因素。色谱柱的选择既要考虑目标分析物的种类和理化性质,也要考虑流动相的兼容性和溶剂效应等因素。目前, RPxRP 组合是全二维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分离模式组合合。其优势在于, RP中可供选择的化学键合相种类丰富,流动相兼容性较好,并且可通过色谱柱的灵活搭配减小一维对二维的溶剂效应等。本研究也采用 RPxRP 组合。 基于复方中单味药组成,虽然对样品中包含的化合物种类有一定认识,但由于无法获知其整体化学组成信息,因此初始实验主要基于 Snyder 和 Dolan的疏水减法模型 (Hydrophobic SubtractionModel, HSM) 选择正交性差异较大的组合方式。HSM 模型将被分析物在RP色谱柱上的保留特性分成5种:疏水保留性(n)、空间位阻(o')、氢键的碱性(β')、氢键的酸性(a)和离子交交特性(K)等。H、S*、A、B和C是与被分析物5种保留特性相关的固定相特征系数。公式(1)决定了分析物在 RP 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利用公式(2)计算选择性因子大小,可用于评估大部分 RP 色谱柱的选择性差异。如果两个 RP 固定相的F,值小于3,则两个固定相之间的平均选择性差异较小,可互为替代。反之,如果Fs大于50,则可以认为这两种固定相的差异较大。在第一维和第二维分离中,分别采用氰基柱(CN)和极性嵌入反相柱 (Bonus-RP)。这两种色谱柱的 Fs= 50.02,选择性差异显著。在流动相的选择上,同样出于最大程度增加第一维与第二维的选择性差异的考虑,在第一维和第二维分离中分别采用甲醇体系和乙腈流动相体系。 为充分发挥第二维的分离能力,本研究选择 Poroshell 120 Bonus-RP (50 mmx 3.0 mm, 2.7 pm) 色谱柱,并确定第二维有效梯度时间为 0.4 min。在此基础上,为兼顾第一维分离效率,选择规格为1 mmx100 mm, 3.5 pm 的 ZORBAX SB-CN 色谱柱,并采用55 min 的长梯度。根据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全波长扫描结果,并结合已知文献的报道,确定采集波长为277nm。 在RPxRP的组合中,采用从动梯度 (shift gradient) 能够扩大并有效利用分离空间,弥补第一维与第二维正交性的不足,从而改善系统的分离能力。本研究采用二维色谱专用软件,基于第一维的分离概况灵活调整第二维梯度的起点和终点。最终优化得到的第一维和第二维梯度曲线如图2所示。按照优化后的色谱条件得到的全二维分离的轮廓线图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通过第一维分离得到的所有馏分在第二维保留适中且分离良好。 图2.第一维梯度及第二维优化后的从动梯度 图3.样品提取溶液的 LCxLC轮廓线图 基于全二维(LCxLC) 的样品分离结果及典型斑点的定性鉴别 采用构建的在线 LCxLC 系统,通过 DAD 在 277 nm 下木测则268个斑点,并且在设定相应的峰面积和体积阈值后,通过 MS检测到493个较为明显的斑点。典型斑点及其对应的第二维分离结果如图4A 所示。-一维叠加峰在第二维获得了较好的分离。在 第一维分离结果中, RT 30-50 min范围内的色谱峰比较集中且重叠现象较严重。借助第一维分离,仅检测到具有明显峰顶点的色谱峰34个。而借助第二维分离,在该区间间共检测到约126个斑点,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斑点为10-21。根据图5中主要斑点的UV 光谱结果,可以将化合物大体分为四类,涵盖该中药制剂样品的主要化学结构类型。 图4.样品中的典型斑点及其对应的第二维分离图(A),以及第一维 RT 30-50 min范围内斑点较密集的区域(B) 图5.样品轮廓线图中各特征斑点对应的UV吸收光谱 进一步结合在线联用Q-TOF 平台,对中药舒筋活血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以图4A中的两个典型斑点3和4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利用高分辨质谱获得的准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m/z 分别为 179.0350 和353.0881)及其相应的同位素分布情况(图6)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由此得到斑点3和4的分子式分别为 C9Hg04 和 C16H1809, 精确质量数偏差分别为 0.83 ppm和 0.02 ppm,12一级匹配综合得分分别为98.8分和99.8分。然后利用20 eV 碰撞能量下获得的二级质谱图,镜像匹配中药数据库中的二级谱图,快速锁定目标成分的化学结构式。由此推测斑点 ×105 响应 vs. 质荷比(m/z) 3和4分别为咖啡酸和绿原酸,,二二级谱图相似度得分大于85分。根据这一策略,利用在线 LCxLC-Q-TOF 系统并结合中药高分辨数据库,能够对舒筋活血制剂中的化学成分逐一定性分析。本文由于篇幅有限,仅对第一维分离结果中 RT 30-50 min 范围内的明显斑点10-21逐一匹配鉴定,得到其分别对应于柚皮素-葡萄糖苷异构体、皮素-7-0-B-D-葡萄糖苷、松脂素、络石苷、圣草酚、五脂素A1、橙皮素、木犀草素等天然产物,涵盖黄酮类、木脂素、酚类、有机酸及苯丙素类等(图4B)。 ×102 Product lon (rt: 19.065, 19.067 min, 2 scans) (179.0356[z=1]) 响应 vs. 质荷比(m/z) 全二维(LCxLC) 系统评价 根据系统峰容量和正交性,对构建的在线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进行评价。理论峰容量按照'n×2n。进行计算,但实际受到采样不足或再混合的影响,实际有效峰容量通常根据 Davis-Stoll-Carrl9准则进行校正(公式3)。由此得到本方法的第一维峰容量为174.8,第二维峰容量为27.0,理论峰容量为4714.9,有效峰容量为2149.9。表明与一维分离相比,全二维方法的峰容量提高了近12倍。 n'c.2D 为二维有效峰容量;'n。为第一维峰容量;?n。为第二维峰容量;?t。为第二维循环分析时间;1;'t。第一维梯度时间。 为评估本方法对分离空间的覆盖率和利用度,采用Gilar 提出的校正模型10进行正交性评价。将整个分离空间分成16×16个方块,结果数据点占据的面积为总面积的48%(理想的正交系统覆盖率达到63%即代表100%正交性);正交性(0)结果为63.2%(公式4)。通过这种方法所计算得出的实际峰容量为2163.9(公式5),与 Davis-Stoll-Carr 准则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Xbins,包含有数据点的所有 bins 的总和; Pmax; 所有 bins 中总峰容量。 实际峰容量Np, P和P2分别为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峰容量。 结论 本应用基于 Agilent 1290 Infinity Ⅱl二维液相色谱系统,通过对第一维和第二维色谱柱、流动相及第二维从动梯度等主要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 RPxRP组合的在线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并结合Q-TOF 对舒筋活血制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与常规的UHPLC 分析相比, LCxLC 系统显著提升了峰容量,显著增加了分离并鉴定出的化合物数量。在实际分析工作中, UHPLC-MS/MS与 LCxLC-MS/MS 互为印证和补充, 可极大改善有关中药化学物质基础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助力中药现代化进程。 ( 参考文献 ) ( I.L Davis J.M., Giddings J.C. Statistical theory of componentoverlap in multi-co m ponent Chromatograms. Anal. Chem., 1983,55(3):418-424 ) ( 2. . Giddings J C. Two-dimensional separations: concept and promise. Anal. Chem., 1984, 56:1258A-1270A ) ( 3. Cao J L, Wei J C, Chen M W, et al. Application of two- 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in t he an a lysis of Chineseherbal medicine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16,1371: 1-14 ) ( 4. 黄竞怡,佟玲,丁黎.二维液相色谱在中药分析的应用.药学 进展,2015,39(5):357-363 ) ( 5. Cohen SA, Schure MR. Multidimensional Liq u idChromatograph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IndustrialChemistry and T h e Life Sciences. John Wiley & Sons,Hoboken, New Jersey, 2008,p 1 9-2 1 ) ( 6. Marion Iguiniz, Sabine Heinisch. T wo-dimensional liq u idchromatograph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n s trumentalaspects, trends and a pplications. J Pharm Biomed An a l., 2017,145:482-503 ) ( 7.S Snyder L R ., Dolan J W, Carr P W. The hydrophobic-subtraction model of reversed-phase column selectivit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4, 1 0 60:77-116 ) ( 8. Duxin Li & Oliver J. Schmitz. Use of shift gradient in thesecond dimension to improve the separation space i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Anal Bioanal Chem,2013,405:6511-6517 ) ( 9. X.P. Li, D.R. Stoll, P.W. Carr. Equation for peak capacityestimation in two 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 Chem., 2009,81:845-850 ) 10.M. Gilar, P. Olivova, A.E. Daly, J.C. Gebler. Orthogonalityof separation in two 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Anal. Chem.,2005,77:6426-6434 查找当地的安捷伦客户中心: www.agilent.com/chem/contactus-cn 免费专线: 800-820-3278,400-820-3278(手机用户) 联系我们: LSCA-China_800@agilent.com 右线询价: www.agilent.com/chem/erfq-cn www.agilent.com 安捷伦对本资料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由于提供、展示或使用本资料所造成的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 本文中的信息、说明和技术指标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21 ) ( 2021年01月08日,中国出版 ) ( 5994-2966ZHCN ) 本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 Agilent 1290 Infinity Ⅱ 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结合 Agilent 6545 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 (Q-TOF) 系统,对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的方法。为充分扩大第一维和第二维的分离选择性差异,选择氰基柱 (CN) 结合甲醇的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一维的主要分离条件,并选择极性嵌入反相柱 (Bonus-RP) 结合乙腈流动相体系作为第二维分离条件。根据第一维流速和定量环体积大小,确定第二维梯度时间和调制时间,并对第二维的从动梯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全二维分析方法的峰容量得到显著提升,在 UV 277 nm 下共检测到 268 个比较明显的斑点;在质谱中共检测到 493 个斑点。结合 PCDL 数据库,对主要斑点进行了鉴定。利用本文所述在线全二维液质联用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对中药复杂体系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系统表征分析。

关闭
  • 1/7
  • 2/7

还剩5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产品配置单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化学成分检测方案(液相色谱仪)》,该方案主要用于中药制剂中含量测定检测,参考标准《暂无》,《中药舒筋活血制剂中化学成分检测方案(液相色谱仪)》用到的仪器有Agilent 1290 Infinity II 二维液相色谱解决方案、Agilent 6545 Q-TOF 液质联用系统、OpenLAB 软件。

我要纠错

相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