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资料】长寿人群膳食消费特征及其对我国饮食调整的启示

生命科学仪器综合讨论

  •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食物、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历史。在这个历程中,长寿始终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饮食安全、关心自己的生命健康。当前,在国际公认的基因遗传、地理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饮食习惯的四大长寿关键因素中,膳食消费更具特殊意义。
    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的迥异,人类的生存环境千差万别,获取的食物种类、膳食结构各不相同,营养健康状况也各有千秋。但是,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存在着一批长寿人群,他们在长期的演化和抉择中,形成独特的饮食习惯。深入分析这些长寿人群的膳食消费特点,对于科学指导我国居民饮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关于长寿人群的标准
    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长寿老人都有可观的数量。根据联合国的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岁就是长寿国家。中国人口监测中心于2000年初曾发布过长寿之乡的本土标准,即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应达到3位。
    2 世界长寿人群的膳食消费
    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它们是: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其中有2个在我国。
    2.1 巴基斯坦罕萨
    罕萨山谷距离我国的新疆仅30多公里。在罕萨,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八九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很多人都能健康地活过一百岁。据英国医生罗伯特·麦卡森的实地考查,罕萨人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烈酒“罕萨之水”。此外,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冰川、河流,这些水体富含矿物质,可常年饮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当地人的健康非常有利。
    2.2 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
    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有一个叫比尔卡班巴的村庄,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在约5000人中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比尔卡班巴人以素食为主,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很少吃动物和高热量食品。当地人喜欢饮用的泉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其中铁、镁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
    2.3 外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地区。在许多闻名于世的长寿村中不少人能活到130岁甚至140岁。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乡阿巴哈吉亚,当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至少喝2杯牛奶、3~4杯酸奶,不吃香肠、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动物油脂和糖果;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鲁吉亚茶”。当地人的饮水呈微碱性,pH值为7.2~7.4,与人的血液pH几乎相同,能使这些长寿者的血管保持着柔软和不硬化、血压偏低、脉搏正常。由此,科学家认定弱碱性食物有益于长寿。
    +关注 私聊
  • 3344

    第1楼2008/11/30

    2.4 中国广西巴马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5大长寿乡链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巴马人的饮食特点是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每日两粥一饭,均自然处于限食状态。主食以玉米粥和大米粥为主,辅以白薯和各类蔬菜、豆类等天然食品;常用火麻油炒菜。其中,火麻油是目前所有常见的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低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溶于水的植物油。当前,巴马长寿老人大多数每天摄入热量仅为1400~1500kcal左右。巴马县境内多山,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最高可达到20000个,被称为“天然氧吧”。该县北部山区的农田和菜地锰、锌含量极高,而铜、镉含量低。研究表明,高锰低铜的土壤分布与心血管发病率呈负相关,与长寿老人的密度呈正相关。锌被称为“生命之花”,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2.5 中国新疆和田
    新疆和田于田县的拉依苏村是另一个在我国境内的世界长寿之乡。目前,拉依苏村有2400人,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16人。该村居民食物以谷菜为主,约占77.3%;其中的谷物又以馕和馍馍为主,面食占到69.5%;菜主要是作汤饭,还喜欢饮用当地的一种茶水,不喜欢吃过多甜食。
    3 典型长寿地区的膳食消费
    除世界长寿之乡以外,无论在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均存在一定的长寿地区,其饮食也各有特点。
    3.1 东方长寿地区的典范
    以日本冲绳岛的大宜味村为代表。据1997年调查,该村3500位居民中,65岁以上者930人,占总人口的26.5%,高龄老人和长寿老人比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同其它长寿之乡一样,大宜味村人长寿的原因也很多,除了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好运动、人际关系和谐、精神愉悦等外,最突出、最重要的一点是饮食结构合理。其特征是:(1)讲究荤素搭配。非常重视对各种肉(鱼)类食品的摄取。(2)多食蔬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且为碱性食品,可与谷物、肉类等酸性食品相中和,保持人体血液酸碱平衡。(3)多食豆制品。常吃的豆腐,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钙,几乎不含胆固醇,而且也是碱性食品,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4)多食水果。水果含有较多的钾盐,能预防高血压病和减少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还有许多其他的营养健康功能。
    在中国有6大长寿之乡,即江苏如皋市、广西巴马县、湖北钟祥市、四川乐山市、新疆克依地区和辽宁辽阳兴隆村。其中,江苏如皋是唯一处于内地沿海平原地带的长寿之乡。与巴马一样,江苏如皋人的日常饮食也是两稀一干:早晚稀饭,中午干饭。吃粥可减少热量摄入,防止肥胖发生;吃菜以素为主;喜欢吃豆制品,可补充蛋白质;喜欢适量饮用如皋特产黄酒,这种酒富含蛋白质、酶、微量元素及双歧杆菌。

0
    +关注 私聊
  • 3344

    第2楼2008/11/30

    3.2 西方长寿地区的典范
    西方“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三高膳食历来被世人关注最多,批评也最多,被认为是“富贵病”的根源。但是在西方国家,也有长寿人群存在。其中,以希腊克里特岛和丹麦格陵兰岛最为典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活在希腊克里特岛和丹麦格陵兰岛的人普遍寿命都比一般人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全球最低,其中冠状动脉疾病的死亡率只有美国人的1/20,且预期寿命最长。经科学家检测,这两个地方的人体内血脂含量都较低。
    (1)希腊克里特岛。居民膳食以天然动植物为主。岛上的植物大多含有常见的ω-3脂肪酸——亚麻酸,动物吃岛上的植物后,为克里特岛人提供富含ω-3脂肪酸的肉制品及奶制品。而且,克里特岛盛产的橄榄油也是他们ω-3脂肪酸的来源之一。
    (2)丹麦格陵兰岛。岛上居住的爱斯基摩人以捕鱼为生,饮食中很少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总摄取的能量有35%~40%是来自动物脂肪。许多学者研究发现,格陵兰岛人的食物以深海鱼类及食用深海鱼类的海豹为主,而这些深海生物大都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
    虽然与克里特岛人在居住地域、膳食内容上有很大的区别,但在脂肪摄入类型上却有着相同的特征:ω-3脂肪酸。常见的ω-3脂肪酸包括亚麻酸、EPA和DHA,在营养学界,EPA有“血管清道夫”之称,DHA被誉为“护脑专家”。
    4 长寿之国——日本的膳食结构分析
    日本是典型的东方国家,其国民的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从厚生省每年公布一次的百岁以上寿星人数看,1963年只有153人,以后逐年增加,1994年达到5000人,1998年则超过10000人。2002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分别为女性82.3岁,男性78.32岁。各国营养专家均认为,日本人健康长寿与合理膳食结构密切相关。
    日本人主食以稻米为主,主菜是鱼,副菜是蔬菜、海藻和菌类。此外,还大量摄取应季的野菜等。日本人的膳食特点:
    一是蛋白质摄入量较高,且结构合理。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大豆和少量的肉。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热量却很少,可以与米饭中的蛋氨酸营养互补。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的比例为1∶1,动物性蛋白中肉和鱼的比例也为1∶1,这是最理想的摄取量。
    二是脂肪摄入量低。日本人平日饮食的鱼、大豆、蔬菜、芝麻、绿茶等天然食物,都是含低脂肪的食品。此外,日本传统的烹调方式以生拌、清蒸为主,用油量非常少。日本人平均脂肪摄取量是欧美人士的1/4。
    三是低盐。低盐饮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基石。各国推荐的限盐量并不相同。在日本,限盐量为7~9g/d。由于生活习惯,我国人民的摄盐量颇大,每日达15g或以上。
    5 长寿人群膳食消费经验可供借鉴
    我国是长期形成了以“五谷”为主食、以果蔬、少量动物性食物为副食的饮食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居民膳食出现了谷物偏低、豆类偏低、油脂过多、食盐过多的不良倾向,需要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

0
    +关注 私聊
  • 3344

    第3楼2008/11/30

    5.1 坚持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世界长寿之乡的饮食结构均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谷菜为中心。豆类、薯类、玉米、水果吃得多,动物食品吃得很少。其中,格鲁吉亚的谷菜食的比率为65%左右,新疆和广西巴马的谷菜食率高达80%。高加索的长寿乡除谷菜食外,还摄取一些水果、坚果、乳制品、蛋等,而中国的长寿乡,谷菜食以外的食物摄取较少。除去其他条件(如遗传、环境、劳动等),谷菜食的偏重程度决定长寿的程度。我国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以“五谷”为主食,以果蔬、少量动物性食物为副食的饮食特色,应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膳食主体,使食物生产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5.2 坚持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长期单纯吃素,会使人体内掌管食物消化的酶系统功能逐渐遭到破坏,最后导致百病丛生,且人体所需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无法全面供给。现代营养学表明,只有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才能全面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日本人和其他地区长寿人群的膳食均很讲究荤素搭配,非常重视对各种肉(鱼)类食品的摄取。而且,动物性食物消费比重的适度增长,也是居民膳食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
    5.3 热量要适量,蛋白质结构要合理
    根据国际自然医学会的调查,世界5个长寿之乡的人日均摄入热量1640kcal,明显低于一般人日均2400kcal的标准,其中的巴马长寿老人更是在1400~1500kcal之间。热量摄入过多,是造成肥胖和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蛋白质结构要合理。日本在摄取动物蛋白的同时,注重植物性蛋白的摄取,多食豆制品。其它长寿人群也非常注重豆制品消费。
    5.4 脂肪摄入量要低且结构合理,盐分摄入量要低
    西方长寿地区居民的脂肪摄入量不同,但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广西巴马人的饮食特点是低脂肪、低盐,其中食用的火麻油是目前食用植物油中不饱和低脂肪酸含量最高的。2002年全国第四次营养普查表明,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我国食盐摄入量偏大,比日本高1倍左右。
    5.5 注重矿物质摄取和酸碱食物合理搭配
    长寿之乡居民均注重摄取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江苏如皋常饮当地特产黄酒,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居民饮用的矿泉水富锌,广西巴马土壤呈高锰低铜且富含锌。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中,注重蔬菜等碱性食品摄取,可与谷物和肉类等酸性食品中和,碱性的大豆蛋白与酸性的动物性蛋白中和。格鲁吉亚居民饮水也呈微碱性,使血管保持着柔软和不硬化。◇

    参考文献
    [1]赵霖,鲍善芬.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和优势.中国食品学报,2004,4(4):1-6.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主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文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
    [3]陈仁.世界三大膳食结构模式的比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3:50-51.
    [4]森下敬一.丝绸之路长寿乡与广西巴马.http://www.bama.gov.cn/Chang-2.asp.
    [5]陈进超.巴马长寿研究概况与展望.http://www.bama.gov.cn/Chang-1.asp.
    项目支持: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20年中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启现(1976~ ),男,农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物安全系统研究。

0
    +关注 私聊
  • 面对面想你

    第4楼2008/11/30

    看来蔬菜类的营养好!

0
    +关注 私聊
  • 戈壁明珠

    第5楼2008/12/01

    应助达人

    多吃植物性食品,少吃动物性食品,合理的运动或劳作,良好的心态是长寿的秘方。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