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SCI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神坛的?

  • happytiankong1
    2016/08/12
  • 私聊

厂商论坛

  • SCI是如何获得现在这样的崇高地位的?回顾这个过程其实蛮有意思的。

    SCI其实也就是一种检索工具而已它现在的被重视主要是因为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决定的。
    其实从检索工具的作用可知,它主要便是把各学科的重要研究论文都能收录齐全,让科研人员通过检索了解本领域同行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并循着文献线索找到该文献。
    同时由于检索工具对来源期刊和论文作了再次选择,过滤掉期刊本身包含的一些水分,所以用检索工具收录的文献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科研能力的指标,也成为一个很常见的方法。
    当年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检索工具为SCI、EI、ISTP、ISR,其收录论文的状况成为评价国家、单位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科研人员发表的外文论文很少,在科研能力的国际排名都非常落后。

    =======================================================================



    于是作为一种导向,国家开始采取措施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大概是80年代中开始,中信所每年会发布国内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被四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并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排名。

    后来发现我国几乎没有被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文献,便改为仅统计三大检索工具的论文数。
    我记得当年我们图书馆有一个重要的工作是每年为学校科研处核实中信所提供的数据,由咨询部的老师从检索工具中检索,特别要注意单位拼错、作者弄错的情况,把中信所漏掉的文章找出来。

    =======================================================================

    一般每年都会查到多篇这样的文献,由于学校间差距并不大,往往增加几篇论文便会让学校的排名提高几位,这也算图书馆为学校作出的比较重大贡献了。

    为了鼓励教师多发表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
    据说是南京大学带的头,这个我没有考证过,不过各高校很快都有了这样的政策。
    但论文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难度还是有区别的,其中EI因为主要收工程类论文,来源刊比较多,其中还有不少中文期刊,发表相对比较容易。
    ISTP收国际会议的会议文献,只要参加相应会议并有论文,收录也比较容易,特别是后来在国内开的国际会议越来越多,ISTP论文也就越来越掉价了。
    唯SCI因为对源期刊要求比较高,要发表SCI论文便是最困难的。
    所以高校奖励政策中对不同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的奖励金额是不同的,ISTP最低,EI次之,SCI最高。

    =======================================================================


    一些学校把发表一篇SCI论文的奖励定得很高,甚至有上万的。早期SCI论文少的时候,有一篇SCI论文在晋升高级职称、评奖等方面是占很大优势的。

    不过,政策引导的作用非常明显,我国的国际论文数量突飞猛进,增长速度让老外都感到吃惊,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你追我赶,于是,原来还是稀罕之物的EI论文、ISTP论文因为数量增多便不断掉价,连SCI论文也变得很平常了。
    这让原来仅以论文数量作为考评和奖励依据的科研管理手段暴露出明显不足。但EI和ISTP除了数量外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比了,此时SCI的论文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凸显了其价值。

    =======================================================================

    从SCI的起源我们可以知道,它原本只是一种文献检索工具。

    但是,它与EI、CA、SA等文摘型检索工具不同,那些检索工具主要是通过主题和分类途径来揭示并检索文献的,而SCI却采用了独特的“引文索引”,通过某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和跟踪其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来掌握该研究课题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
    由引文数据人们发现,论文被引的多少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通过对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统计,可以折算出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该数据是评价期刊质量很好的一个参数。
    而基于“某论文被引频次高,说明该论文在它所研究的领域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国际同行重视,学术水平也高”这样的认识,SCI的论文被引频次的数据也成为评价学术论文的重要参数。
    于是,SCI为科研管理者提供了数量以外的参数,可以用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等指标为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划分三六九等,所以,SCI便在三大检索工具中地位不断提高,大有一枝独秀之势。

    =======================================================================


    目前在三大检索工具中,
    EI论文基本成了鸡肋,不能丢,但已经不那么重视了,主要由研究生去支撑那个论文数量,奖励金额也降了不少。

    ISTP论文在我们学校已经排除到职称晋升成果计算之外了,包括EI的会议论文也都不算了,所以基本可以算已经被抛弃了。大家的目光都盯着SCI论文,而且要高影响因子的期刊论文和高被引频次的论文。
    于是,SCI便这样一步一步走上了神坛。当然,并非都是科研管理者把SCI捧起来的,不少科研人员其实也还是认可SCI的,认为至少SCI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数和标准,比起那些掺杂更多关系和交易的评价体系来更公平。
    其实,现在能提供引文数据的已经并非仅SCI一家了,像Google Scholar、 Scopus数据库等都有引文数据,不过SCI数据库一直强调它在选择来源刊上的严格等,希望维持它的权威地位。
    但从数据量上看,SCI早已没有优势了,全靠它在科研评价上的作用支撑其地位呢。
    +关注 私聊
  • happytiankong1

    第1楼2016/08/12

    前年我们做一个大致统计,用户使用迪马科技产品,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00余篇,其中SCI 714篇噢~~~

0
    +关注 私聊
  • 吕梁山

    第2楼2016/08/12

    看来迪马的应用挺广的

    happytiankong1(happytiankong1) 发表:前年我们做一个大致统计,用户使用迪马科技产品,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00余篇,其中SCI 714篇噢~~~

0
    +关注 私聊
  • 吕梁山

    第3楼2016/08/12

    南京大学最先引进SCI的,这个没有疑问

0
    +关注 私聊
  • happytiankong1

    第4楼2016/08/12

    确实,经过23年发展,我们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吕梁山(shih20j07) 发表: 看来迪马的应用挺广的

0
    +关注 私聊
  • mengzhaocheng

    第5楼2016/08/12

    应助达人

    感觉我们国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0
    +关注 私聊
  • 吕梁山

    第6楼2016/08/13

    总是要有一个评价体系

    mengzhaocheng(mengzhaocheng)发表:感觉我们国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0
    +关注 私聊
  • 吕梁山

    第7楼2016/08/13

    这个714是多少年的数据?

    吕梁山(shih20j07)发表: 看来迪马的应用挺广的

0
    +关注 私聊
  • happytiankong1

    第8楼2016/08/15

    呵呵,我们国家确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发表一篇SCI文章,好处还是大大的

    mengzhaocheng(mengzhaocheng) 发表:感觉我们国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0
    +关注 私聊
  • happytiankong1

    第9楼2016/08/15

    差不多截止到2015年左右的数据

    吕梁山(shih20j07) 发表:这个714是多少年的数据?

0
    +关注 私聊
  • 吕梁山

    第10楼2016/08/15

    平均一年多少篇?

    happytiankong1(happytiankong1) 发表: 差不多截止到2015年左右的数据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