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计量溯源性”是资源吗?

  • andychan59
    2018/02/08
  • 私聊

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

  • 看了senke版主的原创帖《CL01-2018与CL01-2006对比》http://bbs.instrument.com.cn/topic/6684393,en_liujingyu和senke关于新版17025中对6.5计量溯源性归属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非常精彩,我不由得想说点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讨论。
    我在阅读ISO17025:2005版的时候就曾对5.5设备和5.6测量溯源性质疑过,感觉很多内容都一样根本是不可分割的,甚至我认为5.6测量溯源性作为设备中的一个章节更加的好。关于ISO17025:2017中6.5计量溯源性在排版安排时肯定也产生过多种讨论。5.6计量溯源性从名字上看确实像en_liujingyu说的那样和其他类的“资源”格格不入,但实际上6.5.2以及6.5.3想要表达的内容却是校准、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协议标准、比对结果。我们暂且把这些内容理解成在实验开展前得预先需要准备好的“资源”,如果没有准备好6.5中的这些“资源”,7的所有过程将无法开展。
    我们再来看7.7中a)-e)中的表达:“使用”具有标准值的标准物质;“使用”被校准可溯源的仪器;“使用”工作标准;“核查”设备的校准状态或性能状态;“期间核查”设备。前面的动词是控制的动作,后面的对象却是带有6.5性质的资源。抽象一点来理解实验室所使用的这些设备、标准物质不过是个载体,离开了它的溯源性这一特质便不在是需要的资源。实验室真正需要的资源本质上设备的功能和这些溯源性这一特性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把“6.5计量溯源性”理解为一种抽象的资源。6.2的人员也是一样,我认为这个资源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附在人员身上所具备的“能力”,如果这个人员不具备实验室需要的“能力”那么他就不算资源。
  • 该帖子已被版主-zal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关注 私聊
  • 玉树临风

    第1楼2018/02/09

    计量溯源性不是资源,是资源要求!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ISO/IEC 17025:2017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从ISO/IEC 17025:2005侧重于强调设备的校准,转为从结果的计量溯源性的角度提出要求,此描述方式的变化更为科学和严谨。并且,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不再区分检测和校准活动,而是提出统一的要求,因此文本大量简化。
    从本质上看,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ISO/IEC 17025:2017与ISO/IEC 17025:2005没有显著差异。

0
    +关注 私聊
  • andychan59

    第2楼2018/02/09

    应助达人

    所以把5.6这个条款放到6.5里面是不是更合适?

    玉树临风(mm_msn) 发表:计量溯源性不是资源,是资源要求!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ISO/IEC 17025:2017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从ISO/IEC 17025:2005侧重于强调设备的校准,转为从结果的计量溯源性的角度提出要求,此描述方式的变化更为科学和严谨。并且,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不再区分检测和校准活动,而是提出统一的要求,因此文本大量简化。
    从本质上看,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ISO/IEC 17025:2017与ISO/IEC 17025:2005没有显著差异。

0
    +关注 私聊
  • 玉树临风

    第3楼2018/02/09

    检定或者校准设备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方式,5.5和5.6两者强调的内容不一样

0
    +关注 私聊
  • 黑夜骑士

    第4楼2018/02/09

    如果把“计量溯源性”理解为“系统”,那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吧,信息资源的一种,新标准“计量溯源性”强调的是结果溯源性,是过程的输入,而不是强调手段——校准。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加3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说得好!
    +关注 私聊
  • andychan59

    第5楼2018/02/09

    应助达人

    6.4中讲述的设备的概念也在扩大,除了测量仪器、软件外还包括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我认为6.5多种方式的计量溯源性是不是都存在于6.4所说的这些设备上。

    玉树临风(mm_msn) 发表:检定或者校准设备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方式,5.5和5.6两者强调的内容不一样

0
    +关注 私聊
  • andychan59

    第6楼2018/02/09

    应助达人

    厉害!您说的非常在理。
    我仔细阅读了6.5.1“实验室应通过形成文件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适当参考标准相关联,建立并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其中每次校准对测量不确定度均有贡献。”这句话中两次出现“测量结果”像您说的不再强调校准而是关注结果。所谓的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就是指不间断的校准链,也就是您说的信息系统,那么实验室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校准链落实于文件中。
    这样一来6.5计量溯源性的重点工作就是要实验室准备好这些“文件”了,这些文件可称得上信息资源吗?

    黑夜骑士(v3192667) 发表:如果把“计量溯源性”理解为“系统”,那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资源吧,信息资源的一种,新标准“计量溯源性”强调的是结果溯源性,是过程的输入,而不是强调手段——校准。

0
    +关注 私聊
  • 玉树临风

    第7楼2018/02/09

    建议看看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通过什么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具备计量溯源性

    andychan59(andychan59) 发表: 6.4中讲述的设备的概念也在扩大,除了测量仪器、软件外还包括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我认为6.5多种方式的计量溯源性是不是都存在于6.4所说的这些设备上。

0
    +关注 私聊
  • andychan59

    第8楼2018/02/09

    应助达人

    感觉和17025文中6.5.2和6.5.3讲得途径一样的,6.5.2还比CL06多一种 “c)SI单位的直接复现”

    玉树临风(mm_msn) 发表: 建议看看CNAS-CL06:2014《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通过什么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具备计量溯源性

0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9楼2018/02/10

      我曾经说过“资源”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中内部资源指的就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种,在“物质资源”中又可以细分基础设施(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实验室)、设备(对于检测活动就是测量设备)、环境(对于检测活动就是得到持续控制的检测环境条件)和资金,信息资源则是指应保持的文件信息(文件)和应保留的文件信息(记录)及标识和软件。
      “计量溯源性”的落脚点在“性”(即特性),特性不是资源,特性是事物或资源的性质。楼主谈到“实际上6.5.2以及6.5.3想要表达的内容是校准、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协议标准、比对结果”,非常对。如果没有6.2人力资源,6.3设施和环境条件资源,6.4(测量)设备资源,6.6外部资源,就没办法实现校准和检测过程,无法产生测量结果,而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用到的资源“测量设备(对于校准活动为计量标准)”的特性必须具有“计量溯源性”。
      资源是测量设备(包括基准、标准、标准物质、仪器仪表、实物量具等等)。标准值和校准值、比对结果反映的都是测量设备的特性。所以玉树临风版主说“检定或者校准设备只是计量溯源性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是“对(资源的)计量溯源性的要求”,溯源性是一种特性,是对诸多特性的一种要求,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要求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对其溯源性的要求上。因此我还是认为计量溯源性放在7.7条“确保结果的有效性”或7.8条对“报告结果”的要求中比较贴切、科学。

2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10楼2018/02/10

      另外,标准的附录A提供了“(资料性)计量溯源性”说明,从说明中的第一句话是:“计量溯源性是为确保测量结果国内和国际可比较性的重要概念”。显然“计量溯源性”这个概念是“为确保测量结果国内和国际可比较性”,紧跟着讲解溯源性时讲到的都是达到溯源性要求的一系列做法(一系列活动),落脚点依然都是对资源的一个“特性”要求,和为达到溯源性所要做的工作,而不是在讲“资源”。A.2.3条最后举例是:“例. 法制计量委员会的国际建议 111(OIML R111:2004)中使用等级砝码来校准天平”,这个例子讲的“天平”是被校仪器,“等级砝码”是校准使用的“测量设备”,“校准”是实现计量溯源性的“方法”,测量设备(等级砝码)是“物质资源”,校准“方法”是文件的规定,文件属于“信息资源”,而“计量溯源性”是对使用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操作结果的“性能”要求。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