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想请教一下,反相色谱中,为什么增加有机相比例,洗脱能力就会加强呢?

液相色谱(LC)

  • 按我的理解,色谱之所以可以分离,是因为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分配系数导致的。那我就想,如果某样物质,它极性较高,倾向于溶于水,如果增加有机相,不就溶解度下降了吗?那是不是出峰时间也是提前呢?想不明白。
  • 该帖子已被版主-夏天的雪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关注 私聊
  • moviehua

    第1楼2018/10/08

    应助工程师

    正反相是物质相对于流动相以及柱子吧?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2楼2018/10/08

    应助达人

    反相色谱中通常增加有机相,出峰时间是会提前的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3楼2018/10/08

    应助达人

    反相色谱:反相色谱用的填料常是以硅胶为基质,表面键合有极性相对较弱官能团的键合相。反相色谱所使用的流动相极性较强,通常为水、缓冲液与甲醇、乙腈等的混合物。样品流出色谱柱的顺序是极性较强的组分最先被冲洗出,而极性弱的组分会在色谱柱上有更强的保留。

0
    +关注 私聊
  • 夏天的雪

    第4楼2018/10/08

    应助达人

    反相与正相的区别在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大小。
    反相: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的极性
    正相: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极性

    moviehua(moviehua) 发表:正反相是物质相对于流动相以及柱子吧?

0
    +关注 私聊
  • hujiangtao

    第5楼2018/10/10

    应助达人

    化学相似相容原理

0
    +关注 私聊
  • hnteng

    第6楼2018/10/10

    楼主出现这样的误解很正常。

    我来解释下。

    你所说的溶解度,相对于流动相来说不是事。你不要从溶解度方面去考虑出峰的问题。因为要测的物质是非常非常少的,无论是水和有机相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就行。只有极个别的例外。所以,测量时溶解度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换言之,无论怎么调比例,一般物质都能溶解。

    反相色谱,就是柱子的填料是非极性的,而流动相是极性的。但是流动相一般是由甲醇(或乙腈)与水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相对于水而言,甲醇(或乙腈)的极性比较小。在反相色谱柱上,极性较小的流动相对于物质的争夺能力强,那这样,待测物被流动相带走的时间就短,保留时间就短了。

    这一点,我们在TLC上也可理解。TLC一般就是硅胶板的。硅胶是极性的。那么如果我们用极性较小的展开剂,那就展不开。如果用极性大的,就容易展开。

    那么,道理简单得很:只要流动相的极性与色谱柱(或曰固定相)极性越接近,争夺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洗脱物质,那物质的保留时间就越短,出峰就早。

    如果你理解了,可以推测一下下面这个情况:

    假如色谱柱是正相柱(也就是极性大的),现在流动相由正己烷和异丙醇组成。正己烷是非极性的,异丙醇是极性的。现在一个物质在这个色谱柱上测,保留时间太长了,我想让它早点出峰。是增加正己烷的比例还是增加异丙醇的比例?如果你能答出,就说明你真正理解了。

9
  • 该帖子已被版主-夏天的雪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经验分享
    +关注 私聊
  • bencen

    第7楼2019/01/28

    应助达人

    hnteng(hnteng) 发表: 楼主出现这样的误解很正常。

    我来解释下。

    你所说的溶解度,相对于流动相来说不是事。你不要从溶解度方面去考虑出峰的问题。因为要测的物质是非常非常少的,无论是水和有机相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就行。只有极个别的例外。所以,测量时溶解度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换言之,无论怎么调比例,一般物质都能溶解。

    反相色谱,就是柱子的填料是非极性的,而流动相是极性的。但是流动相一般是由甲醇(或乙腈)与水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相对于水而言,甲醇(或乙腈)的极性比较小。在反相色谱柱上,极性较小的流动相对于物质的争夺能力强,那这样,待测物被流动相带走的时间就短,保留时间就短了。

    这一点,我们在TLC上也可理解。TLC一般就是硅胶板的。硅胶是极性的。那么如果我们用极性较小的展开剂,那就展不开。如果用极性大的,就容易展开。

    那么,道理简单得很:只要流动相的极性与色谱柱(或曰固定相)极性越接近,争夺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洗脱物质,那物质的保留时间就越短,出峰就早。

    如果你理解了,可以推测一下下面这个情况:
    假如色谱柱是正相柱(也就是极性大的),现在流动相由正己烷和异丙醇组成。正己烷是非极性的,异丙醇是极性的。现在一个物质在这个色谱柱上测,保留时间太长了,我想让它早点出峰。是增加正己烷的比例还是增加异丙醇的比例?如果你能答出,就说明你真正理解了。
    增大异丙醇。谢谢你详细的解答~我现在明白了~

0
    +关注 私聊
  • hejiahuan

    第8楼2019/01/28

    应助达人

    进来学习。

0
    +关注 私聊
  • Insm_be9c2d38

    第9楼2019/03/02

    是增大异丙醇的比例吗?

    hnteng(hnteng)发表: 楼主出现这样的误解很正常。

    我来解释下。

    你所说的溶解度,相对于流动相来说不是事。你不要从溶解度方面去考虑出峰的问题。因为要测的物质是非常非常少的,无论是水和有机相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就行。只有极个别的例外。所以,测量时溶解度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换言之,无论怎么调比例,一般物质都能溶解。

    反相色谱,就是柱子的填料是非极性的,而流动相是极性的。但是流动相一般是由甲醇(或乙腈)与水以一定比例组成的。相对于水而言,甲醇(或乙腈)的极性比较小。在反相色谱柱上,极性较小的流动相对于物质的争夺能力强,那这样,待测物被流动相带走的时间就短,保留时间就短了。

    这一点,我们在TLC上也可理解。TLC一般就是硅胶板的。硅胶是极性的。那么如果我们用极性较小的展开剂,那就展不开。如果用极性大的,就容易展开。

    那么,道理简单得很:只要流动相的极性与色谱柱(或曰固定相)极性越接近,争夺能力越强,就越容易洗脱物质,那物质的保留时间就越短,出峰就早。

    如果你理解了,可以推测一下下面这个情况:

    假如色谱柱是正相柱(也就是极性大的),现在流动相由正己烷和异丙醇组成。正己烷是非极性的,异丙醇是极性的。现在一个物质在这个色谱柱上测,保留时间太长了,我想让它早点出峰。是增加正己烷的比例还是增加异丙醇的比例?如果你能答出,就说明你真正理解了。

0
    +关注 私聊
  • 检测老菜鸟

    第10楼2019/03/04

    应助达人

    我们一般用反相色谱,会有增加有机相比例出峰早的情况,但是也不一定都适用,比如,溶液PH,离子对试剂等,这些影响洗脱效果的时候要另外考虑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