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分析耗材里的成本算法

  • 悲伤的胖胖的小象
    2021/08/01
    红小豆
  • 私聊

实验室管理/LIMS

  • 分析实验室的常用耗材,滤膜、进样小瓶、进样瓶盖、注射器等,这些耗材是作为一次性使用还是重复利用,哪个对试验结果更有利?答案不言而喻。基于公司实力、企业文化多重因素的制约,好多企业会从降成本的角度,采购仿冒版或者重复利用旧有的耗材。

    对于试验本身来讲,仿冒版、重复利用都会带来诸如异常杂质峰、结果的平行性不符合要求,当上述问题时。实验员第一时间需要调查,花费的时间、精力自不必说。调查到最后往往还是不会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的事情,因为一次结果的异常不足以改变整个采购的理念。所以可能还会有接下来数次的此类事情。

    基于员工的角度,重复利用的耗材,需清洗。项目负责人、高级研究员可能忙项目的时间都已经很累了,还要花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项目着急、加班加点,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任何实验的异常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家或领导对员工的认识。为什么你又异常了,为什么你老是出偏差?质疑声不断,长此以往,员工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自然会引发一系列的情绪。

    对企业而言,看得见的成本可能是节约了,但是看不见的成本,人力、时间、精力,因这些调查消耗的其他耗材呢,这些如果细细算一笔账,孰重孰轻,或许也能判断出来。

    所以,不难理解一些企业能高效、高质量的推进项目,正是从这些细微中排除风险、杜绝一些麻烦,将重要的人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