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轻溶剂对于目标组分色谱峰影响实验报告

  • 安平
    2021/08/30
    红小豆
  • 私聊

气相色谱(GC)

  • 轻溶剂对于目标组分色谱峰影响实验

    概述



    气相色谱分析过程中,在色谱系统内部以气态方式存在的大量溶剂,尤其是小分子、弱保留的轻溶剂,会影响某些目标组分的保留情况。

    情况说明



    药品生产和研发行业的用户在开发药品中溶剂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时,通常会采用两种进样方式——顶空进样和液体直接进样。色谱工作者可能会面临相同的待测物质,在不同进样方式下保留时间不同的问题。

    可能的情况是,色谱工作者采用直接进样方式实验时,目标组分的保留时间较长;同样的样品改用顶空方式进样实验时,目标组分的保留时间较短。

    溶剂残留分析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分子量较大、保留时间较长的重溶剂。常见分析方法中色谱柱箱的初始温度会比较低,那么在分析的初始阶段,溶剂是呈现为液体状态溶解在固定相中,理论上会影响目标组分的保留。即增加目标物质在“固定相”中的保留,实验的结论是也予以证实。尤其是如果发生重溶剂残留时,目标组分的保留增强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

    那么轻溶剂会不会影响物质保留呢?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设计了轻溶剂对目标组分影响的实验,选用较为简单的FID计量检定测试样品(100mg/L的正己烷-正十六烷),实验分析条件如下所示:

    仪器型号: Shimadzu gc-2010Plus 气相色谱仪

    进样口温度: 280℃

    色谱柱: Rtx-5 30m*0.25mm*0.25um

    程序升温: 160℃恒温

    进样量: 1uL

    进样模式: 分流

    柱流量: 1ml/min

    分流比: 40

    检测器: FID

    检测器温度: 280℃

    标准品浓度: 100 mg/L

    首先使用自动进样器AOC-20i进样正己烷-正十六烷样品,获得数据文件1,正十六烷目标峰保留时间为4.11min。

    然后再次进样该标准品,进样动作完成后,关闭进样器,迅速在gc的进样口手工进样2次1uL正己烷,获得数据文件2,正十六烷目标峰保留时间为4.08min。

    利用Labsolution的数据比较功能,同时打开两个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如图1所示:

    图1 两次进样的数据比较



    原始数据文件正十六烷的保留时间和拖尾因子如表1所示;增加溶剂进样之后的数据文件正十六烷的保留时间和拖尾因子如表2所示:

    表1 第一次进样数据文件的结果表

    名称

    保留时间

    拖尾因子

    组分 A

    4.11

    2.41



    表2 第二次进样数据文件的结果表

    名称

    保留时间

    拖尾因子

    组分A

    4.08

    2.91



    明显可见,当增加轻溶剂进样后,正十六烷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减弱,拖尾程度增加。

    然后再多次进样原始标样,保留时间基本稳定在4.12min左右。

    原理解释



    当载气中溶解有大量轻溶剂之后,目标组分(正十六烷)会在固定相和“含有大量溶剂的载气”之间进行分配,造成分配系数的改变。改变的结果是正十六烷更容易分配于载气中,致使正十六烷的保留减弱,拖尾因子增加。
  • 该帖子已被版主-zyl3367898加2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有奖
    +关注 私聊
  • xx_dxd_xx

    第1楼2021/08/31

    结论仍然有点牵强。保留时间确实缩短了0.03min,但是多注射的2uL溶剂气化后瞬间膨胀产生一定体积,相当于瞬间增大了流速。虽然流速增大只是很短的一点时间,但是导致保留时间缩短2秒应该足够了。

0
    +关注 私聊
  • 安平

    第2楼2021/09/01

    应助达人

    如果是流速提高造成的,理论上拖尾可能会减轻,不会加重。

0
    +关注 私聊
  • zyl3367898

    第3楼2021/11/13

    应助达人

    看起来拖尾减轻了

0
    +关注 私聊
  • xiaoheihei

    第4楼2021/11/13

    应助达人

    这个感觉溶剂还是有一点影响,不过溶剂以及出峰完毕了,目标峰还在后面,这个影响应该比较弱了,与溶剂峰挨着的组分应该影响大一些。

0
0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