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仪器的灵敏度谈起

  • maple1314168
    2022/06/19
  • 私聊

液相色谱(LC)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仪器的灵敏度谈起


    万物皆如此?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 山不是云?所谓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不切实际”的比较产生落差,而这个差值正是检测器灵敏度的体现。医药学中,耐药性的出现使得剂量不断增加。有如游戏、欲望的刺激,需要逐渐提升。或者,经济泡沫也是如此的吧?人类觉得世界好像只有上升的轨道。其实,对于物质的消费或者对环境的接受可能也是如此。对于精神、思想的东西也是这样的。虽然,这个很少人达到这样。因为这个过程比较的不是很容易实现。

    或者,消费习惯是这样形成的。消费、娱乐的习惯可能是“自发”的,所以会步入这样的轨道。“非自发”的习惯可能是难以形成的。现在所谓的什么快乐教育、快乐运动等往往难以见效。毕竟这需要毅力来抵抗自发的人性。在李昌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及其应用》中: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比紫外检测器的灵敏度高的原因也体现了这一点。





    从多到少信号响应的紫外检测器肯定是比从无到有的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低。创新就是《从01》。数学家张益唐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贡献是从无限达到有限。可以称得上是从0到1。或者这与人性是相通的吧?在物理、化学中经常出现类似磁滞、弛豫等的现象。这更加使得灵敏度下降这可能与惯性相关吧。比如:勒沙特列、楞次定律等等。


    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整理一下自己曾经阅读、购买的化学分析仪器图书(可能与其他领域的仪器也是相似的)。参考仪器信息网上面的栏目,可以大概了解分析仪器的分类。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关,但最终都转化为物理的信号。所以主要可以分为:质谱、色谱、光谱、能谱、X射线谱、波谱、电化学以及热分析。能谱利用的是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直接测量的是电子的响应。不同于其他的是测量“光”(不过,一般使用的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最终也是利用光电效应。只不过是走多一步。)对于其他比较窄的领域,特别是纯物理方面会有其他的“谱”。如:穆斯堡尔谱、引力波等。




    其中X射线谱、波谱其实是在光谱中的。这在另外的一张图可以比较清楚看出来。色谱只是一种分离的过程,最终的检测使用的大部分也是光谱。所以光谱在检测领域中占的比重很大。



    其实李昌厚在回答紫外检测器与荧光检测器的灵敏度的差异的时候,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紫外光谱属于连续(带状)光谱,而荧光光谱为线状光谱。这就是说紫外光谱受周围的影响很大。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或者也可以说人类受到的诱惑很多,不知如何选择。所以如果需要用紫外、红外等光谱定量的话,分光系统要做得比较好。原子吸收光谱,要求激发的光谱很窄。这样才能够击中目标。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常见的光谱可以分为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光谱(含磷光光谱)以及化学发光光谱。如果对比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我们会发现分子光谱中不存在“发射光谱”。因为,分子光谱中的“发射光谱”一般用作光源(这个比较复杂,可能多种光谱混在一起)。所以谱线重叠、复杂,很难被用来分析。这样灵敏度的排列顺序从高到低: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但是,分子光谱中的吸收光谱并不比原子光谱的发射光谱的灵敏度高。因为分子光谱属于连续光谱。



    本文公众号文章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SFYIggh6281FmrgtLcDevA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