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风险评估的角度评判实验室耐洗色牢度测试中“无辜”增加的检测项目

  • 状元秀
    2022/11/02
    状元秀
  • 私聊

纺织品检测

0
投票
  • 说实话从事耐洗色牢度测试这么多年,还真的没有哪一次为贴衬织物的选择犯过愁,因为公司生产的产品都是纯棉的,所以,我也不怕会用错标准贴衬织物。可是,就在某一次的实验室质量审核中确让我犯了难。说起那次的质量审核是一次技术性审核,专家对操作的细节很重视,一手看外文标准,一手亲自抓现场操作,包括标准翻译的版本准确性、操作作业指导书的可行性,现场所用设备的性能、校准情况,甚至设备升温后的实际温度值都是用校准的温度计现场测量的,一切操作下来还算顺利。可就在操作结束准备评级的时候,专家老师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你们的产品是纯棉的吗?”我有点疑惑的回答:“是啊,我们公司生产的产品都是纯棉的”。“那如何证明?”专家继续追问。我说:“客户委托登记前,在委托书上的成分栏有登记。老师,你看....”说着,我把客户申请委托单拿了过来:“上面不但有客户对成分的描述还有双方签字确认,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家反驳道:“那不行,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说,纤维成分的确定要用实验室检测数据说话,而不能光靠客户提供的信息,万一生产车间在制造过程中掺杂进其他纤维,客户可是不知道的,这个时候出具的数据责任谁来负,不还得是实验室。所以,在进行耐洗色牢度前,实验室必须做一下纤维成分分析,只有确定产品确实是纯棉产品之后才能进行试验。明白了吗?”我半信半疑的回答道:“老师,明白了。谁让人家是专家,既然提出来了就得改啊。”说归说,但我一直认为,实验室这是有能力做成分分析,如果没有纤维成分分析的话,实验室是不是就不能开展耐洗色牢度测试了。

    最终,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提交了整改材料,那就是每一项耐洗色牢度测试的原始记录后面都跟了一份纤维成分分析的原始记录。这下实验室审核是通过了,可是同样实验室的检测成本上了来,因为根据不符合举一反三的要求不光每一项耐洗色牢度测试需要增加纤维含量的测试,而且像纱线捻度等测试还要增加纱线线密度等相应的测试。一个月下来实验室的检测成本不但增加不少,相应客户的送样数量也随之增加。在疫情这么严峻的情况下,企业毕竟需要生存,在倡导节能降耗的大形势下,实验室确屡屡“迎风做浪”。最终,公司领导要求实验室拿出可行的措施,既要满足实验室认可的需要,又要节约能源。没办法,实验室经过商议决定为了专门应付审核特别准备带有附加检测项目的记录,平时的检测仍然沿用原来的方式。

    1



    结束语

    写到这里,我在想为了证明纯棉产品是“纯棉”之类的情况引起的风险,来增加无辜的项目实属不可取,实验室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就像文中提到的,实验室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难道客户申请的检测项目就不能正常开展了吗?实验室蛮可以采取风险共担的形式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比如:委托协议书及检测报告中注明“纤维成分信息为客户提供,由此引起的检测结果偏差风险由客户承担”。
  • 该帖子已被版主-WUYUWUQIU加10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原创加分
    +关注 私聊
  • Ins_4d306fd9

    第1楼2022/11/02

    这样的话会无辜增加很多劳动量的。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zhou536

    第2楼2022/11/02

    应助达人

    确实不需要这样操作
    客户有明示的委托检验可以直接做,比如客户提供吊牌写着纯棉让你做色牢度,没道理让客户做多一次成分检验。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hou1210

    第3楼2022/11/02

    应助达人

    不建议为了验证成分而增加测试项目,这样太浪费成本了。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状元秀

    第4楼2022/11/02

    应助达人

    我觉得也是不太合适,总不能人家登记一个项目收两份的钱吧。

0
    +关注 私聊
  • Ins_974e39f9

    第5楼2022/11/02

    实验室蛮可以采取风险共担的形式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xinye1210

    第6楼2022/11/02

    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0
    +关注 私聊
  • 咕咕

    第7楼2022/11/02

    我们有次审核老师好像也提过,不过我们没改。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状元秀加5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
    +关注 私聊
  • Ins_77ec0856

    第8楼2022/11/02

    不改也可以?

    咕咕(Ins_02d28091) 发表:我们有次审核老师好像也提过,不过我们没改。

0
    +关注 私聊
  • Ins_147c683c

    第9楼2022/11/02

    所以你说的这种情况是“专家”吹毛求疵了。

    状元秀(baby073125) 发表:我觉得也是不太合适,总不能人家登记一个项目收两份的钱吧。

0
    +关注 私聊
  • m3332140

    第10楼2022/11/06

    这种说法不合理啊。

0
查看更多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