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yu3226033

    第22楼2012/03/03

    ①进样时间要短。②填料粒度要小。③改善传质过程。过高的吸附作用力可导致严重的峰展宽和拖尾,甚至不可逆吸附。④适当的流速。以H对u作图,则有一最佳线速度uopt,在此线速度时,H最小。⑤较小的检测器死体积。

0
    +关注 私聊
  • dahua1981

    第23楼2012/03/03

    应助达人

    一、峰丢失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未接入检测器,或检测器不起作用 (检查设定值)
    3.进样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4.柱箱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5.无载气流 (检查压力调节器,并检查泄漏,验证柱进品流速)
    6.柱断裂 (如果柱断裂是在柱进口端或检测器末端,是可以补救的,切去柱断裂部分,重新安装)

    二、前沿峰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超载(减少进样量)
    2.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和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3.样品冷凝(检查进样口和柱温,如有必要可升温)
    4.样品分解 (采用失活化进样器衬管或调低进样器温度)

    三、拖尾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进样器衬套或柱吸附活性样品 (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将柱进气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2.柱或进样器温度太低(升温——不要超过柱最高温度)。进样器温度应比样品最高沸点高25度)
    3.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4.柱损坏(更换柱)
    5.柱污染 (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四、只有溶剂峰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不正确的载气流速(太低)(检查流速,如有必要,调整之)
    3.样品太稀 (注入已知样品以得出良好结果。如果结果很好,就提 )

    五、宽溶剂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由于柱安装不当,在进样口产生死体积(重新安装柱)
    2.进样技术差(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进样技术)
    3.进样器温度太低(提高进样器温度)
    4.样品溶剂与检测相互影响(二氯甲烷/ECD)(更换样品溶剂)
    5.柱内残留样品溶剂(更换样品溶剂)
    6.隔垫清洗不当 (调整或清洗)
    7.分流比不正确(分流排气流速不足)(调整流速)

    六、假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吸附样品,随后解吸(更换衬管,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样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2.注射器污染(用新注射器及干净的溶剂试一试,如假峰消失,就将注射器冲洗几次)

    七、基线不规则或不稳定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流失或污染(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并重新安装)
    2.检测器或进样器污染(清洗检测器和进样器)
    3.载气泄漏(更换隔垫,检查柱泄漏)
    4.载气控制不协调 (检查载所源压力是否充足。如压力≤500psi,请更换气瓶)
    5.载气有杂质或气路污染(更换气瓶,使用载气净化装置清洁金属管)
    6.载气流速不在仪器最大/最小限定范围之内(包括FID用氢气和空气)(测量流速,并根据使用手册技术指标,予以验证)
    7.检测器出毛病(参照仪器使用手册进行检查)
    8.进样器隔垫流失(老化或更换隔垫)

    八、同一根柱保留时间长短不一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温太低或太高(检查并调整柱温)
    2.载气流速太低或太高(在柱出口处用适当的,经标定气源测量流速)
    3.样品器隔垫或柱泄漏(如必要,请检查并修复)
    4.柱污染或损坏(重新老化或更换柱)
    5.样品超载(减少样品进样量)
    6.记录仪出毛病(检查记录仪)
    7.载气控制不协调(检查载气源,看压力是否足够。如压力≤500psi,请更换气瓶)

0
    +关注 私聊
  • yu3226033

    第24楼2012/03/03

    导致峰型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样品量以及样品通过检测器的流速。

    你用的是什么色谱柱,填充柱的话进热导很有可能拖尾严重,或前沿严重。

    如果用毛细管进行分流后进样,峰型会有所改善。

    如果还感觉不好可以再加一路尾吹气。

0
    +关注 私聊
  • dahua1981

    第25楼2012/03/03

    应助达人

    1.配置高效色谱柱
    2.流动相流速调小一点
    3.柱温箱的合理设置
    4.做好样品前处理,降低基质干扰
    5.合适的样品浓度
    6.流动相的ph值
    7.合适的检测波长或质量
    8.流动相的组成及超声过滤等处理
    9.缓冲盐溶液的正确使用
    如果是气相的话还要考虑
    10.载气的流速
    11.分流比
    12.程序升温的设置
    13.进样量
    14.进样口温度

0
    +关注 私聊
  • dahua1981

    第26楼2012/03/03

    应助达人

    我就只能说这么多了
    看看明天再综合别家的观点改善一下

0
    +关注 私聊
  • dahua1981

    第27楼2012/03/03

    应助达人

    1.配置高效色谱柱
    2.流动相流速调小一点
    3.柱温箱的合理设置
    4.做好样品前处理,降低基质干扰
    5.合适的样品浓度
    6.流动相的ph值
    7.合适的检测波长或质量
    8.流动相的组成及超声过滤等处理
    9.缓冲盐溶液的正确使用
    10.流动相的梯度设置
    如果是气相的话还要考虑
    11.载气的流速
    12.分流比
    13.程序升温的设置
    14.进样量
    15.进样口温度

0
    +关注 私聊
  • dahua1981

    第28楼2012/03/03

    应助达人

    怎么这么快就冷场了
    难道大家都在等着别人的答案?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29楼2012/03/03

    1.配置高效色谱柱,以解决色谱柱本身填装问题,筛板堵塞或填料塌陷
    2.降低移动相的流速,但会使分析时间延长。
    3.减少固定相的量,但色谱柱中样品的负载量也随之减小。
    4.减小固定相的颗粒度,但不能过分,过分后色谱柱的渗透率也会减小。
    5.选用低粘度的移动相,以利于快速传质,但却不利于多组份分析。
    6.适当提高柱温,可降低移动相的粘度,但柱效和分离度也随之降低。
    7.尽量减小停滞移动相的体积,但却加快了移动相的流速。
    8.排除样品污染
    9.做好样品前处理
    10.合适的样品浓度
    11.注意流动相的ph值
    12.合适的检测波长或质量
    13.缓冲盐溶液及浓度的正确使用,注意缓冲容量不足或不合适
    14.排除柱头有污染;
    15.样品是否超载;
    16.柱外效应;
    17化学或二次保留(硅羟基)效应;
    18重金属污染。

    对于气相色谱
    1.载气的流速
    2.分流比
    3.程序升温的设置
    4.进样量
    5.进样口温度

    如何解决峰形拖尾的问题
    A.与化学有关的拖尾问题
    1.流动相中,加入30mM的三乙胺(用与碱性化合物)或醋酸胺(用与酸性化合物),未
    知化合物加醋酸三乙胺;
    2.如仍然拖尾,将三乙胺换为二甲基辛胺(或醋酸二甲基辛胺);
    3.降低进样量至<1ug。
    B.与色谱柱有关的拖尾问题
    1.如柱头处有强保留的样品组分积聚,反相柱可用20倍柱体积的96%的二碌甲烷与4%甲
    醇,加1%氢氧化铵混合液冲洗,正向柱可用甲醇冲洗。
    2.使用保护柱
    C.与HPLC 系统有关的峰拖尾和峰加宽
    1.进样体积过大,(通常≤25uL);
    2.进样阀与色谱柱及检测器之间的管路体积过大(最佳连接管应<20cm,内径为0.007″);
    3.检测器流通池的体积过大。

0
  • 该帖子已被版主-xue2009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建立一颗星
    +关注 私聊
  • yu3226033

    第30楼2012/03/03

    解决色谱峰常见问题也好.

    dahua1981(dahua1981) 发表:一、峰丢失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未接入检测器,或检测器不起作用 (检查设定值)
    3.进样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4.柱箱温度太低(检查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
    5.无载气流 (检查压力调节器,并检查泄漏,验证柱进品流速)
    6.柱断裂 (如果柱断裂是在柱进口端或检测器末端,是可以补救的,切去柱断裂部分,重新安装)

    二、前沿峰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超载(减少进样量)
    2.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和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3.样品冷凝(检查进样口和柱温,如有必要可升温)
    4.样品分解 (采用失活化进样器衬管或调低进样器温度)

    三、拖尾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进样器衬套或柱吸附活性样品 (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将柱进气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2.柱或进样器温度太低(升温——不要超过柱最高温度)。进样器温度应比样品最高沸点高25度)
    3.两个化合物共洗脱(提高灵敏度,减少进样量,使温度降低10~20度,以使峰分开)
    4.柱损坏(更换柱)
    5.柱污染 (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四、只有溶剂峰
    可能的原因(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注射器有毛病(用新注射器验证)
    2.不正确的载气流速(太低)(检查流速,如有必要,调整之)
    3.样品太稀 (注入已知样品以得出良好结果。如果结果很好,就提 )

    五、宽溶剂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由于柱安装不当,在进样口产生死体积(重新安装柱)
    2.进样技术差(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进样技术)
    3.进样器温度太低(提高进样器温度)
    4.样品溶剂与检测相互影响(二氯甲烷/ECD)(更换样品溶剂)
    5.柱内残留样品溶剂(更换样品溶剂)
    6.隔垫清洗不当 (调整或清洗)
    7.分流比不正确(分流排气流速不足)(调整流速)

    六、假峰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吸附样品,随后解吸(更换衬管,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样口端去掉1~2圈,再重新安装)
    2.注射器污染(用新注射器及干净的溶剂试一试,如假峰消失,就将注射器冲洗几次)

    七、基线不规则或不稳定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流失或污染(更换衬套。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圈,并重新安装)
    2.检测器或进样器污染(清洗检测器和进样器)
    3.载气泄漏(更换隔垫,检查柱泄漏)
    4.载气控制不协调 (检查载所源压力是否充足。如压力≤500psi,请更换气瓶)
    5.载气有杂质或气路污染(更换气瓶,使用载气净化装置清洁金属管)
    6.载气流速不在仪器最大/最小限定范围之内(包括FID用氢气和空气)(测量流速,并根据使用手册技术指标,予以验证)
    7.检测器出毛病(参照仪器使用手册进行检查)
    8.进样器隔垫流失(老化或更换隔垫)

    八、同一根柱保留时间长短不一
    可能的原因 (可采用的排除方法)
    1.柱温太低或太高(检查并调整柱温)
    2.载气流速太低或太高(在柱出口处用适当的,经标定气源测量流速)
    3.样品器隔垫或柱泄漏(如必要,请检查并修复)
    4.柱污染或损坏(重新老化或更换柱)
    5.样品超载(减少样品进样量)
    6.记录仪出毛病(检查记录仪)
    7.载气控制不协调(检查载气源,看压力是否足够。如压力≤500psi,请更换气瓶)

0
    +关注 私聊
  • 阿迈

    第31楼2012/03/03

    主要是问题范围太大了,不知从哪里入手啊。

    dahua1981(dahua1981) 发表:怎么这么快就冷场了
    难道大家都在等着别人的答案?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