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依风1986

    第41楼2013/01/28

    应助达人

    对,非常赞同,千万不能抱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coolbreeze(coolbreeze) 发表:液相色谱ICP-MS联用做价态分析是仪器发展趋势,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离子色谱如能解决也就不会那么多厂家在开发联用技术了。

0
    +关注 私聊
  • andrew-zhang

    第42楼2013/01/28

    IC要是真的可以满足技术要求,可以省却不少费用

0
    +关注 私聊
  • arvid2007

    第43楼2013/01/28

    看来IC也挺强大的,不过前处理好像比较麻烦

0
    +关注 私聊
  • leexiaoyao

    第44楼2013/01/28

    A!不错不错 用于尝试才会有所突破 贡献相关领域

0
    +关注 私聊
  • rongdao

    第45楼2013/01/28

    你买了IC+UV了吗?测试效果怎么样?

    我看了第一张图的Cr6是在5.5分前出峰,第二张图中的最上面色谱图的Cr6是在5.5分后出峰,第二张图中的中间的色谱图的Cr6是在4.5分后出峰,这样的结果能相信吗?

    第二张图中的最下面色谱图9分后出峰的是什么东西?能帮忙解释下吗?谢谢!

    老板让我们也考察下什么仪器能做铬的形态。如果离子色谱能满足要求就最好了。如果不行,买回来摆在那里,老板要开骂的。我们只是企业用来自检。

    007爵士(jardz) 发表: 史上最严格的玩具标准2009 /48/EC早已出炉了,可惜对应的检测标准EN71-3(现在已经修订到F版)一直在修订中。其中难度最大的就属六价铬的检测。从历次修订估计该最终版本应该是采用HPLC-ICPMS。拥有ICPMS的厂家也使命鼓吹HPLC-ICPMS测试六价铬的优越性,还不忘猛吹自己在这个项目上的唯一性。毕竟卖一台HPLC-ICPMS的利润与业绩永远要爽过销售两三台ICP-OES GC/MS

    在最终版本未定前,多数与玩具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机构,多数保持谨慎观望态度,俺也随大流混迹各仪器商的研讨会,骗吃骗喝混圈子。听罢所有仪器商胡吹猛侃后,拿着实际样品经前处理水浴震荡静置获得的溶液,同时增加了其他17种总金属,并且模拟实际样品中高含量的铝与锌元素,让各商家测试该复杂基质下的六价铬,以从某一方面考核他们胡吹背后的实力。

    P公司推出的“only water”相当亮眼呀,我跟踪了测样的所有过程,比较流畅便捷。最终的报告也很客观如实表明实验过程及遇到的情况,并分析情况造成的原因。果然属于实力派呀,其大概是源于扎实的技术以及一直以来紧跟标准且预判市场的能力。只是服务方面实在不敢恭维。A公司技术方面表现一般,样品于上海实验室测试,与那边工程师交流获得的信息来看,需要最优化的环境条件,最优质的试剂,最佳的仪器状态,估计能够满足这块要求。而实际我们的测试条件达到这个情况估计难度有点大。这点从样品测试后的报告也亦可略知一二。但其不愧为市场能手,研讨会上鼓吹能力一流,鼓吹的各项仪器新技术一项又一项,重点内容掠过太多,我大多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大家在猛抢礼品的气氛是相当活跃的。A公司的市场那么好,却没法现场实际操作测试六价铬,除其他原因外,看来也有心虚的成分。T公司的技术属于中肯,在P/A公司大肆推广后,估计也在酝酿着计划。

    ICPMS属于高端的玩意儿,需要双方商务部批复,到货时间均在6个月左右。时间比较紧迫了,那么现在是不是该入手了呢???那么,你们就准备好200万了吗?

    我是这样考虑的。因六价铬的测试分3类,最严格是第二类液体样品为5ppb的限量。其他两类的限量为20ppb200ppb。通过分析公司内部样品情况,发现属于第二类的样品不到2%,而且属于第一类20ppb的样品也不到2%,也就是约有95%以上样品只需要满足200ppb要求即可。那么,除了HPLC-ICPMS这么牛B仪器外,还有其他仪器其他方法能够满足这块要求吗?

    尝试紫外分光光度计失败外,终于找到了离子色谱仪。(感谢某某检测机构资深技术经理深厚的友情,将该项的全程机密私授与我)也找到IC在其他行业测试六价铬的文献。立马联系厂家,去他们实验室实际考察做样情况。~~~~啪啦啪啦~~~带着2个样品(样品10.07M盐酸萃取的溶液;样品2经萃取后的溶液加入其他17种总金属,并且模拟实际样品中高含量的铝与锌元素)就冲到厂家实验室去了。原以为ICPMS都那么折腾的玩意儿,IC估计得难度更大,抱着怀疑且试试看的心态。经过氨水调PH值,上机测试(硫酸铵与氨水缓冲条件,二苯卡巴肼柱后衍生,紫外检测器测试)没想到不到半小时就解决了。太让我惊奇了~~~~不可能吧~~~~然后,让对方做了几针的重复性试验,加标试验,IDL摸索试验。惊人发现在复杂基质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1ppb浓度能达到90%左右,重复性是良好的,而且最低检出限能做到接近0.1ppb。因为萃取后的溶液处理过程只滴加了不到0.1ml的氨水。溶液最终的体积几乎没被稀释,也就是能够测试到样品中的浓度为5ppb(几乎是最严格的第二类限量值附近,该检出限附近的值还待考察,但是已经能够远远满足我第一三类的限量值)。与对方实验室技术经理沟通发现,该技术其实相当成熟,只是测试六价铬是运用其他行业,而且国际某大型检测机构(俺手里也有该机构使用IC检测六价铬完整报告),某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也早已采用该方法日常测试。而后交流了很多实际样品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均得到较为满意的答案。

    (附上两个谱图,谱图10.1ppb标液;谱图2为复杂基质/复杂基质加标1ppb/标液1ppb

    谱图1:



    谱图2:

0
    +关注 私聊
  • thermoczq

    第46楼2013/01/29

    悲剧哥

    sinbad-deng(sinbad-deng) 发表:戴安的,就是现在的赛默飞世尔,见过他们测试过六价铬,我实验室被坑大了,2011年被A忽悠买了一台ICP-MS,EN71-2012出来发现测不了,后来听说加IC能测试,可是接口又不配,又只得买一台LC。悲剧啊

0
    +关注 私聊
  • shiyixue2000

    第47楼2013/01/29

    同问:高盐样品、高盐加标、标准品Cr6+出峰时间都不一致,这如何定性呢?

    rongdao(rongdao) 发表:你买了IC+UV了吗?测试效果怎么样?

    我看了第一张图的Cr6是在5.5分前出峰,第二张图中的最上面色谱图的Cr6是在5.5分后出峰,第二张图中的中间的色谱图的Cr6是在4.5分后出峰,这样的结果能相信吗?

    第二张图中的最下面色谱图9分后出峰的是什么东西?能帮忙解释下吗?谢谢!


    老板让我们也考察下什么仪器能做铬的形态。如果离子色谱能满足要求就最好了。如果不行,买回来摆在那里,老板要开骂的。我们只是企业用来自检。

0
    +关注 私聊
  • 007爵士

    第48楼2013/01/29

    ======================================================

    虽然帖子内小喷了A的ICPMS表现,但这几天却是在参加A公司的高级培训。

    培训课程很紧,而且临近春节,所以有点忙,没能及时回复各位同行朋友,请谅解。

    几位朋友问道IC保留时间有差异性问题,

    1.因测试样品当天是采用之前曲线计算的,其标准溶液测试时间跟样品测试时间间隔了一周左右,保留时间略有差异。

    2.可以确定的是,日常测试样品(非高盐样品)的加标出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偏差不大。

    3.高盐样品溶液对IC分离柱会产生很大影响,需要通过钠柱进行置换平衡,才能上机测试。(第二张图未经过钠柱进行上机,当时是考核最复杂样品条件对IC的影响,具体为什么保留时间往前偏移,回头具体解释。)

    4.IC的定性跟HPLC类似,若需要判定是否为Cr VI,可以通过加标确定。

    5.本文初衷是提醒同行们在六价铬项目上除了LC-ICPMS外,还可以使用IC-UV。而涉及IC-UV测试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的技术问题未详尽描述,请见谅,我将陆续完善,也请朋友们多多交流。

    性急或打算考核厂家仪器的朋友,可先私信我。

    shiyixue2000(shiyixue2000) 发表:同问:高盐样品、高盐加标、标准品Cr6+出峰时间都不一致,这如何定性呢?

0
    +关注 私聊
  • 007爵士

    第49楼2013/01/29

    两位仁兄呀。。。这点上我个人不是很赞同。

    1.合理评估企业成本及各自的实力,是否一定必须的?除了购买成本,日常运作成本是否核算过,具体选择还得看各位企业实际条件了。。。

    2.针对这个项目上,LC-ICPMS方法或者仪器的成熟程度,无论哪家公司,只能说都是刚摸索出来的。仪器的稳定性还待考核。

    价态分析以及联用技术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现在是否一定现在要达到这种最高的状态。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各自不同企业的状况,应该有不同的思维方向。

    本文重在提醒,一种思路。。。

    引用一句话“我所知道的知识分为3种,其中1种是我知道的知识,其中1种是我不知道的知识,而另1种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依风1986(xurunjiao5339) 发表:对,非常赞同,千万不能抱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0
    +关注 私聊
  • 依风1986

    第50楼2013/01/29

    应助达人

    楼主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全面,毕竟要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及未来发展前景考虑,不可盲目跟从

    007爵士(jardz) 发表:两位仁兄呀。。。这点上我个人不是很赞同。

    1.合理评估企业成本及各自的实力,是否一定必须的?除了购买成本,日常运作成本是否核算过,具体选择还得看各位企业实际条件了。。。

    2.针对这个项目上,LC-ICPMS方法或者仪器的成熟程度,无论哪家公司,只能说都是刚摸索出来的。仪器的稳定性还待考核。

    价态分析以及联用技术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现在是否一定现在要达到这种最高的状态。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各自不同企业的状况,应该有不同的思维方向。

    本文重在提醒,一种思路。。。

    引用一句话“我所知道的知识分为3种,其中1种是我知道的知识,其中1种是我不知道的知识,而另1种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