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21楼2021/08/20

    应助达人

    非常感您的记得!还关注7年前的帖子!应说:示值和示值误差测量模型都不一样,当然测量不确定度是不一样的。

    en_liujingyu(en_liujingyu) 发表:  偶然看到7年前这个帖子,我认为刘彦刚(pxsjlslyg)版主发起的这个主题帖非常有实际价值。我便是“规矩湾锦苑”,刘彦刚版主转发的关于“规矩湾锦苑”的帖子的确就是我的观点。
      在此我要重复强调的是,示值和示值误差定义不同,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它们都是“量值”,都是“测量结果”,因此都同时具有自己的“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只要概念清晰,不产生概念混淆的现象,一切就好解读或理解。
      既然被测“量值”的概念不同,“量值的测量结果”怎么能是“一回事”?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怎么会是同一个?它们也许存在着数倍数十倍的差距。“测量不确定度”属于“测量结果”的特性,连带着也属于产生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的特性,不是同一个被测对象的两个测量结果,它们的不确定度自然也不是同一个。
      测量模型不是完全的“等式”,而是对“测量过程”的数学表述。测量模型y=x描述的是“将测量设备的读数x赋予被测对象y”,其中的等号“=”并非“相等”。
      对于“按等使用”的实物量具,使用中使用的是实际值或修正值,因此它的显示值无论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显示值的实际值或修正值。检定“示值”指的是将测量设备(即所用计量标准)的值“赋予”被检对象(被检计量器具)的显示值,终极目标是对被检对象的示值进行赋值。
      而绝大多数“仪器”都是“按级使用”的,这些仪器包括“按级使用”的实物量具,在使用中则需要在测量设备上读取读数,因此读数的误差(也就是仪器的示值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这种仪器和量具就必须检定“示值误差”。对这种仪器和量具检定或校准的终极目标是得到“示值误差”,不是给“示值”赋值。校准示值只是获得“示值误差”的一个子过程。
      因此示值的检定和示值误差的检定终极目标完全不同,被检对象完全不同,检定结果(测量结果)也完全不同,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理所当然不会相同,更不会是“一回事”。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相同”或“是一回事”的观点,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的典型表现。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22楼2021/08/22

    应助达人

    在此我要重复强调的是,示值和示值误差定义不同,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它们都是“量值”,都是“测量结果”,因此都同时具有自己的“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只要概念清晰,不产生概念混淆的现象,一切就好解读或理解。

    既然被测“量值”的概念不同,“量值的测量结果”怎么能是“一回事”?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怎么会是同一个?它们也许存在着数倍数十倍的差距。“测量不确定度”属于“测量结果”的特性,连带着也属于产生测量结果的“测量过程”的特性,不是同一个被测对象的两个测量结果,它们的不确定度自然也不是同一个。

    概念混淆的,恰恰是20楼换了马甲的规某人。“示值”和“示值误差”都是“量值”不错,也没有谁否认他俩是不同的“量值”。但这里讨论的是定量表征两者离散程度的的参量“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2012第4.1.2条提供的资料(见下图),对同一被测对象,在相同的重复性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可以同时获得一组“示值”和一组“示值误差”。除了第j)项“示值的观察值”与“示值误差的观察值”不同外,其他不确定度分量都相同。即便是“示值的观察值”和“示值误差的观察值”不同,但两者的变化区间范围确是完全相同的。规某人有能耐举两个变化区间范围不同的案例出来给大家看看。如果两者相同,那么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的“示值重复性”与“示值误差的重复性”就没有理由不同。没有谁说“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是同一个”,请规某睁大眼睛看看清楚本主题的标题“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一样吗?”偷换概念的拙技倒是绝顶奇葩。现实当中评定不确定度的资料多如牛毛,你有本事找出一份评出两个不同不确定度的案例出来给大家看看。即便是找不到同时评出“示值的不确定度”和“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的案例,找一份评定“示值不确定度”的案例,利用他提供的原始数据,你评一个与“示值的不确定度”不同的“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出来给大家看看,应该不难吧?



    测量模型不是完全的“等式”,而是对“测量过程”的数学表述。测量模型y=x描述的是“将测量设备的读数x赋予被测对象y”,其中的等号“=”并非“相等”。

    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将特例情况(示值误差为0)的测量函数,当成普遍适用的通用测量模型。看看JJF1001-2011是如何定义的吧:



    “示值”的测量模型本就应该是“Y=X+E(示值误差)”,“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本就应该是“E=Y-X”。按照第5.31条“测量模型”的定义注释1是解释,两者的通用形式方程都可以写成“Y-X-E=0”,只是根据需要,可以将Y作为输出量,也可以将E作为输出量。第5.33条“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注释2写得清清楚楚:修正值、影响量可以是一个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规某人是不是故意选择性眼瞎装看不见呀?将示值误差E=0的特例,放到论坛来忽悠误导大家。

    因此示值的检定和示值误差的检定终极目标完全不同,被检对象完全不同,检定结果(测量结果)也完全不同,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理所当然不会相同,更不会是“一回事”。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相同”或“是一回事”的观点,是概念不清,概念混淆的典型表现。

    再次提醒规某人正面回答问题,现在不是要你回答两个测量结果是否相同,而是要你回答两个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是否相同。不要总说别人概念混淆,自己却在这里指鹿为马鱼目混珠。轻飘飘的一句“理所当然不会相同”,凭什么不会相同?理由呢?依据呢?什么原因导致两者的离散程度产生差异?用实际检测数据分析评定出来给大家看呀。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23楼2021/08/22

    应助达人

    测量模型本来就是一样的,只不过规某人将示值误差E=0的特殊案例的测量模型,当成了普遍适用的通用模型而已。我说错了吗?欢迎举证反驳。以下是我在几年前写的一段有关“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的分析过程,共大家参考。



    图中曲线正是“示值误差的平均值E”为0的情况(即标准值ys与示值平均值y(带上划线)重合)。如果“示值误差的平均值E”不为0,无非就是曲线位置在水平方向进行了平移(即标准值ys与示值平均值y(带上划线)不重合),但“示值”与“示值误差”两者的“不确定度U”,不可能因为曲线平移(产生的“示值误差的平均值E”≠0)而导致不同。图中的“示值变动区间R”,就是“示值误差的变动区间”,这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呢。同一组测量数据,“示值”与“示值误差”的值肯定不同,但两者的离散区间宽度会不同吗?您找一个不同的实际案例(检测数据)算出来给大家看看,看看怎么个不同法子。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非常感您的记得!还关注7年前的帖子!应说:示值和示值误差测量模型都不一样,当然测量不确定度是不一样的。

0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24楼2021/08/23

    说“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本来就是一样的”的,正是一直到退休,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专家”,一贯概念混淆的必然认识。如此明显和典型的概念混淆,还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无理辩三分,可见此人概念混淆至死不渝的惯性有多顽固,这也是此人无法改变的本性,就让他继续坚持吧。只要绝大多数在岗同行当作笑料听听,或当作反面教材汲取经验教训,不受其错误观点的误导就好。

0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25楼2021/08/23

      22楼的帖子说:“示值”的测量模型本就应该是“Y=X E(示值误差)”,“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本就应该是“E=Y-X”。并由此得出示值和示值误差“两个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相同”,即测量不确定度是一回事的结论,可谓是全世界顶尖的偷梁换柱和概念混淆大师了!
      这种偷换概念的伎俩用不着我更多地揭露,请问这位偷梁换柱的大师,E在前后两个测量模型中是同一个概念吗?如果这位“大师”回答不了,我可以这位告诉你:
      示值测量模型“Y=X+E”中,  输出量Y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输入量X是计量标准显示值,输入量E是计量标准显示值X的修正值,不是“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测量模型“E=Y-X”中,输入量Y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输入量X是计量标准显示值,输出量E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误差,货真价实的“示值误差”。

      请你看清楚,前者的E属于计量标准的特性,后者的E属于被检对象的特性。前者的E是输入量,是“修正值”,后者的E是输出量,是示值误差。前者的E不是“示值误差”,你用小括弧标注也变不成“示值误差”。后者的E你故意不标注,也改变不了它是“示值误差”的事实。

      两个测量模型使用了同一个符号E,但概念完全不同,含义天壤之别,不要因为使用了同一个符号,就把它们混淆为同一个东西了。同样也不要把“测量模型”混淆成数学意义上的“等式”。我认为,把两个测量模型看成是一回事,是“等式变换”的两个不同数学表达式,这是你概念混淆本性造成的必然结局。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26楼2021/08/23

    应助达人

    说“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本来就是一样的”的,正是一直到退休,干了一辈子计量工作的计量“专家”,一贯概念混淆的必然认识。如此明显和典型的概念混淆,还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无理辩三分,可见此人概念混淆至死不渝的惯性有多顽固,这也是此人无法改变的本性,就让他继续坚持吧。
    JJF1001-20115.31条“测量模型”定义的注释1(见22楼截图)你不会瞎了眼看不见吧。“测量模型的通用形式是方程:hYX1,…,Xn)=0”,这几个字有不认识的吗?你告诉大家,“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模型,用这个通用方程该怎么表示?
    再去睁大眼睛看看清楚第5.32条“测量函数”定义的注释1是怎么说的吧:“如果测量模型hYX1,…,Xn)=0可以明确的写成Y=fX1,…,Xn,其中Y是测量模型中的输出量,则函数f是测量函数”。将“测量模型”与“测量函数”概念混为一谈的到底是谁?到底谁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无理搅三分?谁顽固不化至死不渝,我想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示值测量模型“Y=XE”中,  输出量Y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输入量X是计量标准显示值,输入量E是计量标准显示值X的修正值,不是“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测量模型“E=YX”中,输入量Y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输入量X是计量标准显示值,输出量E是被检对象的示值误差,货真价实的“示值误差”。
    自己不懂装懂,居然好意思在这里充当“祖师爷”。用标称值为1 kg的标准砝码校准天平,天平显示1.002 kg,你那“示值测量模型”中的Y是不是1.002 kgX是不是1 kg?你现在告诉大家E应该等于多少?是+0.002 kg还是-0.002 kg,还是其他什么值?是“修正值”还是“示值误差”?果输入量E是计量标准显示值X的修正值吗?看不看得懂第5.33条“输入量”定义下的注释1:“测量模型中的输入量往往是某个测量系统的输出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计量标准的“修正值E”明明是该测量模型中输入量X的输入量,即:计量标准的实际值X=计量标准的标称示值B+修正值E。你规某人居然指鹿为马,驴头套马嘴的将此E说成是彼E,连如此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原理都拎不清,你怎么好意思在这里说教啊。你有能耐用实际数据,评一个“示值的不确定度”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不同的案例出来给大家看看,要不要我为你提供数据呀?要不然你提供数据我来评怎么样?没本事接招就识相一点,别成天无休止地琢磨如何施展恶劣学风嚼烂舌。

0
    +关注 私聊
  • en_liujingyu

    第27楼2021/09/09

    数学的等式变换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同一个测量模型。建议概念严重混淆且只会骂人的路云先生,先把你自己讲的“Y=X+E”和“E=Y-X”中E代表的含义多读两遍,然后再说这两个测量模型能不能相提并论,是不是一回事,再说示值和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不是一回事,是不是相等。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28楼2021/09/11

    应助达人

    27楼某人自己不懂装懂,就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根据“测量模型”的定义(JJF1001-2011第5.31条),测量模型的通用方程形式就是“Y-X-E=0”,“Y=X-E”和“E=Y-X”严格说起来都不叫“测量模型”而是“测量函数”(JJF1001-2011第5.32条)。
    26楼结尾让你正面回答用标准砝码校准天平的例子,你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做起了缩头乌龟玩起了“失联”术长达半月有余。现嘴贱难耐见没有动静,半夜三更溜达出来桶鸡舍。有能耐就以26楼结尾天平校准的实际案例的实际数据(砝码的标称值X=1 kg,被校天平的示值Y=1.002 kg),向大家解释一下“示值误差E=-0.002 kg”怎么用你那“测量模型(E=Y-X)”求得?“示值Y=1.002 kg”怎么用你那“测量模型(Y=X+E)”求得?我倒要看看你这两个E如何变戏法让他们不同。如果连这么简单的计算都无能演示给大家看,或者根本就不想演示给大家看,那就证明你就是一个十足的“学术无赖”。

0
    +关注 私聊
  • 刘彦刚

    第29楼2021/09/12

    应助达人

    正如你所说:根据“测量模型”的定义(JJF1001-2011第5.31条),测量模型的通用方程形式就是“Y-X-E=0”,“Y=X-E”和“E=Y-X”严格说起来都不叫“测量模型”而是“测量函数”(JJF1001-2011第5.32条)。但平时工作中,都错误地将“E=Y-X”当成了测量模型,因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都是据此进行。

    我本意讨论的是示值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的异同(相当于测量模型1:测量结果=示值,测量模型2:示值误差=示值 - 标准值),问题并不复杂。恳请大家注意语言文明!

    路云(luyunnc) 发表: 27楼某人自己不懂装懂,就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根据“测量模型”的定义(JJF1001-2011第5.31条),测量模型的通用方程形式就是“Y-X-E=0”,“Y=X-E”和“E=Y-X”严格说起来都不叫“测量模型”而是“测量函数”(JJF1001-2011第5.32条)。
    26楼结尾让你正面回答用标准砝码校准天平的例子,你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做起了缩头乌龟玩起了“失联”术长达半月有余。现嘴贱难耐见没有动静,半夜三更溜达出来桶鸡舍。有能耐就以26楼结尾天平校准的实际案例的实际数据(砝码的标称值X=1 kg,被校天平的示值Y=1.002 kg),向大家解释一下“示值误差E=-0.002 kg”怎么用你那“测量模型(E=Y-X)”求得?“示值Y=1.002 kg”怎么用你那“测量模型(Y=X+E)”求得?我倒要看看你这两个E如何变戏法让他们不同。如果连这么简单的计算都无能演示给大家看,或者根本就不想演示给大家看,那就证明你就是一个十足的“学术无赖”。

0
    +关注 私聊
  • 路云

    第30楼2021/09/12

    应助达人

    我本意讨论的是示值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的异同(相当于测量模型1:测量结果=示值,测量模型2:示值误差=示值 - 标准值),问题并不复杂。
    你告诉大家,对于同一测量过程,这两个“参量”的测量模型是不是相同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同一测量过程的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输入量和影响量)是不是一样?你“测量模型1”不就是“测量模型2”中“示值误差E=0”的特例吗。拿一个“测量模型2”的特例抽出来,作为通用普适性的“测量模型1”,以偏概全您觉得这么立命题讨论合适吗?而且我在23楼的回复中,已经对E=0和E≠0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也没见谁拿出了什么证据对此进行了反驳。
    我所有对某人的形容表述用语,都是对某人恰如其分的真实写照。反过来不要只一味的强调“语言文明”,学风要不要端正?大家都像某人那样,不举证、不演示、三番五次的拒绝正面回答问题,强词夺理蛮不讲理,在铁证事实面前都死不认错。总而言之就是我错他对,要证据没证据,要道理没道理。毫无学术道德底线的施展恶劣学风,挑衅他人的学术尊严,这就“语言文明”啦?这就“气氛和谐”啦?

    刘彦刚(pxsjlslyg) 发表: 正如你所说:根据“测量模型”的定义(JJF1001-2011第5.31条),测量模型的通用方程形式就是“Y-X-E=0”,“Y=X-E”和“E=Y-X”严格说起来都不叫“测量模型”而是“测量函数”(JJF1001-2011第5.32条)。但平时工作中,都错误地将“E=Y-X”当成了测量模型,因为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都是据此进行。
    我本意讨论的是示值与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的异同(相当于测量模型1:测量结果=示值,测量模型2:示值误差=示值 - 标准值),问题并不复杂。恳请大家注意语言文明!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