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1楼2019/11/13

    谢谢,感觉不是最小值的问题,是那峰找的离谱,纯计算石英的粒径2000A,加上应变,负两千。

    拟合时还好,峰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精修后peak list里所有峰都是一个hkl对应两个分峰。47、48是黄铜矿020,49、50是黄铜矿004,数据还挺像。



    可能石英的峰太弱,误差很大,选的卡片上只有一个010峰,修出来010和100,粒径不管正负,就是上千。。

    iangie(iangie) 发表: 用过HighScore+ 的几乎都有这个感觉: 精修掉进local minimum 出不来, 只能全部重来

    窃以为是其最小化算法的问题, 所以我不用HighScore+

    精修结果为负: 在refinement control 里面是可以设置min max的, 你仔细找找.

    在TOPAS等其他软件里物相模型都是横排的, 跟cif格式一致; 在highscore里面所有参数全部按树形结构竖排...找起来是比较痛苦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2楼2019/11/14

    更新,是愚蠢的我忘记了抠ka2,不抠ka就是一个hkl对应俩峰.。。。。

    夜寐南湖(Ins_f8c4b518) 发表:谢谢,感觉不是最小值的问题,是那峰找的离谱,纯计算石英的粒径2000A,加上应变,负两千。

    拟合时还好,峰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精修后peak list里所有峰都是一个hkl对应两个分峰。47、48是黄铜矿020,49、50是黄铜矿004,数据还挺像。



    可能石英的峰太弱,误差很大,选的卡片上只有一个010峰,修出来010和100,粒径不管正负,就是上千。。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3楼2019/11/17

    请问斑竹,您精修的(132)和(116)峰强比是几,我发现精修原子XYZ,改变相对峰强的话,R.bragg会减少到1以下甚至0.3,比不精修原子的2、3,看起来好一些。
    以及单修WUV时误差都很小,同时精修误差会变的很大,这是说明我精修的不好,还是说我的衍射图强度不够?

    谢谢。

    iangie(iangie) 发表:

    hkl峰的峰强是由物相的结构因子决定的 例如220 和204峰的相对强度不会因球磨引起的晶粒尺寸减小而改变, 尽管它们都会同时展宽.

    你说的高角峰"选择性破碎" 多半是球磨造成的微应力 microstrain 晶胞参数不是一个值 而是一个范围 这个因素对高角峰的影响更大

0
    +关注 私聊
  • iangie

    第14楼2019/11/18

    应助达人

    chalcopyrite的132峰和116峰之比为633:310 这是原子位置决定的

    上面的fitting是没有修原子位置的, fitted well

    没有高角数据一般不建议修原子位置

    夜寐南湖(Ins_f8c4b518) 发表: 请问斑竹,您精修的(132)和(116)峰强比是几,我发现精修原子XYZ,改变相对峰强的话,R.bragg会减少到1以下甚至0.3,比不精修原子的2、3,看起来好一些。
    以及单修WUV时误差都很小,同时精修误差会变的很大,这是说明我精修的不好,还是说我的衍射图强度不够?

    谢谢。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5楼2019/11/18

    噢,我看精修原子后R.bragg会减少一些,可能是拟合的没你好吧。。

    请问高角度数据是八九十,还是破百?

    iangie(iangie) 发表: chalcopyrite的132峰和116峰之比为633:310 这是原子位置决定的

    上面的fitting是没有修原子位置的, fitted well

    没有高角数据一般不建议修原子位置

0
    +关注 私聊
  • iangie

    第16楼2019/11/22

    应助达人

    精修的原则是固定已知量 精修未知量 我用1000阶多项式拟合还能得到更小的Rbragg....

    至少140度

    高角峰强若的话需要variable counting time doi:10.1107/S0021889893008593

    夜寐南湖(Ins_f8c4b518) 发表: 噢,我看精修原子后R.bragg会减少一些,可能是拟合的没你好吧。。

    请问高角度数据是八九十,还是破百?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7楼2019/11/23

    大致懂了,三克油歪瑞马驰

    iangie(iangie) 发表:精修的原则是固定已知量 精修未知量 我用1000阶多项式拟合还能得到更小的Rbragg....

    至少140度

    高角峰强若的话需要variable counting time doi:10.1107/S0021889893008593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18楼2019/12/14

    前辈,我又来请求支援了,感觉我的精修出了问题,不知道自己现在算的对不对。

    这是我的原矿、用Si做的校正曲线、研磨10min和720min的图样,麻烦您有时间指导一下,主要是黄铜矿的粒径和应变。从粒度变化看,研磨前10min还是粉碎阶段,粉碎到了磨削极限才开始活化,粒径和应变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我修出来应变的积攒速度很快。。。

    实在是弄不明白了,求指导,不胜感激!

    iangie(iangie) 发表:精修的原则是固定已知量 精修未知量 我用1000阶多项式拟合还能得到更小的Rbragg....

    至少140度

    高角峰强若的话需要variable counting time doi:10.1107/S0021889893008593

0
    +关注 私聊
  • iangie

    第19楼2019/12/30

    应助达人

    你是不是忘了贴附件? 我也没看懂你的问题是什么......

    夜寐南湖(Ins_f8c4b518) 发表: 前辈,我又来请求支援了,感觉我的精修出了问题,不知道自己现在算的对不对。

    这是我的原矿、用Si做的校正曲线、研磨10min和720min的图样,麻烦您有时间指导一下,主要是黄铜矿的粒径和应变。从粒度变化看,研磨前10min还是粉碎阶段,粉碎到了磨削极限才开始活化,粒径和应变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可我修出来应变的积攒速度很快。。。

    实在是弄不明白了,求指导,不胜感激!

0
    +关注 私聊
  • 夜寐南湖

    第20楼2020/01/02

    欸,我的附件呢,那么大的附件呢。。

    是这样的前辈,我在研究研磨时间和黄铜矿微观性能变化的关系,从原矿到研磨12h。现在的精修结果是,黄铜矿的应变在研磨初始阶段迅速堆积,到240min后增长缓慢;粒径则是一直降低,到480min后差不多稳定。但是按照很多文献的叙述,应变应该是在研磨一段时间,在颗粒出现团聚后才开始快速增长。按照我的粒度检测结果,团聚是在15min开始出现的,所以有点对不上号。

    我想可能是我的精修水平有点差,有几个精修结果的晶格尺寸变化也不合理。这个压缩包里有原矿(yk)、硅标样、研磨10、45、240、600和720分钟的XRD图,想麻烦您修一下,我拿着参考答案参照学习。。

    万分感谢!

    iangie(iangie) 发表: 你是不是忘了贴附件? 我也没看懂你的问题是什么......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