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改善 监测先行|中科光电受邀参加“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

图片

大咖云集,共襄监测盛会

2023年12月23-24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次生态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第三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在重庆隆重召开。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保同出席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鸣波出席会议并致辞。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到会指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站长张大伟主持会议。


无锡中科光电作为监测装备与服务商受邀参会,携气溶胶、臭氧等廓线监测装备,高精度、通量及便携式温室气体监测设备和集成解决方案亮相,为环境监测与预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提供新装备、新应用,助力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和美丽中国建设。

图片

生态环境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同志,各流域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各相关省(区、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领域部分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近千位代表参加会议。

图片

致辞报告,赋能智慧监测

图片
图片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保同致辞

董部长指出,中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已走过50年辉煌历程,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要深刻把握建立现代化监测体系这条主线,针对性地提升生态质量监测、碳监测、新污染物监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能力水平,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天地融合、海陆协同、流域监测合理布局;要大力加强监测科技工作、持续提升监测治理水平。

图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党委书记、站长张大伟作了题为“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网络,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进程”的主旨报告

张站长指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从1973年起步至今,经过50年的发展,建成了首屈一指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技术体系日臻完善,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发展格局与时俱进;深入分析了建设美丽中国与数字中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带来的新需求、新挑战;介绍了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顶层设计,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转型为引擎,加快推进感知网络、技术装备、业务支撑、数据质量、发展格局现代化进程。

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作了题为“新污染物监测的难点与风险评估”的主旨报告

江桂斌院士建议围绕新污染物识别与溯源,建立覆盖全域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构建优控新污染物清单数据库及动态更新机制,完善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预警方案和策略。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作了题为“环境光学监测技术进展及应用”的主旨报告

刘文清院士指出,近年来大气污染治理取得进展的原因就是重视监测技术的进步,今后还要加大力度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和仪器设备研发,同时注重各种技术的结合以及监测数据的整合,妥善应对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桥作了题为“流域水生态遥感监测”的主旨报告

王桥院士指出,我国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具备了从卫星到地面的水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监测能力,全面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国家战略的实施。

图片

高端装备,助力监测先行

图片
图片

在同期举办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成果展”中,无锡中科光电带来环境监测与预警装备和集成产品、地空天一体化监测方案、环境科技服务方案和大数据智慧平台,并展出气溶胶激光雷达、高精度温室气体监测装备,一经亮相便吸引了领导、专家及与会人员驻足,交流气溶胶激光雷达、温室气体监测设备的实际应用、超级站和组分站的建设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同时,中科光电受邀汇报了《大气地基遥感监测网能力建设与业务应用》,介绍了当前大气地基遥感技术现状、大气地基遥感监测网系统构建框架及核心设备,分享了国家大气污染监测网和污染传输监测网、浙江省立体监测雷达网及亚运会保障、甘肃省沙尘立体监测网的建设及应用,并展示了数据质控及分析平台赋能智慧监测、以海量数据科学支撑污染过程识别、污染形势判断、热点溯源及闭环管理等多项功能,通过“监测装备+信息化服务”赋能智慧监测和协同管控,为环境决策和执法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依据。

图片

未来,无锡中科光电将保持专业专注、追光前行,持续发挥在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装备研发和科技服务潜能,构建“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能力,支撑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多场景监测,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贡献更多力量。

信息主要来源:中国环境监测、重庆生态环境监测

图片


阅读34次
关注
最新动态
推荐产品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无锡中科光电 动态 空气质量改善 监测先行|中科光电受邀参加“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会”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