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细胞使用的技术梳理

宿主细胞使用的技术梳理


摘要:从妥妥的技术角度深度讲解CHOZN® GS-/-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关键点

 

Step1: 宿主细胞选择中的难点

Step2: 宿主细胞使用的技术梳理

Step3: 培养基优化能不能加胰岛素等物质?

Step4: 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优化培养基?

Step 5 如何通过过程控制保障产品质量?

Step 6 走进MLab

Step 7 上游生产阶段如何审计培养基质量

Step 8 走进南通培养基工厂


上一期小默介绍了野生型CHO细胞和缺陷型CHO细胞各自的优劣以及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同样,在挑选完宿主细胞后的宿主细胞使用过程中也充满了重重险阻。小默将大家在这部分遇到的问题分为了质粒、转染、筛选、克隆成像、培养基、稳定性、工艺和宿主细胞8大类一一解答:

 

关于质粒

小明:上次提到UCOE®质粒可以用更少资源获得更多高产克隆,我非常感兴趣,但UCOE®质粒的提取其实是很多企业没有接触,这其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小默:首先,UCOE®质粒提取所需的感受态细胞类型,建议使用Stbl2或Stbl 3系列的感受态细胞,我们国内MLabTM实验室多次测试过是可行的。除了选择合适的感受态细胞,同时建议低温转化和培养,推荐温度是30℃。转化后需孵育1小时再涂板,平皿培养在30℃培养,培养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具体数据请参考,点击下方链接

CHOZN®&UCOE®组合平台 SAFC®工艺解决方案

 

小明: CHOZN® GS-/- 配套质粒是环状,那质粒到底是线性化好还是环状更好呢?

小默:理论上,线性化利于整合,环状利于进入细胞,哪个效率更高并不能准确判断。因此建议在自己平台的基础上,选择表现较好的类型即可。而默克的CHOZN® GS-/-平台小默强烈推荐直接使用环状质粒进行转染,CHOZN® GS-/-在转染时并不注重转染效率的小幅提高,因为CHOZN® GS-/-本身可以在不添加MSX筛选压力的条件下进行minipool筛选,恢复率很高接近100%。而且CHOZN® GS-/-平台的优势就是便于客户使用,线性化质粒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

 

关于转染

小明:当遇到转染后24 h细胞活率很低,只有30-40%,甚至更低的时候怎么办?

小默:首先要保证转染用的质粒浓度高于1 mg/ml,内毒素含量低于10 EU/ml。另外建议电转实验设计一个阴性对照(ddH2O),确保电转体系没有问题,通常阴性对照在电转后以及电转后24小时活率均在90%以上,细胞密度也会增长。如果确定转染体系没有问题,可以尝试减少加入的质粒量,优化电转条件。

 

小明:那CHOZN® GS-/-平台转染后的操作流程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minipool几乎全部生长出来了,会不会没有筛选效果?

小默:CHOZN® GS-/-转染后静置培养24h后以5000 cells/孔进行minipool铺板,铺板数量6~8块,基本每个孔都能逐渐长满。铺板培养基是80%cloning medium+20%CD Fusion,后续补液及逐级放大都是使用CD Fusion培养基,一般2-3周左右细胞可以达到80%汇合度。

该工艺是优化后的工艺,选择这一工艺是希望用较少的孔板拿到高产的minipool,在保证筛选通量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工作量。值得注意的是,CHOZN® GS-/-细胞在整个筛选过程中是不需要加MSX的,所以筛选流程与其他宿主细胞不太相同。

 

小明:那如果使用CHOZN® CHO K1进行细胞株开发,需要加MSX吗?

小默:CHOZN® CHO K1minipool铺板时需要添加MSX,使用浓度建议10uM-30μM之间,后续及单克隆筛选不再需要添加MSX。

 

关于筛选

小明:接下来如果用CHOZN® GS-/-筛选出来的minipool进行有限稀释,一般按什么密度去铺板?平均一块96孔板大概形成多少克隆?

小默:有限稀释一般常用0.3-0.5 cell/孔的密度铺板,现在很多企业都有成像系统仪器,可以结合成像系统的图像去确定单克隆。MLabTM实验室常用0.5 cell/孔的密度进行有限稀释,不同的minipool会有不同的克隆形成率,平均一块96孔板会形成10-30个克隆。

 

小明:在CHOZN® GS-/- 平台minipool或克隆阶段,96孔板中的minipool或克隆为什么要传代然后再做7天静置培养,然后根据7天静置培养结果去筛选克隆?

小默:在minipool或克隆阶段,96孔板中的minipool或克隆传代,可以平衡各个minipool或克隆的生长,如果孔板中的细胞较少,可以传代时多保留一些细胞。这样就相当于在细胞接种密度相对平衡的条件下,进行7天静置培养,以此来评估产量,然后再根据产量去筛选,这样筛选更加合理。

 

小明:在我们挑选克隆时产物质量是否重要?是否有必要重视乳酸产生及糖耗情况,便于后续细胞放大培养?

小默:细胞克隆筛选前期通量较大时,我们可以不用将考察的因素放那么广,前期应以产量和质量为主,类似药以质量为主。在克隆筛选后期,多个克隆进入备选,并且通过稳定性的测试以后,我们会进一步考察生长和代谢相关的指标,比如乳酸产生、耗糖量及Qp等,一般考察备选克隆的这些因素时会在小试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关于克隆成像

小明:在我们进行有限稀释后是否可以离心拍照?单克隆成像仪拍照的细胞飘移现象怎么解决?如果成像图片背景不太干净,是否会影响药物IND申报?

小默:有限稀释后,如果时间允许,考虑静置2-3小时再成像拍照,如果时间不充裕,可以离心后成像拍照,注意要清洁一下离心机的孔板架,防止灰尘等吸附至孔板底部,影响成像图片质量。

单克隆成像仪拍照的细胞飘移现象是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时间允许我们建议在单克隆铺板之后静置4小时之后放入仪器中进行拍照,这个时间足够细胞沉到孔板的底部,这样细胞不易产生移动。当然,即便这样操作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尽可能选择近距离的缓慢移动。

进行候选克隆筛选时,尽可能选择没有争议,溯源清晰的克隆,假如恰巧候选克隆成像图片背景不太干净,可以将杂质标记出来做好说明,证据一定要充分。

 

关于培养基

小明:使用CHOZN® GS-/-细胞时从EX-CELL® CD CHO Fusion转换到EX-CELL® Advanced CHO Fed-batch Medium中,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吗?细胞生长怎么样?

小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细胞阶段性的实验来解释,一个是培养基转变进行Fed-batch去评价产量,这个过程是不需要额外进行培养基驯化,可以直接转换去评估;另一个是培养基转变进行细胞传代,从MLabTM实验室的数据看,一般都不需要很长的适应过程,有的细胞转换培养基细胞生长并不受影响,有的细胞转换培养基后,与EX-CELL® CD CHO Fusion传代细胞相比,细胞生长稍慢一些,但传代2-3次后细胞生长就恢复正常了。

 

关于稳定性

小明:CHOZN® GS-/-平台筛选出来的细胞株稳定性怎么样?一般稳定性研究会做到PDL多少?

小默:默克美国研发实验做的稳定性结果显示,10个候选克隆连续传代10周,PDL大约为65,8个候选克隆最终的产量与最初的产量相比,产量维持在75%以上,其中稳定的克隆中有5个最终产量与最初产量相比,产量维持在90%以上。现在一般稳定性研究会做到PDL60,但是最合适的方法是根据项目实际工艺需求,推算出应该进行至PDL多少。如果PDL60能够满足项目最终商业化生产的要求,稳定性研究做到PDL60即可;如果PDL60不能够满足项目最终商业化生产的要求,稳定性研究就需要做到更高的PDL。

 

关于工艺                     

小明:14天Fed-batch培养,除了使用说明书上推荐的培养基和Feed,你们会尝试其他的培养基和Feed组合吗?

小默:在minipool和克隆筛选阶段,14天Fed-batch选择说明书上推荐的EX-CELL® Advanced CHO Fed-batch Medium和EX-CELL® Advanced CHO Feed 1即可。待筛选到合适的候选minipool或克隆,会尝试不同的培养基和Feed进行一些早期的工艺开发,例如浓缩和混合等优化补料方案。

 

详细策略及案例可参考,点击下方链接

快速提升蛋白产量策略与案例详解

 

关于建库

小明:宿主细胞是否需要在GMP条件下建二级或三级库?

小默:从目前的法规,并未明确宿主细胞一定要在GMP条件下建二级或三级库,但是细胞出入库记录必须完整准确。如果有GMP条件可以建二级或三级库,推荐建二级或三级库。

  

CHOZN® GS-/-自推向市场已来,已覆盖全球超100+企业,目前以CHOZN® GS-/-作为宿主细胞的30+项目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推进到临床实验和商业化生产阶段。众多的参考案例进一步避免了企业在国内外申报进程中的挑战。


本地化支持助力工艺供应双升级

CHOZN®细胞平台通过上海的MLabTM为企业提供售前培训、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务,让企业不再为售后问题发愁;同时, CHOZN® GS-/-平台的培养基已通过南通工厂实现本地化供应,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更短的货期,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的生产工艺保驾护航。

 


阅读708次
关注
最新动态
推荐产品
更多

相关产品

当前位置: 默克 动态 宿主细胞使用的技术梳理

关注

拨打电话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