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导读:该项目研发的国内首台基于毛细管X光透镜的应力仪样机,填补了我国微区便携式残余应力仪的空白,在第三届全国喷丸强化学术会议中成功展示,吸引了广大国内国外学者的关注。项目推荐单位:首都科技条件平台。

 
 

成果名称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单位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

联系人

常崇艳

联系邮箱

changcy@bnu.edu.cn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

成果简介: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基于毛细管的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样机

国内首台基于毛细管X光透镜的应力仪样机研制成功,并在第三届全国喷丸强化学术会议中成功展示,吸引了广大国内国外学者的关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填补了我国微区便携式残余应力仪的空白,相关实验成果被国外杂志Instruments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接收。

研发关键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现有国产X光残余应力仪的X光源焦斑尺寸大大超过常规衍射仪的焦斑尺寸,毛细管传输X射线的效率要大大降低。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完成提高应力仪的光强增益,必定要经过毛细管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具体而言,要先建立正确的光源计算模型;根据光束焦斑尺寸,确定透镜的后焦距;透镜的前焦距、透镜长度和外形曲线,以出射光强最大化为基准依次确定。

研究出低粗糙度的毛细管制作工艺条件是另一项研发关键。通过对拉丝温度、拉丝温度梯度分布、送料速度和拉丝速度等多种参数对毛细管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以获得宽波段、高效率传输大面积发散X光束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可使毛细管的效果发挥至最佳。

仪器创新点

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是首次使用X射线聚焦元件,真正实现微区的残余应力测定功能的技术产品。

在残余应力测定技术方面,通过毛细管X光透镜的使用,首次在国际上提供以发散和会聚为主要光束成分的两种入射X射线,为研究和发展残余应力测定技术提供了新手段。


性能指标

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工作距离160mm处,由金属刀口扫描法测量的微分曲线结果显示,该处的光斑尺寸(FWHM)约0.38mm,光斑全宽约0.9mm。计算得到照射在样品的FWHM面积约为0.113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整个光斑面积约为0.636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达到了微区照射效果。

当使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直径Φ2.5mm的钱江弹簧轴向应力(微曲面样品)时,对比常规X射线残余应力仪(配备Φ0.63mm光阑准直器),在不同计数时间下ψ0°方向衍射峰高增强10.66倍。同理,衍射强度在ψ0°方向增强13.45倍。

当使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直径Φ4mm钢珠(曲面样品)的应力时,应力值测量效果良好,平均应力值在-1295.6MPa左右。而使用常规X射线残余应力仪(配备Φ0.4mm光阑准直器)测量样品残余应力则预估值偏差较大,平均应力值仅为-261.8MPa。

应用研发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目前国外品牌X射线残余应力仪产品是以提供微焦斑作为其产品的核心支撑,其优势在于它的焦斑面积小,可使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增多,进而提高相对光强。如加拿大PROTO公司旗下诸多产品,焦斑大小仅在0.5mm*0.5mm左右。未来结合微焦斑光源,毛细管X光透镜的优势将得以完全发挥。为此,毛细管X光透镜在微区残余应力方面的研究也会逐步向微焦斑类应力仪倾斜,有望达到微区光强增益在20倍以上。目前已有的实验效果来看,经反复进行优化设计的毛细管X光透镜将很有希望完成这一新目标,前景乐观。

应用前景: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将重点应用在轻质合金,细焊缝加工件及弹簧,钢珠等工件的应力测试分析上,涉及领域则既包括高新技术,同时又涵盖常规制造业。如在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业中,轻质合金部件研制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决定着轻质合金材料在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业中的应用,因此测试分析过程显得尤为必要。而弹簧及其它曲面零件的应力测定,则对确保我国汽车、内燃机、火车、飞机等整机的安全与可靠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掌握窄焊缝、高应力梯度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需将测试面积控制在极小范围,但这对本身衍射强度极低的钛合金等轻质合金而言,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从国际上最新的测试手段看,中子衍射强度高较为可行,但其运行依赖于中子反应堆,目前仅在法国及德国建有实验基地。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经济实惠地解决该类问题,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则是较好的发展方向。而且,随着现代机械领域的迅猛发展,弹簧制造行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产量方面均获得了极大促进,弹簧服役条件的苛刻要求与日俱增,急需研究新的弹簧质量检测方法,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无疑将成为新选择。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一种应力仪”,专利号ZL201320272397.0, 授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来源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检测与认证领域中心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成果名称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单位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

联系人

常崇艳

联系邮箱

changcy@bnu.edu.cn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

成果简介: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基于毛细管的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样机

国内首台基于毛细管X光透镜的应力仪样机研制成功,并在第三届全国喷丸强化学术会议中成功展示,吸引了广大国内国外学者的关注,成为了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填补了我国微区便携式残余应力仪的空白,相关实验成果被国外杂志Instruments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接收。

研发关键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现有国产X光残余应力仪的X光源焦斑尺寸大大超过常规衍射仪的焦斑尺寸,毛细管传输X射线的效率要大大降低。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完成提高应力仪的光强增益,必定要经过毛细管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具体而言,要先建立正确的光源计算模型;根据光束焦斑尺寸,确定透镜的后焦距;透镜的前焦距、透镜长度和外形曲线,以出射光强最大化为基准依次确定。

研究出低粗糙度的毛细管制作工艺条件是另一项研发关键。通过对拉丝温度、拉丝温度梯度分布、送料速度和拉丝速度等多种参数对毛细管内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以获得宽波段、高效率传输大面积发散X光束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可使毛细管的效果发挥至最佳。

仪器创新点

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是首次使用X射线聚焦元件,真正实现微区的残余应力测定功能的技术产品。

在残余应力测定技术方面,通过毛细管X光透镜的使用,首次在国际上提供以发散和会聚为主要光束成分的两种入射X射线,为研究和发展残余应力测定技术提供了新手段。


性能指标

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工作距离160mm处,由金属刀口扫描法测量的微分曲线结果显示,该处的光斑尺寸(FWHM)约0.38mm,光斑全宽约0.9mm。计算得到照射在样品的FWHM面积约为0.113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整个光斑面积约为0.636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达到了微区照射效果。

当使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直径Φ2.5mm的钱江弹簧轴向应力(微曲面样品)时,对比常规X射线残余应力仪(配备Φ0.63mm光阑准直器),在不同计数时间下ψ0°方向衍射峰高增强10.66倍。同理,衍射强度在ψ0°方向增强13.45倍。

当使用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直径Φ4mm钢珠(曲面样品)的应力时,应力值测量效果良好,平均应力值在-1295.6MPa左右。而使用常规X射线残余应力仪(配备Φ0.4mm光阑准直器)测量样品残余应力则预估值偏差较大,平均应力值仅为-261.8MPa。

应用研发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目前国外品牌X射线残余应力仪产品是以提供微焦斑作为其产品的核心支撑,其优势在于它的焦斑面积小,可使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增多,进而提高相对光强。如加拿大PROTO公司旗下诸多产品,焦斑大小仅在0.5mm*0.5mm左右。未来结合微焦斑光源,毛细管X光透镜的优势将得以完全发挥。为此,毛细管X光透镜在微区残余应力方面的研究也会逐步向微焦斑类应力仪倾斜,有望达到微区光强增益在20倍以上。目前已有的实验效果来看,经反复进行优化设计的毛细管X光透镜将很有希望完成这一新目标,前景乐观。

应用前景: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将重点应用在轻质合金,细焊缝加工件及弹簧,钢珠等工件的应力测试分析上,涉及领域则既包括高新技术,同时又涵盖常规制造业。如在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业中,轻质合金部件研制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决定着轻质合金材料在现代航空航天制造业中的应用,因此测试分析过程显得尤为必要。而弹簧及其它曲面零件的应力测定,则对确保我国汽车、内燃机、火车、飞机等整机的安全与可靠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掌握窄焊缝、高应力梯度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需将测试面积控制在极小范围,但这对本身衍射强度极低的钛合金等轻质合金而言,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从国际上最新的测试手段看,中子衍射强度高较为可行,但其运行依赖于中子反应堆,目前仅在法国及德国建有实验基地。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经济实惠地解决该类问题,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则是较好的发展方向。而且,随着现代机械领域的迅猛发展,弹簧制造行业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产量方面均获得了极大促进,弹簧服役条件的苛刻要求与日俱增,急需研究新的弹簧质量检测方法,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无疑将成为新选择。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一种应力仪”,专利号ZL201320272397.0, 授权时间:2013年11月06日.

微区X射线残余应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