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女企业家

导读:金淑杰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女人:既是高级工程师,又是企业家,最让人望尘莫及的是,她创造了我国“膜技术”净水行业的奇迹。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女企业家

 金淑杰在给客户演示产品。

  金淑杰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女人:既是高级工程师,又是企业家,最让人望尘莫及的是,她创造了我国“膜技术”净水行业的奇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淑杰在吉林化纤集团公司担任技术中心主任。有一天,公司出口的一批产品由于白度不够被退回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担子落到了金淑杰肩上。

  经过3个月的攻关,应用膜技术生产的化纤产品白度一下提高到91%,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但因造价太高,当时没有投入生产。

  这项技术国内空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金淑杰不甘心,她与多家企业联系,广泛寻求合作,但大企业嫌见效慢,小企业认为风险大,全都谢绝了她。

  金淑杰又萌生一个新想法: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民营企业,让中国的膜技术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金淑杰到上海找到了王庆瑞教授,双方不谋而合。经过一番筹备,吉林市金赛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公司成立就着手研制中空纤维纳米级分离膜。这种膜的形状就像一根圆柱形的管道,管壁上均匀而密集地分布着纳米级的圆形小孔,管壁上孔径的大小、多少、分布的均匀性,管壁厚度的均匀性、抗压性能、疲劳强度、耐酸碱性等都是重要指标,任何一项达不到设计要求便意味着试验的失败。

  试验膜产品的过程也叫做纺膜。纺膜对纳滤膜性能有影响的参数竟有1200多个。把1200多个参数进行一下排列组合,最终的组合方案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呢?拥有30年科研经验的金淑杰想到了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正交实验法,对从原料配比到工艺条件的上千万个数据进行了优化组合。尽管这样,等待她们的实验方案也有数万个之多。

  天道酬勤。1000多个日日夜夜、1万多次试验后,2004年9月,金淑杰终于研发出了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的产品。该产品送检后一次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评审专家认定:由金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ES——A中空纳米级分离膜”填补了我国膜领域的空白。

  此后,短短几年间,金淑杰创办的企业已形成年产20万平方米纳滤膜的生产能力,总资产规模超过8000万元,成为全国唯一能生产纳滤膜的生产基地,填补了国内空白领域,为我国纳滤膜行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年底,总投资6800万元的扩建项目将竣工,届时可达到年产100万平米中空纤维纳滤膜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6000万元,形成国内最大的纳滤膜生产基地。

来源于:吉林日报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女企业家

 金淑杰在给客户演示产品。

  金淑杰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女人:既是高级工程师,又是企业家,最让人望尘莫及的是,她创造了我国“膜技术”净水行业的奇迹。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淑杰在吉林化纤集团公司担任技术中心主任。有一天,公司出口的一批产品由于白度不够被退回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担子落到了金淑杰肩上。

  经过3个月的攻关,应用膜技术生产的化纤产品白度一下提高到91%,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但因造价太高,当时没有投入生产。

  这项技术国内空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金淑杰不甘心,她与多家企业联系,广泛寻求合作,但大企业嫌见效慢,小企业认为风险大,全都谢绝了她。

  金淑杰又萌生一个新想法: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民营企业,让中国的膜技术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金淑杰到上海找到了王庆瑞教授,双方不谋而合。经过一番筹备,吉林市金赛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公司成立就着手研制中空纤维纳米级分离膜。这种膜的形状就像一根圆柱形的管道,管壁上均匀而密集地分布着纳米级的圆形小孔,管壁上孔径的大小、多少、分布的均匀性,管壁厚度的均匀性、抗压性能、疲劳强度、耐酸碱性等都是重要指标,任何一项达不到设计要求便意味着试验的失败。

  试验膜产品的过程也叫做纺膜。纺膜对纳滤膜性能有影响的参数竟有1200多个。把1200多个参数进行一下排列组合,最终的组合方案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呢?拥有30年科研经验的金淑杰想到了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正交实验法,对从原料配比到工艺条件的上千万个数据进行了优化组合。尽管这样,等待她们的实验方案也有数万个之多。

  天道酬勤。1000多个日日夜夜、1万多次试验后,2004年9月,金淑杰终于研发出了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的产品。该产品送检后一次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评审专家认定:由金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ES——A中空纳米级分离膜”填补了我国膜领域的空白。

  此后,短短几年间,金淑杰创办的企业已形成年产20万平方米纳滤膜的生产能力,总资产规模超过8000万元,成为全国唯一能生产纳滤膜的生产基地,填补了国内空白领域,为我国纳滤膜行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年年底,总投资6800万元的扩建项目将竣工,届时可达到年产100万平米中空纤维纳滤膜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6000万元,形成国内最大的纳滤膜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