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湖南长沙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初探

导读:湖南长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初探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是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面临的困境

  1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部分基层干部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无全面系统的认识及深入的了解,使得其不能督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部分农户和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商家不懂得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规范操作技术,从而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带来障碍。

  2检测设备相对滞后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对象对设备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对一些新增的检测参数运用现有设备已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由于设备陈旧老化,也容易造成部分检测数据有一定的偏差,给检测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县级检测站,大部分只配备了如农药残留速测仪、荧光增白物质测定仪等低端的仪器设备,为检测工作更好地开展带来了难度。

  3检测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亟需提高

  目前农产品检测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并不是专业检测人员,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和原理、认证、风险评估等缺乏相应的知识,致使在检测工作中无法应对检测中遭遇的突发情况,无法保障检测工作的质量。随着新型检测设备的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发展。

  湖南长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农业为目标,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步伐,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大投入,增强检验检测能力

  为切实提高县级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整合检测资源,解决县内食品检测机构分散,普遍存在“检不出、检不全、检不准”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长沙县政府投入1500余万元,对原有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进行提质扩能,组建长沙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设立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承担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食品检测职能。

  目前,该检测机构有在职在编人员14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8人,占到技术人才的67%),工程师职称4人,拥有的检测实验室面积1500㎡,建设有样品保存室、接样室、农残速测室、感官品评室、茶叶品评室、色谱分析室、气质、液质室、元素分析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等30间功能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液质-质、ICP-MS、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大小仪器设备100余台。中心还配有一台流动检测车,可以完成农兽药残留、农产品中亚硝酸盐、吊白块等参数的快速检测。

  2014年12月份,顺利获得食品检测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具有26大类产品348项参数的检验能力,能开展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共41种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重金属、禁用有毒有害添加物、生物毒素等348项参数的检测。

  2是完善网络,实现农产品全覆盖

  近年来,长沙县在镇监管站、农贸市场、超市建立了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农残快速检测室为节点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做到了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经费,能对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筛查,基本做到了先检测后上市,运转正常。  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通过网络与检测中心联接传递信息,检测结果及时上传中心平台,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检测预警体系,做到检测信息的交流与及时汇总。

  3严格监管,有效保障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切实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质检队伍素质,以满足农产品质检和建立信息数据库、信息发布等工作的需要,造就一批精干、高效、懂业务、懂法律的农产品质检队伍。

  同时,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检测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对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的考核督促,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用于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考核奖励补助。

  2014年检测中心共完成农残速测8016批次,不合格33个,合格率99.58%。全县35个农残检测点(乡镇,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共完成农残速测任务19674批次,不合格60批次。合格率99.69%。

  完成农残速测转定量检测93批次(实验参数650项),利用农产品流动检测车开展流动抽样检测工作,全年共出动流动检测车112次,抽检样品500余批次,现场发现不合格 4 批次,在种养殖散户中产生了很大的威摄作用。长沙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职能作用和技术支撑作用,做到检测不留“盲”区,通过各基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果品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抽样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执法效能,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的“菜蓝子”安全。

 

来源于:中国食品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是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面临的困境

  1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部分基层干部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无全面系统的认识及深入的了解,使得其不能督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部分农户和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商家不懂得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的规范操作技术,从而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带来障碍。

  2检测设备相对滞后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对象对设备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对一些新增的检测参数运用现有设备已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由于设备陈旧老化,也容易造成部分检测数据有一定的偏差,给检测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尤其是县级检测站,大部分只配备了如农药残留速测仪、荧光增白物质测定仪等低端的仪器设备,为检测工作更好地开展带来了难度。

  3检测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亟需提高

  目前农产品检测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并不是专业检测人员,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和原理、认证、风险评估等缺乏相应的知识,致使在检测工作中无法应对检测中遭遇的突发情况,无法保障检测工作的质量。随着新型检测设备的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发展。

  湖南长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长沙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农业为目标,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步伐,全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大投入,增强检验检测能力

  为切实提高县级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整合检测资源,解决县内食品检测机构分散,普遍存在“检不出、检不全、检不准”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长沙县政府投入1500余万元,对原有的农产品检测中心进行提质扩能,组建长沙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设立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承担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食品检测职能。

  目前,该检测机构有在职在编人员14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12名(其中研究生学历8人,占到技术人才的67%),工程师职称4人,拥有的检测实验室面积1500㎡,建设有样品保存室、接样室、农残速测室、感官品评室、茶叶品评室、色谱分析室、气质、液质室、元素分析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等30间功能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液质-质、ICP-MS、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大小仪器设备100余台。中心还配有一台流动检测车,可以完成农兽药残留、农产品中亚硝酸盐、吊白块等参数的快速检测。

  2014年12月份,顺利获得食品检测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具有26大类产品348项参数的检验能力,能开展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共41种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重金属、禁用有毒有害添加物、生物毒素等348项参数的检测。

  2是完善网络,实现农产品全覆盖

  近年来,长沙县在镇监管站、农贸市场、超市建立了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农残快速检测室为节点的覆盖全县的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做到了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经费,能对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的农药和兽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筛查,基本做到了先检测后上市,运转正常。  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通过网络与检测中心联接传递信息,检测结果及时上传中心平台,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检测预警体系,做到检测信息的交流与及时汇总。

  3严格监管,有效保障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切实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质检队伍素质,以满足农产品质检和建立信息数据库、信息发布等工作的需要,造就一批精干、高效、懂业务、懂法律的农产品质检队伍。

  同时,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检测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对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的考核督促,县财政每年安排70万元用于35个农残快速检测室考核奖励补助。

  2014年检测中心共完成农残速测8016批次,不合格33个,合格率99.58%。全县35个农残检测点(乡镇,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共完成农残速测任务19674批次,不合格60批次。合格率99.69%。

  完成农残速测转定量检测93批次(实验参数650项),利用农产品流动检测车开展流动抽样检测工作,全年共出动流动检测车112次,抽检样品500余批次,现场发现不合格 4 批次,在种养殖散户中产生了很大的威摄作用。长沙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职能作用和技术支撑作用,做到检测不留“盲”区,通过各基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果品等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抽样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执法效能,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的“菜蓝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