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万亿蓝海迎产业化快车道 三板块成环境监测主线

导读:“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码,一方面新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互联网+”绿色生态等重磅政策陆续地出台,环境监测原有市场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随着VOCs政策密集发布,“土十条”顺利发布,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等因素,环境监测的新市场领域巨大。

  “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码,一方面新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互联网+”绿色生态等重磅政策陆续地出台,环境监测原有市场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随着VOCs政策密集发布,“土十条”顺利发布,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等因素,环境监测的新市场领域巨大。

  万亿蓝海迎产业化快车道 三板块成环境监测主线

  “我深耕行业12年,终于等来了一个风口。”

  传统污水、垃圾处理领域低价厮杀激烈,谁是环保产业下一个“蓝海”?是黑臭水体、海绵城市?还是土壤修复、污泥处理?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900亿元,5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有望成为新的“风口”。

  与环保产业其它细分领域一样,长期来看,环境监测行业是由市场驱动的,但是在现阶段的行业生命周期里,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

  回顾“十二五”,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在政策热潮下发展迅速。首先,随着《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案》等多部环境监测政策的出台,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将不断强化。其次,由于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不仅释放了水、大气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刺激了对环境监测行业的需求。

  “十三五” 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这表明政府对于环境监测行业的要求已经从“十一五”的监测网络建设阶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监测为主”的阶段转向“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在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而制度的变革也将带来一些机会。诚如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过去都由地方环保局来运营,监测事权上收以后,则通过公开招标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

  同时,环境监测细分市场多且差异大,总体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又主要分为空气环境质量,水质,土壤,噪声等,污染源监测又分为污(废)水,废气,重金属等。从目前的市场打开情况来看,主要的市场在空气环境质量,水质,污(废)水,废气和即将迎来发展的重金属监测。

  诚如在2016年5月最后一天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中,第一条便提到“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土壤检测与监测能力的企业,无疑将分到第一块大蛋糕。

  众所周知,“土十条”是和“气十条”“水十条”并列的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土十条”首要任务正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000061)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环境监测市场在“十三五”将迎来明显增量市场,但这种市场的天花板可以预见,国内监测企业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细分市场迅速消耗殆尽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企业未来可以寻求两条道路:一个是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切入相近的子行业,提升技术,进入分析仪器以及实验室用品的蓝海,这条路已有诸多国际成功的先例:另一个是打造平台型公司,未来PPP打包项目是环保订单的重要形式,在承接政府的PPP订单上平台型公司更有竞争力。

  在此前召开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赵笠钧指出,未来环保部门还要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通过给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规定其一年的排污量是多少,企业则通过监测检测形成自己的审计报告,然后向政府部门“自证清白”。中国现在大约有60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如果每个企业一年要花10万-20万元做检测,就是一万亿规模的市场。

来源于:中国环保在线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码,一方面新环保法、水十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互联网+”绿色生态等重磅政策陆续地出台,环境监测原有市场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随着VOCs政策密集发布,“土十条”顺利发布,设置水、大气、土壤三个环境管理司等因素,环境监测的新市场领域巨大。

  万亿蓝海迎产业化快车道 三板块成环境监测主线

  “我深耕行业12年,终于等来了一个风口。”

  传统污水、垃圾处理领域低价厮杀激烈,谁是环保产业下一个“蓝海”?是黑臭水体、海绵城市?还是土壤修复、污泥处理?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900亿元,5年复合增速约为20%左右,有望成为新的“风口”。

  与环保产业其它细分领域一样,长期来看,环境监测行业是由市场驱动的,但是在现阶段的行业生命周期里,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

  回顾“十二五”,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在政策热潮下发展迅速。首先,随着《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案》等多部环境监测政策的出台,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将不断强化。其次,由于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政策的出台,不仅释放了水、大气等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刺激了对环境监测行业的需求。

  “十三五” 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这表明政府对于环境监测行业的要求已经从“十一五”的监测网络建设阶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监测为主”的阶段转向“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在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而制度的变革也将带来一些机会。诚如国控城市空气监测站过去都由地方环保局来运营,监测事权上收以后,则通过公开招标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日常运营维护。

  同时,环境监测细分市场多且差异大,总体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又主要分为空气环境质量,水质,土壤,噪声等,污染源监测又分为污(废)水,废气,重金属等。从目前的市场打开情况来看,主要的市场在空气环境质量,水质,污(废)水,废气和即将迎来发展的重金属监测。

  诚如在2016年5月最后一天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中,第一条便提到“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土壤检测与监测能力的企业,无疑将分到第一块大蛋糕。

  众所周知,“土十条”是和“气十条”“水十条”并列的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土十条”首要任务正是土壤环境监测工作: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000061)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更为利好的消息是,环境监测市场在“十三五”将迎来明显增量市场,但这种市场的天花板可以预见,国内监测企业也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细分市场迅速消耗殆尽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企业未来可以寻求两条道路:一个是通过横向并购迅速切入相近的子行业,提升技术,进入分析仪器以及实验室用品的蓝海,这条路已有诸多国际成功的先例:另一个是打造平台型公司,未来PPP打包项目是环保订单的重要形式,在承接政府的PPP订单上平台型公司更有竞争力。

  在此前召开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赵笠钧指出,未来环保部门还要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通过给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规定其一年的排污量是多少,企业则通过监测检测形成自己的审计报告,然后向政府部门“自证清白”。中国现在大约有600多万个固定污染源,如果每个企业一年要花10万-20万元做检测,就是一万亿规模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