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导读: 2017年11月18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首届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及产业化资本对接会,为期两天,首天的学术报告与战略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21位专家带来每人15分钟的精炼又精彩的报告,紧凑的报告结束讨论环节大家争相提问交流,讨论激烈,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该会议吸引了140多人参会,可以看到,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希望用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技术造福人类。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18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首届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及产业化资本对接会,为期两天,首天的学术报告与战略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21位专家带来每人15分钟的精炼又精彩的报告,紧凑的报告结束后大家争相提问交流,讨论激烈,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该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140余位学者参会。可以看到,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希望用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技术造福人类。

背景解读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常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 或RNA。核酸适配体(aptamer)被誉为是化学“抗体”,与通常所说的抗体功能相似但组成不同。抗体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核酸适配体则是由单链DNA或RNA组成的核酸分子。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分子量小、可以化学合成、质控简单、性质稳定可以耐受反复热变性,易于修饰,筛选无需使用动物,免疫源性低以及可以高通量筛选等诸多优势。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在疾病治疗、疾病诊断、靶标发现、生物传感、分子成像、靶向治疗、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基础科研等多个领域。随着该领域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需求会迅速增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普遍被大家看好。尤其核酸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被广泛地认为极有可能在未来10 年内为制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形成现代制药的第三次浪潮。

会议初衷

    会议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会议组织者罗昭锋老师表示:核酸适配体的发展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在核酸适配体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大家的工作进展,以及大家走过的坑,以及目前工作中的困难点在哪里?砍断别人的脚不能使自己走的更快,同样别人重复走100遍你走过的坑,也不会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交流各自进展,分享经验,分析碰到的问题,探讨该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希望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集中精力,攻克最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只被文章牵着鼻子走。希望经过各位与会专家总结的问题,能够指引未来几年国内高领域的发展方向,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做真正重要的研究。推动核酸适配体产业发展,并探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充分的交流,推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健康发展,推进核酸适配体产业化进程。

有态度的会议模式

    会议原定为80人以内研讨会,但会议主题新颖,干货满满,会场逐渐爆满,曾两度更改会场。正式会议时,共有140多人参会,会场甚至有老师全程站着听报告。第一天的会议共21位报告人,每人15分钟的的报告时间,报告结束提问环节为秒杀模式即若倒计时10秒无人提问则直接进入下一个报告。但每位报告结束后总有与会老师争相提问交流,反而常是因时间限制不得不打断正酣的讨论进入下一位报告。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据罗昭锋老师称,会议如此设置,一则因为报名做报告交流的老师越来越多,时间被迫压缩;二则也希望报告老师带来的报告聚焦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及遇到的实际瓶颈难题而非完全是已发表的工作和成果,着重学术探究,解决难题,借鉴相互经验,互通有无,避免弯路;三则希望有留出会后自由讨论的环节,供大家自由报告,自由进行讨论。

    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采用扫描二维码后进行网上提问并指定回答者,后主持人将问题整理公布,请被指定老师作答,未指定回答者问题进行抢答,无人抢答的问题最后交给三位资深专家也同为发起人的邵宁生教授,杨振军教授,娄新徽教授等进行回答补充。

会议实况小览

    今天会议主要聚焦于探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并探讨这些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相关研究团队的合作,将有限的科研资源用来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会议现场实况图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带来报告:从全球文献看核酸适配体的未来趋势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部杨振军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首都师范大学娄新徽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界面效应及技术挑战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理工大学屈锋带来报告: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进展及策略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台湾中兴大学生医工程所洪振义带来报告:MARAS适配体筛选方法及基于适配体之多重检测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周平带来报告:食品安全危害物核酸适配体应用进展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全刚带来报告:基于适配体介导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李晓宏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作为结构信标分子的机制探讨

会议总结:领域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天的研讨,专家们认为该领域的问题主要有:筛选还不够简便,需要进一步开发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的下一代筛选技术;深入理解核酸适配体发挥功能的机理,理解不同条件下适配体可能表现不同,或无法重现的问题;核酸适配体结构研究同样是这个领域的额瓶颈之一;目前的筛选方法耗时费力,样品需求量大,解析周期长等。与会老师期待有新的技术出现,可以更灵敏满足监测适配体结构的变化。另外,对于适配体作为药物使用,药物的递送也是这里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核酸适配体作为传感器,界面问题,也是必须克服的问题。

会议反馈:高效、紧凑、干货满满

    本次会议无疑是成功的并且高效的,会议报告精炼,讨论精彩激烈,全程吸引着与会老师的注意力。会后,多位老师发言笑称:这是我所有参会经历中听会最认真的一次。

    明天的核酸适配体产业资本对接会相信同样会有很多惊喜!


附录:《Aptamer中文译名倡议书》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 2017年11月18日于安徽合肥召开的首届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及产业化资本对接会,为期两天,首天的学术报告与战略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共有21位专家带来每人15分钟的精炼又精彩的报告,紧凑的报告结束后大家争相提问交流,讨论激烈,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该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140余位学者参会。可以看到,一大批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核酸适配体的应用,希望用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技术造福人类。

背景解读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通常通过指数富集系统配体进化(SELEX)筛选获得的,与靶标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的单链DNA 或RNA。核酸适配体(aptamer)被誉为是化学“抗体”,与通常所说的抗体功能相似但组成不同。抗体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核酸适配体则是由单链DNA或RNA组成的核酸分子。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分子量小、可以化学合成、质控简单、性质稳定可以耐受反复热变性,易于修饰,筛选无需使用动物,免疫源性低以及可以高通量筛选等诸多优势。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在疾病治疗、疾病诊断、靶标发现、生物传感、分子成像、靶向治疗、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基础科研等多个领域。随着该领域的研究逐步走向成熟,市场需求会迅速增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普遍被大家看好。尤其核酸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被广泛地认为极有可能在未来10 年内为制药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形成现代制药的第三次浪潮。

会议初衷

    会议发起人之一同时也是会议组织者罗昭锋老师表示:核酸适配体的发展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在核酸适配体基础研究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大家的工作进展,以及大家走过的坑,以及目前工作中的困难点在哪里?砍断别人的脚不能使自己走的更快,同样别人重复走100遍你走过的坑,也不会对你的研究有帮助。而交流各自进展,分享经验,分析碰到的问题,探讨该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希望中国的科研工作者能够,集中精力,攻克最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只被文章牵着鼻子走。希望经过各位与会专家总结的问题,能够指引未来几年国内高领域的发展方向,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做真正重要的研究。推动核酸适配体产业发展,并探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充分的交流,推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健康发展,推进核酸适配体产业化进程。

有态度的会议模式

    会议原定为80人以内研讨会,但会议主题新颖,干货满满,会场逐渐爆满,曾两度更改会场。正式会议时,共有140多人参会,会场甚至有老师全程站着听报告。第一天的会议共21位报告人,每人15分钟的的报告时间,报告结束提问环节为秒杀模式即若倒计时10秒无人提问则直接进入下一个报告。但每位报告结束后总有与会老师争相提问交流,反而常是因时间限制不得不打断正酣的讨论进入下一位报告。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据罗昭锋老师称,会议如此设置,一则因为报名做报告交流的老师越来越多,时间被迫压缩;二则也希望报告老师带来的报告聚焦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及遇到的实际瓶颈难题而非完全是已发表的工作和成果,着重学术探究,解决难题,借鉴相互经验,互通有无,避免弯路;三则希望有留出会后自由讨论的环节,供大家自由报告,自由进行讨论。

    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采用扫描二维码后进行网上提问并指定回答者,后主持人将问题整理公布,请被指定老师作答,未指定回答者问题进行抢答,无人抢答的问题最后交给三位资深专家也同为发起人的邵宁生教授,杨振军教授,娄新徽教授等进行回答补充。

会议实况小览

    今天会议主要聚焦于探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并探讨这些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促进相关研究团队的合作,将有限的科研资源用来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会议现场实况图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中国科技大学罗昭锋带来报告:从全球文献看核酸适配体的未来趋势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部杨振军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首都师范大学娄新徽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的界面效应及技术挑战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理工大学屈锋带来报告:蛋白质的核酸适配体筛选进展及策略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台湾中兴大学生医工程所洪振义带来报告:MARAS适配体筛选方法及基于适配体之多重检测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王周平带来报告:食品安全危害物核酸适配体应用进展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朱全刚带来报告:基于适配体介导的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不走寻常路的核酸适配体战略研讨会圆满结束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李晓宏带来报告:核酸适配体作为结构信标分子的机制探讨

会议总结:领域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天的研讨,专家们认为该领域的问题主要有:筛选还不够简便,需要进一步开发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的下一代筛选技术;深入理解核酸适配体发挥功能的机理,理解不同条件下适配体可能表现不同,或无法重现的问题;核酸适配体结构研究同样是这个领域的额瓶颈之一;目前的筛选方法耗时费力,样品需求量大,解析周期长等。与会老师期待有新的技术出现,可以更灵敏满足监测适配体结构的变化。另外,对于适配体作为药物使用,药物的递送也是这里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核酸适配体作为传感器,界面问题,也是必须克服的问题。

会议反馈:高效、紧凑、干货满满

    本次会议无疑是成功的并且高效的,会议报告精炼,讨论精彩激烈,全程吸引着与会老师的注意力。会后,多位老师发言笑称:这是我所有参会经历中听会最认真的一次。

    明天的核酸适配体产业资本对接会相信同样会有很多惊喜!


附录:《Aptamer中文译名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