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侯建国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导读: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与新履职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侯建国,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思考。

  北京3月27日电 据中科院网站消息,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与新履职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侯建国,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思考。简历显示,侯建国此前担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侯建国同志简历

侯建国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侯建国,男,汉族,1959年10月生,籍贯福建福清,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校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2017年5月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1976—1978年 福建省福清县轻工机械厂工作

  1978—198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晶体专业学习

  1982—198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9—1991年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1993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1995年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199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教师

  1995—199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副主任

  1997—199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成分分析中心主任

  1999—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2000—200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3.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8—201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5—2016年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2017年6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

  2017年6月—2018年3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2018年3月—,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显示,侯建国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在Nature、Science、J.of Amer.Chem.Soc.、Phys.Rev.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侯建国主要学术成就有:

  1、对非晶半导体/金属膜中的晶化进行了分形研究。对各种条件下分形晶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晶化自组织生长模型,这些工作是该领域早期重要研究工作之一,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科院1997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2、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固体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他与合作者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及其谱学方法并结合理论模拟,确定了 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美国物理学会在其物理新闻图片网上发布了题为“Buckyball Orientation”(足球烯分子取向)的新闻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并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新闻。

  3、分子内部结构的直接观测: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单分子阵列的新的取向畴结构。他与合作者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有效隔绝了衬底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率的C60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对PcCu进行“分子手术”,呈现出近藤(Kondo)效应。该工作发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对单个分子的原位选键化学操纵实现了对分子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调控,对于单分子操纵和分子尺度上量子态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北京3月27日电 据中科院网站消息,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主持会议,与新履职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侯建国,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杰,副院长丁仲礼分别交流了参加“两会”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和思考。简历显示,侯建国此前担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侯建国同志简历

侯建国任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长级)

  侯建国,男,汉族,1959年10月生,籍贯福建福清,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校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2017年5月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1976—1978年 福建省福清县轻工机械厂工作

  1978—1982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晶体专业学习

  1982—198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基础物理中心固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9—1991年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1993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1995年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199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教师

  1995—1997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物理中心副主任

  1997—1999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成分分析中心主任

  1999—2000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主任

  2000—200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3.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2008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8—2015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2015—2016年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2017年6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

  2017年6月—2018年3月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2018年3月—, 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显示,侯建国长期从事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利用高分辨率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单分子特征和操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单分子物理化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理论和实验上的重要贡献。在Nature、Science、J.of Amer.Chem.Soc.、Phys.Rev.lett.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是该领域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侯建国主要学术成就有:

  1、对非晶半导体/金属膜中的晶化进行了分形研究。对各种条件下分形晶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在大量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形晶化自组织生长模型,这些工作是该领域早期重要研究工作之一,为理解复杂的分形晶化现象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中科院1997年自然科学一等奖。

  2、发展了一种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确定固体表面分子吸附取向的方法。他与合作者通过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及其谱学方法并结合理论模拟,确定了 C60单分子在Si表面的吸附取向。该项工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杂志《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上。美国物理学会在其物理新闻图片网上发布了题为“Buckyball Orientation”(足球烯分子取向)的新闻介绍这项研究成果,并被科技部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基础研究进展新闻。

  3、分子内部结构的直接观测: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的单分子图象,并发现二维单分子阵列的新的取向畴结构。他与合作者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有效隔绝了衬底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具有化学键分辨率的C60单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该工作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被《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为“构思巧妙,实验严谨的研究工作”,并被两院院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通过单分子选键化学实现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他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对PcCu进行“分子手术”,呈现出近藤(Kondo)效应。该工作发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这一工作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对单个分子的原位选键化学操纵实现了对分子电子态和自旋态的调控,对于单分子操纵和分子尺度上量子态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