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张玉奎院士: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首先给大家呈献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题为《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的报告。

张玉奎院士: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

  张院士报告的内容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其中的研究工作涉及大连化物所、复旦大学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课题组针对液质联用鉴定灵敏度的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针对ESI离子源的液质联用接口,课题组一方面基于中空纤维膜的脱盐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脱盐;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液体增容,捕集柱脱盐的方式对酶蛋白酶解产物进行脱盐。2、针对MALDI离子源,对靶上富集材料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C8修饰介孔磁性材料、复合核壳纳米功能材料、Fe3O4/ZrP磁性纳米材料。此外用纳米金刚石修饰靶体,并改变MALDI的基质。3、通过化学修饰增强电喷雾、毛细管整体柱电喷雾喷针、低气压或真空电喷雾装置等方式改进质谱的离子化技术。通过以上的改进,搭建了一个2D-SEC-RPLC-IMER-RPLC-MS/MS蛋白质鉴定平台,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蛋白鉴定速率达到60个蛋白/小时。

  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基因组的研究花了10年时间,并且其的突破在于96阵列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出现,而如今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依靠先进的质谱技术,但是必须解决其灵敏度和高通量的问题,因此,张院士认为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今后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改进离子源、基质、靶体材料等关键部件;提高纳喷技术、离子化效率,实现蛋白质规模化的定量测定。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首先给大家呈献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题为《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的报告。

张玉奎院士:液质联用高灵敏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

  张院士报告的内容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项目的课题之一,其中的研究工作涉及大连化物所、复旦大学及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课题组针对液质联用鉴定灵敏度的问题,开展了以下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针对ESI离子源的液质联用接口,课题组一方面基于中空纤维膜的脱盐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脱盐;另一方面利用离子液体增容,捕集柱脱盐的方式对酶蛋白酶解产物进行脱盐。2、针对MALDI离子源,对靶上富集材料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C8修饰介孔磁性材料、复合核壳纳米功能材料、Fe3O4/ZrP磁性纳米材料。此外用纳米金刚石修饰靶体,并改变MALDI的基质。3、通过化学修饰增强电喷雾、毛细管整体柱电喷雾喷针、低气压或真空电喷雾装置等方式改进质谱的离子化技术。通过以上的改进,搭建了一个2D-SEC-RPLC-IMER-RPLC-MS/MS蛋白质鉴定平台,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蛋白鉴定速率达到60个蛋白/小时。

  张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基因组的研究花了10年时间,并且其的突破在于96阵列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出现,而如今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依靠先进的质谱技术,但是必须解决其灵敏度和高通量的问题,因此,张院士认为蛋白质分离和鉴定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今后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改进离子源、基质、靶体材料等关键部件;提高纳喷技术、离子化效率,实现蛋白质规模化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