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首届全国合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合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6日—9月27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研讨会的有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杨胜利院士、赵国屏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近12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研究生。 

  会上,首先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杨胜利院士致辞。接着,20位我国合成微生物学不同领域方向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报告,包括: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赵国屏院士:“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人造生命’——科学内涵、工程实践、研究方向”;

  中科院微生物所谭华荣研究员:“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

  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王勇研究员:“基于系统—合成生物学的天然产物异源生物合成”;

  天津大学赵学明教授:“‘合成细胞’JCVI-syn1.0发表四个月美英国家层面及一些学术刊物的反应”;

  山东大学祁庆生教授:“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物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浩然教授:“面向微生物代谢设计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再造与合成生物学元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覃重军研究员:“做为抗生素表达的“底盘生物”——天蓝色链霉菌的基因组改造工程”;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方宏清研究员:“改造基因组构建新型微生物工厂”;

  上海交通大学白林泉教授:“微生物次级代谢:从组合生物合成到合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唐功利研究员:“复杂天然产物类药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姜卫红研究员:“微生物调控元件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呂雪峰研究员:“基因工程蓝细菌合成优质新型太阳能生物液体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微生物群落的重构与合成?——基于肠道菌群研究的思考”;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周志华研究员:“环境微生物元基因组的研究与生物元件的挖掘”;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际宾研究员:“网络生物学:从生命系统理解走向系统生物设计”;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演化与传播”;

  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酶分子进化及模块组装”;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胡又佳研究员:“发酵生产7-AC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通过本次会议,增进了国内合成微生物学之间交流合作,对我国合成微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来源于:中国科学院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及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合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6日—9月27日在上海举行。 

  出席研讨会的有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杨胜利院士、赵国屏院士,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近120余位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及研究生。 

  会上,首先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杨胜利院士致辞。接着,20位我国合成微生物学不同领域方向的专家学者做了精彩报告,包括: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赵国屏院士:“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人造生命’——科学内涵、工程实践、研究方向”;

  中科院微生物所谭华荣研究员:“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

  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王勇研究员:“基于系统—合成生物学的天然产物异源生物合成”;

  天津大学赵学明教授:“‘合成细胞’JCVI-syn1.0发表四个月美英国家层面及一些学术刊物的反应”;

  山东大学祁庆生教授:“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物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郑浩然教授:“面向微生物代谢设计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再造与合成生物学元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覃重军研究员:“做为抗生素表达的“底盘生物”——天蓝色链霉菌的基因组改造工程”;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方宏清研究员:“改造基因组构建新型微生物工厂”;

  上海交通大学白林泉教授:“微生物次级代谢:从组合生物合成到合成生物学”;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唐功利研究员:“复杂天然产物类药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姜卫红研究员:“微生物调控元件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呂雪峰研究员:“基因工程蓝细菌合成优质新型太阳能生物液体燃料”;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微生物群落的重构与合成?——基于肠道菌群研究的思考”;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周志华研究员:“环境微生物元基因组的研究与生物元件的挖掘”;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孙际宾研究员:“网络生物学:从生命系统理解走向系统生物设计”;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演化与传播”;

  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酶分子进化及模块组装”;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胡又佳研究员:“发酵生产7-ACA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通过本次会议,增进了国内合成微生物学之间交流合作,对我国合成微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