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陈家镛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导读:北京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北京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陈家镛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陈家镛院士

  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重庆)并留校任教,1949和1951年先后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工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名过程工程研究所),曾任副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9年中学毕业后,心怀科学与工业报国理想的陈家镛如愿考取了名师荟萃、专业拔尖的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他在重庆遇到了杜长明、高济宇、李景晟、时钧等国内学界一流的老师。凭借学业上的过人天赋和勤奋刻苦,陈家镛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毕业后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任化学系助教期间,在恩师高济宇的指导下,陈家镛试制成功了被国外垄断的农药滴滴涕(DDT)。

  陈家镛是我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化工学科开拓者之一。他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急需,开拓了湿法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并将化学工程学新原理和方法用于湿法冶金过程,为我国湿法冶金学科的建立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气液固多相反应器的反应工程学研究,并将其扩展到化工分离、生物化工、特种材料制备等新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

  陈家镛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为向陈家镛的诸多贡献致敬,中以合作的首颗微重力化工实验卫星,命名为“陈家镛一号星”,于2017年2月15日在印度成功发射。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北京8月2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家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8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我国湿法冶金的开拓者陈家镛院士逝世 享年98岁

陈家镛院士

  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省金堂县,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重庆)并留校任教,1949和1951年先后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工系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名过程工程研究所),曾任副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39年中学毕业后,心怀科学与工业报国理想的陈家镛如愿考取了名师荟萃、专业拔尖的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他在重庆遇到了杜长明、高济宇、李景晟、时钧等国内学界一流的老师。凭借学业上的过人天赋和勤奋刻苦,陈家镛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毕业后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任化学系助教期间,在恩师高济宇的指导下,陈家镛试制成功了被国外垄断的农药滴滴涕(DDT)。

  陈家镛是我国湿法冶金学科奠基人、化工学科开拓者之一。他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急需,开拓了湿法冶金新工艺和新流程,并将化学工程学新原理和方法用于湿法冶金过程,为我国湿法冶金学科的建立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气液固多相反应器的反应工程学研究,并将其扩展到化工分离、生物化工、特种材料制备等新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成果。

  陈家镛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为向陈家镛的诸多贡献致敬,中以合作的首颗微重力化工实验卫星,命名为“陈家镛一号星”,于2017年2月15日在印度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