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教育部将评估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4个仪器类工程研究中心

导读:本年度评估领域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参评工程中心74个,分为5个评审组。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工程中心规范化运行管理,大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根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规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拟组织开展2021年工程中心评估。本次评估各项数据采集周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本年度评估领域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参评工程中心74个,分为5个评审组。

评估程序分为答辩评审、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三个阶段,具体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担。评估工作拟于9月底前完成,视疫情情况进行调整。按照评估规则,评估结果中未通过和限期整改的比例不低于10%。评估结果为“未通过”的,不再纳入管理序列;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整改期不超过2年,整改期满未通过检查的不再纳入管理序列;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

本次涉及的仪器相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4家,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仪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测试及仪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全部7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名单及分组情况如下:


2021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名单及分组情况

第一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东南大学

2

场致发射显示技术

福州大学

3

薄膜光电子技术

南开大学

4

多媒体通信

宁波大学

5

天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

移动通信

重庆邮电大学

7

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厦门大学

8

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

苏州大学

9

光电器件与通信技术

天津理工大学

10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清华大学

11

专用通信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13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

14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15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

天津工业大学

16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

山东大学

17

半导体功率器件可靠性

贵州大学

第二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

3

信息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

4

超算工程软件

中山大学

5

微处理器及系统

北京大学

6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

复旦大学

7

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8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

9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

浙江大学

10

国产基础软件

国防科技大学

11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

兰州大学

12

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

吉林大学

13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东北大学

14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15

传感器网络技术

东南大学

第三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数字家庭

中山大学

2

数字图书馆

浙江大学

3

数据库与商务智能

中国人民大学

4

藏文信息技术

西藏大学

5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

北京建筑大学

6

数字媒体技术

山东大学

7

数字社区

北京工业大学

8

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

9

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

国家开放大学

10

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

11

教育信息技术

华中师范大学

12

数字影视动画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

13

广播电视数字化

中国传媒大学


第四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空间信息技术

首都师范大学

3

高速铁路网络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4

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

东华大学

5

海洋信息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6

虚拟现实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

7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

云南师范大学

8

数字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矿山数字化

中国矿业大学

10

时空数据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武汉大学

11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12

现代交通管理系统

四川大学

13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东南大学

14

企业数字化技术

同济大学


第五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国防科技大学

2

导航仪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3

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

哈尔滨理工大学

4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

湖南大学

5

嵌入式系统集成

西北工业大学

6

嵌入式系统

浙江大学

7

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

电子科技大学

8

地球观测与导航

北京大学

9

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10

先进航空导航与空管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自动测试及仪器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光学仪器与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

14

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

15

物联网技术应用

江南大学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工程中心规范化运行管理,大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供给能力,着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根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规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拟组织开展2021年工程中心评估。本次评估各项数据采集周期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本年度评估领域为信息与电子工程,参评工程中心74个,分为5个评审组。

评估程序分为答辩评审、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三个阶段,具体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担。评估工作拟于9月底前完成,视疫情情况进行调整。按照评估规则,评估结果中未通过和限期整改的比例不低于10%。评估结果为“未通过”的,不再纳入管理序列;评估结果为“限期整改”的,整改期不超过2年,整改期满未通过检查的不再纳入管理序列;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

本次涉及的仪器相关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4家,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导航仪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测试及仪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全部7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名单及分组情况如下:


2021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名单及分组情况

第一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东南大学

2

场致发射显示技术

福州大学

3

薄膜光电子技术

南开大学

4

多媒体通信

宁波大学

5

天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

移动通信

重庆邮电大学

7

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厦门大学

8

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

苏州大学

9

光电器件与通信技术

天津理工大学

10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清华大学

11

专用通信系统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13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

14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15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

天津工业大学

16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

山东大学

17

半导体功率器件可靠性

贵州大学

第二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

3

信息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

4

超算工程软件

中山大学

5

微处理器及系统

北京大学

6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

复旦大学

7

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8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

9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

浙江大学

10

国产基础软件

国防科技大学

11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

兰州大学

12

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

吉林大学

13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东北大学

14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15

传感器网络技术

东南大学

第三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数字家庭

中山大学

2

数字图书馆

浙江大学

3

数据库与商务智能

中国人民大学

4

藏文信息技术

西藏大学

5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

北京建筑大学

6

数字媒体技术

山东大学

7

数字社区

北京工业大学

8

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

9

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

国家开放大学

10

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

11

教育信息技术

华中师范大学

12

数字影视动画创作

北京电影学院

13

广播电视数字化

中国传媒大学


第四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空间信息技术

首都师范大学

3

高速铁路网络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4

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

东华大学

5

海洋信息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6

虚拟现实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

7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

云南师范大学

8

数字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9

矿山数字化

中国矿业大学

10

时空数据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武汉大学

11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12

现代交通管理系统

四川大学

13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东南大学

14

企业数字化技术

同济大学


第五组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1

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国防科技大学

2

导航仪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3

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

哈尔滨理工大学

4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

湖南大学

5

嵌入式系统集成

西北工业大学

6

嵌入式系统

浙江大学

7

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

电子科技大学

8

地球观测与导航

北京大学

9

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10

先进航空导航与空管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自动测试及仪器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光学仪器与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

14

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

15

物联网技术应用

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