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BCEIA“顶天立地” 砥砺前行——访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

导读:但是通用型质谱仪器应用于临床诊断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临床和卫生检验有其独特的适应性要求,未来国产仪器厂商如能在临床质谱方法研究和创新应用方面有所突破,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将具有非常积极的开拓意义。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BCEIA)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每届BCEIA的学术报告会都会邀请诸多知名科学家到会交流分析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仪器信息网对BCEIA 2021大会副主席、组委会主席、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BCEIA能够长期吸引众多世界知名科学家和龙头企业连续参会的原因、今年组织工作中的突出亮点,以及在科学仪器研制开发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BCEIA“顶天立地” 砥砺前行——访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

  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张新荣教授自1998年回国之后就一直参加BCEIA,从未间断。在他看来,BCEIA从1985年创办至今已经36年的时间,三十而立,BCEIA在逐步走向成熟。谈到BCEIA独有的特点,张新荣教授用“顶天立地”来形容。“顶天”,即学术报告会的报告专家、参会学者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学者、中外院士、会士、长江学者、杰青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分析科学及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立地”即分析测试不止步于发表论文,还形成商品化的科学仪器,为科技创新提供装备支撑,不少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甚至包括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创新性分析方法都能很快在BCEIA展览会上看到成型的商品化仪器产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研究“立地”,产学研有机结合,这是BCEIA能够保持较强吸引力和较高影响力的一个根本原因。除此之外,BCEIA展览会30余年不间断地展示世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通过BCEIA,参会人员可以发现分析仪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和发展趋势。

  作为组委会主席,张新荣教授介绍了BCEIA在组织工作方面的亮点。

  首先,BCEIA是一个国际性会议,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给BCEIA的筹备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为此,本届BCEIA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做了大量的预案,加大了线上内容的传播力度,官方云视频直播平台除对部分会议进行直播外,还设置了专家、企业高管做客直播间的活动,就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测试技术最新应用进展等进行点评。同时,专家实时专访、企业展台介绍等等相关线上活动也将在会议期间播出。

  其次,BCEIA在组织方面非常注重贴合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年将围绕全世界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办“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在一线奋战过的专家、学者以及医务科技人员分享研究成果,总结抗疫经验。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以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各种组学技术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并聚焦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环境中微塑料分析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BCEIA展览会也结合当前热点研究方向开设了多条极具特色的主题参观路线,如核酸检测创新产品路线、生物制药新技术探秘路线、筛检仪器看点路线、进口新产品路线等。

  临床质谱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张新荣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质谱仪的市场增长有所放缓,国内能够研发生产质谱仪的厂家也在逐年增多,提前布局质谱的下一片“蓝海”市场,将有助于避免形成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但是,通用型质谱仪器应用于临床诊断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临床和卫生检验有其独特的适应性要求,未来国产仪器厂商如能在临床质谱方法研究和创新应用方面有所突破,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将具有非常积极的开拓意义。

  质谱虽然目前并非新冠病毒检测的主流方法,但在临床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金属组学等的质谱分析技术在新冠的研究中已有很多应用。基于质谱分析的呼出气新冠肺炎检测系统,创新性地将电子鼻技术应用于新冠病毒检测,不仅大大缩短了实验结果时间,简化步骤、无创无痛的样本提取也极大地方便了受检者。

  张新荣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研究,他的团队在2001年即提出了以质谱探针代替荧光探针进行细胞内分子标记的原理。近期,张教授团队正在进行无标记的质谱单细胞分析方法的研究,未来相关研究成果将有望形成商品化的无需标记的质谱流式细胞分析仪器,为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提供装备支撑。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最佳平台,“顶天立地”的BCEIA也是张新荣教授不间断参会的根本原因。

  更多信息,请详见张新荣教授现场采访视频……


相关仪器与技术,请点击专场 : 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BCEIA)将于2021年9月27-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秉承“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愿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每届BCEIA的学术报告会都会邀请诸多知名科学家到会交流分析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了BCEIA2021系列专访,邀约参与学术报告会组织和筹备的各领域专家,解读会议主题,分享学科发展趋势与仪器创新研究方向等,以飨读者。仪器信息网对BCEIA 2021大会副主席、组委会主席、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BCEIA能够长期吸引众多世界知名科学家和龙头企业连续参会的原因、今年组织工作中的突出亮点,以及在科学仪器研制开发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BCEIA“顶天立地” 砥砺前行——访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

  BCEIA大会副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

  张新荣教授自1998年回国之后就一直参加BCEIA,从未间断。在他看来,BCEIA从1985年创办至今已经36年的时间,三十而立,BCEIA在逐步走向成熟。谈到BCEIA独有的特点,张新荣教授用“顶天立地”来形容。“顶天”,即学术报告会的报告专家、参会学者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学者、中外院士、会士、长江学者、杰青等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分析科学及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立地”即分析测试不止步于发表论文,还形成商品化的科学仪器,为科技创新提供装备支撑,不少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甚至包括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创新性分析方法都能很快在BCEIA展览会上看到成型的商品化仪器产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研究“立地”,产学研有机结合,这是BCEIA能够保持较强吸引力和较高影响力的一个根本原因。除此之外,BCEIA展览会30余年不间断地展示世界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通过BCEIA,参会人员可以发现分析仪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侧重点和发展趋势。

  作为组委会主席,张新荣教授介绍了BCEIA在组织工作方面的亮点。

  首先,BCEIA是一个国际性会议,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给BCEIA的筹备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为此,本届BCEIA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做了大量的预案,加大了线上内容的传播力度,官方云视频直播平台除对部分会议进行直播外,还设置了专家、企业高管做客直播间的活动,就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测试技术最新应用进展等进行点评。同时,专家实时专访、企业展台介绍等等相关线上活动也将在会议期间播出。

  其次,BCEIA在组织方面非常注重贴合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今年将围绕全世界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办“新冠疫情下诊疗技术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在一线奋战过的专家、学者以及医务科技人员分享研究成果,总结抗疫经验。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以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各种组学技术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并聚焦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环境中微塑料分析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进行研讨和交流。BCEIA展览会也结合当前热点研究方向开设了多条极具特色的主题参观路线,如核酸检测创新产品路线、生物制药新技术探秘路线、筛检仪器看点路线、进口新产品路线等。

  临床质谱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张新荣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质谱仪的市场增长有所放缓,国内能够研发生产质谱仪的厂家也在逐年增多,提前布局质谱的下一片“蓝海”市场,将有助于避免形成同质化竞争的局面。但是,通用型质谱仪器应用于临床诊断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临床和卫生检验有其独特的适应性要求,未来国产仪器厂商如能在临床质谱方法研究和创新应用方面有所突破,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将具有非常积极的开拓意义。

  质谱虽然目前并非新冠病毒检测的主流方法,但在临床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金属组学等的质谱分析技术在新冠的研究中已有很多应用。基于质谱分析的呼出气新冠肺炎检测系统,创新性地将电子鼻技术应用于新冠病毒检测,不仅大大缩短了实验结果时间,简化步骤、无创无痛的样本提取也极大地方便了受检者。

  张新荣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研究,他的团队在2001年即提出了以质谱探针代替荧光探针进行细胞内分子标记的原理。近期,张教授团队正在进行无标记的质谱单细胞分析方法的研究,未来相关研究成果将有望形成商品化的无需标记的质谱流式细胞分析仪器,为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提供装备支撑。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最佳平台,“顶天立地”的BCEIA也是张新荣教授不间断参会的根本原因。

  更多信息,请详见张新荣教授现场采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