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石化半月刊(第一期)来啦!快来投稿赢话费!

进入 #石化半月刊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仪器信息网将不定期推出石化半月刊系列新闻,整合石化领域大事小情。关注小编获得最新消息!

在过去的日子里,仪器信息网在石油化工领域深耕细作,举办了"炼化行业分析技术研究新进展"网络研讨会和“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和优质厂商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并留下了珍贵的视频可供回看学习,点击研讨会名称可观看。紧跟国家“碳中和”热点,制作了“‘碳中和’背景下,石化行业分析技术新发展”专题(点击直达专题)。现在,更是推出了“石化半月刊”新闻版块,未来也将不定时推出石化相关整合资讯。欢迎石化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厂商踊跃投稿,批评指正,另投稿一经采纳,还可获得话费奖励。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收获石油化工领域最新消息。

石化半月刊(第一期)来啦!快来投稿赢话费!

石化半月刊”是仪器信息网专门针对石油化工领域大事小情而创建的一个全新的话题,每半月会不定时更新。本期为石化半月刊”第一期,将集中在近几个月更新的新闻,包括政策热点“碳中和”、石化企业新动态、石油产品相关标准、石化领域分析技术及应用、仪器新品及解决方案、相关仪器采购信息,最后还有一个小番外哦。


“碳中和”目标下的高校与企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并设立了试点地区和行业。小编做了相关汇总,在这样的政策形势之下,石化行业在环境监测方向,如何变局→点击此处查看

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东营市政府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点击此处查看原文)后,9月5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以及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分别出任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蓝兴英、宋先知、李军分别受聘担任三个学院的执行院长。华东理工大学也于近期成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9月7日,海油发展科技重大专项顶层设计评审及项目负责人“揭榜挂帅”在天津召开。“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一体化低成本技术研究及应用(Ⅰ期)”作为海油发展首个低碳领域重大专项,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同时确定了该项目负责人为中榜人高波,这也标志着海油发展对低碳领域研究进入了集中统筹、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英国《卫报》等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旨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矿化的工厂Orca(意为“能源”)已于9月8日开始运行。该项目运营商表示,该工厂每年可以从空气中吸入4000吨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地下深处进行矿化。

中国石化作为中国第一制氢公司,正引领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日,成立了中石化氢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初步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主要用于加氢站建设,高纯氢提纯装置、氢气储运以及关键材料研发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氢能源开发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小编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石化行业是如何行动的呢?首先,高校开始重视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建立碳中和未来学院,尤其是石油化工类大学;其次,找寻CCUS新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利用与封存,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后,迅速调整公司战略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如氢能、锂电等,对公司业务进行战略转移。这些对仪器行业都是非常有利的:碳中和未来学院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也非常支持CCUS项目申报和新能源方向的研究,这些热点研究当然少不了科学仪器的加持。所以,未来在“碳中和”方向,将应是仪器厂商纷纷争抢的一块“肥肉”。


石油产品相关政策、标准

日前,在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上,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范艳璇工程师介绍了NB/SH/T 0977-2019《轻质油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标准,点击标准可查看标准解读。另外,范艳璇工程师还介绍了未发布的标准:《汽油中铅、铁、锰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小编将持续跟踪该标准公布状态。

石脑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SN/T 5264-2020 石脑油中14种微量含氧化物的测定 中心切割-二维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是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标准,可点击下载。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今年6月18日发布了两条石油产品相关标准,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SN/T 5306-2021 石脑油中铅、砷、汞、锑、铜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SN/T 5307-2021 石油产品 氟、氯和硫的测定 直接燃烧-离子色谱

除了海关总署指定的SN/T 5307-2021外,国家标准也制定了对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测定的标准,即GB/T 40111-2021 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离子色谱法,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9月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这也意味着,四季度中国原油的进口量将会明显减少。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用于缓解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小编说:可以看到,上述标准都是针对元素含量测定的,这表明石油产品的检测要求更加严格,一方面是减少危险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视安全性能。而且,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还有波长色散XRF和能量色散XRF,这些仪器的生产制造商、经销商、代理商都要重点关注石化行业哦!


石化领域分析技术及应用

近期,小编与海关专家进行了约稿,专家就石油沥青及其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点击此处查看

2021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各地工信部都将加大宣传推广和支持力度,为加快推动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点击此处查看

炼化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及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都在各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技术进展请参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的解读→点击此处查看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引进了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该仪器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实现对石油地质样品弱极性的多环芳烃、含硫化合物及中、高极性的NSO杂原子化合物的精细组成分析→点击此处查看

小编说:石化行业的分析技术范围广泛,从石化企业周边气体的监测与检测,到石油产品中某物质的精细分析,是有非常多的东西可以研究的。涉及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对仪器的要求既需要精度无需过高的检测仪器,也需要高端仪器对原理等进行剖析。


仪器新品及解决方案

岛津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EDX-8100 用于润滑油中各种元素的分析

安东帕 RapidOxy 100快速安定性测试仪 —— 用于评估空压机油氧化安定性

得利特A1330轻质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仪 ——测定石油产品中硫、氮的含量

岛津SPM-8100FM调频原子力显微镜 —— 润滑油固液界面特性表征

赛默飞预防油气泄漏污染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Thermo ScientificTMTVA2020C 有毒挥发气体分析仪、OPGAL EyeCGas 光学气体相机


石化企业新动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利润400亿元,每股收益0.33元。实现近三年同期最好业绩,同比超过疫情前水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197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0.4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在油价下降5.4%的情况下,净利润增加246.2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半年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006.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达人民币333.3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75元,同比大幅增长221.0%。

在8月25日工信部公示的《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二批第一年)》中,神开石油科技公司名单赫然在列(点击查看详情)

油液监测技术是通过分析被监测机器的在用润滑剂(或工作介质)的性能变化和携带的磨损微粒的情况,获得机器的润滑和磨损状态的信息,评价机器的工况和预测故障,并确定故障原因、类型和零件的技术。日前,由北京得利特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批油品检测设备顺利完成出厂检测,并成功发往河北检测公司新建实验室。(点击查看详情)

进入9月以来,国内各大油田服务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点击查看详情)

9月3日晚间,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凌霄因个人原因,已向公司提交辞呈,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中国石油表示,凌霄确认其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无不同意见,亦不存在须提请公司股东注意的其他事项。

中国石化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截至2021年10月22日。http://job.sinopec.com

中国石油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2021年9月1日至9月27日。https://zhaopin.cnpc.com.cn

中国海油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为9月15日-11月5日。http://cnooc.zhaopin.com 

中国中化2022年校招:简历投递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http://job.sinochem.com/

(2021年3月31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正式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月6日,随着东区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实现全面投产,使我国在海洋油气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9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成功开钻标志着我国智能化深水油气装备发展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该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最大钻井深度9144米,集成了传统锚泊型钻井平台和现代动力定位型平台的性能优点,是全球首艘获得挪威船级社(DNV)智能认证的钻井平台。

小编说:三桶油在今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都在稳定增长,市场回暖。金九银十的招聘季也来了,各位在校生们也早点关注起来吧!


相关仪器采购信息

长庆油田集中采购46台烟气测试仪(便携式)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采购石油蒸馏仪等


番外:智能加油 ROBOT

9月10日,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中国石化广西南宁石油南站西加油站投入试运行。车主可使用中国石化一键加油APP下单,智能加油机器人能精准识别到油箱盖,伸出“手臂”,打开油箱,插入加枪。当加油完成后,机器人自动拔出油枪盖好油箱盖,回到原位。

司机朋友无需下车仅用不到180秒便可完成加油业务,实现全程无接触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在过去的日子里,仪器信息网在石油化工领域深耕细作,举办了"炼化行业分析技术研究新进展"网络研讨会和“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和优质厂商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并留下了珍贵的视频可供回看学习,点击研讨会名称可观看。紧跟国家“碳中和”热点,制作了“‘碳中和’背景下,石化行业分析技术新发展”专题(点击直达专题)。现在,更是推出了“石化半月刊”新闻版块,未来也将不定时推出石化相关整合资讯。欢迎石化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厂商踊跃投稿,批评指正,另投稿一经采纳,还可获得话费奖励。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收获石油化工领域最新消息。

石化半月刊(第一期)来啦!快来投稿赢话费!

石化半月刊”是仪器信息网专门针对石油化工领域大事小情而创建的一个全新的话题,每半月会不定时更新。本期为石化半月刊”第一期,将集中在近几个月更新的新闻,包括政策热点“碳中和”、石化企业新动态、石油产品相关标准、石化领域分析技术及应用、仪器新品及解决方案、相关仪器采购信息,最后还有一个小番外哦。


“碳中和”目标下的高校与企业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碳达峰、碳中和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并设立了试点地区和行业。小编做了相关汇总,在这样的政策形势之下,石化行业在环境监测方向,如何变局→点击此处查看

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东营市政府共建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点击此处查看原文)后,9月5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以及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迈出新的重要步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分别出任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蓝兴英、宋先知、李军分别受聘担任三个学院的执行院长。华东理工大学也于近期成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9月7日,海油发展科技重大专项顶层设计评审及项目负责人“揭榜挂帅”在天津召开。“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一体化低成本技术研究及应用(Ⅰ期)”作为海油发展首个低碳领域重大专项,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同时确定了该项目负责人为中榜人高波,这也标志着海油发展对低碳领域研究进入了集中统筹、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英国《卫报》等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旨在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矿化的工厂Orca(意为“能源”)已于9月8日开始运行。该项目运营商表示,该工厂每年可以从空气中吸入4000吨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地下深处进行矿化。

中国石化作为中国第一制氢公司,正引领我国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日,成立了中石化氢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初步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主要用于加氢站建设,高纯氢提纯装置、氢气储运以及关键材料研发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氢能源开发应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小编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石化行业是如何行动的呢?首先,高校开始重视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建立碳中和未来学院,尤其是石油化工类大学;其次,找寻CCUS新技术,对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利用与封存,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后,迅速调整公司战略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如氢能、锂电等,对公司业务进行战略转移。这些对仪器行业都是非常有利的:碳中和未来学院受到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国家也非常支持CCUS项目申报和新能源方向的研究,这些热点研究当然少不了科学仪器的加持。所以,未来在“碳中和”方向,将应是仪器厂商纷纷争抢的一块“肥肉”。


石油产品相关政策、标准

日前,在仪器信息网举办的石油化工分析技术与应用”主题网络研讨会上,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范艳璇工程师介绍了NB/SH/T 0977-2019《轻质油品中氯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标准,点击标准可查看标准解读。另外,范艳璇工程师还介绍了未发布的标准:《汽油中铅、铁、锰含量的测定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小编将持续跟踪该标准公布状态。

石脑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SN/T 5264-2020 石脑油中14种微量含氧化物的测定 中心切割-二维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是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标准,可点击下载。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于今年6月18日发布了两条石油产品相关标准,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SN/T 5306-2021 石脑油中铅、砷、汞、锑、铜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SN/T 5307-2021 石油产品 氟、氯和硫的测定 直接燃烧-离子色谱

除了海关总署指定的SN/T 5307-2021外,国家标准也制定了对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测定的标准,即GB/T 40111-2021 石油产品中氟、氯和硫含量的测定 燃烧-离子色谱法,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9月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首次以轮换方式分期分批组织投放国家储备原油。这也意味着,四季度中国原油的进口量将会明显减少。本次投放主要面向国内炼化一体化企业,用于缓解生产型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小编说:可以看到,上述标准都是针对元素含量测定的,这表明石油产品的检测要求更加严格,一方面是减少危险有害物质的排放,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视安全性能。而且,气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离子色谱仪、还有波长色散XRF和能量色散XRF,这些仪器的生产制造商、经销商、代理商都要重点关注石化行业哦!


石化领域分析技术及应用

近期,小编与海关专家进行了约稿,专家就石油沥青及其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点击此处查看

2021年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一批)。各地工信部都将加大宣传推广和支持力度,为加快推动石化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点击此处查看

炼化企业环境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检测、在线监测及现场快速监测技术都在各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技术进展请参看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的解读→点击此处查看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引进了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该仪器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实现对石油地质样品弱极性的多环芳烃、含硫化合物及中、高极性的NSO杂原子化合物的精细组成分析→点击此处查看

小编说:石化行业的分析技术范围广泛,从石化企业周边气体的监测与检测,到石油产品中某物质的精细分析,是有非常多的东西可以研究的。涉及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对仪器的要求既需要精度无需过高的检测仪器,也需要高端仪器对原理等进行剖析。


仪器新品及解决方案

岛津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 EDX-8100 用于润滑油中各种元素的分析

安东帕 RapidOxy 100快速安定性测试仪 —— 用于评估空压机油氧化安定性

得利特A1330轻质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仪 ——测定石油产品中硫、氮的含量

岛津SPM-8100FM调频原子力显微镜 —— 润滑油固液界面特性表征

赛默飞预防油气泄漏污染解决方案(应用案例) Thermo ScientificTMTVA2020C 有毒挥发气体分析仪、OPGAL EyeCGas 光学气体相机


石化企业新动态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利润400亿元,每股收益0.33元。实现近三年同期最好业绩,同比超过疫情前水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197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0.4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在油价下降5.4%的情况下,净利润增加246.2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半年油气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006.3亿元,同比增长51.7%,实现净利润达人民币333.3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75元,同比大幅增长221.0%。

在8月25日工信部公示的《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二批第一年)》中,神开石油科技公司名单赫然在列(点击查看详情)

油液监测技术是通过分析被监测机器的在用润滑剂(或工作介质)的性能变化和携带的磨损微粒的情况,获得机器的润滑和磨损状态的信息,评价机器的工况和预测故障,并确定故障原因、类型和零件的技术。日前,由北京得利特公司研发生产的一批油品检测设备顺利完成出厂检测,并成功发往河北检测公司新建实验室。(点击查看详情)

进入9月以来,国内各大油田服务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点击查看详情)

9月3日晚间,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凌霄因个人原因,已向公司提交辞呈,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中国石油表示,凌霄确认其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无不同意见,亦不存在须提请公司股东注意的其他事项。

中国石化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截至2021年10月22日。http://job.sinopec.com

中国石油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2021年9月1日至9月27日。https://zhaopin.cnpc.com.cn

中国海油2022年校招:报名时间为9月15日-11月5日。http://cnooc.zhaopin.com 

中国中化2022年校招:简历投递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http://job.sinochem.com/

(2021年3月31日,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联合重组,正式成立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9月6日,随着东区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实现全面投产,使我国在海洋油气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9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深蓝探索”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成功开钻标志着我国智能化深水油气装备发展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该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最大钻井深度9144米,集成了传统锚泊型钻井平台和现代动力定位型平台的性能优点,是全球首艘获得挪威船级社(DNV)智能认证的钻井平台。

小编说:三桶油在今年上半年业绩较去年同期都在稳定增长,市场回暖。金九银十的招聘季也来了,各位在校生们也早点关注起来吧!


相关仪器采购信息

长庆油田集中采购46台烟气测试仪(便携式)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采购石油蒸馏仪等


番外:智能加油 ROBOT

9月10日,国内首款智能加油机器人在中国石化广西南宁石油南站西加油站投入试运行。车主可使用中国石化一键加油APP下单,智能加油机器人能精准识别到油箱盖,伸出“手臂”,打开油箱,插入加枪。当加油完成后,机器人自动拔出油枪盖好油箱盖,回到原位。

司机朋友无需下车仅用不到180秒便可完成加油业务,实现全程无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