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北京蓝”背后的科技支撑: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精确到公里级别

导读: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北京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北京市民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显著增强.

9月29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拿出一块展板,展板记录了从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气质量变化。

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达到了38微克/立方米。

李云婷说:“经过这么多年持续努力,北京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北京市民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显著增强。”

在这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生态环境系统的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北京蓝”背后的科技支撑: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精确到公里级别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

“北京蓝”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

李云婷回忆,2013年开始,为了对标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她和团队逐步建设完善了能够科学真实反映大气环境状况的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搭建了一套集成先进技术和团队丰富经验的空气质量分析预测系统,还锻炼出一支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敢吃苦、能担当环保铁军。

这些年,李云婷和其团队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她这样形容自己的角色: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

如今,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已经逐渐转向了精细化的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北京做过很多尝试。

李云婷介绍了她亲身参与的、基于小型传感器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整个实践过程。据她回忆,从2014年开始,她和团队开始接触小型传感器,当时大家对它的性能和应用场景都非常陌生。“监测人员最擅长的就是解剖,我们当时把所有拿到的设备拆到小螺丝级别,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很多实验来评估它们的性能。当时也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申请了发明专利。”她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2015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决定将高密度监测网络正式纳入到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中来。李云婷认为,高密度监测网络后来成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担当。

李云婷介绍,这套高密度监测网络帮助监测人员实现了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街道(乡镇)一级的三级空气质量点位部署。以往,北京市各区只设立1-2个标准监测站,全市总数为二三十左右。在高密度监测网络中,共部署了1000多个小型传感器,对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提供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以精确到公里级别。她提到,这个数据对街道(乡镇)开放,基层环境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地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使得环保责任下沉的效率和效果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高密度监测网络也给监测人员提供了海量数据,李云婷和其团队把这些数据和气象、地理信息、污染源、社会大数据等相结合,建立了一套从污染结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体系。比如,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精准识别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区,把它们暴露出来,为精准执法、靶向治污提供了很直接的依据。

李云婷介绍,北京的这套高密度监测体系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领先的,联合国环境署曾邀请他们在联合国“科学-政策-商业”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向国际社会介绍了北京经验。她也认为,借助高密度监测网络,他们的环境监测工作正式迈向了大数据时代。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李云婷觉得,这些年她仿佛有了“三头六臂”、“火眼金睛”,她认为,这得益于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环境管理思路的不断拓宽,也得益于环境信息公开透明程度的提高。

此外,李云婷明显感受到,这些年公众的参与程度、环保意识和素养都有很明显提升。她所在的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是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也是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这些年,主动申请去监测中心参观的公众越来越多,从80多岁的老人到几岁的孩子都有。

李云婷说:“市民们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能为北京的环保出一份力,让我们觉得特别感动。环境保护是一项特别需要公众参与的事业,所以我们一直倡导同呼吸、共责任、齐努力。”


相关仪器与技术,请点击专场 : PM2.5/PM10/PM1/TSP大气颗粒物监测仪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9月29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拿出一块展板,展板记录了从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气质量变化。

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达到了38微克/立方米。

李云婷说:“经过这么多年持续努力,北京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北京市民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显著增强。”

在这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生态环境系统的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北京蓝”背后的科技支撑: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精确到公里级别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

“北京蓝”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

李云婷回忆,2013年开始,为了对标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她和团队逐步建设完善了能够科学真实反映大气环境状况的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搭建了一套集成先进技术和团队丰富经验的空气质量分析预测系统,还锻炼出一支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敢吃苦、能担当环保铁军。

这些年,李云婷和其团队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她这样形容自己的角色: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

如今,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治理已经逐渐转向了精细化的方向,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北京做过很多尝试。

李云婷介绍了她亲身参与的、基于小型传感器高密度监测网络的整个实践过程。据她回忆,从2014年开始,她和团队开始接触小型传感器,当时大家对它的性能和应用场景都非常陌生。“监测人员最擅长的就是解剖,我们当时把所有拿到的设备拆到小螺丝级别,进行研究,并且设计了很多实验来评估它们的性能。当时也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创新,申请了发明专利。”她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2015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决定将高密度监测网络正式纳入到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体系中来。李云婷认为,高密度监测网络后来成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技术担当。

李云婷介绍,这套高密度监测网络帮助监测人员实现了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街道(乡镇)一级的三级空气质量点位部署。以往,北京市各区只设立1-2个标准监测站,全市总数为二三十左右。在高密度监测网络中,共部署了1000多个小型传感器,对全市300多个街道(乡镇)实现了全覆盖,提供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可以精确到公里级别。她提到,这个数据对街道(乡镇)开放,基层环境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地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使得环保责任下沉的效率和效果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高密度监测网络也给监测人员提供了海量数据,李云婷和其团队把这些数据和气象、地理信息、污染源、社会大数据等相结合,建立了一套从污染结果追溯到污染成因的溯源体系。比如,通过这个体系能够精准识别出北京本地排放的高值区,把它们暴露出来,为精准执法、靶向治污提供了很直接的依据。

李云婷介绍,北京的这套高密度监测体系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领先的,联合国环境署曾邀请他们在联合国“科学-政策-商业”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向国际社会介绍了北京经验。她也认为,借助高密度监测网络,他们的环境监测工作正式迈向了大数据时代。

作为一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李云婷觉得,这些年她仿佛有了“三头六臂”、“火眼金睛”,她认为,这得益于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环境管理思路的不断拓宽,也得益于环境信息公开透明程度的提高。

此外,李云婷明显感受到,这些年公众的参与程度、环保意识和素养都有很明显提升。她所在的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是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也是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这些年,主动申请去监测中心参观的公众越来越多,从80多岁的老人到几岁的孩子都有。

李云婷说:“市民们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能为北京的环保出一份力,让我们觉得特别感动。环境保护是一项特别需要公众参与的事业,所以我们一直倡导同呼吸、共责任、齐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