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永新光学:打破垄断向光而行

导读: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

高分辨率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近年来,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透露,该公司研发的重大科学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首套销售,打破了外国品牌34年的市场垄断,将带动我国光学仪器技术和制造升级,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这不是永新光学在这一领域的首个突破。2019年3月,由该公司主导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打破了一向由德日等发达国家领跑的显微光学精密仪器产业的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让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立志向光而行

1954年,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学显微镜。但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均比较落后,当时生产的显微镜精度不高,与德国、日本等国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差距较大。

20世纪8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显微光学精密仪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大批科研工作者踏上了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之路。20世纪90年代,毛磊前往日本研修学习先进技术。

1997年,宁波籍港商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这一年,毛磊成为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于2008年控股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

以工匠精神为企业灵魂

永新光学的突围之路是把工匠精神当作企业的灵魂。

据毛磊介绍,1995年,他曾接到日本尼康的一个订单,可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始终无法达标,一台台退回来的显微镜,让他寝食难安。

“仅仅修改显微镜机架就有近20次,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受益匪浅。”毛磊说,这次让他认识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奠定了双方长达27年的合作。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蔡司、奥林巴斯那样的光学仪器?”要想缩小差距,毛磊深知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

为把工匠精神树立成企业的灵魂,毛磊把曾在江南光学工厂服役的机床搬到了企业博物馆里。他说,这个机床是瑞士肖柏林在上世纪40年代制造的,至今,它的精度还能达到0.01mm。“我希望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毛磊说,正是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文化,让永新光学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向着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

毛磊说,为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卫星的光学镜头,研发团队耐着性子做了100多只镜头比对,记录下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的详细数据,积累了几尺高的资料,这才让人们看到了从“嫦娥”卫星上传回的照片。

“为了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的太空显微实验仪能够在加速度和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灵敏度等,研发团队做了上百个核心零部件实验……”毛磊说。

“打造高质量的企业,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非规模的膨胀。”毛磊坦言,这是他一直的追求。

未来目标比肩世界最高水平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才是我们存活的‘氧气’,必须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毛磊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以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态势。

比如,永新光学引进国际光学专家,集中培养了一批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这个离生产线最近的研究院,直接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有效转化。

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毛磊说,这也是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

“我是20多年前到宁波,当时我们的厂址还在望京路。我们公司能打破国外垄断一步步填补国内空白,也得益于这座‘冠军之城’。”毛磊说,宁波高新区的产业很全面,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科技研发项目有很多补贴政策,并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大院大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光学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目前,永新光学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年产10多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

展望未来,毛磊说,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显微科学仪器、条码扫描部件等产品世界领先的目标。“我希望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49年,在中国的科学仪器版图中,永新光学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技术比肩世界最高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齐头并进。”


来源于: 科技学术派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高分辨率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关键装备,也是我国亟待攻克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近年来,以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透露,该公司研发的重大科学实验仪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首套销售,打破了外国品牌34年的市场垄断,将带动我国光学仪器技术和制造升级,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行业整体创新水平与自我装备能力。

这不是永新光学在这一领域的首个突破。2019年3月,由该公司主导的ISO9345显微镜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打破了一向由德日等发达国家领跑的显微光学精密仪器产业的垄断,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让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立志向光而行

1954年,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研发出我国首台光学显微镜。但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均比较落后,当时生产的显微镜精度不高,与德国、日本等国同类技术产品相比,差距较大。

20世纪80年代初,为改变我国显微光学精密仪器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大批科研工作者踏上了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之路。20世纪90年代,毛磊前往日本研修学习先进技术。

1997年,宁波籍港商曹光彪投资宁波光学仪器厂,成立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这一年,毛磊成为宁波永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在毛磊的带领下,永新光学不断迈上新台阶,于2008年控股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

以工匠精神为企业灵魂

永新光学的突围之路是把工匠精神当作企业的灵魂。

据毛磊介绍,1995年,他曾接到日本尼康的一个订单,可是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生产出来的产品始终无法达标,一台台退回来的显微镜,让他寝食难安。

“仅仅修改显微镜机架就有近20次,日本人做事的认真和严谨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受益匪浅。”毛磊说,这次让他认识到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奠定了双方长达27年的合作。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生产出蔡司、奥林巴斯那样的光学仪器?”要想缩小差距,毛磊深知没有捷径,唯有沉下心钻研。

为把工匠精神树立成企业的灵魂,毛磊把曾在江南光学工厂服役的机床搬到了企业博物馆里。他说,这个机床是瑞士肖柏林在上世纪40年代制造的,至今,它的精度还能达到0.01mm。“我希望学习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毛磊说,正是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文化,让永新光学在每一次实验中都向着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

毛磊说,为了研发出能够应用于卫星的光学镜头,研发团队耐着性子做了100多只镜头比对,记录下每个零件、每道工序的详细数据,积累了几尺高的资料,这才让人们看到了从“嫦娥”卫星上传回的照片。

“为了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中的太空显微实验仪能够在加速度和各种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高精度和灵敏度等,研发团队做了上百个核心零部件实验……”毛磊说。

“打造高质量的企业,追求技术、质量与工艺的完美结合,而非规模的膨胀。”毛磊坦言,这是他一直的追求。

未来目标比肩世界最高水平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才是我们存活的‘氧气’,必须在这上面下大功夫。”毛磊说,公司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了以核心人才带动企业发展的态势。

比如,永新光学引进国际光学专家,集中培养了一批掌握光学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据了解,目前永新光学已打造出一支共有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同时校企共建的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也落户在公司。这个离生产线最近的研究院,直接推动了产教融合,实现了关键技术成果有效转化。

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当地良好的政策、营商环境等不无关系。毛磊说,这也是企业得以快速成长的原因。

“我是20多年前到宁波,当时我们的厂址还在望京路。我们公司能打破国外垄断一步步填补国内空白,也得益于这座‘冠军之城’。”毛磊说,宁波高新区的产业很全面,有自己的优势,对于科技研发项目有很多补贴政策,并且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大院大所,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光学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目前,永新光学拥有“NOVEL”“NEX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年产10多万台光学显微镜和数千万件光学元件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

展望未来,毛磊说,公司正在努力实现显微科学仪器、条码扫描部件等产品世界领先的目标。“我希望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2049年,在中国的科学仪器版图中,永新光学成为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技术比肩世界最高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