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江苏海兰达尔 2023-04-03 10:58 发表于江苏收录于合集#温室气体3#大气2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ma.6046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摘要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FLA的被动风传感(遥感)数值技术来模拟大气组分浓度的平均有效场,并展示了方法和研究结果。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假设扩散波峰数无限大的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的拟二维重构问题。这项研究是基于20167月至20178月在喀拉海别雷岛对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现场测量。我们分析了北极地区甲烷和二氧化碳空间分布的差异和共同特征,甲烷的浓度随着从大陆移动到偏远海域而趋于下降,相反,对于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上都观测到了较低的值,但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增加。对于这两种温室气体,2017年的平均大气浓度相对于2016年也有所增加。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01


观测介绍

观测地点(别雷岛)位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以北510公里的喀拉海,于2016年至2017年夏季进行,测量站点建设在西北海岸(73.32°N, 70.05°E)。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测量使用Picarro G2401温室气体分析仪,该系统能够在连续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进行高精度监测。根据工厂报告来看,Picarro G2401对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测量精度分别为50ppb1ppb1σ,5秒测量平均)。在不使用参考气体的1个月内,最大漂移量为二氧化碳不超过500ppb,甲烷不超过3ppb。基于其低漂移和低校准频率的需求,该系统非常适应远程连续测量。

02


后向轨迹

使用HYSPLIT4软件计算了不同月份下测量的4天后向轨迹(图1)。可以看出,气流的模式在每年和每月都有显著的变化。在20167月和20178月,都观测到了西西伯利亚中纬度地区的气团入侵。除20177月外,在其它月份,来自北极地区的气团都到达了别雷岛。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图1 别雷岛监测站4个不同月份下的4天后向轨迹

03


研究结果

22016年和2017年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平均有效场的模拟结果。二氧化碳浓度(图2AB)和甲烷浓度(图2CD)的空间分布的一般特征有根本上的区别。对于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上都观测到较低的值,并且它们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增加。相反,在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甲烷浓度要高于偏远海域。这种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是可以被解释的,因为甲烷的来源主要是大陆,包括各种自然和人为排放。例如,湿地和淡水系统被证明对北极地区的大气甲烷有重大贡献。主要的人为来源则是化石燃料燃烧和石油天然气工业。与此同时,在测量期间,陆地植被明显处于活跃的物候状态,这提供了强大的二氧化碳汇,因此其在陆地上的大气浓度较低。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图2 不同年度月份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平均有效场

在模拟的不同区域,有许多高甲烷浓度的“点”是意料之外的,这种镶嵌分布的形成可能与长距离的气体传输和海面可能的排放有关。因为来自海洋的甲烷的一个强大来源是海底永久冻土层和大陆架水合物,它们在该地区的分布也不均匀。此外,2016年夏季在俄罗斯北极地区观测到的温度异常可能是2016年海面以上温室气体空间分布差异更大的原因。对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有效场的比较表明,2017年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相对于2016年均有所增加。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结论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基于监测点现场测量和空气颗粒物轨迹来评估大气组分平均浓度场的可能性。模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场的情况如下。

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的浓度较低,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升高,甲烷浓度分布则相反。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模拟区域内海面上甲烷浓度空间分布较高的镶嵌模式。2017年,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气浓度相对于2016年都有所增加。


编辑人:陆文涛
审核人:史恒霖


来源于:江苏海兰达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江苏海兰达尔 2023-04-03 10:58 发表于江苏收录于合集#温室气体3#大气2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mma.6046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摘要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为FLA的被动风传感(遥感)数值技术来模拟大气组分浓度的平均有效场,并展示了方法和研究结果。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假设扩散波峰数无限大的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的拟二维重构问题。这项研究是基于20167月至20178月在喀拉海别雷岛对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现场测量。我们分析了北极地区甲烷和二氧化碳空间分布的差异和共同特征,甲烷的浓度随着从大陆移动到偏远海域而趋于下降,相反,对于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上都观测到了较低的值,但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增加。对于这两种温室气体,2017年的平均大气浓度相对于2016年也有所增加。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01


观测介绍

观测地点(别雷岛)位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以北510公里的喀拉海,于2016年至2017年夏季进行,测量站点建设在西北海岸(73.32°N, 70.05°E)。

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测量使用Picarro G2401温室气体分析仪,该系统能够在连续无人值守的条件下进行高精度监测。根据工厂报告来看,Picarro G2401对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测量精度分别为50ppb1ppb1σ,5秒测量平均)。在不使用参考气体的1个月内,最大漂移量为二氧化碳不超过500ppb,甲烷不超过3ppb。基于其低漂移和低校准频率的需求,该系统非常适应远程连续测量。

02


后向轨迹

使用HYSPLIT4软件计算了不同月份下测量的4天后向轨迹(图1)。可以看出,气流的模式在每年和每月都有显著的变化。在20167月和20178月,都观测到了西西伯利亚中纬度地区的气团入侵。除20177月外,在其它月份,来自北极地区的气团都到达了别雷岛。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图1 别雷岛监测站4个不同月份下的4天后向轨迹

03


研究结果

22016年和2017年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平均有效场的模拟结果。二氧化碳浓度(图2AB)和甲烷浓度(图2CD)的空间分布的一般特征有根本上的区别。对于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上都观测到较低的值,并且它们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增加。相反,在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甲烷浓度要高于偏远海域。这种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是可以被解释的,因为甲烷的来源主要是大陆,包括各种自然和人为排放。例如,湿地和淡水系统被证明对北极地区的大气甲烷有重大贡献。主要的人为来源则是化石燃料燃烧和石油天然气工业。与此同时,在测量期间,陆地植被明显处于活跃的物候状态,这提供了强大的二氧化碳汇,因此其在陆地上的大气浓度较低。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图2 不同年度月份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平均有效场

在模拟的不同区域,有许多高甲烷浓度的“点”是意料之外的,这种镶嵌分布的形成可能与长距离的气体传输和海面可能的排放有关。因为来自海洋的甲烷的一个强大来源是海底永久冻土层和大陆架水合物,它们在该地区的分布也不均匀。此外,2016年夏季在俄罗斯北极地区观测到的温度异常可能是2016年海面以上温室气体空间分布差异更大的原因。对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有效场的比较表明,2017年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相对于2016年均有所增加。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结论

Picarro G2401——利用后向轨迹模型估计北极大气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基于监测点现场测量和空气颗粒物轨迹来评估大气组分平均浓度场的可能性。模拟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场的情况如下。

二氧化碳在整个大陆的浓度较低,随着远离海岸线而升高,甲烷浓度分布则相反。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模拟区域内海面上甲烷浓度空间分布较高的镶嵌模式。2017年,两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大气浓度相对于2016年都有所增加。


编辑人:陆文涛
审核人:史恒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