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中国餐厅未来会如何?

突破

2023.11.14 点击0次

TA的文章

进入 #预制菜“火”了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据环球时报引用法国BFM电视台的报道,法国有望在2024年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强制规定餐馆注明哪些菜品是非厨房自制的菜肴,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项决定将影响法国超17.5万间餐馆。


如果称法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美食国家,估计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大厨会表示同意,毕竟,在这个国家诞生了“蓝带烹饪艺术学院”,该校已经诞生128年,其毕业生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得业界人士的青睐,从而享誉全球。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美食国家,也并不是人人都有时间做饭。尤其是巴黎这样的国际大都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伴随着工业革命,预制菜的概念被食品工程师提出,预制菜逐渐在餐饮行业普及开来。法国也诞生了预制食品巨头Picad冷冻食品超市。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中国餐厅未来会如何?

Picad超市门店(图片来源:小红书@法国学生汇)

根据国内大量的预制菜进入餐饮行业从而带来很多厨师失业的新闻,大家也可以猜到在法国餐饮界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大厨也是人,人的效率高不过机器。而且,人工还比机器贵。法国的餐饮业一定也会选择预制菜来降本增效。

然而,前不久,据环球时报引用法国BFM电视台的报道,法国有望在2024年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强制规定餐馆注明哪些菜品是非厨房自制的菜肴,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项决定将影响法国超17.5万间餐馆。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

“消费者将得知他们点的菜究竟是餐馆的自制菜,还是提前准备好的工业化预制菜。”法国中小企业部部长奥莉薇娅·格里高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为此筹备数月新法规将于最早2024年、最迟2025年实施。

原来,早在2014年,法国政府就曾推出此类标识,但因为是非强制选项,很少有餐馆使用。此外,和中国的餐饮行业一样,法国餐饮行业对“自制”和“预制”的定义一直以来也存在争议。

报道称,法国政府此次推出给预制菜强制添加标识的新规,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那些坚持现场烹饪的餐馆,保护法国美食传统。法国餐饮业普遍对新规表示欢迎。一位名叫阿兰·方丹的主厨表示,“我们需要的是专业的厨师,而不是一台‘开袋机器’。”

实际上,大部分人中国人都没有去过法国,法国大厨做的美食到底有多好在大部分国人的头脑里面并没有概念。但是,翻翻小红书也能知道,热爱美食的国人出国走了一圈,最爱吃的还是中国地道美食。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谈及中华饮食在世界上的地位时论述:“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1918年,《建国方略》)1913年,康有为在《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中提到:“宫室、图画、音乐、戏曲四者,皆不如欧人。医术,我本有之,虽有增补,非我所悲。此外则教化、文章、衣服、饮食,皆我之国粹,我所独长保之守之,廓之充之,方且为万国法,而安有舍弃之乎?”可见,中华饮食之道在世界范围内早已达到领先水平,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输于法国美食传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态度如何呢?一方面,预制菜销售额连年增长,而另一方面,舆论热点屡屡出现在预制菜领域。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发布2023年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北京商报,2023年10月10日)。2023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广大在网络上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的家长:“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司法部微信公众号“中国普法”,2023年9月23日)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中国餐厅未来会如何?

可见,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风味和安全性还存有一些疑虑。

伴随着预制菜大举进入餐饮业,厨师渐渐消失在后厨(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月8日),南风窗杂志社提问:“谁还肯嫁给厨师?”(2022年10月17日)厨师是饮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美食记忆的缔造者。餐厅不注明哪些菜品是预制菜,厨师和消费者一样都感到很无奈。

综合以上,并不表明本文反对“预制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预制菜就像厨房里的油盐酱醋一样,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是很多人的选择。

一位消费者的话可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希望在超市买到国产的预制菜,但是我希望在餐厅吃到厨师做的美食。”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相关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写评论…
0


如果称法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美食国家,估计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大厨会表示同意,毕竟,在这个国家诞生了“蓝带烹饪艺术学院”,该校已经诞生128年,其毕业生以其精湛的技艺深得业界人士的青睐,从而享誉全球。

然而,在这样的一个美食国家,也并不是人人都有时间做饭。尤其是巴黎这样的国际大都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伴随着工业革命,预制菜的概念被食品工程师提出,预制菜逐渐在餐饮行业普及开来。法国也诞生了预制食品巨头Picad冷冻食品超市。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中国餐厅未来会如何?

Picad超市门店(图片来源:小红书@法国学生汇)

根据国内大量的预制菜进入餐饮行业从而带来很多厨师失业的新闻,大家也可以猜到在法国餐饮界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大厨也是人,人的效率高不过机器。而且,人工还比机器贵。法国的餐饮业一定也会选择预制菜来降本增效。

然而,前不久,据环球时报引用法国BFM电视台的报道,法国有望在2024年出台预制菜相关法规,强制规定餐馆注明哪些菜品是非厨房自制的菜肴,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项决定将影响法国超17.5万间餐馆。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

“消费者将得知他们点的菜究竟是餐馆的自制菜,还是提前准备好的工业化预制菜。”法国中小企业部部长奥莉薇娅·格里高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为此筹备数月新法规将于最早2024年、最迟2025年实施。

原来,早在2014年,法国政府就曾推出此类标识,但因为是非强制选项,很少有餐馆使用。此外,和中国的餐饮行业一样,法国餐饮行业对“自制”和“预制”的定义一直以来也存在争议。

报道称,法国政府此次推出给预制菜强制添加标识的新规,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那些坚持现场烹饪的餐馆,保护法国美食传统。法国餐饮业普遍对新规表示欢迎。一位名叫阿兰·方丹的主厨表示,“我们需要的是专业的厨师,而不是一台‘开袋机器’。”

实际上,大部分人中国人都没有去过法国,法国大厨做的美食到底有多好在大部分国人的头脑里面并没有概念。但是,翻翻小红书也能知道,热爱美食的国人出国走了一圈,最爱吃的还是中国地道美食。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谈及中华饮食在世界上的地位时论述:“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1918年,《建国方略》)1913年,康有为在《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中提到:“宫室、图画、音乐、戏曲四者,皆不如欧人。医术,我本有之,虽有增补,非我所悲。此外则教化、文章、衣服、饮食,皆我之国粹,我所独长保之守之,廓之充之,方且为万国法,而安有舍弃之乎?”可见,中华饮食之道在世界范围内早已达到领先水平,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输于法国美食传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态度如何呢?一方面,预制菜销售额连年增长,而另一方面,舆论热点屡屡出现在预制菜领域。

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发布2023年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消费者因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隐忧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北京商报,2023年10月10日)。2023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广大在网络上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的家长:“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司法部微信公众号“中国普法”,2023年9月23日)

法国为何要出台法规强制规定餐厅注明“预制菜”?中国餐厅未来会如何?

可见,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风味和安全性还存有一些疑虑。

伴随着预制菜大举进入餐饮业,厨师渐渐消失在后厨(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月8日),南风窗杂志社提问:“谁还肯嫁给厨师?”(2022年10月17日)厨师是饮食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美食记忆的缔造者。餐厅不注明哪些菜品是预制菜,厨师和消费者一样都感到很无奈。

综合以上,并不表明本文反对“预制菜”,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预制菜就像厨房里的油盐酱醋一样,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是很多人的选择。

一位消费者的话可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希望在超市买到国产的预制菜,但是我希望在餐厅吃到厨师做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