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导读: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正式穿越万米大关。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集合地质、工程、装备等精锐力量,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0%。

“9999.98,9999.99……”3月4日14时48分,随着一枚金刚石钻头持续刺破地下岩层,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前方指挥部电子屏幕上的数字瞬间跃至“10000.00”,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正式穿越万米大关。这标志着继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壮举之后,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4日,钻破万米后,深地塔科1井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庆祝。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钻探现场,约20层楼高的井架矗立于茫茫沙海中,机械装备轰鸣不停,身着红装的石油工人忙碌有序。当“冲刺”万米成功的数据呈现出来,井场上响起热烈掌声,寒风和沙尘肆虐,大家脸上却洋溢着喜悦之情。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2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垂直井深突破地下万米,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王春生说,数十年来石油人在塔里木盆地钻探,如今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我们正在做的,不仅是为国家找油找气,也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4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这口井被命名为“深地塔科1井”,设计深度11100米。自2023年5月30日开钻以来,数百名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坚守沙海腹地,连续奋战270多天,历经高温、严寒、风沙和复杂地质情况的持续挑战。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看来,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经过持续数月掘进,钻头抵近地下万米地层时,设备承受高温超过200℃、高压超过130兆帕一般钻井设备仪器的电子元器件、橡胶件等,均会损坏或失效。“超万米后控制难度极大,就像一辆大卡车在两条细钢丝绳上行驶。”

万米深地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也是衡量国家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井下的极限温度压力环境,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西部钻探、宝石机械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了超高钻台大载荷提升系统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测斜等工艺技术,万米取芯及电缆等资料录取装备实现突破,175兆帕特高压压裂车、压裂液装备完成生产研发并成功在现场试验,打造形成万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集合地质、工程、装备等精锐力量,组建了9支技术支撑组,为成功突破“深地极限”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该井顶住了井下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等多重考验,在井斜、井径、测井等关键质量指标方面均达到100%的合格率,形成抗特高温水基钻井液、大吨位长裸眼下套管及固井配套技术等7类21项阶段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0%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用显微镜研究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为实施万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也为不断刷新“中国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表示:“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后成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研究从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用显微镜研究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万米“冲刺”成功后,深地塔科1井肩负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仍在向着目标深度全速钻进。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9999.98,9999.99……”3月4日14时48分,随着一枚金刚石钻头持续刺破地下岩层,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前方指挥部电子屏幕上的数字瞬间跃至“10000.00”,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正式穿越万米大关。这标志着继深空、深海探索大自然的壮举之后,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4日,钻破万米后,深地塔科1井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庆祝。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钻探现场,约20层楼高的井架矗立于茫茫沙海中,机械装备轰鸣不停,身着红装的石油工人忙碌有序。当“冲刺”万米成功的数据呈现出来,井场上响起热烈掌声,寒风和沙尘肆虐,大家脸上却洋溢着喜悦之情。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2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垂直井深突破地下万米,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塔里木油田企业首席专家王春生说,数十年来石油人在塔里木盆地钻探,如今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我们正在做的,不仅是为国家找油找气,也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4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拍摄的深地塔科1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这口井被命名为“深地塔科1井”,设计深度11100米。自2023年5月30日开钻以来,数百名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坚守沙海腹地,连续奋战270多天,历经高温、严寒、风沙和复杂地质情况的持续挑战。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金声看来,深地钻探难度堪比“探月工程”。经过持续数月掘进,钻头抵近地下万米地层时,设备承受高温超过200℃、高压超过130兆帕一般钻井设备仪器的电子元器件、橡胶件等,均会损坏或失效。“超万米后控制难度极大,就像一辆大卡车在两条细钢丝绳上行驶。”

万米深地钻探是油气工程技术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也是衡量国家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面对井下的极限温度压力环境,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西部钻探、宝石机械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攻克了超高钻台大载荷提升系统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制了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创新研发了220摄氏度超高温钻井液、抗高温螺杆、测斜等工艺技术,万米取芯及电缆等资料录取装备实现突破,175兆帕特高压压裂车、压裂液装备完成生产研发并成功在现场试验,打造形成万米特深井安全高效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开钻以来,塔里木油田集合地质、工程、装备等精锐力量,组建了9支技术支撑组,为成功突破“深地极限”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该井顶住了井下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等多重考验,在井斜、井径、测井等关键质量指标方面均达到100%的合格率,形成抗特高温水基钻井液、大吨位长裸眼下套管及固井配套技术等7类21项阶段成果,使用的材料、装备国产化率达90%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用显微镜研究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近年来,我国不断向地球深部进军,多次刷新深地开发纪录,为实施万米深井工程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也为不断刷新“中国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表示:“深地塔科1井钻破万米后成为世界陆上第二、亚洲第一垂深井,在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研究从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装备国产化率达90%,我国首口万米深井“冲刺”成功

  3月3日,科研人员在深地塔科1井用显微镜研究地底深处取上来的岩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万米“冲刺”成功后,深地塔科1井肩负科学探索和预探发现两大使命,仍在向着目标深度全速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