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2023年财报盘点:国产红外热成像企业业绩强势增长 直面美国制裁挑战

张张

2024.05.16 点击0次

TA的文章

进入 #仪器公司2023年报解读阅读更多话题内容

导读: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本文特摘取睿创微纳、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热像科技、光智科技、久之洋这6家企业2023年度财报进行简要分析,以飨读者。

2020年以来,红外热像仪行业经历了一场蓬勃发展的浪潮,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无接触精准测温的红外测温设备遍布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科技的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红外热像仪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为国内红外热成像仪厂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促使红外热像仪行业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红外探测技术的迅猛进步,国际社会的目光也为之聚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4日美国新公布的SDN清单中,赫然列入了两家红外热成像企业的名字:艾睿光电(睿创微纳子公司)和高芯科技(高德红外子公司),这一动向无疑彰显了我国红外技术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基于此,为了便于业界人士了解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本文特摘取以红外热成像为主要业务的6家头部上市企业:睿创微纳、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热像科技、光智科技、久之洋文末附公司简介) 2023年度财报进行简要分析,以飨读者。

2023年财报盘点:国产红外热成像企业业绩强势增长 直面美国制裁挑战

注:本表中的“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从红外热成像业务来看,六家企业中有五家实现了业绩的正增长,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和市场表现。其中,睿创微纳增长幅度最高,为34.59%。

从整体的营收角度来看,六家企业中,有四家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分别为睿创微纳、光智科技、久之洋和热像科技,占比达66.67%。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其中,睿创微纳和热像科技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且睿创微纳的营收增长幅度最大,这主要得益于睿创微纳的红外热成像业务2023年营收30.06亿元,较2022年大幅增长了34.59%;大立科技的营收降低幅度最大,为-36.49%。

在整体的净利润方面,有3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睿创微纳、久之洋和热像科技,占比为50%。睿创微纳不仅在营收方面表现突出,在净利润增长方面也同样领先,增长幅度高达58.21%。然而,光智科技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高达-111.49%,主要是因为红外光学业务后端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

半数企业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睿创微纳:净利润增长近六成 红外热成像业务优势明显

睿创微纳在2023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了35.59亿元,同比2022年实现了34.50%的增长;净利润4.96亿元,较去年增加了1.83亿元。睿创微纳深耕红外、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就红外热成像业务而言,已实现从红外芯片、探测器、机芯模组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发布世界第一款8μm 1920×1080红外探测器芯片,推动全世界小像元红外热成像光学和图像算法等技术发展。

2023年睿创微纳不断拓展多光谱探测与感知全产业链布局,与多个行业领域的客户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全面开拓全球户外运动、工业测温和安防视觉市场。

久之洋: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红外热成像业务成主要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元元,同比增长 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3亿元元,同比增长 1.00%,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保持了经营业绩持续稳定。从产品线来看,红外热成像仪领域实现了5.64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据了全年营业收入的73.37%,相较于上一年度,实现了21.53%的同比增长,稳居首位。得益于公司在技术自立自强的坚持和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红外侦查、激光照射、导航定位、红外测温、成像光谱、气体探测、安防、监测、测量等领域。

热像科技:技术创新与产品线拓展驱动业务稳步提升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9.1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56亿元,同比增长4.92%,公司业绩较上年整体稳定增长。2023年热像科技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手持产品线升级产品致力于新行业应用的探索开发,持续提升主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推出声像仪,增加产品线,拓展市场应用需求,进一步开拓和稳固市场,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

研发投入增加与运营成本上涨导致企业净利润下降

大立科技:2023年业绩遇冷,净利润大幅亏损

2023年,大立科技面临了业绩的严峻考验。营业收入为2.54亿元,相较于2022年,降低了36.49%。这一降幅主要归因于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的延期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显著的阶段性冲击,使得业务收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净利润方面,2023年净利润为-2.92亿元,与2022年相比,下降了高达93.82%。这一降幅主要源于公司运营成本的上涨,尤其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德红外:净利润下降超8成,创6年来新低

2023年,高德红外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受型号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和部分型号产品价格下调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2年有所减少。同时,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特别是研发投入、人工成本以及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的增加,使得公司利润受到较大冲击。

光智科技:营收再创新高 红外光学产业链加速拓展

光智科技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长8.09%,规模再创新高。2023年光智科技光智科技依托在红外和晶体材料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全面推动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以及红外整机及系统等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拓宽红外光学下游市场范围及产业链边界。此外,公司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用合金管材的研制,新增加了钛背管生产线,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红外光学业务后端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

附:公司简介

睿创微纳是领先的、专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红外、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掌握多光谱传感研发的核心技术与AI算法研发等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MEMS芯片、ASIC处理器芯片、红外热成像全产业链产品和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夜视观察、人工智能、卫星通信、自动驾驶、无人机载荷等诸多领域。

高德红外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武器系统科研生产的民营上市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生产非制冷和制冷两种探测器的民营企业,现已建成高性能非制冷型、碲镉汞制冷型及Ⅱ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核心器件批产线。

光智科技创立于2006年,聚焦于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红外晶体材料、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红外整机及系统等业务,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车载夜视、自动驾驶、电力安全、环境保护、医疗检测、航空航天、安防监控、智慧工业、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领域。

久之洋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制冷/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测照仪、星体跟踪器、特种光学元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可提供系统级光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工业强基“传感器一条龙”示范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光电科技产业化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光电子协会红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大立科技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技术自主可控、完全知识产权、独立研发;从生产热成像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制造,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制造商之一。

热像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红外热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红外整机和红外模组等,均具有热成像和精确测温功能,公司陆续推出了声像仪、气体检漏成像仪、局放测试仪等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测温、教育科研、消防与安防监控、石油化工及医疗检测等诸多民用领域。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2020年以来,红外热像仪行业经历了一场蓬勃发展的浪潮,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无接触精准测温的红外测温设备遍布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科技的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红外热像仪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为国内红外热成像仪厂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促使红外热像仪行业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红外探测技术的迅猛进步,国际社会的目光也为之聚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4日美国新公布的SDN清单中,赫然列入了两家红外热成像企业的名字:艾睿光电(睿创微纳子公司)和高芯科技(高德红外子公司),这一动向无疑彰显了我国红外技术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基于此,为了便于业界人士了解国内红外热像仪厂商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本文特摘取以红外热成像为主要业务的6家头部上市企业:睿创微纳、高德红外、大立科技、热像科技、光智科技、久之洋文末附公司简介) 2023年度财报进行简要分析,以飨读者。

2023年财报盘点:国产红外热成像企业业绩强势增长 直面美国制裁挑战

注:本表中的“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从红外热成像业务来看,六家企业中有五家实现了业绩的正增长,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和市场表现。其中,睿创微纳增长幅度最高,为34.59%。

从整体的营收角度来看,六家企业中,有四家企业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分别为睿创微纳、光智科技、久之洋和热像科技,占比达66.67%。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企业在市场环境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其中,睿创微纳和热像科技均实现了双位数增长,且睿创微纳的营收增长幅度最大,这主要得益于睿创微纳的红外热成像业务2023年营收30.06亿元,较2022年大幅增长了34.59%;大立科技的营收降低幅度最大,为-36.49%。

在整体的净利润方面,有3家企业实现了正增长,分别为睿创微纳、久之洋和热像科技,占比为50%。睿创微纳不仅在营收方面表现突出,在净利润增长方面也同样领先,增长幅度高达58.21%。然而,光智科技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降,降幅高达-111.49%,主要是因为红外光学业务后端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

半数企业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长

睿创微纳:净利润增长近六成 红外热成像业务优势明显

睿创微纳在2023年度营业收入达到了35.59亿元,同比2022年实现了34.50%的增长;净利润4.96亿元,较去年增加了1.83亿元。睿创微纳深耕红外、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就红外热成像业务而言,已实现从红外芯片、探测器、机芯模组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发布世界第一款8μm 1920×1080红外探测器芯片,推动全世界小像元红外热成像光学和图像算法等技术发展。

2023年睿创微纳不断拓展多光谱探测与感知全产业链布局,与多个行业领域的客户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开拓全球市场营销网络,全面开拓全球户外运动、工业测温和安防视觉市场。

久之洋: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红外热成像业务成主要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元元,同比增长 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3亿元元,同比增长 1.00%,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下,保持了经营业绩持续稳定。从产品线来看,红外热成像仪领域实现了5.64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据了全年营业收入的73.37%,相较于上一年度,实现了21.53%的同比增长,稳居首位。得益于公司在技术自立自强的坚持和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红外侦查、激光照射、导航定位、红外测温、成像光谱、气体探测、安防、监测、测量等领域。

热像科技:技术创新与产品线拓展驱动业务稳步提升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9.15%;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56亿元,同比增长4.92%,公司业绩较上年整体稳定增长。2023年热像科技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手持产品线升级产品致力于新行业应用的探索开发,持续提升主线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推出声像仪,增加产品线,拓展市场应用需求,进一步开拓和稳固市场,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

研发投入增加与运营成本上涨导致企业净利润下降

大立科技:2023年业绩遇冷,净利润大幅亏损

2023年,大立科技面临了业绩的严峻考验。营业收入为2.54亿元,相较于2022年,降低了36.49%。这一降幅主要归因于装备类产品采购计划的延期等不利因素,对公司业绩造成了显著的阶段性冲击,使得业务收入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在净利润方面,2023年净利润为-2.92亿元,与2022年相比,下降了高达93.82%。这一降幅主要源于公司运营成本的上涨,尤其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对公司的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德红外:净利润下降超8成,创6年来新低

2023年,高德红外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受型号类产品采购计划延期和部分型号产品价格下调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较2022年有所减少。同时,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特别是研发投入、人工成本以及员工持股计划股份支付费用的增加,使得公司利润受到较大冲击。

光智科技:营收再创新高 红外光学产业链加速拓展

光智科技实现营收10.11亿元,同比增长8.09%,规模再创新高。2023年光智科技光智科技依托在红外和晶体材料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全面推动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以及红外整机及系统等各项业务全面发展,拓宽红外光学下游市场范围及产业链边界。此外,公司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减震器用合金管材的研制,新增加了钛背管生产线,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红外光学业务后端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

附:公司简介

睿创微纳是领先的、专业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特种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红外、微波、激光等多维感知领域,掌握多光谱传感研发的核心技术与AI算法研发等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MEMS芯片、ASIC处理器芯片、红外热成像全产业链产品和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夜视观察、人工智能、卫星通信、自动驾驶、无人机载荷等诸多领域。

高德红外创立于1999年,是专业从事红外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产品、综合光电系统及完整武器系统科研生产的民营上市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生产非制冷和制冷两种探测器的民营企业,现已建成高性能非制冷型、碲镉汞制冷型及Ⅱ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核心器件批产线。

光智科技创立于2006年,聚焦于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红外晶体材料、红外镜头、红外探测器、红外整机及系统等业务,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用于车载夜视、自动驾驶、电力安全、环境保护、医疗检测、航空航天、安防监控、智慧工业、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领域。

久之洋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制冷/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测照仪、星体跟踪器、特种光学元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可提供系统级光学系统的解决方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工业强基“传感器一条龙”示范企业、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光电科技产业化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光电子协会红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大立科技是专业从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红外热成像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惯性导航光电产品研制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数技术自主可控、完全知识产权、独立研发;从生产热成像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制造,并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制造商之一。

热像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红外热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红外整机和红外模组等,均具有热成像和精确测温功能,公司陆续推出了声像仪、气体检漏成像仪、局放测试仪等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测温、教育科研、消防与安防监控、石油化工及医疗检测等诸多民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