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进一步规范∣多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相关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导读:我国从1999年开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按照《“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 置方案》,共设置国考断面3646个,其中1837个断面建有国控水站,仍有1809个断面未建设国控水站。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运行维护技术规范》、《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等多项标准征求意见。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顶梁柱,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常规的手工监测相比,水质自动监测具有运行连续、监测实时、数据量大等优势。水站的建设与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的完善,可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能有效反映所在断面水质状况、预警和防范水环境风险,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引导地表水监测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因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弥补了手工监测的不足,水质自动监测在监测水质变化及变化趋势、实时掌握水质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规范∣多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相关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我国从1999年开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按照《“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 置方案》(环办监测〔2020〕3号),共设置国考断面3646个,其中1837个断面建有国控水站,仍有1809个断面未建设国控水站。这些监测断面仍然以每月一次的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为主,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数据量少、数据时效性不足、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环境管理的需要。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提到,截至目前,国家已在国考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837个,新建站监测项目主要有水温、 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共计九个。目前运行频次均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自动监测仪器1小时/次,其他项目4小时/次。各省市也建设了数千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以九参数和增配特征污染物为主,水站所有监测项目运行频次与国家网一致。

大批量水站的新建和运行对现有技术体系提出挑战,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和采水单元的建设与验收方面,缺乏系统的、统一的技术规范;水站在安装方面存在水路电路安装不规范、仪器设备随意摆放、整体效果不美观、对水样代表性有一定影响等问题;在仪器设备调试方面由于运维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现有规范调试方法不明确,且忽略了功能检查和调试,导致水站调试不全面,影响后续运行;系统试运行目前的主要依据是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传输率和故障情况,并未要求进行完善的质控测 试,导致试运行结果不能充分代表新系统的运行情况;大部分水站的质控是通过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相关质控测试的方式,存在质控措施单一、质控间隔长、难以实现远程质控等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分析仪器的运行状态等。

而此次系列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健全“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重要技术支撑。其中,《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站房与采水单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验收等技术要求,是对《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中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站址选择、站房建设与采水单元建设部分的修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明确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档案与记录等技术要求,明确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档案与记录等技术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检查维护、运行质量控制、异常情况处置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要求,是对《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部分内容的修订;《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为首次发布,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协议层次和协议内容等技术要求。

更多阅读:

6项水质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发布,涉及光、色、质谱及运行维护规范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运行维护技术规范》、《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等多项标准征求意见。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顶梁柱,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常规的手工监测相比,水质自动监测具有运行连续、监测实时、数据量大等优势。水站的建设与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的完善,可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能有效反映所在断面水质状况、预警和防范水环境风险,为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管理水平、引导地表水监测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因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弥补了手工监测的不足,水质自动监测在监测水质变化及变化趋势、实时掌握水质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规范∣多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相关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介绍:我国从1999年开展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按照《“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 置方案》(环办监测〔2020〕3号),共设置国考断面3646个,其中1837个断面建有国控水站,仍有1809个断面未建设国控水站。这些监测断面仍然以每月一次的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为主,存在工作任务繁重、数据量少、数据时效性不足、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环境管理的需要。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提到,截至目前,国家已在国考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837个,新建站监测项目主要有水温、 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共计九个。目前运行频次均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自动监测仪器1小时/次,其他项目4小时/次。各省市也建设了数千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以九参数和增配特征污染物为主,水站所有监测项目运行频次与国家网一致。

大批量水站的新建和运行对现有技术体系提出挑战,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和采水单元的建设与验收方面,缺乏系统的、统一的技术规范;水站在安装方面存在水路电路安装不规范、仪器设备随意摆放、整体效果不美观、对水样代表性有一定影响等问题;在仪器设备调试方面由于运维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现有规范调试方法不明确,且忽略了功能检查和调试,导致水站调试不全面,影响后续运行;系统试运行目前的主要依据是试运行期间的数据传输率和故障情况,并未要求进行完善的质控测 试,导致试运行结果不能充分代表新系统的运行情况;大部分水站的质控是通过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相关质控测试的方式,存在质控措施单一、质控间隔长、难以实现远程质控等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分析仪器的运行状态等。

而此次系列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健全“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重要技术支撑。其中,《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站房与采水单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验收等技术要求,是对《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中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站址选择、站房建设与采水单元建设部分的修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安装验收技术规范》明确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档案与记录等技术要求,明确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验收、档案与记录等技术要求;《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常规五参数、CODMn、NH3-N、TP、TN)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检查维护、运行质量控制、异常情况处置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要求,是对《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915—2017)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部分内容的修订;《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为首次发布,规定了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协议层次和协议内容等技术要求。

更多阅读:

6项水质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发布,涉及光、色、质谱及运行维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