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超2500个自动监测站,山东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导读: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以及辐射环境等多个领域,山东省安装超2500个自动监测站,监控范围覆盖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

“15点零5分噪声平均值47.2分贝,最高值50.1分贝,最低值44.5分贝。”5月30日,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这样一组数据。像这样的环境自动监测点位,山东全省已布设了1.4万个,各点位协同工作,每时每刻都在为城市环境把脉。

“与传统的手工抽样监测方式相比,自动监测具有全天候实时连续监测的优势,监测数据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水平,可以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时了解城市各区域的环境状况并针对性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潘光介绍,自2008年起,山东就尝试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自动监测工作,经过16年的不断完善,已构建起覆盖全省、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网络。监控范围覆盖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监测数据通过“一点多发”的方式,同时发送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单位,这些数据已成为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重要依据。

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以及辐射环境等多个领域,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犹如“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大气环境领域,山东共安装了1992个自动监测站,对包括细颗粒物在内的6项指标进行每小时一次的监测。水环境方面,405个自动监测站负责监控高锰酸盐指数等9项指标,每4小时完成一次监测。声环境方面,正在部署安装236个自动监测站,对8项噪声强度指标每分钟监测一次。辐射环境领域的44个自动监测站则对7项指标进行每小时监测。此外,在污染源监控方面,已实现对7761家企业的11391个排污口的自动监控,这些监控点每1—2小时就会对二氧化硫等18项指标进行一次监测。

为助力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用数据决策、管理、服务,山东打造了生态环境“数据超市”,建立省级数据向各市的全量返还机制,实现了数据的跨级流动。环境质量、污染源等实时监测数据在这里实现了“即产生、即汇聚、即共享、即开放”的高效循环,每年为各市的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约3.75亿条数据支持。

目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网向社会开放了106项数据资源,每年数据开放量在2.5亿条左右。基于“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开发了“环境随身带”应用场景,方便公众能够随时了解全省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来源于:大众日报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15点零5分噪声平均值47.2分贝,最高值50.1分贝,最低值44.5分贝。”5月30日,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这样一组数据。像这样的环境自动监测点位,山东全省已布设了1.4万个,各点位协同工作,每时每刻都在为城市环境把脉。

“与传统的手工抽样监测方式相比,自动监测具有全天候实时连续监测的优势,监测数据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水平,可以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及时了解城市各区域的环境状况并针对性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潘光介绍,自2008年起,山东就尝试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自动监测工作,经过16年的不断完善,已构建起覆盖全省、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网络。监控范围覆盖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监测数据通过“一点多发”的方式,同时发送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单位,这些数据已成为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重要依据。

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以及辐射环境等多个领域,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犹如“千里眼”和“顺风耳”。在大气环境领域,山东共安装了1992个自动监测站,对包括细颗粒物在内的6项指标进行每小时一次的监测。水环境方面,405个自动监测站负责监控高锰酸盐指数等9项指标,每4小时完成一次监测。声环境方面,正在部署安装236个自动监测站,对8项噪声强度指标每分钟监测一次。辐射环境领域的44个自动监测站则对7项指标进行每小时监测。此外,在污染源监控方面,已实现对7761家企业的11391个排污口的自动监控,这些监控点每1—2小时就会对二氧化硫等18项指标进行一次监测。

为助力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用数据决策、管理、服务,山东打造了生态环境“数据超市”,建立省级数据向各市的全量返还机制,实现了数据的跨级流动。环境质量、污染源等实时监测数据在这里实现了“即产生、即汇聚、即共享、即开放”的高效循环,每年为各市的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约3.75亿条数据支持。

目前,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山东省公共数据开放网向社会开放了106项数据资源,每年数据开放量在2.5亿条左右。基于“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开发了“环境随身带”应用场景,方便公众能够随时了解全省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