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杨学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长年一身休闲装的杨学明看来,与自己做的实验仪器打交道是一种乐趣。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光谱,化学动力学,这些在外行人眼里从表象看就枯燥的科研专业,是这位科学家一直喜欢做的事情,并因此引发广泛关注。

  自己做仪器:最重要的建议

  杨学明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过去20年中他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都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科学仪器完成,同时他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仪器。他说:“自己做仪器,这恐怕是我这辈子接受过的最重要的一个建议。”

  十几年前,杨学明在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在设计非常复杂的分子束仪器时,被老师要求向工程师学习怎样设计仪器。他花了一年时间,跟着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在计算机上做出自己的第一套复杂仪器设计图纸。“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从头到尾做仪器,把自己要设计的仪器想得非常清楚。”

  杨学明自己做仪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求解的科学问题所需要的仪器是买不到的,只能自己做。他说:“科学仪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码在所从事的这个研究领域,还没有发现哪个重要成果是用现成仪器获得的。”

  正是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杨学明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共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有8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他的科研成果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他获得过多项重要科学奖励,2011年成为中科院院士。

  有条件做喜欢的事感觉幸福

  对于所从事的研究,杨学明多年来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杨学明在中学时对化学非常感兴趣,考大学时物理考试发挥得好学了物理,此后不管是硕士、博士、博士后,他都选择物理化学这一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他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兴趣是科学的内在推动力,任务型的推动效率不会高。”

  杨学明经常说,“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他在实验中收获乐趣,也在乐趣中不断前进。他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如果是为了生存会感觉很辛苦很累,但如果有兴趣就不觉得累了,“有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杨学明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感兴趣。他收学生先考虑的是对从事的科研项目感不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成绩再好也不会要。杨学明的学生周船耀说,当年考学时,给几位老师发了邮件,结果只有杨老师很快回复并邀请他去实验室参观,“直到现在,杨老师都非常欢迎学生来参观,每年夏天都有人来,还给学生提供住宿费。”

  正是因为兴趣,当被问起他自行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的仪器是否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时,杨学明说:“不需要保护,反倒希望更多人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如果封闭起来,科学便无法进步。”

  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意义重大

  杨学明在2001年放弃了终身研究员职位回到大连化物所,他说:“所里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能做很好的科学研究。”

  杨学明从大连化物所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深造,后应邀到台湾从事研究工作,大连化物所特事特办把杨学明请回了大连:拨给1000万元的启动经费,3年过渡时间中,2001年只需在大连化物所工作两个月,第二年四个月,第三年八个月。

  杨学明说,此前他的研究局限于一个方向,正是大连化物所提供的空间、资源等条件吸引了他。“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认识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同时经济发展也能够为基础科学提供有力支持,我对中国科学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杨学明认为,回到大连化物所,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培养很好的学生。“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这个意义要超出本人搞研究。”10年过去了,他带的数十名学生有些已经毕业,杨学明说:“有个学生已经去北大做教授了,如果能有学生超过我,这就非常好。”

来源于:新华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在长年一身休闲装的杨学明看来,与自己做的实验仪器打交道是一种乐趣。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光谱,化学动力学,这些在外行人眼里从表象看就枯燥的科研专业,是这位科学家一直喜欢做的事情,并因此引发广泛关注。

  自己做仪器:最重要的建议

  杨学明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过去20年中他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都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科学仪器完成,同时他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仪器。他说:“自己做仪器,这恐怕是我这辈子接受过的最重要的一个建议。”

  十几年前,杨学明在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在设计非常复杂的分子束仪器时,被老师要求向工程师学习怎样设计仪器。他花了一年时间,跟着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在计算机上做出自己的第一套复杂仪器设计图纸。“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从头到尾做仪器,把自己要设计的仪器想得非常清楚。”

  杨学明自己做仪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求解的科学问题所需要的仪器是买不到的,只能自己做。他说:“科学仪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码在所从事的这个研究领域,还没有发现哪个重要成果是用现成仪器获得的。”

  正是利用自行研制和原创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学仪器,杨学明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共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其中有8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他的科研成果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他获得过多项重要科学奖励,2011年成为中科院院士。

  有条件做喜欢的事感觉幸福

  对于所从事的研究,杨学明多年来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杨学明在中学时对化学非常感兴趣,考大学时物理考试发挥得好学了物理,此后不管是硕士、博士、博士后,他都选择物理化学这一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他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兴趣是科学的内在推动力,任务型的推动效率不会高。”

  杨学明经常说,“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他在实验中收获乐趣,也在乐趣中不断前进。他认为,从事科研工作如果是为了生存会感觉很辛苦很累,但如果有兴趣就不觉得累了,“有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杨学明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感兴趣。他收学生先考虑的是对从事的科研项目感不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成绩再好也不会要。杨学明的学生周船耀说,当年考学时,给几位老师发了邮件,结果只有杨老师很快回复并邀请他去实验室参观,“直到现在,杨老师都非常欢迎学生来参观,每年夏天都有人来,还给学生提供住宿费。”

  正是因为兴趣,当被问起他自行研制、填补国内空白的仪器是否需要知识产权保护时,杨学明说:“不需要保护,反倒希望更多人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如果封闭起来,科学便无法进步。”

  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意义重大

  杨学明在2001年放弃了终身研究员职位回到大连化物所,他说:“所里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能做很好的科学研究。”

  杨学明从大连化物所硕士毕业后到美国深造,后应邀到台湾从事研究工作,大连化物所特事特办把杨学明请回了大连:拨给1000万元的启动经费,3年过渡时间中,2001年只需在大连化物所工作两个月,第二年四个月,第三年八个月。

  杨学明说,此前他的研究局限于一个方向,正是大连化物所提供的空间、资源等条件吸引了他。“我们赶上了非常好的时代,认识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同时经济发展也能够为基础科学提供有力支持,我对中国科学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杨学明认为,回到大连化物所,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培养很好的学生。“能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这个意义要超出本人搞研究。”10年过去了,他带的数十名学生有些已经毕业,杨学明说:“有个学生已经去北大做教授了,如果能有学生超过我,这就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