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 实验安全再受拷问

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 实验安全再受拷问

事发后,约200名师生紧急疏散,消防车已开到楼下

  2月15日,南京大学实验室甲醛泄漏,“不好了,有气体泄漏,大家快撤!”昨天(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突然传来呼喊声,不少学生闻声后从实验室跑出来,紧急往楼下跑,有的学生立即报了警。事故导致近200人紧急疏散,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新闻:南大实验室发生甲醛泄漏 数百人紧急疏散

  这一起事件也唤起了公众对高校实验室的“危险”记忆:去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在实验室感染病菌、某大学理学楼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失火……为什么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我们应如何规避风险、提高安全系数?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张男星。

  实验风险客观存在,存储及建筑布局等均可引发安全问题

  记者:近几年高校实验事故频发,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张男星:每所高校都有数量不等的实验室,仅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就拥有4029个实验室,进行400多万个小时近14万个实验。国家更是将实验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平台来建设。

  实验室实验包括验证已有现象或结论,也包括探求未知现象和猜想,都含有创新成分。从一定角度讲,实验室安全问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风险问题,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去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规避实验室风险、减少实验室事故几率,降低实验室伤害范围与程度。

  记者:实验室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张男星: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实验用品与设备及其存储方式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化学品、生物制品原本具有的毒性、易燃性、感染性,会因存储位置和方式的不妥更易导致事故。另一类是实验室建筑及空间布局带来的安全问题,比如,非专门建筑的改建实验室,与其他用房共处的联体实验室,非专业隔离系统的普通空间实验室,都会因为这些建筑不能满足实验室实验的基本或极限要求导致事故。再一类是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其执行力度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实验准备、实验流程、实验室管理等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实验人员不严格执行,都会带来实验事故。

  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缺口最大,安全建设应纳入大学章程

  记者:安全问题是否会制约实验的发展?

  张男星:在现有能力条件下,我们无法实现实验室零事故;而我们也不可能因为发生了实验室事故,就停止高校的实验室实验。相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高水平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实验室实验,其重要地位还会得到加强。有好些已发生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是我们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最近颁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规定了包括实验室实验在内的高校实践教学比重,其中理工农医类高校不得少于25%,高职高专不得少于50%。这更是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提出了重大挑战。

  记者:应如何加强实验室安全保障?

  张男星: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应该只看成是某个学科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或者是某个高校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而应看成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应该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纳入高校办学的总体规划与制度之中。一方面,将实验室建设置于提高办学质量的高度,纳入大学章程的范畴,有效推动实验室基本建设以及总体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保证它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促进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达标,不仅是用地用房的总体面积达标,更要关注九项校舍的分类达标,尤其是实验室实习场所达标以及科研用房的建设状况。据统计,201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校舍面积缺额最多的就是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占有总缺额26%的份额,缺额面积近350万平方米。在面积达标的同时完善实验室建筑的功能设计,要有利于实验室的人流、物流等专门化要求。另外,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要从全校的实验室,而不是某个学科、某个老师的实验室角度,全面加强校领导、教师、实验室辅助人员、学生等多人群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识、安全制度的遵守以及紧急自救措施等内容。

来源于:新华网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更多推荐

写评论…
0
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 实验安全再受拷问

事发后,约200名师生紧急疏散,消防车已开到楼下

  2月15日,南京大学实验室甲醛泄漏,“不好了,有气体泄漏,大家快撤!”昨天(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突然传来呼喊声,不少学生闻声后从实验室跑出来,紧急往楼下跑,有的学生立即报了警。事故导致近200人紧急疏散,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新闻:南大实验室发生甲醛泄漏 数百人紧急疏散

  这一起事件也唤起了公众对高校实验室的“危险”记忆:去年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在实验室感染病菌、某大学理学楼因实验操作不当而失火……为什么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我们应如何规避风险、提高安全系数?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张男星。

  实验风险客观存在,存储及建筑布局等均可引发安全问题

  记者:近几年高校实验事故频发,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张男星:每所高校都有数量不等的实验室,仅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就拥有4029个实验室,进行400多万个小时近14万个实验。国家更是将实验室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平台来建设。

  实验室实验包括验证已有现象或结论,也包括探求未知现象和猜想,都含有创新成分。从一定角度讲,实验室安全问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风险问题,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去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规避实验室风险、减少实验室事故几率,降低实验室伤害范围与程度。

  记者:实验室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张男星: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实验用品与设备及其存储方式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化学品、生物制品原本具有的毒性、易燃性、感染性,会因存储位置和方式的不妥更易导致事故。另一类是实验室建筑及空间布局带来的安全问题,比如,非专门建筑的改建实验室,与其他用房共处的联体实验室,非专业隔离系统的普通空间实验室,都会因为这些建筑不能满足实验室实验的基本或极限要求导致事故。再一类是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其执行力度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实验准备、实验流程、实验室管理等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实验人员不严格执行,都会带来实验事故。

  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缺口最大,安全建设应纳入大学章程

  记者:安全问题是否会制约实验的发展?

  张男星:在现有能力条件下,我们无法实现实验室零事故;而我们也不可能因为发生了实验室事故,就停止高校的实验室实验。相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高水平的实践创新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实验室实验,其重要地位还会得到加强。有好些已发生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是我们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最近颁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规定了包括实验室实验在内的高校实践教学比重,其中理工农医类高校不得少于25%,高职高专不得少于50%。这更是对实验室安全问题提出了重大挑战。

  记者:应如何加强实验室安全保障?

  张男星: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应该只看成是某个学科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或者是某个高校的实验室安全问题,而应看成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

  应该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纳入高校办学的总体规划与制度之中。一方面,将实验室建设置于提高办学质量的高度,纳入大学章程的范畴,有效推动实验室基本建设以及总体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并保证它的严格执行。另一方面,促进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达标,不仅是用地用房的总体面积达标,更要关注九项校舍的分类达标,尤其是实验室实习场所达标以及科研用房的建设状况。据统计,2010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校舍面积缺额最多的就是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占有总缺额26%的份额,缺额面积近350万平方米。在面积达标的同时完善实验室建筑的功能设计,要有利于实验室的人流、物流等专门化要求。另外,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要从全校的实验室,而不是某个学科、某个老师的实验室角度,全面加强校领导、教师、实验室辅助人员、学生等多人群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识、安全制度的遵守以及紧急自救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