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导读: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全球第一,部分科学仪器亦跻身世界前沿,但产学研转化效率仍待提升。症结何在?五位行业大咖齐聚,深度剖析产学研转化症结,不容错过。

如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所科学的新方向往往由新工具而非新概念所引领。科学仪器作为推动科学进步关键工具,其创新与应用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起步晚等原因,我国科学仪器特别是高端科学仪器严重依赖进口,在中美贸易战发生以来,科学仪器领域“卡脖子”现象频现,严重威胁了我国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而产学研合作是当前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和高效转化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桥梁。然而,当我们审视当前产学研转化的现状时,不难发现其中仍横亘着多重挑战与难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产学研转化过程缓慢……这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产学研转化难的复杂局面。

鉴于此,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一场科学仪器突破创新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特邀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王进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席鹏、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洪、天津大学副教授朱险峰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海锋五位行业大咖,就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症结何在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独到的专业视角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圆桌对话嘉宾发言

(从左往右: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主编李博、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王进步、北京大学/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教授/CTO席鹏、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谭洪、天津大学副教授朱险峰、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总工程师刘海锋)

产学研转化现状:专利多、成果多转化率低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2022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60万件,居世界第一。同样,《全球创新指数2023》的报告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其中六项关键指标居世界首位

尽管我国现成为全球拥有最多顶级科技集群的国家,众多科技成果也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很多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并未实现产业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这不禁引人深思:产学研转化效率,其背后的症结何在?又该如何改善?

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学研三方单兵作战

王进步院长提到部分科研团队虽已在学术和研究领域完成了技术转移,但其研发的科学仪器却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而闲置在实验室中这些实例揭示了当前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严重脱节。科学仪器的研发亟需用户的直接反馈和持续试用,而我国当前的产学研转化机制中,用户的角色往往被边缘化,导致许多科研项目源于学术界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探索,而不是产业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调整视角,让研发与生产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展开,同时积极寻并携手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用户,共同参与到新科学仪器的试用和推广中,以此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使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王进步 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

不围绕用户的创新是无意义的无市场的同时,席鹏教授指出当前产学研协同作战不够充分他对科研人员过往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过去,我们所说的原创性技术更多侧重于某个点的突破,例如是否实现了技术超越,是否具备合法的知识产权,却忽略了产品实际上是综合性能的体现科研人员专注于论文发表与基金申请,高校全力探索教书育人的方法产业界致力于解决用户痛点、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三者——三个不同的命题,若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纽带将它们紧密相联成高效联动的体系,无异于人为地筑起三座彼此隔绝的大坝。产学研单兵作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研发-盈利-迭代良性循环的顺利运行,最终导致一个令人惋惜的局面:各方倾注了大量心血与努力,却无法成功商业化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席鹏 北京大学/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教授/CTO

关键产业链条有缺失,人才平台很关键

谭洪博士指出,产学研转化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进一步阐述:尽管部分教授能够兼顾公司运营,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专长主要集中在学术教学领域要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最终的商业化产品,离不开一个由管理精英与技术专家强强联手组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并拓展教授的初步科研构想,还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确保科研成果具备实用性与竞争力。这一过程绝非将科研成果简单地转化为产品那么直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资源,不断优化和精进产品设计这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环是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深刻理解市场动态,洞察客户需求,并具备团队组织、资源整合的能力。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谭洪 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

朱险峰教授进一步补充,科研机构产出的科研成果通常仅停留在可行性验证阶段,要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还需克服材料成本控制、工艺稳定性提升可靠性保障等重重难关,这些问题超出了科研机构、高校的解决范畴,那么,介于理论验证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地带,谁来填补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并推行一种高效的商业化第三方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第三方机构犹如桥梁,一端连接企业,有效缓解其研发重负,另一端则紧密对接科研前沿,加速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进程。它们扮演着类似大型企业中试部门般的角色,极大地促进产学研合作链条的顺畅衔接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朱险峰 天津大学副教授

刘海锋总工程师详尽阐述了北京怀柔仪器与传感器公司在加速科研院所及企业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进程中的不懈努力。他提到许多中国科学院的前同事向他咨询人才发展、资金支持等政策信息。然而,刘总工程师强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转化的核心远不止于资金产业空间提供那么简单,它更深刻地体现在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构建,这一体系涵盖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技术推广等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优化平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怀柔仪器与传感器公司精心打造了公共技术平台,为初创科技团队及高校科研教师提供专属的打样空间这一平台不仅是科技成果物理上的聚集地,更是创新思维的加速器在这里众多成功范例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产业化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刘海锋 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总工程师

资本市场不青睐,创新生态待完善

科学仪器不同于汽车、手机等大规模消费品,其市场容量相对狭小,投资周期长,回报具有不确定性。这让众多投资者对科学仪器行业持审慎态度,不愿投入太多资金。对此,海归创业者谭博士认为,资本不垂青并不表明科学仪器市场没有生存空间。实际上,许多小而精的企业,依靠专业技术和独特优势,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这些企业常常由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创建,经过持续创新与积累,逐步扩大规模,甚至达成并购。而那些始终保持小而精状态的企业,也因其不可替代性,得以在市场中长期存续。

另外,创新生态的不完善也是限制科学仪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席鹏教授提及,尽管我国在某些科学仪器领域,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测序仪等,已实现了技术原理上的突破,部分高端科学仪器更已跻身国际前列,甚至引领行业潮流,但至今尚未诞生诺贝尔奖级别那般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能够彻底重塑行业格局的创新成果。

多位嘉宾表示,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思考。朱险峰副教授提及高校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学生比较温和,缺乏棱角,不喜欢向老师提问同时,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和经济效益的考核与激励不足,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动力,只有部分教师靠着情怀投身产业。

席鹏教授补充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界,在科研方面更多地关注所解决的问题是否为产业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当三方的价值观汇聚到一起时,我们就能齐心做一些事情,推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当整个创新生态得到改善时,科学仪器行业将会被赋予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圆桌对话合影留念


来源于:仪器信息网

打开APP,掌握第一手行业动态
打赏
点赞

近期会议

更多

热门评论

新闻专题

写评论…
0

如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所科学的新方向往往由新工具而非新概念所引领。科学仪器作为推动科学进步关键工具,其创新与应用尤为重要。

长久以来,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起步晚等原因,我国科学仪器特别是高端科学仪器严重依赖进口,在中美贸易战发生以来,科学仪器领域“卡脖子”现象频现,严重威胁了我国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而产学研合作是当前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和高效转化的主要路径和关键桥梁。然而,当我们审视当前产学研转化的现状时,不难发现其中仍横亘着多重挑战与难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产学研转化过程缓慢……这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产学研转化难的复杂局面。

鉴于此,近日,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一场科学仪器突破创新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特邀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王进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席鹏、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谭洪、天津大学副教授朱险峰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海锋五位行业大咖,就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症结何在这一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独到的专业视角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圆桌对话嘉宾发言

(从左往右: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主编李博、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王进步、北京大学/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教授/CTO席鹏、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谭洪、天津大学副教授朱险峰、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总工程师刘海锋)

产学研转化现状:专利多、成果多转化率低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2022年中国专利申请量约160万件,居世界第一。同样,《全球创新指数2023》的报告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其中六项关键指标居世界首位

尽管我国现成为全球拥有最多顶级科技集群的国家,众多科技成果也已跻身世界前列,但很多成果停留在实验室,并未实现产业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这不禁引人深思:产学研转化效率,其背后的症结何在?又该如何改善?

科研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产学研三方单兵作战

王进步院长提到部分科研团队虽已在学术和研究领域完成了技术转移,但其研发的科学仪器却因缺乏实际应用场景而闲置在实验室中这些实例揭示了当前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技术研发市场应用严重脱节。科学仪器的研发亟需用户的直接反馈和持续试用,而我国当前的产学研转化机制中,用户的角色往往被边缘化,导致许多科研项目源于学术界对某一领域知识的探索,而不是产业界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调整视角,让研发与生产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展开,同时积极寻并携手具有行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用户,共同参与到新科学仪器的试用和推广中,以此验证技术的实际效果,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使之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王进步 国科科仪(北京)高端装备研究院院长

不围绕用户的创新是无意义的无市场的同时,席鹏教授指出当前产学研协同作战不够充分他对科研人员过往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过去,我们所说的原创性技术更多侧重于某个点的突破,例如是否实现了技术超越,是否具备合法的知识产权,却忽略了产品实际上是综合性能的体现科研人员专注于论文发表与基金申请,高校全力探索教书育人的方法产业界致力于解决用户痛点、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三者——三个不同的命题,若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纽带将它们紧密相联成高效联动的体系,无异于人为地筑起三座彼此隔绝的大坝。产学研单兵作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研发-盈利-迭代良性循环的顺利运行,最终导致一个令人惋惜的局面:各方倾注了大量心血与努力,却无法成功商业化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席鹏 北京大学/北京艾锐精仪科技有限公司教授/CTO

关键产业链条有缺失,人才平台很关键

谭洪博士指出,产学研转化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进一步阐述:尽管部分教授能够兼顾公司运营,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专长主要集中在学术教学领域要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最终的商业化产品,离不开一个由管理精英与技术专家强强联手组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并拓展教授的初步科研构想,还能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确保科研成果具备实用性与竞争力。这一过程绝非将科研成果简单地转化为产品那么直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资源,不断优化和精进产品设计这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难实现的一环是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深刻理解市场动态,洞察客户需求,并具备团队组织、资源整合的能力。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谭洪 小鳄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CEO

朱险峰教授进一步补充,科研机构产出的科研成果通常仅停留在可行性验证阶段,要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还需克服材料成本控制、工艺稳定性提升可靠性保障等重重难关,这些问题超出了科研机构、高校的解决范畴,那么,介于理论验证与大规模生产之间的地带,谁来填补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并推行一种高效的商业化第三方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第三方机构犹如桥梁,一端连接企业,有效缓解其研发重负,另一端则紧密对接科研前沿,加速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的转化进程。它们扮演着类似大型企业中试部门般的角色,极大地促进产学研合作链条的顺畅衔接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朱险峰 天津大学副教授

刘海锋总工程师详尽阐述了北京怀柔仪器与传感器公司在加速科研院所及企业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进程中的不懈努力。他提到许多中国科学院的前同事向他咨询人才发展、资金支持等政策信息。然而,刘总工程师强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转化的核心远不止于资金产业空间提供那么简单,它更深刻地体现在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构建,这一体系涵盖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技术推广等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有效的资源整合、共享、优化平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怀柔仪器与传感器公司精心打造了公共技术平台,为初创科技团队及高校科研教师提供专属的打样空间这一平台不仅是科技成果物理上的聚集地,更是创新思维的加速器在这里众多成功范例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为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产业化树立了崭新的标杆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刘海锋 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总工程师

资本市场不青睐,创新生态待完善

科学仪器不同于汽车、手机等大规模消费品,其市场容量相对狭小,投资周期长,回报具有不确定性。这让众多投资者对科学仪器行业持审慎态度,不愿投入太多资金。对此,海归创业者谭博士认为,资本不垂青并不表明科学仪器市场没有生存空间。实际上,许多小而精的企业,依靠专业技术和独特优势,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这些企业常常由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创建,经过持续创新与积累,逐步扩大规模,甚至达成并购。而那些始终保持小而精状态的企业,也因其不可替代性,得以在市场中长期存续。

另外,创新生态的不完善也是限制科学仪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席鹏教授提及,尽管我国在某些科学仪器领域,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测序仪等,已实现了技术原理上的突破,部分高端科学仪器更已跻身国际前列,甚至引领行业潮流,但至今尚未诞生诺贝尔奖级别那般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能够彻底重塑行业格局的创新成果。

多位嘉宾表示,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思考。朱险峰副教授提及高校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学生比较温和,缺乏棱角,不喜欢向老师提问同时,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当前高校的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和经济效益的考核与激励不足,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动力,只有部分教师靠着情怀投身产业。

席鹏教授补充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界,在科研方面更多地关注所解决的问题是否为产业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当三方的价值观汇聚到一起时,我们就能齐心做一些事情,推动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当整个创新生态得到改善时,科学仪器行业将会被赋予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科学仪器产学研转化难,症结在哪?

圆桌对话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