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 大会介绍
  • 会议日程
  • 演讲嘉宾
  • 会议赞助

“材料表征与分析检测技术”主题网络研讨会(2021)

直播时间 12月14日 09:30 - 12月15日 18:00

大会介绍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是关于材料的成分、结构、微观形貌与缺陷等的分析、测试技术及其有关理论基础的科学。是研究物质的微观状态与宏观性能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科学研究、相关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

仪器信息网(instrument.com.cn)将在2021年12月14-15日继续举办“第三届材料表征与分析检测技术网络会议(iCMC 2021)”,两天的会议将分设成分分析、表面与界面分析、结构形貌分析、热性能分析等四个专场,邀请材料科学领域相关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专家、知名科学仪器企业技术代表,以线上分享报告、在线与网友交流互动形式,针对材料科学相关表征及分析检测技术进行探讨。为同行搭建公益学习互动平台,增进学术交流。

主办单位:仪器信息网


收起

会议日程

12月14日 成分分析专场
09:30
10:00
基于质谱技术的纳米材料多维表征
刘倩(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10:00
10:30
看回放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MLD技术及其应用
刘玉兵(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总工/教授级高工)
10:30
11:00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ZnO本征缺陷的磁共振研究
刘小龙(中山大学 副教授)
11:00
11:30
看回放 ICP-MS/MS在高纯稀土检测中的应用
吴伟明(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主任/副教授)
12月14日 表面与界面分析专场
14:00
14:30
看回放 材料表面及表面分析方法
程斌(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员/副主任)
14:30
15:00
看回放 CATT离心粘附力检测技术在材料表征方面的应用
邓世宁(罗姆(江苏)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
15:00
15:30
看回放 接触角测量表面处理和涂层评价
侯志云(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 应用专家)
15:30
16:00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李展平(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高级工程师)
16:00
16:30
看回放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低维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杜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12月15日 结构与形貌分析专场
09:00
09:30
看回放 扫描电镜在热障涂层研究中的应用
曾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测试中心主任)
09:30
10:00
看回放 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陈振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0:00
10:30
牛津仪器显微分析技术进展及应用
杨小鹏(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科学家)
10:30
11:00
聚焦离子束系统在微纳米结构形貌表征中的应用
彭开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高级工程师)
11:00
11:30
看回放 布鲁克EDS、EBSD及SEM-XRF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禹宝军(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布鲁克纳米分析应用经理)
11:30
12:00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
李慧(上海大学 副研究员)
12月15日 热性能分析专场
14:00
14:30
质量控制技术在提升热分析实验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丁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4:30
15:00
热分析软件 STARe简述
陈成鑫(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热分析技术专家)
15:00
15:30
热分析技术与应用浅析
王晓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15:30
16:00
看回放 电池材料的热性能分析方法之绝热加量热法(ARC)
薛钢(苏州玛瑞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

  • 曾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测试中心主任)
    曾毅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测试中心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任,上海市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与表征专业技术平台主任。主要从事扫描电镜相关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度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出版材料显微结构表征技术学术专著2部。担任上海市显微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扫描电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 程斌(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员/副主任)
    男,1962年出生,山西人,研究员。南开大学化学专业学士,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硕士。现就职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及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技术负责人、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与表征、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具有深厚的高分子材料及材料表面科学基础知识,在解决聚合物材料制备,改性以及涉及表界面性质复杂体系的粘合剂/涂料/油墨开发等方面问题有丰富的经验。教授研究生《材料表面与界面》等2门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碳四碳五烯烃工学》、《填料手册》。编写国家级精品课教材《仪器分析》第十四章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北京市化工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委员。
    展开
  • 刘倩(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刘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万人计划青年拔尖等资助。获科学探索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CAIA奖特等奖、MIT TR35 China等奖励。在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ES&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展开
  • 陈振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陈振宇,男,1978年生,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微束分析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和科技部条件平台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微束分析国家标准5项。现为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秘书,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
  • 丁延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丁延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2002年开始从事热分析与吸附技术的分析测试、实验方法研究等工作,现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委员会化学分委会委员等。曾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主持修订教育行业标准《热分析方法通则》(JY/T 0589.1~4-2020),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7项。编著《热分析基础》(2020年3月,512千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热分析实验方案设计与曲线解析概论》(2020年8月,387千字,化学工业出版社)。
    展开
  • 吴伟明(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副主任/副教授)
    吴伟明,江西理工大学分析与测试中心副主任与技术负责人,从事分析测定和应用化学方面的研究三十余年。主要从事电子精细化学品研制、再生金属的分离提取以及相关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起草编制国家标准制定二项和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数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数项,获专利发明2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 杜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 教授)
    杜轶,教授,博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硕士(2007年),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UOW)工商管理认证学位(2010年)和材料学博士学位(2011年)。2014年起担任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团队负责人、北航-伍伦贡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入选包括UOW Vice-Chancellor’s Research Fellowship、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Future Fellowship,国家高水平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计划项目。目前在北航物理学院物理系工作并组建表面物理与量子物质研究团队,主要研究兴趣为在原子尺度设计并研究新型低维量子材料的生长、物性和新奇量子效应;室温液态金属智能响应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光电催化及能源转换的表面热力学和动力学原子/分子尺度原位研。主要研究手段为分子束外延沉积(MBE)、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隧道谱(STS)、针尖增强型拉曼(TERS)、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球差矫正透射电镜(ac-TEM)等。授权专利3项,发表 SCI 论文 230 余篇(包括 Science, Sci. Adv., Nat. Energy, 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Nano Lett.,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等),引用 7300 余次,h-index为 47。
    展开
  • 李慧(上海大学 副研究员)
    李慧,博士,目前为上海大学副研究员,博导,负责三维原子探针设备的测试与分析。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原子探针层析技术分析析出强化合金中强化相的析出长大机制;2.通过晶界工程调整镍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晶界处第二相的析出与分布规律,并提高材料的宏观性能。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展开
  • 刘小龙(中山大学 副教授)
    刘小龙,中山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2008年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获得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2年,法国里昂催化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后;2013-2018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采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催化材料晶化机理及催化过程的研究。现在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宽禁带半导体的本征缺陷和掺杂, 锂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的研究,气敏材料的机理研究。在包括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J. Phys. Chem. Lett.等杂志发表论文60 余篇。
    展开
  • 薛钢(苏州玛瑞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薛钢,苏州玛瑞柯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在材料和电池量热技术应用和方法开发有10年的经验;目前致力于加速量热仪(ARC)方法的推广工作,并已经为整车厂和电芯厂提供了很多电池安全评测的成功解决方案;2018年在《储能与科学》杂志《电池安全性专刊》上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评估的ARC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为ARC在解决电池安全性测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规范的测试过程解析和数据分析方法。
    展开
  • 刘玉兵(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总工/教授级高工)
    中国建材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在XRF分析的主要科研工作经历有:主持完成科技部XRF相关重大仪器专项任务一项,主持制定XRF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各1项,研制XRF国家标准样品一项,申请并授权XRF分析相关专利10多项,建立了以无需准确称量熔剂与样品制备玻璃熔片为特征的MLD方法,XRF分析中的基体元素影响系数的实验测定方法和理论计算新模式均为国内外首创。国内外期刊发表XRF相关论文10多篇,培养XRF专业硕士研究生3名。多次应邀为国内外主要XRF仪器生产厂家(包括布鲁克、理学、帕拿科、热电和岛津等)进行仪器评价和技术讲座,具有XRF技术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建材行业第4批公示的科技评审专家。
    展开
  • 李展平(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高级工程师)
    李展平博士1979-1983年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1983-198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工学硕士;2004-2005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1986年6月-1991年4月留校任职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任助教、助理研究员。1991年6月-2005年12月赴日本ULVAC-PHI 株式会社表面分析室工作,历任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实验室主事(专家)。2006年1月至今被人才引进至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任高级工程师。目前主要利用AES、XPS、SIMS等表面分析技术从事固体材料表面分析、结构表征等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
    展开
  • 王晓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王晓红,副研究员,中国化学会会员,全国分析与应用裂解协会理事,目前在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工作,长期从事含能材料热分析、动力学、热解机理、分析方法、构效关系、分析计量及先进制造等研究工作,尤其在热分析联用技术研究材料机理及动力学方面涉猎较多,首次与研究团队在国内建立了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实现了材料热分解过程和气体产物的红外质谱同时检测。以课题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承研国家级基金课题、计量课题及专项课题15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受理国防发明专利12项,起草制定了企业和行业方法标准7项。
    展开
  • 彭开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高级工程师)
    彭开武,男,高级工程师。1999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微纳加工研究室从事基于电子显微镜(含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电子束曝光机的研制工作, 先后参与四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仪器改造项目,其中200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中央微结构中心从事微纳米器件工艺研究。2007年起至今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检测技术室从事聚焦离子束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加工与表征,包括:三束(离子束、电子束、光束)加工技术及相关的设备研制、电子显微镜表征技术等。
    展开
  • 邓世宁(罗姆(江苏)仪器有限公司 总经理)
    邓世宁博士,德籍。2007年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雷根斯堡大学金属有机化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曾就职于联合利华以及莱茵化学,任公司高管。2014年加入罗姆仪器德国总部,于2016年创办罗姆仪器中国分公司, 一手搭建罗姆中国团队,目前任罗姆(江苏)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展开
  • 侯志云(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 应用专家)
    大昌华嘉科学仪器部应用专家,曾工作于华谊集团、全球著名材料表征仪器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材料物性表征,专注于应用方法的开发和建立。多年的材料分析行业工作背景,具有丰富的材料颗粒,表界面表征经验。
  • 杨小鹏(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应用科学家)
    杨小鹏,博士,2010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博士课题主要研究材料的相变过程。曾任职EBSD后处理功能软件开发,熟悉EBSD底层的计算。2014年加入牛津仪器,主要负责EBSD技术支持及推广工作至今。擅长相变、晶体学和织构分析、善于编写程序分析、解决晶体学相关的计算问题。
    展开
  • 陈成鑫(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热分析技术专家)
    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区热分析仪器部技术应用顾问。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硕士。具有丰富的热分析仪器原理、结构及应用经验,并熟悉各类热分析仪器的分析方法及测试技巧,尤其是对制药和食品行业的应用有深入的研究。
    展开
  • 禹宝军(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布鲁克纳米分析应用经理)
    禹宝军,2012年获得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高性能钢铁材料高温微观组织演变,主要运用TEM、SEM及EBSD研究其机理。毕业后加入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任职研究员,擅长利用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及失效分析。2014年加入布鲁克,负责EDS, EBSD, Micro-XRF等产品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及应用开发,有非常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理论水平,尤其在平插式能谱仪FlatQuad、同轴TKD等高端产品应用领域,更是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展开

参会指南

一、报名贴士(敷衍填写将不予审核)

  • 1、请认真填写各项,您的手机号为您的参会凭证。

  • 2、报名后,参与直播可获取会后资料、加交流群。

二、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 1、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

  • 2、如无法正常参会,请拨打页面下方电话,帮您解决

三、会议资料(交流群,会后视频)

  • 1、报名并参与直播可与专家问答交流。会议群会在直播当天展示,会议ppt无法提供。

  • 2、关注【仪器信息网微服务】,微信提醒会议进度,便捷查阅近期会议及视频回放。

  • 3、下载【仪器信息网app】,获得会后回放视频、免费下载10万篇标准、获得实验室操作实战宝典等精品资料。

联系我们

  • Name:杨编辑
  • Tel:15311451191
  • Cell:15311451191
  • Email:yanglz@instrument.com.cn
  • 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 刘老师
  • 联系我们
  • 参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