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您未报名本次会议
请联系主办方报名

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仅限内部人员,非内部人员无法参会】请内部人员输入手机号进行观看

杨臻:158 0116 9739

确定
会议人员身份验证

获取验证码重新获取(60s)
提交
  • 大会介绍
  • 会议日程
  • 演讲嘉宾
  • 会议赞助

LECO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应用进展

直播时间 09月22日 13:30 - 02月16日 16:55

大会介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作为色谱领域高端的分离及鉴定技术,因其优异的高分离度、高峰容量、高灵敏度以及特有的结构谱图特征等优势,受到众多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环境、石油化工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为复杂体系的分离分析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

  美国LECO公司作为GC×GC技术的领跑者, 早于2002年推出全球首台商业化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Pegasus4D系统),时至今日,该技术平台经过数次技术创新和品牌升级,历经20年的市场考验,赢得了众多国际知名分析化学研究团队的认可和赞誉。

  为共同推动GC×GC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促进力可用户间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推动前沿分析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普及,力可公司将于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内在仪器信息网平台分设4个专场,举办“LECO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应用进展 主题网络研讨会”。会议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针对石油化工、食品风味、环境以及代谢组学等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探讨和技术交流。

  会议期间还有多轮抽奖,诚邀您的参与!期待我们先进的解决方案能够为您实验室GC-MS分析平台提供助力!!!

主办单位:LECO力可 & 仪器信息网


收起

会议日程

09月22日
石油煤炭化工主题
13:30
14:10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在石油地质方面的应用
翁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气相色谱质谱实验室负责人)
14:10
14:50
视频教程 催化裂化柴油中芳烃及其加氢产物的分子鉴别
王乃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14:50
14:55
第一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4:55
15:35
全二维色谱技术在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分析中的应用
李群花(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15:35
16:15
视频教程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中间馏分油分子组成表征
马晨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16:15
16:55
轻质油全组分GCXGC-TOF检测方法与应用
师生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化学实验室主任)
16:55
17:00
第二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0月20日
食品风味主题
14:00
14:30
视频教程 多维GC-MS技术及在酿造食品工业中应用
范文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员)
14:30
15:00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白酒风味物质特征剖析
郑福平(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15:00
15:05
第一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5:05
15:35
视频教程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解析茶叶关键嗅感物质
朱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副研究员)
15:35
16:05
全二维气相色谱在粮油产品风味方面的应用
王婧(益海嘉里研发中心 主任工程师)
16:05
16:35
GC×GC–TOFMS在梨风味物质分析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张文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6:35
16:40
第二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1月24日
环境主题
14:00
14:30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非靶标筛查
高丽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14:30
15:00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在污染源排放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黄广寒(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博士生)
15:00
15:05
第一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5:05
15:35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联用仪全面解析柴油车尾气中中等挥发和半挥发有机组分
何潇(深圳大学 副研究员)
15:35
16:05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在新型高毒性消毒副产物识别中的应用
张 迪(同济大学 博士)
16:05
16:35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工业废水污染物检测及润滑油排放的异味分析
何晓蕾(宝钢中央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16:35
16:40
第二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02月16日
代谢组学主题
14:00
14:30
视频教程 多维色谱-质谱用于代谢组学的研究
许国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14:30
15:00
视频教程 基于高通量GC-TOF的开放式在线代谢组学数据库系统(Using Open Access Online Metabolomic Databases with High Throughput GC-TOF)
Oliver Fiehn(美国加州大学 教授,美国代谢组学协会主席)
15:00
15:05
第一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15:05
15:35
视频教程 全二维气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呼吸组学(哮喘、硬化症)和代谢组学(结肠癌、肺炎)的研究模型 Research model of GCxGC-TOFMS in breathomics (asthma, systemic sclerosis) and metabolomics (colorectal cancer, lung disease)
Jef Focant(比利时列日大学 教授 Dioxin2023主席)
15:35
16:05
视频教程 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纪剑(江南大学 副研究员)
16:05
16:20
视频教程 基于GC-TOFMS的非靶向及靶向代谢组平台应用
池逸(麦特绘谱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16:20
16:35
视频教程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
陈曳(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16:35
16:50
视频教程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VOCs功能代谢组学及风味组学研究和应用
宁璞(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项目部经理)
16:50
16:55
第二轮抽奖
主持人(仪器信息网 主持人)

演讲嘉宾(按报告时间排序)

  • 翁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气相色谱质谱实验室负责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气相色谱-质谱实验室,长期从事石油地质领域气相色谱-质谱,全二维气相色谱仪器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十余年来共参与制定、修订相关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5项(包括凝析油全二维气相色谱组分分析方法SY/T 7315-2016),出版全二维气相色谱相关应用专著1本,发表全二维相关SCI EI论文十余篇,荣获勘探院、中石油集团公司、石油行业相关奖项10余项。
    收起
  • 王乃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博士,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研究室,副研究员,从事油品分子水平表征工作10余年,研究开发石油分子水平表征分析方法,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授权专利4项,申请6项软件登记著作权。曾获得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20年第二届全国石油化工分析测试技术学术报告会优秀会议论文;2018年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提名奖。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NB/SH/T 6044—2021 《液体石油产品中含放射性碳生物基含量的测定 加速器质谱法》。
    收起
  • 李群花(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科研与安健环部;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直接液化油分子水平表征工作,研究开发煤直接液化油分子水平表征分析方法,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授权专利4项。承担或参与多项企业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
    收起
  • 马晨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家色谱中心;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分析检测与标准化研究室,高级工程师;负责炼油产品(汽、煤、柴油等)色谱-质谱方法开发及石油产品质量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擅长复杂样品的全二维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开发与实验方案设计;承担或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重要地方标准(汽柴油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收起
  • 师生宝(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化学实验室主任)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职位:地球化学实验室主任,石油天然气标准化委员分石油地质实验分委员研究方向和兴趣:油气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油藏中微生物次生作用对原油组成的影响,原油中不同类型化合物微生物降解规律等。实验室管理工作:长期从事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资质认定CMA管理,长期从事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全二维-TOF、稳定同位素质谱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收起
  • 范文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员)
    范文来,江南大学研究员,饮料酒现代风味化学创始人,国家发明二等奖主要获得者,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美国化学会(ACS)会员,全国酿酒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副院长,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酿酒工程、酒类风味化学、饮料酒品质与安全、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研究,发表各类论文23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杂志如 Compr. Rev. Food Sci. Safe(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综述)、JAFC(美国农化)、Food Chem.(欧洲食品化学)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单篇引用超过390次(google 学术),出版中文专著4部(《酒类风味化学》主编、《白酒品评与勾兑》、《白酒生态发酵与智能化酿造》、《技术创新推动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副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酒类风味化学》主编、《酿酒分析与检测》副主编),译著1部(《风味,香气和气味分析》),参与编写了《Flavor Chemistry of Wine and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和《Sex, Smoke, and Spirits: The Role of Chemistry》各2章。专注于连字符仪器分析技术,如样品预处理的柱色谱分离、SPME、SPE、SBSE等技术与仪器分析GC-O、GC-MS、GC × GC-TOF-MS、HPLC、LC-MS、LC-TOF-MS等结合技术。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30项科研成果被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1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成果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二、三等奖。
    收起
  • 郑福平(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郑福平,博士,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政府特殊津贴人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等多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1项。目前主要从事传统酿造食品风味与品质研究工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发表论文逾300篇。
    收起
  • 朱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副研究员)
    朱荫,女,1989年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20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有机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职,2019年1月晋升副研究员。目前为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研究骨干,构建了茶叶代谢&分子感官组学平台,首次查明了茶叶香气的手性分布特征,全面解析了不同茶类的香气化学物质基础,为高香茶树品种选育、茶叶品质提升及溯源等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国家及省部级合(协)作项目2项、技术服务18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其他奖项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20篇(其中JCR Q1期刊17篇;累计当年影响因子118.827;累计被引频次707次,单篇最高引用106次),EI期刊5篇,TOP中文期刊2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第1发明人4项);参编著作2部。
    收起
  • 王婧(益海嘉里研发中心 主任工程师)
    女,1985年1月出生,汉族,食品专业硕士,就职益海嘉里研发中心,从事粮油风味及感官分析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研究课题涉及风味油脂、谷物、植物蛋白以及乳制品多个领域,助力集团几十余款新品上市,并多次参加国内外风味会议报告和标准修订。所在的课题组研究课题有:①粮油产品关键风味贡献物质鉴定;②集团内粮油产品感官专业评价体系建立(花生、牛油、橄榄油、黄油、调味品等);③风味与感官相关性研究。应用领域包括风味成分鉴定,掺杂鉴定,氧化稳定性监控,异味鉴定,指纹图谱等。
    收起
  • 张文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张文君,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农产品中化学物质残留、风味及营养标志物质分析与评价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果蔬风味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发,擅长相关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等仪器方法开发及应用,发表研究论文近10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主持团体标准2项。
    收起
  • 高丽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
    2006年在中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研究工作,建立了多维色谱分离分析复杂POPs的分析方法,方法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开展了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非靶标筛查,识别出多种新型高风险有机化合物。多次作为负责人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的POPs分析国际比对,比对结果优秀。编写了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监测报告,已提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研制标准参考物质2项,编制生态环境部监测标准一项,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二等奖获得者(排名3),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等。
    收起
  • 黄广寒(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博士生)
    黄广寒,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I/SVOCs)的源排放特征。在研究中运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污染源分子水平的排放特征进行解析,对生物质燃烧源、石化源、印刷源和汽修源的污染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对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城市商业餐饮源的排放浓度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污染源的全挥发性区间的源谱,为污染源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的贡献提供了新证据。以第一作者在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Particuology上发表文章两篇。
    收起
  • 何潇(深圳大学 副研究员)
    何潇博士,深圳大学副研究员,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哲学博士学位。2019-202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科研助理工作,2020年进入深圳大学工作,期间一直从事有关机动车尾气组分研究,大气颗粒污染物的观测、源解析和全二维气象色谱和超高分辨质谱数据算法的开发工作。近五年在EST, ACP, AE等国际权威环境和地球科学类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近五年作为技术骨干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香港一般研究基金、香港研资局合作研究基金、香港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等多项科学研究。
    收起
  • 张 迪(同济大学 博士)
    张迪,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内容为饮用水中新型高毒性消毒副产物(DBPs)的识别、生成机制及综合控制研究。研发出固液耦合-全二维色谱分离-高分辨质谱分析的非靶向分析识别技术,国际上首次在消毒后的饮用水中甄别出高毒性卤代苯乙腈类和卤苯胺类芳香族含氮DBPs,成功解决了新型微痕量DBPs难以识别与精准定量的难题;并开发出排阻色谱分离与理化/光学特性同步检测的有机组分多维解析技术,高效筛选新型高毒性DBPs氯苯乙腈的关键前体物。以第一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环境和水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 论文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及国际发明专利1项,参与我国首部含氮DBPs分析标准(《饮用水中N-二甲基亚硝胺测定液相色谱法,DB 31/T 1215-2020》)的起草、颁布与实施。获奥加诺奖学金一等奖、绿苗计划奖学金、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等近十项奖励。
    收起
  • 何晓蕾(宝钢中央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宝钢中央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有机分析实验室负责人,主要从事钢铁领域(主要是环境保护方向领域)的有机分析技术研究,致力于钢铁行业污染物控制,治理和消减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曾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钢铁行业二噁英类污染物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和国家发改委项目《烧结废气余热循环利用低碳排放工艺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收起
  • 许国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代谢组学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正在担任TrAC-Trends Anal. Chem.的特约编辑, Metabolites的副主编及Anal. Chim. Acta, J. Proteome Res.等10多个杂志编委,HPLC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常委。已在PNAS, Nature Protocols, Hepatology, Advanced Science, Diabetes Care, Cancer Res., Clin. Chem., Anal. Chem.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H-指数: 71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89(Google)。申请发明专利超百件(其中80多项已授权)。
    收起
  • Oliver Fiehn(美国加州大学 教授,美国代谢组学协会主席)
    早期代谢组学学科创始人之一,Oliver Fiehn 教授在代谢组学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迄今发表了 220 多篇论文,从 1998 年开始担任德国波茨坦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担任组长。获得2014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讲座奖和代谢组学学会终身成就奖。2005-2015 年担任代谢组学协会董事会成员。 自 2004 年起,他担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基因组中心Fiehn实验室教授。 自 2012 年以来,他担任 NIH 西海岸代谢组学中心主任,并协调管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三个卫星实验室进行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的综合解释。 Fiehn 教授的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人类群体、动物和植物模型以及细胞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他的研究实验室专注于标准化代谢组学报告并建立代谢组学数据库,例如拥有超过 200,000 个公共代谢物质谱的北美 MassBank 和 BinBase,库容超过 90,000,涵盖 1,900 多类研究。 Fiehn 教授的实验室成员开发代谢组学的分析化学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化学信息学工作流程和软件进行化合物自动化鉴定。通过大数据统计、数据挖掘和基于通路的绘图工作来解释人类疾病的代谢组学数据。 他还研究了从代谢物损伤修复到内源代谢物的生化基础性科学问题,即在细胞中获得调节功能的初级代谢物的化学转化。
    收起
  • Jef Focant(比利时列日大学 教授 Dioxin2023主席)
    比利时列日大学化学系主任,质谱实验室有机和生物分析化学组负责人,同时兼任分离科学的专业顾问。Focant教授是欧盟制订新法规工作组成员,他所在实验室是二噁英和PCB欧盟国家示范实验室网络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分离科学中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新色谱技术的开发,并在GC×GC-TOF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上做过很多方法开发和研究;依据QA/QC要求下人体生物监测和食品控制领域实施新兴策略。在过去的15年里,Jef教授一直活跃在全二维分析领域,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家,他还活跃于分离科学的其他领域,例如,医学和刑侦领域中复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表征,以及代谢组学(对生命系统的所有小分子的分析)方向研究。他喜欢用最先进的分析技术来解决实际的分析问题,2018年,Focant教授被授予GCxGC终身成就荣誉奖。
    收起
  • 纪剑(江南大学 副研究员)
    纪剑,美国西海岸代谢组学研究中心Fiehnlab联合培养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研究员,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副院长,入选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托举人才计划。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代谢组学研究,主持”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与代谢相关机制等国家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2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收起
  • 池逸(麦特绘谱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贾伟教授课题组,拥有十几年代谢组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经验。博士期间主要从事代谢组学检测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科委自然基金项目,在J PROTEOME RES,METABOLOMICS, CHEM RES TOXICOL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篇。
    收起
  • 陈曳(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经理)
    专注于代谢组学领域,服务过近百家医院、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代谢组学数据分析、解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 宁璞(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创新项目部经理)
    现任职苏州帕诺米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新项目部经理,具有9年以上生命科学科研服务相关从业经验,服务过的客户和项目覆盖农学和医学研究的多个方向,包括基础科研、临床转化等等。熟悉掌握高通量测序技术,并在近几年主要负责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多组学研究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在临床代谢组学、代谢组学与肠道多组学整合等方向有较丰富的项目经验。
    收起

参会指南

一、报名贴士(敷衍填写将不予审核)

  • 1、请认真填写各项,您的手机号为您的参会凭证。

  • 2、报名后,参与直播可获取会后资料、加交流群。

二、参会方式(手机电脑均可参会)

  • 1、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

  • 2、如无法正常参会,请拨打页面下方电话,帮您解决

三、会议资料(交流群,会后视频)

  • 1、报名并参与直播可与专家问答交流。会议群会在直播当天展示,会议ppt无法提供。

  • 2、关注【仪器信息网微服务】,微信提醒会议进度,便捷查阅近期会议及视频回放。

  • 3、下载【仪器信息网app】,获得会后回放视频、免费下载10万篇标准、获得实验室操作实战宝典等精品资料。

更多

相关课程

联系我们

  • Name:刘亚伟
  • Tel:010-51654077-8266
  • Cell:15718850776
  • Email:liuyw@instrument.com.cn
  • 会议赞助:15718850776(微信同号) 刘老师
  • 联系我们
  • 参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