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

仪器信息网官本位专题为您整合官本位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官本位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官本位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官本位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官本位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官本位相关的资讯

  • 清华教授:官本位是对科学精神的严重扭曲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学精神名家谈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特质无非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理性、质疑。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看来,官本位,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都是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刘兵表示,科学的进步和创新需要怀疑精神,而在官本位思想主导下,往往是下级服从上级,似乎人的职务越高,说话的真理性就越强,这与科学精神本质是矛盾的。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学而优则仕”现象突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 text-indent: 2em " 您如何看待中国科技界的官本位现象? /span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刘兵:官本位,通俗来讲,是一种以官位高低作为评判人的价值尺度或以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心理意识。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我国科研界,官本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近些年有加重的趋势。究其原因,“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影响很大,在研究所和大学,青年研究人员都想当所长、校长,在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却去做了行政工作,这是一种人才浪费。当前,官本位、行政化超过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比科研经费不足、创新力不足等问题的杀伤力还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对官位的追求和盲从,会对科研工作产生哪些具体影响?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刘兵:科学的本质是追求真理和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官本位则强调对官位的追求和职位的盲从,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精神的扭曲。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具体来讲,当前的科学研究,如果没有项目、资金的资助是很难顺利进行的,官本位的介入,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公,让没有处在领导位置的科学工作者处于不利的地位,不能真正独立地领导科学研究,甚至申请不到相应的项目,得不到资助。某种程度上讲,这不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此外,伟大的思想无不来源于自由的探索,官本位意味着管理者有更多干涉、管理的权力,这无疑会影响人们的自由探索。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严重影响科研评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科研评价中官本位问题是否同样突出?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刘兵:1941年,竺可桢曾发表文章,将科学精神概括为“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 默顿将科学精神具体化为四种规范,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统来讲,很多人把科学精神与早期科学社会学派中的精神气质联系在一起,如普遍主义。以科研评价为例,普遍主义认为操作时只看科学成果本身,与研究者本身的社会属性,如宗教、地位等无关,现实中,官本位主导下的评价体制显然不是这样。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传统科学规范中,科学研究强调无私利性,而官本位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多其他利益,这与科学精神中对科研的追求也是矛盾的。人们从事科研,以发现科学真理,探究未知为最基本目标,而官本位思想下,因为科研做得好,可以升官,升官又带来很多额外的好处,这样人们做科学的动机就变得很不纯粹,成为私利化的追求。 /p
  • 诺奖能拯救中国科技体制吗
    虽然我国在科技事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科技界同仁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中国的科技体制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革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培养的科学家或在大陆所做的工作还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三五年内有一位中国大陆培养的科学家或在大陆所做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就能证明中国的科技体制没问题了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在我看来,现行的中国科技体制存在以下重大问题。即使将来5年内有一位中国大陆培养的科学家或在大陆所做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奖,这些问题也非解决不可。   第一,科技创新的核心没有放在公司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创新(尤其是应用科技创新)的核心不在公司,大多数公司研发不足,缺乏像西方以研发创新带动公司赢利的模式,更多是靠低工资或人口红利和垄断,甚至是靠山寨模仿而赢利的模式。如通讯领域缺乏像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农业生物领域缺乏孟山都等类似的公司。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并不是赢利驱动的科研模式,加之专利权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不够完善,风险投资还跟不上来,所以导致研究和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科技创新还没能真正发挥其威力。在我的理想中,未来中国的大学应该集中搞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应该以公司为主 同时理顺从成果到应用,或科技创新到创造赢利之间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科技兴国战略。   第二,“官本位”在戕害着中国的科技   中国科技体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是“官本位”,说“官本位”戕害了中国的科技,一点也不过分。“官本位”让中国科学家最爱当官,也让很多项目资金和成果揽在“官科学家”手里。当官后的科学家,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投身于科研,而是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维护着自己政研通吃的优势。“官本位”毒害了很多的年轻科学家想法,“研而优则仕”成了他们的目标,把探索真理的目标和兴趣抛在了脑后 “官本位”还带坏了很多的年轻科学家,让他们在未成名之前就耳濡目染“官科学家”的以研养政、以政辅研、政研通吃的游戏。在这方面,中国自上而下的改革能否触动科研体制的上位者和既得利益者是个考验。   第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及考核和奖励制度存在较大缺陷   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方面,重大项目几乎以发包方式进行,对于少数工程技术性项目而言,或许举国体制式的大攻关大协作可以创造奇迹,但对于理论科学研究则不太适合。而且这种重大项目在申请上存在不透明,运作上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即使是一般的项目,也感觉管理得较死,尤其是经费使用方面。在考核和奖励制度方面,相比取得的成果而言,获得大项目和大课题的科学家更受到推崇。在成果、奖励申报和鉴定方面存在较大操作空间,水分较大。科研考核以数成果、项目、论文数为主,强调数量甚于质量,强调“客观”甚于同行评议结论。   总之,与其急着瞄准诺贝尔奖,不如沉下心来改革中国的科技体制。“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正本清源,获得诺贝尔奖自然会水到渠成。
  • 国家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医院高校取消行政级别
    我国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公布,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中国十年后人才达1.8亿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发布,该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围绕这一目标提出的具体指标包括人才资源总量增加到1.8亿人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等。   围绕2020年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纲要提出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在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方面,提出规范行政行为,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在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方面,提出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探索公推公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事业单位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全球招聘制度。   纲要还提出了10项重大政策和12项重大人才工程。   十二项重大人才工程   1、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4、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5、文化名家工程   6、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7、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8、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9、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10、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11、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12、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十项重大政策   1、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2、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3、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4、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5、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6、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7、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8、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9、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10、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焦点1 党政人才可从社会选拔   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扩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跨地区跨部门交流任职范围。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人才制度。   【解读】曾参与过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研究和调研的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心主任萧鸣政说,这打破了现存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壁垒。比如公务员队伍,除非企事业单位相关级别的人才能进去,否则凡进必考。但现在这种做法,就可以实现企事业人才可以到党政机关去,党政机关人才还可以到企业去,三个通道打通了,有利于人才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让这三个系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和配置人才,让人才适得其所。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认为,现在人才流动面临很多体制上的障碍,彼此之间有各自封闭的系统。现在人才纲要提出的新理念,使得人才流动更通畅,人才体系更开放,足以实现大的人才流动局面,实现人才的无障碍流动,有利于进一步激活人才。   虽然提出这种理念和原则,但需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些要在制度上改革,有些需要在机制上有所创新。   焦点2 医院高校取消行政级别   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解读】萧鸣政说,目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存在行政级别,一方面是对传统的沿袭,同时也是受社会上官本位的影响。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这些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有行政级别要求。   比如,要招一个局长,必须在处长位置上干过 选拔一个处长,必须在副处长的位置上干过等等。按现在人才纲要的要求,在选拔人才时要打破这种界限,完全看他做出了什么业绩,有什么样的经历和素质,而不能有一个级别要求。   彭剑锋直言,科研院所、学校甚至医院的行政级别应该取消。而且对科研院所、学校和医院的评价,改由社会来评价他们的好与坏。   此外,取消这些单位的行政级别,也不应成为这些单位的人才去党政机关任职的障碍。如果教授到政府任职,要以能力和业绩为本,而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以级别为本,不是靠熬年头熬出来的。这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   焦点3 国企推行股权期权激励   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   健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   【解读】萧鸣政分析,以前产权激励制度也提过,但不像这次明确。他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这种政策的提出显得更加必要。   不过,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出台相对应的配套制度,要有成熟的资产评估办法,到底给多少股权或期权合适,这些都要考虑成熟,有制度可循。   在彭剑锋看来,这次突出产权和股权激励,是承认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和知识资本的价值,意味着员工可以持股,使国企的人力资本能够参与分配,实现了知识的资本化。   他说,国企存在行政化倾向,对一些国企领导来说,做企业家不是追求,做官才是追求。现在提出这一理念,就是要把企业的长期发展,跟人才自身发展实现同步,把人才的长期利益跟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官本位相关的方案

官本位相关的论坛

  • 把消解和ICP都放在一个小房间内会不会直接开个不符合项。

    我公司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领导的话就是真理。一方面实验室扩展的东西太多了,现在集合一部分研发实验也在认可实验室里面做,所以实验室里面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现在领导外行,而且要把前处理和ICP放一个房间里,劝了不肯听,如果现场评审时会不会直接开不符合项,如果我是老师我肯定直接开了。消解用的的加热板即使有通风装置,也会造成室内温度不稳定,那样对光谱测试影响很大。大功率的抽风机造成的气流震动也会对ICP有影响,还有哪些隐藏的影响,知道的说一下。

  • 【转帖】“谁”在阻碍科技人才成长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数量庞大,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极度匮乏。从1900年到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等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497名科学家中,没有一名中国国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1997年到2006年收录的论文,按22个学科领域分类分析,各学科排在前250名左右的顶尖科学家,全世界共约6097人。其中,美国排在第一位,有4016人;中国排在第十九位,只有19人,其中15人来自香港,4人来自大陆。二是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大学生比例已经很高,但根据洛桑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报告2009》提供的调查数据,中国在57个国家和地区中,合格的工程师可获得性仅排在第五十二位。学历不等于能力,可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仍然把学历放在优先位置。三是企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教育部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即使是工程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到企业工作的也只有15%。这与美国正好相反:美国超过80%的博士生到企业去工作。哪些因素阻碍科技人才成长?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学术单位行政化。官本位的体制对学术研究构成了非常大的障碍,很多学术活动不遵循学术自身规律。比如许多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管理上仍然用行政管理的办法来套用学术管理,学术单位是官员主导而不是学者主导,学术资源也更多地被各级官员所掌控。所有的学术机构都有行政级别,单位领导和学术职务都由行政任命。中央人才规划纲要已经提出要逐步取消大学、科研机构和医院的行政级别,期待尽早实现,越早越好。二是人才评价短期化。现在对人才评价明显存在短期化倾向,突出表现在对SCI论文的过度重视。只要发表了SCI论文,奖金、职称和各种附加利益随之而来。这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评价机制,使得浮躁风盛行。此外,目前学术研究中缺少批判精神,比如院士制度,评上了院士就意味着成为无所不能的学术权威。科学精神最核心的就是批判精神,国际学术界一向倡导平等的对话和讨论包括正常的学术批判,但我们至今还缺乏这种学术氛围。

  • 严监管强执法,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

    [align=cente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 2018年第19期《工商行政管理》杂志以”合格评定如何更好地传递信任“为主题,刊登系列文章,集中报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深化改革和加强监管情况,受到广泛关注。今天,刊登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刘卫军司长、认可检测司许新建司长联合署名文章《严监管强执法,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供研究参考。[/color][/color][/align][align=left][color=#444444][color=#444444][/color][/color][/align][align=center][b]严监管强执法[/b][/align][align=center][b]让认证检测行业回归社会本位[/b][/align][align=left] 加强和完善对认证检测市场的监管,是发挥质量认证体系“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和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大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一些认证检测领域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有效性不高、企业获得感不强、“认证检测乱象”等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破除认证检测行业“劣币驱逐良币”,实现行业优胜劣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把认证检测市场监管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常抓不懈,从而进一步落实好“放管服”改革要求,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align][align=center][b]“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取得成效[/b][/align][align=left] 近年来,认证认可建立了“法律规范、认可约束、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认证监管体系建设覆盖90%的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建立了11个认证监管区域联动机制,制定了10余件行业自律规范,搭建起行政监管、机构认可和人员注册三方信息通报与协查机制,创新“双随机一公开”、风险分析、溯源管理、自我声明、分类监管、信息公示等监督方式。[/align][align=left] 一是组织开展 “认证乱象”专项整治。利用大数据、申投诉等渠道信息筛选确定重点监管对象,组织经验丰富的行政执法人员和行业专家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监管,重点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及获证有机产品的监督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仅2018年上半年,撤销5家认证机构资质,对29家认证机构实施行政警告,撤销2名审核员执业资格和41名审核员职业资格。[/align][align=left] 二是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与风险预警。对消费者直接接触多、涉及人身安全的高危产品以及抽查合格率下滑或波动大的 CCC获证产品加大“双随机”抽查力度。全面考核认证机构的责任追溯和风险防控机制,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风险信息分析预警工作。2017年以来,全国查处 CCC 认证无证制售和进口违法行为1088例,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12家指定实验室撤销、注销或暂停相应资质 ;对抽查发现的223家企业的256张不合格证书予以撤销、暂停处理。完善3C 认证“云桥”服务平台,对电商平台销售的3C 目录内产品进行在线核查。截至目前,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通过“云桥”校验 CCC 证书数据1亿余次,因商品未填写3C 信息或 CCC证书失效下架商品300余万件。[/align][align=left] 三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联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组织全国3.6万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资质认定自查 ;在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37项,汇总发布能力验证计划1000余项。2017年以来,共对4702家检验检测机构采取了撤销、暂停资质与行政告诫处理。[/align][align=center][b]以问题为导向,锁定监管重[/b]点[/align][align=left] 下一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根据认证检测工作的专业特点和主要流程环节,梳理分析认证检测行业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把握关键,精准定位,深入开展认证和检测市场监管工作。[/align][align=left] 针对管理体系、服务和一般工业品认证等自愿性认证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认证机构买证卖证的违法行为 ;二是认证记录与实际不符,对关键过程审核不到位 ;三是审核员 / 检查员擅自减少现场审核时间甚至不到现场 ;四是审核员 /检查员收取红包,索取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等。[/align][align=left] 针对食品农产品认证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认证机构擅自降低有机认证标准,现场检查避重就轻,产品检测不能覆盖所有认证产品种类,认证决定流于形式 ;二是企业伪造、冒用有机认证标志或有机码 ;三是有机认证基地使用禁用投入物质等。[/align][align=left] 针对强制性产品认证领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行为 :一是列入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 ;二是认证证书撤销或暂停期间,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继续出厂、销售、进口 ;三是伪造、冒用、买卖3C 证书等。[/align][align=left] 针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和机动车检验机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行为:一是在“三检合一”实施过程中,柴油货车尾气检测弄虚作假、屏蔽和修改车辆环保监控参数以及缺项漏项、重复收费等违法行为 ;二是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和监测能力范围、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标准物质使用、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符合要求等。[/align][align=left] 针对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要加强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检验机构、能力验证提供者、标准物质生产者、良好实验室规范等认可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对认可业务流程、认可评审过程、认可结果有效性和认可人员管理进行监督,保障认可结果的有效性。[/align][align=left] 针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重点检查以下违法行为 :一是未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擅自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 ;二是超出资质认定证书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范围开展检验检测活动 ;三是未经检验检测或者以篡改数据、结果等方式,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等违法违规行为。[/align][align=center][b]标本兼治,加强执法监管[/b][/align][align=left] 认监委将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探索构建以信用监管、风险监管为核心的新型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和维护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法定职责分工,对辖区内认证检测活动和认证检测结果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和随机抽查,并依法对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应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检查方式,对辖区内认证机构、认证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管检查。可通过认证认可综合监管平台和资质认定证书查询平台查询认证机构、认证企业、认证证书以及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信息,建立所属辖区认证检测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对问题频发的认证检测机构、区域、行业、产品可加大抽查权重。[/align][align=left]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发现违法违规的认证检测行为要严格依法严肃查处。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增减、遗漏认证规则规定程序的认证机构,及对篡改数据和出具虚假检测数据和结果,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法严厉查处。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针对社会上反映的“认证检测乱象”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尤其要针对“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 ;买证卖证、关键认证环节走过场 ;认证人员收红包、索取不合理差旅食宿费用 ;检验检测机构无资质认定证书检测、超资质认定范围检测”等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坚定去疴除弊,重点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打击认证检测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公正规范的认证检测市场环境。[/align][align=left] 此外,加强认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下一步,将完善行业失信惩戒机制,根据新修订的《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认证行业永久禁入和永久退出。制定《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失信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认证行业失信退出机制,结合“认证乱象”专项整治查处结果,公布认证行业第一批黑名单。力争今年年底前与相关部委联合发布《认证领域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备忘录》。[/align]

官本位相关的资料

官本位相关的仪器

  • 我们的下一代 8 通道 NanoDrop Eight 分光光度计增强了各种功能,可以确保样本适用于下游的检测:检出限扩展 — 高达 10,000 ng/μL 的 dsDNA 和 145mg/mL 的 IgG智能分析 — 软件可显示浓度,并鉴定和校正核酸和蛋白质样本中发现的常见杂质制药准备 — 可选的符合 21 CFR Part 11 要求的软件可确保轻松合规,并为 LIMS 整合做好数据输出准备Acclaro 污染物鉴定确保样本的高质量样本污染会抑制下游的反应或错误地提高计算的浓度,从而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Acclaro 技术可确保样本的高质量,这样可以成功地进行下游工艺处理,并避免出现成本高昂的返工。dsDNA、RNA 和 Protein A280 应用程序所用的 Acclaro 技术可鉴定和校正样本中的共纯化污染物自动检测 — 降低机械臂后,NanoDrop Eight 软件内置的自动空白 (Auto-Blank) 和自动检测 (Auto-Measure) 功能立即启动样本检测符合人机工效学的灵巧移液设计 — 基座阵列与仪器正面垂直对齐,让用户可享受舒适自然的移液操作;移液器导轨是磁性的,可左右移动,让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的用户都能快速、舒适地分配样本样本位置照明灯 — 不会混淆下一步需要测量的样本;样本位置照明灯的 LED 亮起,可以保持样本检测的正常进行从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到生物样本库和从事临床试验的学者,都需要确保科学数据的完整性。可选的Thermo Scientic™ SciVault™ 软件可帮助您的实验室在每一步工艺流程都遵守联邦数据法规。简化管理 — 可选的 SciVault 软件集成到 NanoDrop Eight 软件用户界面中符合美国 FDA 21 CFR Part 11 — 控制用户账户访问、应用数字签名和查看审核日志联网多台仪器 — 在中央计算机上安装 SciVault 软件,以便控制权限,并查看不同实验室中多台NanoDrop Eight 仪器的审核日志验证您的系统 —— IQ/OQ 文件和服务可用于确认您的仪器是否在制造商的规格范围内运行
    留言咨询
  • 国产800速生化分析仪厂家?800测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价格一台多少钱?800速生化分析仪厂家直销,找库贝尔陈经理 1.基本情况处理速度:800测试/小时(不含电解质)可进行常规生化(肝功、肾功、心肌酶谱、电解质、血脂等)免疫(免疫球蛋白、补体、肿瘤标志物等)测定可对血清、血浆、尿、体液等样品进行测定。同时测定项目数:110项 2.样本盘系统样本位:155个单盘双圈样本盘外圈:90个常规样本位,15个急诊样本位內圈:35个校准位,8个质控位,2个清洗液位,5个预留位样本盘内圈2-8℃持续冷藏*支持样本条码扫描3.试剂系统试剂位110个单盘双圈同轴双驱试剂盘(外盘65个试剂位,内盘55个试剂位)内外试剂盘带有2个独立停止按钮在线装载试剂功能带液面检测功能,立体防撞功能的试剂针2根内置试剂条码扫描2℃~8℃连续冷藏功能 20~350μl(1μl步进)
    留言咨询
  • 特点:分立式一体机,触摸屏操作全自动分析,测试速度160T/H样本位与试剂位可根据需求随时调整样本位最高可达42个,试剂位可达26个90个反应杯,超长无人值守时间随量跟踪技术,智能防撞功能试剂开放,可选用国内外试剂
    留言咨询

官本位相关的耗材

官本位相关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