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大

仪器信息网慕尼黑工大专题为您整合慕尼黑工大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慕尼黑工大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慕尼黑工大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慕尼黑工大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慕尼黑工大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资讯

  • 科研项目该如何来评估—访慕尼黑工大孟立秋教授
    近日,就科研项目评审实践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慕尼黑工大孟立秋教授。孟教授结合她6年来在慕尼黑工大副校长任上的工作经验和个人的思考,深入剖析了相关案例,让人深受启发。   科研项目该如何来评估?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最公正有效的办法。这里面涉及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评估标准怎么定 二是谁来评。评估标准不能仅看文章,或是专利。以前的一些作为评价的最基础的东西现在被过度的商业化和媒体炒作歪曲了,急需建立一套更加综合和符合时代特点的评估体系。至于做评审的人,一定要找那种品德高尚、敢说良心话的科学家。应该通过评审人才库的不断筛选,把那些没有科学操守的人淘汰出去。   不能简单地套用评估指数   科技日报:孟教授,作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您一定参加过很多评审?   孟立秋:的确参加了德国境内不少类型的评审工作,它们既包括不定期评人、评项目或者评整个科研机构的任务,也包括作为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一员定期参与的评审活动。人才评选比如作为洪堡基金会的评审委员会成员,来面试和评选每一年的洪堡学者。项目评审比如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DFG)的重大战略项目(SFB),它类似于中国的&ldquo 973&rdquo 项目。机构评审是指某个联邦政府下属研究所或某所大学的学院的整体调查和评估。另外,我也作为成员参与一些决策顾问委员会的常务活动,每个任期通常为三年,比如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评议会,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的监事会,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评议会,还有两个马普研究所的监事会。   科技日报:您认为科研项目应该如何来评估?   孟立秋:科研项目的评估是一个难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最公正有效的办法。这里面涉及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评估标准怎么定 二是谁来评。就目前的现实来看,评估标准不能仅看文章数量、专利数量和获奖数量。以前一些并不完全量化却行之有效的评价基础现在被歪曲了不少。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更加综合的评估体系。   科技日报:为什么不能仅看文章和专利,这些不就是研究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吗?   孟立秋:抛开那些本来就不能用文章和专利来衡量水平的专业不说,相对于定性指标,量化指标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容易比较,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的评审专家只要根据量值的高低就能不费时不费力地作出结论,即使有失公平,也因为有了这些量化指标作为依据,不用担心被追究责任。然而,凡有常识的人都明白,一两个量化指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科研道德及其成果的好坏。但很多人认为,量化指标总比完全没有指标强,在一个经济主宰一切的当今社会,这就导致了不少科研单位为了图省事把量化指标作为方向标的现象。在国内外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很多评审制度被公式化了,变成了生产线。   就发表文章而言,有专门的翻译机构可以帮助你把文章翻译成非常标准的英文文章。其结果是,有的人即使英文不过关,也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发表大量有国际影响力的文章。文章数量越多的研究者可以拿到更多更大的项目,然后继续用课题费请人翻译发文章。固然,利用翻译服务传播科技思想的作用应当得到肯定,但这样的研究者却很难直面国际评审的提问,更不用说代表所在国参与国际评审工作了。   关于专利,众所周知,专利有国别的影响,各国的审核尺度不一样。有些研究者把专利当成了和企业进行交易的筹码。某些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专利应付行业测评,质量论证或者进入地方百强企业的名单,因此肯出钱购买和企业并无直接关系的专利。而大学的科研人员则把卖专利获得的创收用来改善自己和员工的生活。评完奖,升完职,专利就完成使命,锁进抽屉里,跟知识的商品化和造福社会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的一种&ldquo 互利&rdquo 合作完全违背了专利和创新的宗旨。   科技日报:某一篇文章的实际价值,与他发表在什么杂志上面是否有关系?影响指数高的杂志读者多,被引用的可能性也会高一些,不是这样吗?   孟立秋:国际学术界面临的尴尬是,评审者往往用刊登文章的杂志影响力而不是文章本身的科学价值来判断一个人的科研水平。固然,一份杂志的影响力是靠已发表的高质量文章积累换来的,有时候一期杂志里出现一篇轰动性的文章就很可能把杂志的整体影响力提高一大截。新的文章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被收录这点无可非议,这和考入名校是一个道理,但也并不说明完全没有&ldquo 挂羊头卖狗肉&rdquo 的误区。在已经成为品牌的杂志上发表新的文章既需要自己的实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借着前人或他人的光。在我看来这就像以一个人一身的名牌来判断这个人很富有一样。有可能是这个人自己辛苦赚了钱,但也有可能是他家里有钱,还有可能是他借了钱或甚至偷了钱。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问钱是怎么来的,而不是名牌本身。   文章的价值可能指某种对社会有益的正价值,也可能指尚未得到充分验证从而引发的争议。科技文章的引用次数高和文章的价值会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同领域的读者群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所对应的文章的索引指数并不可比。如果硬要比,势必会伤害那些冷门专业的科学家的热情,迫使大家放弃自己的追求,跟着大众一起赶潮流。另外,文章的价值不一定体现在它的原创价值上。能够识别和理解原创性成果的专家数量必然是极少数。因此,原创性的成果往往在其开始阶段反而是被冷落的或者因为保密的缘故不可以随意公布。像《自然》《科学》这样的杂志,它的不少内容是综述性文章,介绍某个学科或成果前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由于综述面很广,语言必须尽量大众化,吸引不同层面的读者,特别是在读博士生。综述性文章写起来很苦,它们的作者基本上都是高屋建瓴的顶级科学家。名家的作品被传播的可能性大,加之杂志的读者面广,被引用数也会高很多。但这只能说明综述性文章是原创性成果的宣传推手,它本身不一定就是原创的。   此外,我们必须警惕很多制造出来的引用数,比如自引用,就是在自己的后续文章里过度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有的科研团队要求队员们尽量互相引用,不管内容是否相关。同理,有的出版社明目张胆地要求投稿人尽量引用本出版社的刊物,从而提高来稿的录用率。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科学的亵渎。照这样发展下去,科研体系不崩盘才怪。现在其实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付出代价也要维护科学的纯洁性   科技日报:除了评价标准要更加公正客观,由谁来评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孟立秋:决定由谁来评的确很难。这其中一定要坚持一些硬性的规定,例如不能有偏袒,就是要由没有连带关系的人来评。但这不是说为了要把利益关系切割清楚而去找一个不懂行的人来做评审,那样就真成了盲审。理想的评估人必须既公道,又懂行。事实上这样的人有的是,问题是如何把这些人找出来。这应该是人才管理团队主要任务之一。   你和一个人相处时间长了,或者你经历他所组织的事情多了以后,你就会对他有一个判断。很多人的判断加起来就可能是一个很中肯的综合判断。比如,当大家平时在餐桌上吃饭时说到某一个科学家时都竖起大拇指,那说明他是个无争议人物。但无争议人物有两种,一种是老好人,另一种是品德高尚又思想独立的人。假如就连那些经常挑剔的人都说某个人无可争议的话,那这个人无疑是评审任务的最佳人选。我在德国遇到的评审人员绝大多数无论是文化、专业背景,还是品格都非常过硬。   科技日报:直言不讳的人以后还会被请去做评审吗?会不会出现逆向的淘汰?一般来说讲好话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孟立秋:搞评审就是要找那种品德高尚、敢说良心话的人,否则评审就会变成形式主义。但良心话可以以不同方式讲出来,最好是以理服人的方式。性格过于孤僻又不善言辞的学者在业务上可能是一把好手,但难以胜任评审工作。而那种和稀泥、以相互利益为主的行为只会带来良心上的折磨,使我们走向堕落和腐败。如果评审中掺杂了利益、关系和交易,那就会变成一件使所有的参与者都很痛苦的事情。评者不光明磊落,赢者就不理直气壮。对于科学家来说,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应该以科学质量为重。因为昧一次良心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把自己的人品给弄坏了。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从维护科学尊严的角度是没有一点商量余地的,但他们在做人方面却并不一定是咄咄逼人的。我见过不少大科学家,包括一些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情商也极高,很关心爱护学生和下属,低调谦虚,肯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否则他们怎么会赢得公信力,连那些经常挑衅的人都没有异议呢?   科技日报:您的意思是关键看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   孟立秋:对。但如果我们言行不一致,空谈人格和道德便很容易让人觉得虚伪,还不如老百姓说&ldquo 我爱名利,我就是俗人一个&rdquo 来得质朴和直率。每个国家其实可以不断完善一个专家库,其中包括对科学家的个人品行的评价,一旦发现违规就把他永久剔除出这个专家库,使其丧失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做评审的资格。另外,这种专家库还应该有轮岗制度,避免某些人长期把持某个领域,从而产生惯性。   我们也要避免缺乏监督机制的自评自估。就中国的科研评审现状而言,形成让国际专家参与评审的机制很重要,旅居海外的优秀中国学者也不少,信息的透明和保密规则执行得当的话,他们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没有利益的关联,要优先选择那些无法被收买的人。有些海外学者与国内有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难免包括某些直接的利益诉求,比如打算回国参与各种计划,获得项目资助或者奖励等等,只要稍微把持不住就有可能丧失公正心。怎样避免&ldquo 入套&rdquo 其实是对人品的一个考验。国家的科研体制也要通过完善和执行法规为海外学者营造一个良性的学术评审环境。   德国如何评审重大战略项目   科技日报:孟教授,您能否介绍一下德国是如何评审重大战略项目的。   孟立秋: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有一类被称作SFB的项目,可以翻译成特别研究领域,它主要面向基础学科,类似于中国的&ldquo 973&rdquo 项目。这类项目由一个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所根据国际上的前沿课题和重大科学问题,集中学科优势协同申请, 获得资助的话,整个项目可以分期进行,每期为7年左右,若通过中期评审,项目可以持续十几年。一个SFB项目大概会有20多个子项目,每一期的资助额度通常是几千万欧元。资助费用全部用来按工资标准雇佣研究人员和购买项目必需的特殊设备。没有一分钱可以作为申请人的外快。由于慕尼黑工大申请SFB项目很活跃,我获得一些机会以学校管理者的身份见证最后一轮的里程碑后评审。   具体来说,从立项到申请,涉及到的人很多,所以需要一个项目负责人。首先这人会与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有一个大致的专题讨论会。基金会负责SFB的业务部门要预估一下这个项目够不够分量,经费申请合不合适等等。SFB项目还有一些硬性的标准,比如考察这些申请者曾经做过的工作。如果觉得够分量,那接下来就好好写申请。然后有一个评审和答辩的过程。项目负责人要介绍各个子项目的主要内容、期望的成果、子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子项目对整个核心研究主题有什么样的贡献。评审时每一个子项目的负责人,包括参与子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并回答有关的提问。   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本身有一个几千人的评审人员库,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新一次。每年新毕业的博士会自动进入这个评审人员的候选库,作为第三梯队成为一个可能的评审人员。此外,人员库里还包括各个专业的著名教授、海外的德裔优秀科学家、人品高尚的顶级科学家以及这些顶级科学家推荐的科学家等等。对于某一个SFB项目,基金会会从这个库里选大约10个人进行评审。一般来说SFB项目的评审者大部分都是那些经验比较丰富,有开阔专业视野的人。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并不合适,因为他们大多只在自己的专业上钻研过,还达不到见多识广的程度。   评审一般进行两个整天。先是逐个子题目的答辩,然后评审者集中到一个地方去打分。打分时要注明理由,为什么这么打分。比如根据这个人目前的业绩,他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算顶级的呢,还是仅比一般情况好一些,或者是在上升阶段。这个理由必须让外人听着都能信服,而且要有很多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要派人监督,把这些理由全部记录下来。   科技日报:为动辄数千万欧元的项目作评审,基金会得给这些评委们多少报酬?   孟立秋:没有任何报酬。而且很多著名科学家还必须放下手头的各种工作,从外地或外国赶来。当然,评审时间通常会提前一年左右就跟他们约好。只要没有特殊理由(比如身体原因),基金会只报销经济舱的机票,不管飞行路程多远,评审成员的住宿标准也按普通教授的待遇计算,超过部分自理。比如汉堡那样的大城市的住宿标准是一晚不超过90欧元。有一次我自己因为忘了在指定的旅馆预订房间,结果住宿超标10欧元,只好自理。我也遇到过在同一个城市有连续两次但不同项目的评审活动,中间有一天轮空。那一天的费用我也得自理。   科技日报:没有报酬!让这么多顶级的科学家花两个整天的时间,他们还有积极性吗?   孟立秋:说实话,没有劳务费这个规定的确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积极性。倘若一个科学家同时得到两项评审任务,一项是自然科学基金会的任务,另一项是来自工业界的任务,前者可能需要他花一周的时间却分文不收,后者可能只需要他花三天的时间,报酬相当于他的月薪。一般人肯定会仔细掂量一番。专家们何尝不希望他们负的责任以及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某种象征性的认可。但大家也承认,报酬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如果给了,大家又会为给多少而争论,所谓不患寡,患不均。争来争去人就不知不觉地变俗了。   德国的科学家们不论名望多高毕竟仍是工薪阶层,如果为了致富的话,他们恐怕不会选择在学术界工作。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早就论述过,&ldquo 如果把科学当作职业,人们一定会很失望。但如果把科学当作人生的目标,那么还是有大量的人无怨无悔地作这种选择&rdquo 。德国的学术专家们生活不算很富裕,但也不缺钱,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在乎的是生命的意义,因此没有无休止的贪欲,对几乎洁癖的科研管理体制并没有什么抱怨。如果他们所从事的这个领域获得好几个SFB项目,他们就有很大的成就感。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弟子们和学术圈里的同行们都在热火朝天地搞研究,就很知足。   科技日报: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怎么来选择这些国际评审委员?   孟立秋:针对具体的项目,基金会有一个专家委员会提名。国际评审委员有的是从以前的洪堡学者中选,有的学者本身可能就参与过基金会的一些研究活动,还有大量的海外德裔科学家。基金会自己还有一个&ldquo 猎人计划&rdquo ,经常通过搜索来收录最新的科学家的信息。比如近期在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轰动性文章的作者。基金会一般会先向认识这个科学家的德国教授咨询,准确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然后才联系并发出评审邀请。连续多年了,德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中国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是最大的外国学者学生群体,不少人在读期间或离校回国之后科研成绩显著,但遗憾的是,应邀来做评审的中国学者还太少,和留学生群体的基数完全不成比例,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 慕尼黑工大创建全新芯片 可在34分钟内检测出军团菌
    p   当在空调制冷装置被军团菌感染时,人体可能会患上严重甚至致命的军团病。因此,定期检查水中的细菌是非常重要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最新研发的芯片承诺将比以往更快检测出军团菌。检查军团菌的典型方法包括将水样放入培养皿中,然后等待10至14天,观察是否有细菌培养物生长。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2f990a73-392e-4f8c-89e9-60679b3e89e0.jpg" title=" NewsDataAction.png" / /p p   不幸的是,军团菌数量可在短短一周内达到爆发水平。此外,如果爆发已经发生,则需要尽快确定其来源。因此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创建了全新的LegioTyper芯片。 /p p   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发的便宜一次性设备包含20种不同抗体的微阵列。其中每一种都与不同的嗜肺性军团病杆菌亚型结合。如果有任何这些亚型出现在水样中,芯片将在34分钟内检测到它们的存在。 /p p   该研究论文最近发表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杂志上。 /p
  •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展后报告
    第五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上周五(9月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专业观众人数超出预期,共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15,282人,创下了自2002年首次举办后的最高纪录。 同样,展商数量同比也有了超过30%的涨幅,共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68家展商来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期举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2010年“蛋白质组学与疾病”专题研讨会等八大研讨会及培训班邀请了世界知名学者专家出席并发表精彩演说。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已成为了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化技术的展览会。   展会各项指标均破历史最纪录   “在很短的时间内,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就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分析、实验室技术、诊断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平台。展商数量增长超过30%,创造了自2002年首次开展以来的最大幅度,”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副总裁Norbert Bargmann先生说, “自2002年以来,展商和观众均不断扩大,这是行业看好中国市场的重要标志,我坚信这种势头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国际展商的踊跃参展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40%的海外展商来自于2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德国展商阵容强大,共有37家参展企业,此外英国和澳大利亚也分别组织了大规模的展团亮相中国分析生化市场。   本届展会的专业观众数量也有大幅增长,共有来自66个国家和地区的15,282名观众前来展会了解行业最新产品、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安捷伦科技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事业部市场经理何峻先生盛赞这一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本届观众的质量已经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不仅看到有我们传统的行业用户,还看到了很多来自周边国家的用户,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仅很多来自于政府部门,而且更多的用户来自于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   JASCO公司对观众质量也赞不绝口,佳司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高田和久先生认为与上届相比,本届展会的观众不仅很多,而且质量很高,不仅有来自中国的用户,更有来自印度等地的亚洲国家,充分体现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高度国际化。   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王淳先生认为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行业行业内是最赫赫有名的展会,在这个行业想要成为活跃的一份子是不能缺席这个展会的。   IKA Works Guangzhou公司总经理Klaus Jacuk先生也认为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是该行业中国最重要的展览会。这里有很多贸易商及终端用户。“同时我还非常惊叹于研讨会的高质量。下届展会我们一定会再参加。”   国内优秀企业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市场部部长黄晓晶博士说:“前来我们展台洽谈的观众源源不断,不仅有国内的客户,还有很多外国客户在中国寻找产品和合作伙伴,也络绎不绝的来到展台,效果非常好。”   领先企业云集,创新技术荟萃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已是业界推出最新产品、发布前沿技术的首选平台。本届展会中,各大企业纷纷带来今年的主打产品,为现场观众奉献了眼花缭乱的新品发布秀。由于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人民生活,重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食品监督,发展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产业等,本届展会的企业也都围绕着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教育科研、公共卫生等热点话题各显其能,其中包括安捷伦科技推出的1200 Infinity 系列和6490三重四极杆液质技术,岛津公司带来的新产品GCMS-QP2010 Ultra质量分析仪,珀金埃尔默的NexION 300 ICP-MS,另外还有本土创新企业普源精仪带来的L-30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等等。   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张克军说:“本届参展商国际化程度很高,带来的都是最新研发的专业产品。我对同期研讨会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实验室认证的会议。”   同期学术论坛精彩纷呈,国内外著名学者领衔   展会期间的多场高质量同期研讨会已经成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标志。本届展会,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中国化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中德复杂样品分离分析”联合研究中心等众多杰出科学机构将举办八场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及研讨会,1,528名听众蜂拥到会聆听知名专家的演讲与报告。   “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中,50余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就分析质量控制、环境分析、食品及中草药检测等论题作大会报告及主题发言,其中超过40%为国外专家。高度国际化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已被视为是该领域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活动。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汪尔康院士,同时也是第五届分析化学研讨会的会议主席之一,他认为此次研讨会有许多国际专家前来参加,专业水准非常高。同时国际上大型展会都是将会议融合在一起举办,这样的形式非常好,也显示出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高层次。   来自贝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的钱小红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秦钧教授、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赵晓航教授等蛋白质组学界的专家们也再次聚首“蛋白质组学与疾病”专题研讨会,分享蛋白质组学新研究方法和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届“色谱技术中德论坛: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则重点关注色谱技术、分离与样本分析的研究成果。   此外,涵盖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前处理技术和代谢组学的三场教学会和培训班,也深受广大参与者的好评。而在W2馆举办的“展商技术交流会”,则为各企业提供了展示其在药品及生物制品安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和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众多听众领略了这些企业的创新技术。   首次举办“高校日”,企业和高校反响积极   今年展会首次特设“高校日”,主办方为高校师生准备了论文写作的实用培训、高水平学术研讨会、海报交流区、企业现场招聘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博得了十余所高校的青睐。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江南大学等院校共组织了近400名师生,组成团体前往展会参观。众多科研院所师生的到来,丰富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的观众来源,也使参展商们有机会与高校师生亲密接触。   下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将于2012年秋季在上海举办。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方案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论坛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资料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仪器

  • NE-PE150F是一款大型工业用真空等离子处理系统,设备配备大功率、大腔体、密度大、高稳定性,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设备采用进口品牌高性能真空泵快速产生超低的真空压强。同时根据客户工艺要求,对真空反应腔室内通入不同的混合工艺气体,采用进口高品质等离子发生器,使得通入的工艺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并确保稳定产生高密度,高能量的离子。等离子体与材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可以实现不同的工艺功能,比如清洗,活化,刻蚀与涂敷等。等离子态显著的特点是高均匀性辉光放电,根据不同气体发出从蓝色到深紫色的色彩可见光。 公司简介纳恩科技始创于2010年,总部位于深圳市,在香港设有研发分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等离子材料表面处理、真空镀膜技术和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真空等离子清洗机,大气等离子清洗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离子溅射仪,等离子刻蚀设备,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辉光放电仪等。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来源于香港大学等离子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微电子学院。自成立以来,纳恩科技围绕等离子处理系统所需核心电源及底层算法进行技术布局,不断拓展自主设计能力。目前已完成以MCU,ARM为核心的射频芯片开发平台,实现了芯片的结构化和模块化开发。 具有高精度模拟、网络阻抗匹配、功率驱动、功率器件、射频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可针对不同细分领域等离子处理系统需求,快速做出底层硬件组合,提高等离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公司着眼于全球化的战略布局,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厦门均设立办事处,在新加坡,慕尼黑设有办公联络处。纳恩科技以前沿的创新理念、领先的核心技术在我国高端制造装备行业扮演着关键角色,公司坚持肩负“推动产业进步、保障国防安全、提升生活品质” 这一神圣使命,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等离子技术处理方案供应商,在世界高科技舞台的同场竞技之中,续写中国等离子产业发展的新传奇!设备主要尺寸
    留言咨询
  • TRINITY F90+固定翼无人机 姓名:吴工(Pete)电话:(微信同号)邮箱:从动力、结构、飞行器布局的角度,垂直起降无人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飞行器布局方面而言,可分为倾转旋翼无人机、尾座式无人机、复合式无人机以及涵道式无人机等,它们兼具旋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的优点和固定翼长续航能力,但实现的方式不一样。倾转旋翼无人机是依靠独特的倾转机构设计,兼具直升机和固定翼的性能优势。起降受场地限制较小,有很高的灵活性,飞行模态可分为:直升机模态、过渡模态、固定翼模态三种。这种机型设计很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多用于军事领域,比如美国的贝尔VX-3, VX-22“鱼鹰”、“鹰眼”等。倾转旋翼无人机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环境,有较大的飞行包线,长期以来得到国内外航空界的普遍重视。但是,目前技术成熟且能够投入使用的很少。因为倾转旋翼无人机研发不仅要解决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所拥有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还存在自身独特的技术难点。特别是在过渡模态中,存在执行机构冗余、强非线性、交叉耦合、气动干扰等问题,使得飞控系统的设计变得非常困难。国外的研究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代表。鲲鹏(Quantum-Systems)倾转旋翼无人机即是由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技术团队研发制造。 TRINITY F90+固定翼无人机特点:●90+分钟飞行时间●高精度传感器●iBase地面参考站包含PPK●出色传感器,包括双镜头RGB&多光谱载荷以及4200万像素高分辨率RGB●强大的电机,任何情况下提供更多冗余●实时空中交通(ADS-B IN)内嵌于QBase 3D任务规划软件中●2.4Ghz遥测具有长达7km命令及控制范围,以及可选的ADS-B OUT Mode-S 应答器 TRINITY F90+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参数: TRINITY F90+固定翼无人机应用领域: ●带地理参考的航空影像 表面模型 ●热红外检查 ●病虫害检测 ●点云 ●光学检查 ●数量水分含量 ●距离和体积测量 土地和基础设施环境 ●多光谱检查 ●分析野生动物的破坏 ●考古调查和开挖监测 ●作物检查 ●植被指数创建,例如 NDVI ●作物计数 ●场地规划 等高线图 ●矿区或采石场的监控 ●场地3D建模●库存和坡度分析 ●土地覆被分类 ●空中检查●无需像控点的高精度 ●施工进度监控和记录 ●施工现场调查●复杂地形的安全降落 ●带状基础设施监控 载荷传感器: 载荷模块 – 易于更换和访问轻松更换载荷。通过快锁功能,可以在几秒内轻松地更换载荷。不需要任何工具,传感器高度集成化,支持操作人员的任务规划。轻松访问数据。通过卡插槽可以轻松访问已记录的数据。载荷阻尼。所有载荷都经过防震设计,确保高品质的图像质量。机腹不着地。任何时候都应避免粗暴着陆。我们采用垂直起降方式让飞机平稳着陆以延长寿命,而起落架的弹性可以额外保护所有部件的安全。
    留言咨询
  • 对数周期天线HyperLOG 40xx系列频宽400MHz-6GHz宽频天线覆盖范围达6GHz产品亮点:l 搭配频谱仪做EMC测量最佳应用l 高质量、高科技聚四氟乙烯天线l 优秀的前向后向比率l 自由阵列计划方式l 优秀的对称辐射模式l 集成了1/4"的支架孔位l 适合移动应用l 德国制造 l 2年质保校准和标准l 这款 HyperLOG 40xx天线系列适合EMC预认证干扰场强测量,它的宽频特性可以再不需要频率转换的条件下完整的指出频率范围。l 这些天线适合根据以下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测量:CISPR, VDE, MIL, VG, EN 55011,EN 55013, EN 55015, EN 55022,MIL-Std-461。产品交付l HyperLOG 40xx天线l 典型的校准数据有561个点(10MHz steps)l 铝质包装箱和定制化填充塑料l 坚固可拆卸的枪式握把和微型三脚架l 安诺尼特制SMA扳手参考和案例证明德国汉堡空客公司澳大利亚政府防御部门德国慕尼黑西门子公司德国慕尼黑宝马公司德国波恩联邦信息安全局德国弗劳恩霍夫集成电路研究所HyperLOG 4025设计特点:对数周期天线频率范围:400MHz to 2.5GHz最大传输功率:100W AW (400 MHz)匹配阻抗: 50 Ohms驻波比:<1:2增益:4dBi天线因数:18-34dB/m校准点数:211 (10MHz steps)射频连接: SMA(18GHz)or N with adapter天线尺寸 (L/W/D) : (590x360x30)mm天线重量:1200gr质保期:2 years HyperLOG 4040设计特点:对数周期天线频率范围:400MHz to 4GHz最大传输功率:100W AW (400 MHz)匹配阻抗: 50 Ohms驻波比:<1:2增益:4dBi天线因数:18-38dB/m校准点数:361 (10MHz steps)射频连接: SMA(18GHz)or N with adapter天线尺寸 (L/W/D) : (590x360x30)mm天线重量:1200gr质保期:2 yearsHyperLOG 4060设计特点:对数周期天线频率范围:400MHz to6GHz最大传输功率:100W AW (400 MHz)匹配阻抗: 50 Ohms驻波比:<1:2增益:5dBi天线因数:20-40dB/m校准点数:561 (10MHz steps)射频连接: SMA(18GHz)or N with adapter天线尺寸 (L/W/D) : (590x360x30)mm天线重量:1000gr质保期:2 years HyperLOG 40xx系列水平方向波瓣图HyperLOG 40xx系列垂直方向波瓣图 HyperLOG 40xx系列与其它的对数周期测量天线相比,Aaronia最终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同时满足了客户的最高的期望。连接HyperLOG天线,每个频谱分析仪在几分钟内成为完全专业的定向射频测量装置。因此,对于EMC实验室中或户外使用测量,一个完美的“梦之队”任您使用。HyperLOG 40xx系列与70 xx系列都是聚四氟乙烯材料,但有一个增强型的天线频率向下到400MHz,特别是可以70cm的业余无线电频段(430 MHz and up)。因此天线的尺寸也有所增加。HyperLOG天线标准配备一个专门搭建的,高科技屏蔽罩外壳。这个外壳构造经过紧张地研究和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确定了它的形状、材料和特殊涂覆层,即使在露水或其他类型的湿度集中在表面也几乎没有影响到它的测量。安诺尼天线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通过低阻尼因子屏蔽罩来实现的。对我们的开发团队来说,这是相当冒险的,特别是在高频率范围。幸运的是,这种冒险使我们掌握了一个美丽、优雅的设计,使我们开发团队都很满意。我们的第一个测试测量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由此产生的天线可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来防止机械应力和环境影响,而不至于不牺牲它的任何性能。交付包括:准备了一个坚固的铝制外壳设计与定制的填充材料来放置天线、线缆和配件。此外,每一个HyperLOG 40xx系列天线都包括一个可拆卸多功能枪式握把“miniature-tripod”模式和一个合适的的SMA扳手。 安诺尼天线配件铝质三脚架高度可调,稳定性高。强烈推荐HyperLOG 40 xx和30xxx天线配合使用!最大高度:105cm。1m / 5m / 10m SMA-Cable高质量的特殊SMA线缆可连接任何PowerLOG天线和各种SPECTRAN射频频谱分析仪等测试设备。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电缆:1m 标准SMA线缆(RG316U)5m低损耗 SMA 线缆(非常低的衰减)10m低损耗 SMA 线缆(非常低的衰减)SMA-N转接头这个特殊的高质量的SMA转接头可以适用所有PowerLOG天线与任何频谱分析仪,如SPECTRAN系列。特别是大量的镀金设计。这个转接头可以应用非常高的频率,至少18 ghz。物理尺寸是30 x20mm。标称电阻50 Ohms。SMA-F/ N-M。 重型多功能枪式握把(强烈推荐)强烈推荐HyperLOG天线应用,可以快速而且容易调整天线的极化方向,方便操作。(甚至可以搭配所有的重型HyperLOG X-系列)。
    留言咨询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耗材

  • 高功率皮秒激光器 PX系列
    高功率皮秒激光器---新产品!——High power picosecond laser新产品! EdgeWave的最新产品是PX-系列和QX-系列超短脉冲INNOSLAB激光器,其平均功率分别为100瓦和400瓦,脉宽为10皮秒,它们的结构十分紧凑,尤其适合微加工应用。您可以在2011年慕尼黑国际应用激光、光电技术贸易博览会(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2011) EdgeWave的展台(Booth C 1.230)上看到这些产品。PX-系列高功率皮秒激光器 ——PX -Series High power picosecond laserPX-系列是基于INNOSLAB激光技术的皮秒振荡放大系统:- 光束质量: M2 1.5- 脉冲能量达 1000μJ- 脉宽 10ps- 峰值功率达 100MW- 脉冲重复频率达 20MHz- 平均功率达 400W- 波长 1064、 532、 355、266nm主要应用:- 光伏产业,如:硅晶园的划片、打孔和切割;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导电层和绝缘层的烧蚀- 印刷工业,如: 印刷轮雕版- 显示领域,如: 构造导电层,横向连续硅结晶- 电子行业,如: 印刷电路板的钻孔和切割- 汽车行业,如: 燃油喷射阀门的制造- 工具制造和机械工程,如: 三维快速成型综述:
  • Whatman Mini-UniPrep 多级压缩机MUPMCPBC8
    通过同时过滤多达八个过滤瓶来简化非针 过滤设计用于 Cytiva 的 Mini-UniPrep 标准塑料滤器样品瓶Mini-UniPrep 样品瓶可以直接装入自动进样器中全新设计的 Whatman Mini-UniPr ep 多级压缩 机可一次过滤八个 Mini-UniPrep 样品瓶,简化了过滤流程,节省了时间并减少了手部压力。该多级压缩机包括一个蓝色的 8 位托盘。可使用额外的托盘,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可预装最多八个 Mini-UniPrep 滤器样品瓶。 MUPMCPBC8Whatman Mini-UniPrep 多级压缩机1参数Whatman Mini-UniPrep 多级压缩机应用HPLC/UHPLC载量最大值8 个 Mini-UniPrep 塑料样品瓶 ml颜色白色/紫色尺寸330mm 长 x 324mm 宽 x 185mm 高包装规格1
  • NIRS MultiVial 支架 6.7410.030
    NIRS MultiVial 支架,用于 3x5 22 mm 小瓶订货号: 6.7410.030NIRS MultiVial 支架,用于 3x5 22 mm 小瓶。

慕尼黑工大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