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仪器信息网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专题为您整合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资讯

  • 2011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展以来,至今已14届,这项评选活动对提升高等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现将2011年度入选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主持单位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名单 序号 项 目 名 称 主持人 主持单位 主要合作单位 1 正调控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和产量的GS5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何予卿 华中农业大学 2 AAA+分子机器的结构与功能 施一公 清华大学 3 铁硒基超导薄膜的研究 薛其坤 清华大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 硅的低场非均匀性巨磁电阻 章晓中 清华大学 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 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 6 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 朱继懋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7 新型手性催化剂和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新反应 冯小明 四川大学 8 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理论与技术(XDL水泥熟料煅烧新工艺)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 中国澄江化石库中发现节肢动物遗失的远祖 刘建妮 西北大学 柏林自由大学、柏林自然科学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 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取得重大突破 裴 炎 西南大学 相关新闻:2011年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回望
  • 2017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开始推荐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关于推荐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strong /span /p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直属高校,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学部: /p p   为及时宣传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进展,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决定继续开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工作,现将2017年度项目评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p p    strong 一、推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strong /p p   1. 高校应为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推荐项目应归入下列类型之一,并符合其条件。 /p p   strong  A类: /strong 探索自然科学现象有重要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 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突破性创见,或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原始性创新,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p p    strong B类: /strong 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技术思路、原理和方法上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综合方面优于同类技术。 /p p    strong C类: /strong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等,能够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p p   2. 推荐项目中的标志性成果(如论文、专利、奖励等佐证材料)产生的时间范围应在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之间。 /p p   strong  二、申报程序与具体要求 /strong /p p   1.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负责组织所属高校的申报工作,教育部直属及其他中央直属高校负责本单位项目的推荐。各组织单位推荐的项目不超过3个。 /p p   2.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和学部委员每人可推荐1项,不占用被推荐人所在组织推荐单位名额。推荐人均需填写亲笔签名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推荐表》(见附件1)(以下简称《推荐表》),所推荐项目方为有效。《推荐表》直接报被推荐人所在的组织推荐单位科技处,由该处通知被推荐人,按程序组织申报,并将《推荐表》与推荐材料一同报送。 /p p   3.填写《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报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申报表》),项目简介严格限制在500字以内。提交论文索引和引用证明,论文、专利、奖励等复印件及其它相关佐证材料。《申报表》和佐证材料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得超过20个页面,一式2份。 /p p   4. 各组织推荐单位应负责对申请项目及成果归属、申报人及其排列顺序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核实,推荐项目必须在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虽有异议但经处理后再次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方可推荐。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须发公函与推荐材料一同报送。 /p p   5.各组织推荐单位均应将所有推荐项目汇总成表,填写《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以下简称《汇总表》),制成纸质和电子两种文档,纸质文档请加盖公章。 /p p   6.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项目书面申报和网上申报同时进行。纸质材料报(寄)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电子文档由相关单位登录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V3.0(网址为:http://stmp.moe.edu.cn/)进行网上申报。 /p p   7.本通知附件中的有关电子文档(Word版)请登录科技委网站在“下载专区”栏目中下载(http://www.moe.gov.cn/s78/A16/s3719/s4537/)。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V3.0操作方法可在平台中“系统信息/常用下载”中下载相关帮助文档。 /p p    strong 三、时间安排 /strong /p p   1.教育部科技管理平台网上“十大科技进展”推荐项目申报系统将在2017年10月26日-11月10日开放,项目申报只能在系统开放时间内进行。各申报单位请妥善安排项目申报时间,尽量提前上传申报材料,避免因系统关闭影响项目申报。 /p p   2.请各组织推荐单位将《申报表》(一式2份)、《推荐表》(一式1份)、《汇总表》(一式1份)、公示内容和公示结果的公函(一式1份)和相关佐证材料(一式2份)等相关纸质申报材料于11月11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过期不予受理。 /p p   3.在2017年11月11—30日期间另产生的未推荐的最新重大成果,可在2017年12月10日24时前经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或学部委员推荐,按申报条件和要求,将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p p    strong 四、其它事宜 /strong /p p   1.1998-2010年以第一完成单位统计汇总的入选项目情况和2011-2016年以全体完成单位统计汇总的入选项目情况见教育部科技委网站“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专栏(http://www.moe.gov.cn/s78/A16/s3719/s3810/)。 /p p   2.请各学部将通知及时转发至所在学部的科技委委员和学部委员。 /p p   3.联系方式 /p p   通讯地址: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科技委秘书处 /p p   邮 编: 100816 联 系 人:魏纯辉 朱小萍 /p p   联系电话: 010-66096763 传 真: 010-66020784 /p p   E-mail: kjw6933@moe.edu.cn /p p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8df017fe-9d82-47d2-8316-b5f383a6c5d3.docx"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1.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推荐表.docx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e8330d69-9bae-4b89-93b4-2f43fc516244.doc"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2.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报表.doc /span /a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span a href=" 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709/ueattachment/2ea22bb6-c5ac-4ae6-94b5-06088122d1a3.docx"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 style=" color: rgb(0, 176, 240) " 3.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推荐汇总表.docx /span /a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br/ /p p style=" text-align: right "   2017年9月22日 /p
  • 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12月18日举行的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上揭晓。   2012年度高校这十大科技进展是:安徽医科大学主持的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北京大学主持的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的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研究,兰州大学主持的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研究,清华大学主持的脑起搏器研究,武汉大学主持的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研究,厦门大学主持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持的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研究,中山大学主持的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等取得重大突破的10个项目入选。   为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教育部科技委从1998年开始组织评选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今年是第15届。评选对提升高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较高的声誉。 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项目介绍   一、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发现汗孔角化症、掌跖角化症和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   汗孔角化症以皮肤角化异常为特征,无特异治疗手段,约10%患者易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亟须揭示其发病机理。由张学军教授领衔的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南大学等,通过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在既往定位的连锁区域,揭示甲羟戊酸激酶(MVK)基因是汗孔角化症常见亚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型(DSAP)特异性致病基因,通过功能研究发现MVK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钙离子诱导的分化、紫外线诱导的凋亡而参与DSAP发病,阐明了DSAP的发病机理,为DSAP的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特异性分子标志,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ics》2012年第9期上。   此外,该实验室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开展系列研究,发现COL14A1为点状掌跖角化症致病基因、EPS8L3为Marie Unna遗传性少毛症致病基因。研究明确了这两种疾病的病因,为疾病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成果先后刊登在《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12年第9期和第12期上。   全基因组外显子分析方法将大大加快人类发现其他疾病基因的步伐,为发现病因、揭示发病机制,为疾病的产前诊断、早期预警、基因诊断及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研究   隧道电离是强激光场原子分子物理的基本过程。对隧道电离的深入研究将揭示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的物理本质,可以推动阿秒(10-18s)极端超快科学、原子分子成像以及超快光场调控等新兴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北京大学龚旗煌教授、吴成印副教授和刘运全研究员等建成了国际先进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国内首台强场超高真空离子电子符合测量的动量成像谱仪和5飞秒相位可控超快激光系统等,极大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能力。   利用该先进实验平台,他们精确测量了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隧道电离区低能电子(1eV)的精细能谱结构,揭示了隧穿电子与母体离子多次散射对电子能谱的重要影响,深化了人们对原子分子内部电子态结构的认识。他们还发现隧道电离区的局域电离抑制现象,即零动量电子相对产额随着激光光强的增加而减少,并指出强场隧道电离区的原子稳定化是局域电离抑制现象的主要机制。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7月和8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该研究进展深化了人们对强激光场下原子分子量子隧穿动力学的认识,对强场原子分子成像以及高通量阿秒脉冲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微小卫星是军用、民用航天领域的一类重要卫星,随着其空间应用领域的拓展和需求量的骤增,传统卫星的定制方式研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微小卫星批量化快速研制的需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曹喜滨教授率领其研究团队在国家“973”、“863”及国防预先研究等计划支持下,十余年集智攻关,在微小卫星高性能、低成本、快速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创造性地将微小卫星平台划分为可重构模块、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建立了以可重构模块为核心、灵活集成公用模块和专用系统的微小卫星柔性化快速构建方法,研制发明了可重构模块,不改变硬件结构即可实现系统功能和接口的按需重构,在航天产品难以标准化的条件下,有效地解决了微小卫星的快速集成问题 采用单粒子锁定自主检测与恢复等方法攻克了低等级器件航天应用的技术瓶颈,基于资源共享和信息融合等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简单配置下的高性能姿态控制难题,奠定了微小卫星低成本、高性能、批量化研制的核心技术基础。   应用本成果研制的我国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卫星——试验三号,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各项飞行试验任务,超出设计寿命两年多,运行状态良好。同时,树立了我国高校“基础创新—技术突破—工程应用”协调发展的典范。   四、牦牛基因组及对高海拔的生命适应   牦牛是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牛类家畜物种,对高海拔地区严寒、低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当地牧民提供了生产生活必需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地位。兰州大学刘建全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过去长达10年的研究中,系统调查了家养和野生牦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式样,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牦牛遗传资源利用、品种改良以及理解牦牛驯化后的遗传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此基础上,和合作单位一起,完成了牦牛的基因组测序,进而系统阐述了牦牛适应高原的遗传学机制,如鉴定了牦牛基因组中通过基因家族扩张等方式产生的、与能量代谢和低氧应答密切相关的新基因,鉴定了这些通路上发生特异位点变异的关键基因。该研究不仅能加速牦牛农艺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还能帮助人类理解和治疗高原反应和低氧导致的有关疾病。   该成果发表在2012年8月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并被选为该期的封面标题论文 《Science》杂志新闻部也以“What gets yaks high”为题进行了在线评论,《The Scientist》等上百家网站和杂志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道。   五、脑起搏器研究   脑深部刺激是通过埋植在胸前的刺激器向植入在大脑特定靶点的电极发送电脉冲来治疗大脑疾病的新方法,是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等疾病的首选外科疗法,对于药物成瘾等治疗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植入人体的脑深部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是其核心装备,被美国垄断。国内相关患者超过6000万人,临床价值重大。   清华大学李路明教授领导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脑起搏器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攻克集成制造、测试、可靠性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由26项发明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网络,研制成功脑起搏器 进而突破了对植入体内的脑起搏器进行无线充电的技术,研制成功可充电脑起搏器。迄今,已经完成40例脑起搏器临床试验,术后最长超过3年,已经完成53例可充电脑起搏器临床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疗效。   脑起搏器的临床试验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的团队负责,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郭毅博士、王任直教授的团队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张世忠教授的团队参与完成的。   脑起搏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有能力研发、生产脑起搏器的国家,对我国自主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具有极重要的示范意义。   六、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   资源三号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三线阵立体测图卫星,2005年立项研制,2012年1月9日发射成功。资源三号实现了中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中国航天与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资源三号卫星影像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卫星的领先水平,扭转了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长期依赖外国进口的局面,成为我国卫星遥感从“有”到“好”的革命性转折的里程碑。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创新点内容包括:   提出了资源三号辐射和几何等核心技术设计指标以及指标设计的过程控制方法,保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关键指标的优化设计。   建立了资源三号卫星严格几何成像模型,使获取影像全球无控制定位精度优于20米,突破了困扰我国多年的遥感卫星几何定位精度低的核心瓶颈问题。   建设了我国首个高分辨率几何定标场,发明了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在轨几何定标模型,填补了遥感卫星在轨几何定标处理空白。   该项目核心技术成果分别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   七、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   纤维素和甲壳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生物质大分子,也是未来主要化工原料,但由于结构复杂,难以溶解和熔融而一直未被充分应用。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课题组在张俐娜院士带领下,突破有机溶剂加热溶解高分子的传统方法,开创了纤维素、甲壳素、聚苯胺等难溶大分子在水溶剂体系低温溶解的崭新技术并提出低温溶解新机理。他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据提出了大分子和溶剂小分子自组装形成低温下较稳定的水溶性氢键配体从而引起大分子溶解的新机理。该溶解过程清洁无污染,成本低廉,是真正的“绿色”工艺,被国际上评价为纤维素加工技术上的一大里程碑。基于该低温溶解体系,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如纤维素、甲壳素和聚苯胺丝、膜、水凝胶和气凝胶以及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及分离功能的新型环保材料,并建立了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他们还系统研究了80多种多糖(如香菇多糖、茯苓多糖、黑木耳多糖等)分子链构象及其构效关系。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而且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等刊物上。2012年张俐娜院士获得国际纤维素和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美国化学会Anselme Payen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女性科学家。   八、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杆菌)的研制   戊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厦门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4年的原始创新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率先发现了戊肝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表位,从病毒学、免疫学和结构生物学角度系统阐明了该表位在机体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发展出独特的原核表达技术,研制出高质量的诊断试剂以及安全、有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并完成了12万人大规模临床试验,在《柳叶刀》、《美国科学院院刊》、《肝脏病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陆续发表了29篇论文,取得3项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成为国际公认的戊肝研究领域的前沿团队之一。   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的戊肝诊断试剂盒已成为国内外戊肝诊断的标准试剂盒之一,被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应用于临床诊断,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10月,课题组研制的戊型肝炎疫苗正式上市销售,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戊型肝炎疫苗在我国问世。这是继乙肝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以及第一个采用原核表达系统研制成功的病毒疫苗。   戊肝疫苗的成功证实利用大肠杆菌进行类病毒颗粒疫苗的研制是可行的,为疫苗的研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赞誉和关注。2012年该研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九、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变化与生物演化   发生于2.52亿年前的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比恐龙灭绝还严重的一次最大灭绝事件,造成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物种的消失,对于这一灭绝事件的原因众说纷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小组与英国利兹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对华南地区大量的海相微体化石牙形石的氧同位素分析,首次定量地构建了该时期赤道低纬度地区高精度的古海水温度的变化曲线,揭示了古—中生代之交是一个从冰室气候到温室气候转变、距今2.52亿年至2.47亿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了近500万年极端高温的过程。   该研究表明古—中生代之交海水温度急剧升高,并与该时期生物大灭绝相吻合 早三叠世是地质历史时期最热的时期之一,赤道低纬度地区海平面温度最高时超过了40℃。极端的高温抑制了赤道低纬度地区大灭绝之后生态系的复苏,当时的海洋几近无法栖息,只有一些个体呈现小型化的贝类生物,大多数的鱼类及海生爬行动物被驱赶至更高的纬度地区。极端高温也造成了早三叠世煤沉积的缺乏。   本研究揭示了在极端温室条件下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的关系,证实了气候极度暖化可以是物种灭绝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并抑制生态系的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于2012年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和《地质学》(Geology)上。   十、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   每年全球鼻咽癌新发病例的40%在中国。鼻咽癌病变部位隐蔽,来医院就诊的病人70%都是中晚期患者,转移及复发率高。国际指南推荐的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是不仅要在放射治疗的同时采用化疗,还要在放疗后再给予3个疗程的强化化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7家中心,完成了世界最大宗508例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在同时期化疗和放射治疗基础上,标准的强化化疗方案(3个疗程的“顺铂+氟尿嘧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且,病人的毒副反应大,治疗周期延长3个月,患者难以承受。在此基础上,马骏教授团队会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microRNA芯片检测465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发现一组由5个microRNA构成的分子标签能较好预测治疗效果。   以上研究内容先后在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的《柳叶刀肿瘤学》上进行快速报道(Lancet Oncol 2012,13:163-71及2012,13:633-41)。该研究被Nature China网站以亮点文章予以推荐。国际知名评估生物医学顶级文献的专业网站Faculty of 1000确认:该项研究为医学文献中2%的顶级文献。   其意义在于:在临床上可使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未来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方案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论坛

  • 【话题】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神奇”的与《Science》十大突破有7个相对应!

    【话题】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神奇”的与《Science》十大突破有7个相对应!

    美国《科学》杂志在2015年12月17日公布了其评选的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而科技部在2016年2月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两者景有7项是有所对应的,对此,你对中国的基础研究有何看法呢? 中国的基础研究有重大进展?效仿《科学》十大突破的评选标准?对应进展: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2/201602261541_585294_298450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2/201602261558_585297_2984502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2/201602261602_585299_2984502_3.jpg 科技部十大进展: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科学》十大突破:“新视野”探测器与冥王星“约会”科技部十大进展:揭示埃博拉病毒演化及遗传多样性特征《科学》十大突破:研制埃博拉疫苗科技部十大进展: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科学》十大突破:用酵母合成阿片类止痛药科技部十大进展:理论预言并实验验证外尔半金属的存在《科学》十大突破:地幔柱存在证据被找到剩余进展项目:科技部十大进展:实现对反物质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研制出碳基高效光解水催化剂、实现对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磁共振探测。《科学》十大突破:脑内也有淋巴管、改善心理学研究、早期美洲人来自亚洲。 十个当中有7个都有所对应有木有!!你对中国的基础研究怎么看??详情请查看: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221/180610.shtml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60226/184871.shtml

  • 【讨论】2009特别聚焦之“我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的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b]这十大基础研究进展分别是:[/b]  [color=#dc143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查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   揭示A1型短指症致病机理   发现β-抑制因子-2复合体信号缺损可导致胰岛素耐受   实验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透明绝缘体   阐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   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鉴别出与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相关的潜在功能基因   找到鸟类起源的一些关键证据。[/color]  据介绍,本次评选活动的新闻来源由《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共同推荐。通过初评,从184项推荐新闻中遴选出30项候选新闻。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新闻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获得结果。  本次入选项目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首先,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学科领域显示出持续创新能力。如我国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有独特的学术资源和地域优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诸多领域已经与国际同步。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澄江、瓮安动物化石群,引起了全球古生物学界的轰动。2009年,我国又在鸟类起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些关键证据,为研究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有关手指进化问题提供了有力证据,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物理学家对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形成机制的阐释、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均有良好发挥。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有关铁基超导的重要成果不仅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且入选了《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技进展,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今年又有一项高温铜氧化物超导研究的成果入选,表明我国在高温超导方面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具有了扎实的基础和雄厚的潜力。  其次,群体性突破不断涌现。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张先恩说,医学一直是我国的薄弱领域,但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有3项医学领域的成果入选基础研究十大进展,表明我国医学领域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已经出现群体性突破的势头。这样的势头往往孕育着重大的革命性突破。  如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小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小组合作开展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也被称为iPS细胞的全能性验证研究,一直困扰着生命科学向纵深推进。两个研究小组合作,在实验中通过对iPS细胞的培养基以及iPS克隆挑取时间等因素的优化,提高了iPS细胞的获得效率及iPS克隆的质量,制备出37株iPS细胞系,并利用其中6株iPS细胞系注射了1500多个四倍体囊胚后,其中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共计27只成活小鼠。经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这些小鼠确实是由iPS细胞发育而成。目前,这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繁殖了后代。此项研究首次证实,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全能性。相关研究发表在2009年9月3日《自然》杂志上。  此外,关于全球性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成绩。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2006年关于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成果入选了基础研究十大进展,2007年有关碳汇的研究成果入选,2008年通过氧同位素研究东亚季风变化的成果入选,2009年又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的研究成果入选。这些研究不断深入,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卫星遥感碳核算、大气污染会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观测有什么新进展、如何高效控制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等热点研究入选。这些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它们都破解了哪些生态环境难题?记者一一解析。  [b]一、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及应用[/b]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组成的项目团队围绕“痕量气体时空分布表征”关键科学问题,研制了我国分辨率最高的紫外-可见超光谱卫星载荷,研发了从超光谱卫星发射前定标、在轨定标到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的完整遥感算法。数据结果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成为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和分析的业务化标准产品。  ●突破之处:在载荷关键部件遭到国际禁运的不利客观条件下,实现国产卫星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精度达到国际同类最先进卫星的同等水平。 [b] 二、空气污染全组分暴露表征及健康效应机制[/b]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科学、精准治理空气污染,聚焦从污染源到健康效应的证据链及因果关系,开发暴露组学技术识别关键危害组分,量化生物质燃烧源颗粒物的全球健康风险,揭示臭氧非均相氧化对室内污染的影响。  ●突破之处:揭示空气污染显著影响脂质代谢,提出臭氧造成氨基酸代谢紊乱的原理,发现空气污染导致的新型健康结局;建立以“准实验”评价大气污染治理健康效益的新范式。 [b] 三、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研发关键技术与环境应用[/b]  水污染治理关键新材料和技术创新突破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科技保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以“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原理与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示范应用”为主线,在可控制备和高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制备原理、高效水处理技术应用和工程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突破之处:实现了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的自主研发、环境应用和工程示范的有机融合,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b] 四、大气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b]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研制了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时空变化近实时追踪数据集。定量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环境政策、气象条件变化和人群脆弱性等4个方面共8项因素对PM2.5污染和健康风险的影响,揭示了近年来污染治理和能源结构转型措施对推动PM2.5浓度下降的决定性作用。  ●突破之处:突破了大气污染多驱动因素解耦技术,解析了我国PM2.5污染长期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成果支撑了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和冬奥会空[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气质[/color][/url]量保障工作。 [b] 五、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的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b]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组成的团队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观测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2021年,《自然》杂志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进行专题报道,《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将该网络作为重要成果进行重点推介。项目成果已应用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突破之处:累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749个观测样区、1.1万余条样线,涵盖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态系统。 [b] 六、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b]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针对农畜牧业氨减排的技术与模式瓶颈,提出了氨减排理论框架;实现了密闭堆肥反应器等设备的产业化;创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分步式氨减排模式。集成了全国可复制的县域畜牧业全链条氨减排“射阳模式”和农牧双循环氨减排“南小吾模式”。  ●突破之处:编制了我国高精度动态氨排放清单,建立了氨排放评估与预警平台;为我国氨减排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路径、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和可复制的运行模式。  [b]七、卫星遥感碳核算系统和中国碳卫星全球高精度碳产品[/b]  中国碳卫星TanSat,是我国首颗、国际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自主研发了碳反演数据分析系统IAPCAS。反演获取了TanSat全球XCO2数据,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欧空局第三方卫星计划;研究我国碳通量时空格局,揭示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巨大潜力;计算获得了首个通量产品,降低不确定性30%~50%。  ●突破之处:为基于我国碳卫星研究碳排放、碳汇等碳中和重大科学问题奠定基础,利用该系统设计论证我国下一代碳卫星。  [b]八、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b]  硫酸盐是颗粒物的重要组分,对我国北方冬季重污染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中科院化学所与北京大学等国内多家单位合作,首次揭示二氧化硫气溶胶表界面锰催化反应主导重污染硫酸盐的快速生成,北方冬季低温、高湿、高离子强度等会使表界面化学生成速率相比传统反应高2至3个量级。结合外场观测和区域数值模式,发现新机制可解释超过九成的硫酸盐生成。  ●突破之处:首次揭示北方冬季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为我国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和区域联防联控等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国家空气污染控制提供借鉴。[b]  九、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b]  围绕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同济大学等单位组成的项目团队突破了适合我国泥质特征的污泥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编制了覆盖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的工艺包,发布了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系列标准、指南、规程。  ●突破之处:建成了北京、上海两大全链条综合示范区,初步构建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标准体系,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b]十、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b]  兰州大学团队建立了调控植物生物量分配规律的一般性理论模型;揭示了不同环境下植物根茎叶生物量与元素含量等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解析了我国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并验证了环境胁迫—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互作原理及其转变机制的理论假说。  ●突破之处:在对我国旱区生态系统进行8年大规模野外调查基础上,揭示了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资料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仪器

  • 产品概述  PAN(CH3C(O)OONO2,过氧乙酰硝酸酯)是由大气中部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进行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是大气环境中一种重要的二次污染物,对城市和区域大气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在对流层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知PAN没有天然源,全部由光化学反应生成,相比臭氧,是更好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指示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数量的日趋增大,针对当前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现状,聚光科技与北京大学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合作,结合多年的环境安全监测仪器开发经验,推出了PAN-1000大气PAN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广泛用于环境监测站、气象局、科研院所等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场所中PAN在线测量。产品原理  大气PAN在线监测系统基于GC-ECD气相色谱技术测量原理,主要由PAN分析仪、PAN校准仪、工控机,以及气源等四部分构成。PAN内置采样泵,三通电磁阀选择通过空气样品或标准样品。进样后,气体样品被载气带入到色谱系统进行分离与测定。ECD检测器输出电信号由分析软件记录和输出,得到PAN浓度检测结果。产品特点  连续在线测量大气中PAN;  检出限低,PAN最低检出限可达50pptv;  自带标气发生装置,可实时合成PAN标气,降低运行成本;  整个采样、分析和标定环节均为程序化自动运行;  中文软件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可远程控制,维护量低;  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应用领域  环境空气中痕量PAN在线监测  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预警系统  大气环境复合型污染研究浓度趋势图
    留言咨询
  • 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 400-860-5168转3155
    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 除湿机企业新闻资讯中心报道:如何防潮除湿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工作办公以及工业生产中最为关注的话题;说到家居环境防潮,不仅要注意通风,还得要靠专业的除湿机;作为应对潮湿多雨天气的除湿机,已然成为现在很多家庭,工厂企业争相购买的电器设备之一;那么,除湿机哪个牌子好呢?在此,向大家介绍一款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之一的正岛ZD-558LB全自动家用除湿机,具有智能控制、除湿强劲、稳定可靠、环保节能等显著优势,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正岛电器生产的ZD-558LB家用除湿机及ZD系列空气除湿机的设计采用智能微电脑控制、全电脑液晶显示、故障代码显示、湿度自由设定,自动控制、自动除霜,移动方便等产品特点。并且还采用了国际品牌高效旋转式压缩机,具有省电、高效、静音等性能优势。 正岛ZD-558LB家用除湿机适用面积30-60平方米左右,除湿量为58公斤/天,广泛适用于商务展厅,商场超市,酒楼餐厅,大厅,银行营业厅,大型会议室,商务办公大楼,厂房车间等场所。 点击此处查看家用除湿机全部新闻图片 电话: 欢迎您来电咨询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家用防潮除湿机,全自动除湿机厂家的详细信息!家用除湿机的种类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家用除湿机价格及应用范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而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全方位的售后服务。 正岛ZD-558LB家用除湿机技术参数: 型 号ZD-558LB控制方式湿度智能设定除 湿 量58升/天自动检测有无故障 一目了然适用面积40 ~ 60(2.8m / 层高)排水方式水箱容量(6 / L)或软管连续排水电 源220V~50Hz智能保护三分钟延时 压缩机启动输入功率670w过滤网活性碳滤网循环风量850 m 3适用温度0~38℃体积(宽深高)350X455X603mm设备重量25kg 查看更多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家用防潮除湿机,全自动除湿机厂家的详细信息尽在:正岛电器 正岛ZD-558LB家用除湿机及ZD系列空气除湿机产品六大核心配置优势: 优势一:【整机内结构精巧】机组框架结构精巧,管路布置合理有序;采用风系统和制冷系统相对独立的结构,便于维修保养。 优势二:【高效节能压缩机】机组制冷系统采用国际品牌涡旋式压缩机和绿色环保制冷剂,更具高效、节能、环保、静音等特点。 优势三:【配套内螺纹铜管】机组优化后的热交换器,配以高亲水性能的铝翅片套内螺纹铜管, 热交换充分;人性化的设计,智能调节简易。 优势四:【大风量高效风机】机组选用工业通风外转子低噪音大风量高效风机,双离心风轮空气循环系统,体积小,效率高,噪声低,运转平稳。 优势五:【微电脑自动控制】机组配有微电脑自动控制器&日本神荣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全自动控制面板,人机对话界面,智能化轻触式按键操作。 优势六:【配多重安全保护】机组电气组件如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等均采用国际品牌,并配置高低压、过载、欠压逆压等安全保护装置。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1. 工业抽湿机(ZD-8138C)2. 工业干燥机(ZD-8166C)3.车间除湿机(ZD-890C)4. 仓库抽湿机(ZD-8168C)5. 仓库除湿机(ZD-8240C)工业除湿机厂家记者核心提示: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往往会出现一段连阴雨天气的&ldquo 梅雨&rdquo 季节,此时空气湿度很大,如果不注意防潮,居家内会出现水渍,墙上会出现&ldquo 汗水&rdquo 现象。所以要提早做好防潮工作!以上关于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家用防潮除湿机,全自动除湿机厂家的最新相关新闻资讯是正岛电器为大家提供的! 您可以在这里更详细地了解十大名牌家用除湿机最新相关信息: 对于家用除湿机,我们市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说实在的,一个潮湿的环境并不适合我们人类生存。在水分含量较高的空气当中生活,我们不仅是会觉得呼吸难受,更加重要的是这种潮湿的环境很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没有办法保持空气的干燥的话,就极其可能发生病毒广泛传播的问题。 所以说,我们经常会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家用除湿机的身影。在过去,或许大家会认为家用除湿机没有多大用处,都不放在心里。但是,自从今天我们向各位朋友强调了以后,还希望家用除湿机会进入所有人的心里。 家用除湿机作为一种商品,也是有好坏之分的,这也就涉及到了家用除湿机的购买问题了。说的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我们可以把家用除湿机当成是一种普通的家用电器。在购买的时候,也采用一般的家用电器购买方法就可以了。 所以说,我们购买家用除湿机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使用地点,看我们需要除湿的空间有多大,一次来决定购买什么型号的家用除湿机。紧接着是要决定自己购买的品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当然是要选择大品牌了。剩下的一些细节问题,各位朋友可以直接询问客服人员。 现在,只要我们去逛家电市场的话,都会发现家用除湿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品种。在过去,应该是由于我们的生活水平还处于比较底下的状态,所以基本上不太需要家用除湿机这样的设备。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的城市居民都应经是小康家庭或者是准小康家庭了。 家用除湿机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家电吧,在以前我们接触得都比较少。人们对于新鲜事物都是存在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的。所以,基本上看到家用除湿机的人都会停下脚步来仔细观察一番。而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家用除湿机怎么那么贵。 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面,基本上都把家用除湿机与空调等同起来的。因此,就很自然的会把自己比较熟悉的空调当成是家用除湿机的比较对象了。相比之下,有的比较高端的家用除湿机甚至是要比空调的价格还要贵。于是,就有很多的消费者朋友对于这个问题表示非常不解了。 说实在的,其实家用除湿机根本就不能够与空调等同起来。一方面,空调的功能要家用除湿机多得太多,除湿功能只是空调众多的功能当中的一个而已。另一方面,空调的除湿功能又是完全不能够与家用除湿机相提并论。当我们把某一个细节无限的放大以后,价钱就会上升了。
    留言咨询
  • PF-APS-8026系列液相色谱仪十大核心优势1、德国AUPOS独特的高性能高压密封系统,保证连续工作的持久性。2、智能程控的自动排空和闭环驱动系统,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和超高精度流量实时控制。3、特有的高低压隔离模块及电源软启动系统,彰显欧系匠心品质。4、可编程的柱塞清洗系统,完全实现自动化清洗柱塞杆、密封圈,让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科技赋能新体验。5、德国Aupos多核微电路芯片单元,让系统模块高能效和高功能集成度及多应用能力更强大。6、独特的高精度驱动系统,让系统高通量,性能更强悍7、内置干燥格栅,应对空气湿度变化的影响,强势应对环境干扰8、防尘防水的电器开关程控单元,独具欧系匠心品质9、多元化数据接口:LAN、RS232、USB、START、I/O、Download,可实现网络互联的数据管理系统。10、审计追踪:数据库、权限管理、审计记录、电子签名、通讯日志、积分记录,满足医药,食品等行业国内外相关标准要求。
    留言咨询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耗材

  • 透皮实验猪皮
    关于体外渗透试验或透皮试验(IVPT),EMA在2018年发布的《Draft guideline on quality and equivalence of topical products》中仅推荐使用离体人类皮肤。PMDA规定可以使用离体大鼠、小鼠或猪的皮肤进行试验。在FDA 阿昔洛韦指南和IVPT指南中,均推荐采用离体人类皮肤;但在USP 1724中规定,除采用离体人类皮肤外,因猪的皮肤与人类皮肤具有相对相似的形态,可作为研究的重要选择; 实验用巴马香猪猪皮是一种用于透皮试验、烧伤研究、心血管研究等领域的动物模型。它的皮肤与人类的皮肤非常相似,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稳定的遗传基因。实验用巴马香猪月龄20 -45天,猪皮的大小约为A4纸大小,厚度1mm左右,无添加化学试剂,全程冷链运输。 有实验动物养殖许可的养殖场,可提供质量合格证,个案信息表 收到后储于-18℃冷冻储存,时间不宜超出三个月,该巴马小猪皮肤已经经过加工处理,皮下组织以及毛发均处理干净,可以直接用于实验。 公司简介: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类实验仪器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安全、大气污染物、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临床前药物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呼吸系统、环境与健康等领域。元森凯德在中国北京、美国宾夕法尼亚均设有技术联络中心,注重仪器的售前、售中、售后沟通,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进展动态,客户群体主要有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动物科研单位、药物研发机构、第三方CRO及医院中心实验室等。我们将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业内优秀的实验仪器设备供应厂商。我们的目标是:服务用户至上,让科研仪器的使用变得更简便和高效。
  • 体外透皮实验用猪皮
    关于体外渗透试验或透皮试验(IVPT),EMA在2018年发布的《Draft guideline on quality and equivalence of topical products》中仅推荐使用离体人类皮肤。PMDA规定可以使用离体大鼠、小鼠或猪的皮肤进行试验。在FDA 阿昔洛韦指南和IVPT指南中,均推荐采用离体人类皮肤;但在USP 1724中规定,除采用离体人类皮肤外,因猪的皮肤与人类皮肤具有相对相似的形态,可作为研究的重要选择; 实验用巴马香猪猪皮是一种用于透皮试验、烧伤研究、心血管研究等领域的动物模型。它的皮肤与人类的皮肤非常相似,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稳定的遗传基因。实验用巴马香猪月龄20 -45天,猪皮的大小约为A4纸大小,厚度1mm左右,无添加化学试剂,全程冷链运输。 有实验动物养殖许可的养殖场,可提供质量合格证,个案信息表 收到后储于-18℃冷冻储存,时间不宜超出三个月,该巴马小猪皮肤已经经过加工处理,皮下组织以及毛发均处理干净,可以直接用于实验。 公司简介: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类实验仪器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安全、大气污染物、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临床前药物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呼吸系统、环境与健康等领域。元森凯德在中国北京、美国宾夕法尼亚均设有技术联络中心,注重仪器的售前、售中、售后沟通,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进展动态,客户群体主要有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动物科研单位、药物研发机构、第三方CRO及医院中心实验室等。我们将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业内优秀的实验仪器设备供应厂商。我们的目标是:服务用户至上,让科研仪器的使用变得更简便和高效。
  • 实验用猪皮
    关于体外渗透试验或透皮试验(IVPT),EMA在2018年发布的《Draft guideline on quality and equivalence of topical products》中仅推荐使用离体人类皮肤。PMDA规定可以使用离体大鼠、小鼠或猪的皮肤进行试验。在FDA 阿昔洛韦指南和IVPT指南中,均推荐采用离体人类皮肤;但在USP 1724中规定,除采用离体人类皮肤外,因猪的皮肤与人类皮肤具有相对相似的形态,可作为研究的重要选择; 实验用巴马香猪猪皮是一种用于透皮试验、烧伤研究、心血管研究等领域的动物模型。它的皮肤与人类的皮肤非常相似,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稳定的遗传基因。实验用巴马香猪月龄20 -45天,猪皮的大小约为A4纸大小,厚度1mm左右,无添加化学试剂,全程冷链运输。 有实验动物养殖许可的养殖场,可提供质量合格证,个案信息表 收到后储于-18℃冷冻储存,时间不宜超出三个月,该巴马小猪皮肤已经经过加工处理,皮下组织以及毛发均处理干净,可以直接用于实验。 公司简介: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类实验仪器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安全、大气污染物、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临床前药物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呼吸系统、环境与健康等领域。元森凯德在中国北京、美国宾夕法尼亚均设有技术联络中心,注重仪器的售前、售中、售后沟通,时刻关注行业的最新进展动态,客户群体主要有全国各大高校、实验动物科研单位、药物研发机构、第三方CRO及医院中心实验室等。我们将以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致力于成为业内优秀的实验仪器设备供应厂商。我们的目标是:服务用户至上,让科研仪器的使用变得更简便和高效。

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