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量子化学实验

仪器信息网超冷量子化学实验专题为您整合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超冷量子化学实验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超冷量子化学实验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资讯

  • 全国量子化学会议在太原召开
    大会会场   6月13日,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海内外20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黎乐民、吴云东、方维海三位院士出席会议并分别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副主任梁文平等人参加了会议。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化学会理事长刘滇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据悉,自1977年在上海召开第一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以来,每三年举办一届,已成为我国量子化学研究领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的一个重要平台。据大会组委会主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教授介绍,本次会议是历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必将对山西乃至全国的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将全面展示我国在量子化学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主题内容涵盖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分子、团簇、固体等的电子结构和谱学计算,催化反应机理、分子激发态和光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各种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理论设计,反应动力学理论和应用,量子化学和分子模拟在生物、环境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其它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等七个方面。   会议开幕当天,吴云东院士作了首场学术报告。期间还将举行15场大会报告、51场邀请报告、43场口头报告。同时有600多篇论文进行会议墙报交流,800余篇论文被收录会议论文集。   此外,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的委托,会议还将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举行&ldquo 理论与计算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rdquo 。
  • 中国科大在超冷化学量子模拟领域取得突破
    p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赵博、陈宇翱等在超冷分子和超冷化学量子模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首次在实验上直接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弱束缚分子与自由原子间发生的态态的化学反应,实现了可控态态反应动力学的探测,从而向基于超冷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7月4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 物理学》上[Nature Physics 13, 699–703 (2017)]。 /p p   据了解,量子计算和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也可有效揭示复杂物理系统的规律,为新能源开发、新材料设计等提供指导。对化学反应和材料进行建模是量子计算最先可能的应用之一。借助量子模拟,研究者可以在人工可控的环境中研究数百万计的候选,大幅减少在真实材料中开展试验而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如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麻省理工学院的Frank Wilczek教授在《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发表的专题报道“未来百年的物理学”中所指出的,量子模拟“将成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核心工具。” /p p   在该项研究成果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成功观测到了超低温下弱束缚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的可控态态的化学反应。在实验中,他们巧妙的利用弱束缚分子的束缚能可以调节的特性,精确控制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实现了对反应产物的囚禁。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精密的射频场操作技术,成功探测了反应的分子产物和原子产物,并进一步研究了态态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证实了弱束缚分子之间化学反应通道的选择性,验证了W. Stwalley约40年前的预言。 /p p   该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第一次在超冷化学反应中观测到态态的化学反应,从而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推进到量子水平。这一工作得到了《自然· 物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探测超冷化学反应的产物是目前该领域的重大研究目标,本工作向这个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该工作是超冷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将引起化学和物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p p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的支持。 /p p   相关知识: /p p   可控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弱束缚分子化学反应的研究,这一问题可以追溯到约40年前。早在1978年,化学家W. Stwalley就曾指出弱束缚分子具有非同寻常的反应性质,它的反应会选择性通过一个反应通道进行。但由于弱束缚分子常温下不能存在,长期以来这一预言一直无法得到实验检验。近年来,随着超冷原子分子技术的发展,超低温的弱束缚分子可以从接近绝对零度的原子气中被制备出来,从而使得对其化学反应性质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 /p p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分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远大于相互作用的尺寸,因此化学反应完全由量子力学所主导,诸如量子散射、量子统计等量子效应将显著的改变化学反应的行为。超冷化学的研究为探索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量子态分辨率、能量分辨率和可调控性。近年来,超冷化学反应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实验进展,例如,2010年,美国科学院院士D. Jin和叶军的联合实验小组观测到了超低温下铷钾基态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R.Grimm小组报道了弱束缚铯分子发生的化学反应等。然而,这些实验都只能测量反应物的损失,而无法对反应的产物的进行观测。迄今为止,超低温下态态化学反应尚未被实验实现。 /p
  • 科学家首次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实现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实现三原子分子的相干合成。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在钾原子和钠钾基态分子的Feshbach共振附近利用射频场将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相干地合成了超冷三原子分子,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和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2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机无法处理的计算难题,还能有效揭示复杂物理系统的规律,从而为新能源开发、新材料设计等提供指导。量子计算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构建通用型量子计算机,但实现该目标需要制备大规模的量子纠缠并进行容错计算。当前量子计算的短期目标是发展专用型量子计算机,即专用量子模拟机,其能够某些特定问题上解决现有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拟,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量子气体来模拟复杂的难于计算的物理系统,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精确的全方位的研究,因而在化学反应和新型材料设计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超冷分子将为实现量子计算打开了新思路,并为量子模拟提供理想平台。但由于分子内部的振动转动能级复杂,通过直接冷却的方法来制备超冷分子十分困难。超冷原子技术的发展为制备超冷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可绕开直接冷却分子的困难,从超冷原子气中利用激光、电磁场等来合成分子。利用光从原子气中合成分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激光冷却原子技术的出现使得光合成双原子分子得以快速发展,并在高精度光谱测量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在光合成双原子分子成功后,科研人员开始思考能否利用量子调控技术从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的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在2006年发表的综述文章[Rev. Mod. Phys. 78,483, (2006)]中,美国国家标准局教授Paul Julienne等人回顾了光合成双原子分子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并指出从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的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是未来合成分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光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气存在密度低、温度高等缺点,无法用来研究三原子分子的合成。随着超冷原子气中Feshbach共振技术的发展,利用磁场或射频场合成分子成为制备超冷双原子分子的主要技术手段。从超冷原子中制备的双原子分子具有相空间密度高、温度低等优点,并且可以用激光将其相干地转移到振动转动的基态。自2008年美国科学院院士Deborah Jin和叶军的联合实验小组制备了铷钾超冷基态分子以来,多种碱金属原子的双原子分子先后在其他实验室中被制备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于超冷化学和量子模拟研究中。   201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教授Olivier Dulieu等在理论上分析了从原子双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的可行性 [Phys. Rev. Lett. 115, 073201 (2015)]。 但由于三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复杂,无法精确计算,因而理论上无法预测三原子分子的束缚态的能量以及散射态和束缚态的耦合强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小组在2019年首次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和双原子分子的Feshbach共振[Science 363, 261 (2019)]。在Feshbach共振附近,三原子分子束缚态的能量和散射态的能量趋于一致,同时散射态和束缚态之间的耦合被大幅度地共振增强。原子分子Feshbach共振的观测为合成三原子分子提供了新机遇。但由于原子和分子的Feshbach共振十分复杂,理论上难以理解,能否和如何利用Feshbach共振来合成三原子分子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该研究中,合作研究小组首次实现了利用射频场相干合成三原子分子。在实验中,科研人员从接近绝对零度的超冷原子混合气出发,制备了处于单一超精细态的钠钾基态分子。在钾原子和钠钾分子的Feshbach共振附近,通过射频场将原子分子的散射态和三原子分子的束缚态耦合在一起。在钠钾分子的射频损失谱上观测到射频合成三原子分子的信号,并测量了Feshbach共振附近三原子分子的束缚能。该工作为量子模拟和超冷化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超冷三原子分子是模拟量子力学下三体问题的理想研究平台。三体问题十分复杂,即使经典的三体问题由于存在混沌效应也无法精确求解。在量子力学的约束下,三体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捉摸。如何理解和描述量子力学下的三体问题是少体物理中的重要难题。此外,超冷三原子分子可以用来实现超高精度的光谱测量,为刻画复杂的三体相互作用势能面提供了重要基准。由于计算势能面需要高精度地求解多电子薛定谔方程,超冷三原子分子的势能面也为量子化学中的电子结构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安徽省、上海市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方案

  • 量子点研究之滨松解决方案
    量子点是一类纳米颗粒,其中电子的能级呈现量子化、不连续的状态。当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别对应可见到近红外的光子能量时,一些量子点就可以被光或者电能激发,发出可见到近红外的荧光。由于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与颗粒尺寸相关,所以即使同一种材料的量子点,大小不同,荧光的颜色也可以不一样(如图1)。而材料本身(如CdSe、碳)、量子点的结构(如核壳结构)对其荧光特性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量子点的一大应用是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生物成像;此外在显示屏幕领域,量子点可以替代LED中的荧光粉(荧光粉应用背景参考),而新一代的QLED屏幕则直接采用了能够电致发光的量子点材料。
  • 变温光致发光在InGaAs/GaAs量子点研究中的应用
    在利用带内载流子跃迁的太赫兹应用领域内,InGaAs/GaAs和InAs/GaAs量子点被认为是非常合适的材料。这类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媒介的远程探测、红外计数测量、激光雷达、污染监测、分子和固态光谱、非损伤医学诊断。通过调整量子点的大小、形状和结构,量子点的类原子光电特性可被优化用于特定的应用。变温光致发光光谱是一种分析含有量子点和量子阱材料的有效手段,辅助优化上述InGaAs/GaAs分子的性质。制冷一般采用两种冷冻机,一种是液氮或液氦制冷;另一种是封闭循环冷冻机,冷冻液在系统中循环。冷冻样品被激光激发,光致发光信号通过光学接口被耦合进光谱仪。
  • 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量子计算原型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等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相关研究结果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接收。在光学体系,我国科学家团队次实现利用高品质量子点单光子源构建了量子计算原型机,并且演示了其超越经典电子计算机(ENIAC)与晶体管计算机(TRADIC)的计算能力,向真正的“量子计算霸权”时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论坛

  • 黎书华_量子化学_合集

    黎书华_量子化学_合集[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5595]黎书华_量子化学_合集[/url]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资料

  • 量子化学
    量子化学
  • 图解量子化学
    图解量子化学
  • 计算量子化学
    计算量子化学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仪器

  • NOVA 实验级制冷型光纤光谱仪极致弱光,完美分析 复享仪器的旗舰产品NOVA系列光纤光谱仪是一款具有热电内制冷技术的面阵背照式光谱仪,采用了高分辨光学平台,兼具了高分辨和低噪音的能力,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弱光检测场合,例如需要进行荧光信号检测和拉曼信号检测的用户。 NOVA系列光纤光谱仪采用高分辨光学平台,平衡光谱仪光学分辨率与灵敏度性能;使用了高灵敏的探测器,和先进的片内制冷技术,能够感知更为微弱的光谱信号,是实验室弱光领域检测的首选产品。 NOVA可以达到90%的量子化效率,同时具备了更优秀的紫外响应和更低的杂散光处理技术,高信噪比和高速信号传输等特点。完美地结合了滨松面阵背照式FFT-CCD、复享EX光栅和EX滤光片技术,兼具了低电子噪音、高紫外灵敏度、高量子化效率、高动态范围和超宽谱段等诸多优点,是众多有弱光检测,紫外灵敏及宽谱段需求之领域的最高端产品。 产品概述极弱荧光测量系统更高信噪比和灵敏度拉曼/荧光/角分辨测量NOVA具有单点1000:1的信噪比,高于PG2000-Pro的500:1,和FX的300:1。另外,由于NOVA的纵向像素更多,因此,其信噪比性能实际上会更加优秀由于NOVA的优秀性能,如果配上合适的滤光片和探头就可以探测液体、固体和粉末的荧光信号,甚至拉曼信号;如果配上显微镜,就可以探测微小区域的微弱光谱信号更多信息:应用案例反射/透射/吸收光谱测量高灵敏光谱测量显微荧光光谱测量等离子和辐射测量弱光检测荧光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弱光检测领域通过显微镜的C口连接NOVA制冷型光谱仪,测量微区荧光光谱 微区荧光光谱,例如量子点荧光、细胞荧光等,由于样品微小,使用普通光谱仪难以获得有效光谱信息。利用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组合商用显微镜,可以获取指定位置的微区样品荧光光谱信息。另外,为了提高显微镜至光谱仪的光强耦合效率,复享还提供旁轴光谱输出接口,详见iMicro系列产品。通过制冷型光谱仪NOVA测量传感光纤的细微光谱变化 当温度、压力或振动变化时,传感光纤的光谱特性会发生变化。使用具有高灵敏和高稳定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能够有效提高光谱测量的精度,从而更好地研究光纤传感器的光谱特性。通过制冷型光谱仪NOVA测量液体的微弱荧光辐射 有些溶液的荧光信号非常微弱,为了捕捉这些微弱的荧光型号,需要使用具有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同时,由于NOVA能够实现长达15分钟的积分曝光,因此能够收集更加微弱的光谱信号。应用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动态监测药物在活体动物体内的动力学变化 不同于切片样品,通常,活体动物体内的药物荧光会非常微弱。同时,使用大型光谱仪对活体动物进行光谱测量非常困难,因此,在这种研究中需要使用具有高灵敏的微型光谱仪。制冷型光谱仪NOVA就是能够满足这种应用的微型光谱仪。其具有极佳的便携性,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实验条件。加上复享丰富的光谱测量附件,基于NOVA的光谱测量系统非常适合此类的科学研究。 除此之外,如果配备积分球或余弦矫正器,还可以测量药物发光的绝对辐射强度,有利于对药物的外量子化效率进行研究。典型图谱几款光谱仪暗背景光谱对比 在完全无光(暗背景)的情况下,光谱仪采集的信号完全来自于本身的噪音。因此,对比暗背景光谱,即可以知道光谱仪的噪音水平。上图是工业级光谱仪FX4000、研究级高灵敏光谱仪PG2000-Pro、和实验室级制冷型光谱仪NOVA的暗背景光谱对比图。可以看出,NOVA的噪音要远低于FX4000,同时也明显优于PG2000-Pro产品特点1、高分辨光学平台,平衡光谱仪光学分辨率与灵敏度性能;2、全谱段技术,使用线性渐变消高阶滤光片和可变闪耀光栅,解决了宽谱段效率均衡与高阶干扰的问题,最宽谱段覆盖范围达200-1100 nm;3、低噪音技术,热电内制冷技术(TEC)极大地降低了光谱仪的暗电流噪音,信噪比可达1000:14、长时曝光技术,最长曝光时间可达15min,提升了光谱仪的弱光采集能力;5、底层调用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开发,方便用户更快速地开发光谱仪应用程序。关键技术EX宽谱段技术EX技术是复享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了EX全波段滤光片技术和EX可变波长闪耀光栅技术。EX技术可以将光谱仪一次采谱波段拓展至深紫外190 nm至近红外1100 nm波段。低杂散光技术 低杂散光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光谱仪内部的杂散光,适用于高精度的吸收、透过、反射和吸收度测量。复享的各款光谱仪产品均可以配置低杂散光技术面阵背照式技术面阵背照式技术具有低噪音、高量子化效率、深紫外灵敏的优点。复享仪器采用高品质的面阵背照式FFT-CCD,为弱光检测和超快检测带来全新光谱设备热电制冷技术通过在CCD芯片内集成热电制冷器,能够更加精确地降低CCD片内温度。复享的实验室级产品均采用内制冷技术降低光谱仪的暗电流噪音,延长积分时间高分辨技术使用基于PG的高分辨光学平台,具有100mm焦距,同时使用对称式C-T光路,消除像差,有效地提升光谱分辨率产品性能探测器(典型值)项目值型号:S7031-1006类型:面阵背照式FFT-CCD制冷:内一级热电制冷(TEC)像素:1044×64 total pixels探测器面积:纵向24.576 mm,横向1.392 mm阱深:纵向320 ke-,横向1000 ke-量子化效率:峰值95%,250 nm处85%暗电流噪音:10 e-/pixel/sec @ 0 oC光谱仪项目值光谱范围:200-1100 nm (视光栅而定)光学分辨率:0.41-6.78 nm信噪比:1000:1A/D转化:16 bits暗噪音:6 RMS Counts@10 ms动态范围10000:1积分时间:8 ms-15 minutes矫正线性度:99%杂散光:0.85% at 600nm制冷项目值范围:0 oC to 50.0 oC no condensation起始点:软件控制,低于环境温度40 oC,最低-15 oC稳定性:+/-0.1 oC
    留言咨询
  • NOVA 实验级制冷型光纤光谱仪极致弱光,完美分析 复享仪器的旗舰产品NOVA系列光纤光谱仪是一款具有热电内制冷技术的面阵背照式光谱仪,采用了高分辨光学平台,兼具了高分辨和低噪音的能力,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弱光检测场合,例如需要进行荧光信号检测和拉曼信号检测的用户。 NOVA系列光纤光谱仪采用高分辨光学平台,平衡光谱仪光学分辨率与灵敏度性能;使用了高灵敏的探测器,和先进的片内制冷技术,能够感知更为微弱的光谱信号,是实验室弱光领域检测的首选产品。 NOVA可以达到90%的量子化效率,同时具备了更优秀的紫外响应和更低的杂散光处理技术,高信噪比和高速信号传输等特点。完美地结合了滨松面阵背照式FFT-CCD、复享EX光栅和EX滤光片技术,兼具了低电子噪音、高紫外灵敏度、高量子化效率、高动态范围和超宽谱段等诸多优点,是众多有弱光检测,紫外灵敏及宽谱段需求之领域的最高端产品。 产品概述极弱荧光测量系统更高信噪比和灵敏度拉曼/荧光/角分辨测量NOVA具有单点1000:1的信噪比,高于PG2000-Pro的500:1,和FX的300:1。另外,由于NOVA的纵向像素更多,因此,其信噪比性能实际上会更加优秀由于NOVA的优秀性能,如果配上合适的滤光片和探头就可以探测液体、固体和粉末的荧光信号,甚至拉曼信号;如果配上显微镜,就可以探测微小区域的微弱光谱信号更多信息:应用案例反射/透射/吸收光谱测量高灵敏光谱测量显微荧光光谱测量等离子和辐射测量弱光检测荧光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弱光检测领域通过显微镜的C口连接NOVA制冷型光谱仪,测量微区荧光光谱 微区荧光光谱,例如量子点荧光、细胞荧光等,由于样品微小,使用普通光谱仪难以获得有效光谱信息。利用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组合商用显微镜,可以获取指定位置的微区样品荧光光谱信息。另外,为了提高显微镜至光谱仪的光强耦合效率,复享还提供旁轴光谱输出接口,详见iMicro系列产品。通过制冷型光谱仪NOVA测量传感光纤的细微光谱变化 当温度、压力或振动变化时,传感光纤的光谱特性会发生变化。使用具有高灵敏和高稳定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能够有效提高光谱测量的精度,从而更好地研究光纤传感器的光谱特性。通过制冷型光谱仪NOVA测量液体的微弱荧光辐射 有些溶液的荧光信号非常微弱,为了捕捉这些微弱的荧光型号,需要使用具有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同时,由于NOVA能够实现长达15分钟的积分曝光,因此能够收集更加微弱的光谱信号。应用高灵敏的制冷型光谱仪NOVA动态监测药物在活体动物体内的动力学变化 不同于切片样品,通常,活体动物体内的药物荧光会非常微弱。同时,使用大型光谱仪对活体动物进行光谱测量非常困难,因此,在这种研究中需要使用具有高灵敏的微型光谱仪。制冷型光谱仪NOVA就是能够满足这种应用的微型光谱仪。其具有极佳的便携性,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实验条件。加上复享丰富的光谱测量附件,基于NOVA的光谱测量系统非常适合此类的科学研究。 除此之外,如果配备积分球或余弦矫正器,还可以测量药物发光的绝对辐射强度,有利于对药物的外量子化效率进行研究。典型图谱几款光谱仪暗背景光谱对比 在完全无光(暗背景)的情况下,光谱仪采集的信号完全来自于本身的噪音。因此,对比暗背景光谱,即可以知道光谱仪的噪音水平。上图是工业级光谱仪FX4000、研究级高灵敏光谱仪PG2000-Pro、和实验室级制冷型光谱仪NOVA的暗背景光谱对比图。可以看出,NOVA的噪音要远低于FX4000,同时也明显优于PG2000-Pro产品特点1、高分辨光学平台,平衡光谱仪光学分辨率与灵敏度性能;2、全谱段技术,使用线性渐变消高阶滤光片和可变闪耀光栅,解决了宽谱段效率均衡与高阶干扰的问题,最宽谱段覆盖范围达200-1100 nm;3、低噪音技术,热电内制冷技术(TEC)极大地降低了光谱仪的暗电流噪音,信噪比可达1000:14、长时曝光技术,最长曝光时间可达15min,提升了光谱仪的弱光采集能力;5、底层调用技术,支持系统集成开发,方便用户更快速地开发光谱仪应用程序。关键技术EX宽谱段技术EX技术是复享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包括了EX全波段滤光片技术和EX可变波长闪耀光栅技术。EX技术可以将光谱仪一次采谱波段拓展至深紫外190 nm至近红外1100 nm波段。低杂散光技术 低杂散光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光谱仪内部的杂散光,适用于高精度的吸收、透过、反射和吸收度测量。复享的各款光谱仪产品均可以配置低杂散光技术面阵背照式技术面阵背照式技术具有低噪音、高量子化效率、深紫外灵敏的优点。复享仪器采用高品质的面阵背照式FFT-CCD,为弱光检测和超快检测带来全新光谱设备热电制冷技术通过在CCD芯片内集成热电制冷器,能够更加精确地降低CCD片内温度。复享的实验室级产品均采用内制冷技术降低光谱仪的暗电流噪音,延长积分时间高分辨技术使用基于PG的高分辨光学平台,具有100mm焦距,同时使用对称式C-T光路,消除像差,有效地提升光谱分辨率产品性能探测器(典型值)项目值型号:S7031-1006类型:面阵背照式FFT-CCD制冷:内一级热电制冷(TEC)像素:1044×64 total pixels探测器面积:纵向24.576 mm,横向1.392 mm阱深:纵向320 ke-,横向1000 ke-量子化效率:峰值95%,250 nm处85%暗电流噪音:10 e-/pixel/sec @ 0 oC光谱仪项目值光谱范围:200-1100 nm (视光栅而定)光学分辨率:0.41-6.78 nm信噪比:1000:1A/D转化:16 bits暗噪音:6 RMS Counts@10 ms动态范围10000:1积分时间:8 ms-15 minutes矫正线性度:99%杂散光:0.85% at 600nm制冷项目值范围:0 oC to 50.0 oC no condensation起始点:软件控制,低于环境温度40 oC,最低-15 oC稳定性:+/-0.1 oC
    留言咨询
  • 大面积光催化太阳光模拟器光催化一般指光学诱导光诱导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合成化学,特别在一些非常见结构的合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能大大缩短传统合成化学的步骤而经济实用。1972年,Fujishima A等,报道采用TiO2光电极和铂电极组成光电化学体系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开辟了半导体光催化这一新的领域。半导体光催化开始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现光电化学太阳能的转化,之后研究的焦点转移到环境光催化领域。1977年Frank SN 等首先验证了用半导体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氰化物的可能性,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 Fe2O3 沉积TiO2为光催化剂成功地由氢气和氮气光催化合成氨,引起了人们对光催化合成的注意。1983年,芳香卤代烃的光催化羰基化合成反应的实现,开始了光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光催化开环聚合反应、烯烃的光催化环氧化反应等陆续有报道,光催化有机合成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光催化是光化学和催化科学的交叉点,一般是指在催化剂参与下的光化学反应。半导体材料之所以具有光催化特性,是由它的能带结构所决定。半导体的晶粒内含有能带结构,其能带结构通常由一个充满电子的低能价带(valent-band,VB)和一个空的高能导带(conduction band,CB)构成,价带和导带之间由禁带分开,该区域的大小称为禁带宽度,其能差为带隙能,半导体的带隙能一般为0. 2 ~3. 0 eV。当用能量等于或大于带隙能的光照射催化剂时,价带上的电子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同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即生成电子/空穴对。由于半导体能带的不连续性,电子和空穴的寿命较长,在电场作用下或通过扩散的方式运动,与吸附在催化剂粒子表面上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者被表面晶格缺陷俘获。空穴和电子在催化剂内部或表面也可能直接复合。因此半导体光催化关键步骤是:催化剂的光激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迁移和俘获,光生电子和空穴与吸附之间表面电荷迁移以及电子和空穴的体内或表面复合。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低是其难以实用化*为关键的因素。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取决于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而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过程则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电子和空穴在催化剂表面的俘获过程;表面电荷的迁移过程。早期光化学家认为光是一种特殊的、能够产生某些反应的试剂。早在1843 年Draper发现氢与氯在气相中可发生光化学反应。1908年Ciamician利用地中海地区的强烈的阳光进行各种化合物光化学反应的研究,只是当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还不能鉴定。到60年代上半叶,已经有大量的有机光化学反应被发现。60 年代后期,随着量子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和物理测试手段的突破(主要是激光技术与电子技术),光化学开始飞速发展。现在,光化学被理解为分子吸收大约200*700纳米范围内的光,使分子到达电子激发态的化学。由于光是电磁辐射,光化学研究的是物质与光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因此光化学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相应于热化学,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的特点如下:1)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学上清洁的“试剂”;2)光化学反应条件一般比热化学要温和;3)光化学反应能提供安全的工业生产环境,因为反应基本上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进行;4)有机化合物在进行光化学反应时,不需要进行基团保护;5)在常规合成中,可通过插入一步光化学反应大大缩短合成路线。 因此,光化学在合成化学中,特别是在天然产物、医药、香料等精细有机合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光催化的研究方向:1)水污染治理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污染是其中重中之重。相比传统水污染治理方法,光催化法绿色环保、*次污染。除了常见的各种染料,如亚甲基蓝 (MB)、罗丹明 B (RhB)、甲基橙 (MO) 等,其他无色的污染物,比如苯酚、双酚 A(BPA),或者各种抗生素农药等都可以降解掉。此外,光催化还可以将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如 Cr6+、Pt4+、Au3+ 等还原为低价离子,减弱其毒性。2)水分解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燃烧后会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如何制造清洁可再生能源是研究热点。利用光催化将水分解为 H2 和 O2,用氢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生态环保、成本低。但目前产氢效率还比较低,距离实际工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CO2 还原随着大气中 CO2 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越发明显,极端气候频发,如何降低大气中 CO2 含量是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光催化技术,将 CO2 还原为甲烷、甲醇、甲酸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4)空气净化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有氮氧化物 (NO2,NO 等),硫氧化物(SO2,SO3 等),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苯、苯、二甲苯、乙醛、甲醛等)。目前处理空气污染常见方法为物理吸附或者借助贵金属降解,物理吸附适用面广,但只适合于浓度较高污染物;贵金属降解成本高,且条件苛刻,耗能高,效率低,只适用于有经济条件的工厂。光催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技术,成本低,适用面广,显示出广阔应用前景。5)抗菌抗菌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有机材料抗菌性弱、耐热性差、稳定性较差等特点限制了其使用,并逐渐被无机抗菌材料取代,而负载有银、铜等金属离子的无机杀菌剂能使细胞失去活性,但细菌被杀死后,可释放出致热和有毒的组分,如内毒素。而 TiO2 等光催化剂不仅能杀死细菌,还能彻底降解有毒组分。6)有机合成传统有机合成经常使用到有害有毒或者危险试剂,且一些反应条件苛刻,而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具备高选择性,简单环保,成为有机合成研究热点。目前,光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1)醇,胺,烯烃和烷烃的氧化或芳香族化合物羟基化反应;(2)用亲核试剂活化、官能化 α-C-H 键以构建新的 C-C 或 C-X(X = O,N 或 S)键;(3)将硝基苯还原成氨基苯或偶氮苯等等。当然光催化的研究方向绝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比如自清洁、太阳能电池等等。总而言之,光催化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挑战的领域,其中一些技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话,将对人类生活带来莫大的改善。大面积光催化太阳光模拟器参数:1光谱范围 350nm-2500nm,可选配延长*14μm2光斑面积30cm-10米(可定制)3空间不均匀度为+/- 5%(ASTM E927)。4照度6万lux-10万lux可调(可以做道20万lux)5光功率:1000w/m²-2000 w/m²6.光谱匹配度:除700-800nm以外在400-1100nm范围内均为A即7 增大光照强度可以直接更换大功率灯泡无需更换电源8 电源采用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延长灯泡使用寿命
    留言咨询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耗材

  • Maya 2000 pro 光谱仪
    仪器简介:特性 90量子化率 USB 2.0 接口 低电子噪声 光学分辨率可达到 ~0.035 nm FWHM 分辨率取决于光栅的刻数和狭缝的大小 14种光栅选择,包括HC-1 复合光栅可覆盖175-1100 nm 范围 可选狭缝有 5 μm, 10 μm, 25 μm, 50 μm, 100 μm200 μm 可选的专利滤光片可消除二三级衍射的影响 探测器聚焦透镜可增强信号强度 可控可编程的选通信号 (单个或连续) 10 板载的用户可编程 GPIOs数字接口 采用 SpectraSuite光谱仪操作软件 可运行在 Windows, Mac 或 Linux操作系统下. 探测器特性 Maya 2000-Pro 探测器r: Hamamatsu S10420 结构: 背照式, 2D 热电制冷: 否 像素值: 全部l: 2068 x 70 实际: 2048 x 64 像素尺寸: 14 um 平方 探测器有效面积 mm: 28.672 horizontal x 0.896 vertical 阱深: 200Ke- 最大量子化率 75 量子化率 @ 250 nm 60 光谱仪特性 Maya 2000-Pro 积分时间: 17 ms – 10 秒 A/D 转换: 16 bit, 150 kHz 动态范围: ~8000:1 信噪比: 450:01:00 非线性度 未校正: ~10.0 线性度 校正: 1.0 纵向灵敏度: ~0.32 Counts/e- 技术参数:Maya 2000和Maya 2000-Pro是海洋光学公司推出的高灵敏度背照式2DFFT-CCD光谱仪,具有高达90量子化率,高动态范围和优秀的紫外相应等特点,适合于低亮度和要求紫外灵敏度高的科学实验主要特点:背照式FFT-CCD探测器的优势 Back-Thinned CCD 探测器具有高的紫外响应和信噪比,大动态范围特别适合于低亮度实验。由于本身具有高紫外响应度,所以不需要采用紫外镀膜工艺,可以解决不同UV镀膜批次的质量不同问题。 Maya 2000系列光谱仪 Maya 2000和 Maya 2000-Pro同样都提供了高的参数性能,不同的是Maya2000具有略高的读取速度。而 Maya 2000-Pro提供了更好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
  • 日立 D型热解石墨管 7J1-8500
    D型热解石墨管产品编号: 7J1-8500用途:分析高温元素,3000 度进样量80微升特点:双孔等量注入有利于样品溶液的扩散提高测量精度量子化温度高,适应性强减少碳化物的形成,清除温度3000度适用场合: 适用于任何分析场合
  • 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
    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是专业为TO-3封装的QCL激光器的驱动而设计,它接收来自驱动电源的电流电压,为QCL激光器提供各种驱动电流,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适合连续QCL激光器和脉冲QCL激光器驱动。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 激光头 尺寸 80 mm x 40 mm x 25 mm**没有配件,TO 3和连接器 重量 150克 连续电流 高达800mA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 TO-3 包装**支持TO-3引脚排列 1TEC+ 2热敏电阻 3热敏电阻 4激光的负接触 5激光的正接触 6不连接 7不连接 8TEC-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 脉冲驱动器 电源电压 + 10 V QCL电压 最大16 V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脉冲电流 最高8A 脉冲频率 由外部信号决定 *最高达5MHz *推荐硬件:Q-MACS MC / SC供应 脉冲宽度 由外部信号决定 *通常最大是256ns *推荐硬件:Q-MACS MC / SC供应 TO-3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头LH3 温度控制器 TEC电压 最大4.3 V TEC电流 最大值3 A 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的温度范围 - 25°C至40°C 热沉 空气或水冷却

超冷量子化学实验相关的试剂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