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聚合物

仪器信息网无机聚合物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无机聚合物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无机聚合物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无机聚合物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无机聚合物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4707
    武汉聚合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水质检测仪器及耗材、实验室分析仪器及耗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工地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等。用户包括各省(市)级环境监测单位、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等院校、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等。公司成立以来,秉承用户至上的理念,以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公司发展历程:2016年正式成立,2017年4月诞生第一款自主研发产品,2018年研发生产13款全新产品并申请公开4项专利,2019年获得10项软件著作权及1项实用新型,并承接上海市VOC在线监测系统运维服务。竞争优势:1.专业的技术团队2.强大的执行力3.丰富的应用经验4.不断创新的热情技术团队经验:1.杭州20国集团(G20)峰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2.参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设备适应性检测项目3.参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武当山观测4.参与辽宁省环境监测站VOCs比对测试等等
    留言咨询
  • 北京博瑞双杰新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加固建材新产品开发生产、新工艺研究和应用推广, 以服务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专业化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产品: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BR植筋胶、BR粘钢胶、BR灌注粘钢胶、BR碳纤维粘合剂、BR灌浆树脂、自动压力灌浆器、J-302混凝土再浇剂(加固型界面剂)、ECM环氧修补砂浆(环氧树脂胶泥)、BR无机型植筋锚固料、EC2000聚合物加固砂浆、高强修补砂浆、EC2000防水砂浆、EC2000聚合物砂浆(双组份)、EC2000聚合物粘结砂浆、抗裂砂浆、901快速堵漏剂、彩色瓷砖勾缝剂、Z5型瓷砖粘结剂等等。    公司秉承“创新理念、追求卓越、迅速改善、永续经营“的经营理念;并以“质量是第一工作”,“顾客的满意是我们的荣誉”作为我们永远不变的质量政策;以爱护环境、回报社会、关爱雇员等社会责任为己任;把“诚信、负责、创新、团队”作为不断的追求和目标。    凭借“攀登巅峰,超越自我”的精神。博瑞双杰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产业结构化,生产规模化,为宗旨的现代化企业迈进!
    留言咨询
  • 400-860-5168转4873
    瑞芯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深圳市龙华区怡力科技园。专注于颗粒表征和分析仪器的研发和生产,由两名深圳高层次人才领衔,汇集了一批来自瑞士联邦理工、北京大学、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其专业涵盖微纳加工以及微纳米测量的基础理论研究,颗粒表征应用技术的开发 ,软硬件的开发设计和商业运营服务,并且拥有一支顶尖的国内外专家顾问团队。瑞芯智造基于多年的科研成果,融合多项专利技术开发的 Nanocoulter I 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可广泛应用于病毒、蛋白质、细胞、细菌、乳糜颗粒、外泌体、高分子聚合物、荧光微球、磁珠颗粒、乳液等有机及无机颗粒的检测。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 Nanocoulter I ,无需复杂的操作,一次简单的上样即可得到颗粒的浓度、粒径、zeta电位、形态等全方位的数据。现已服务于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及生产研发企业,协助发表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论文,帮助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的质控标准。在医疗诊断、生理生化研究、药物载体、染料与墨水化学、机械抛光、催化剂、金属颗粒、聚合物、化妆品、半导体、胶体等多个领域有极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瑞芯智造秉持用科技守护生命,用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拥有领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始终致力于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颗粒表征分析方案,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纳米颗粒检测仪器生产厂商。
    留言咨询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仪器

  • 仪器简介:热塑性聚合物在加热时熔融或流动,由无规缠结的(无定形热塑性塑料)或以微晶方式部分有序的(半结晶热塑性塑料)线性大分子组成。它们在农业、汽车工业、航空业、建筑工业、电气工业、纺织等行业广泛运用。本书不仅可作为应用手册查询,也可以作为实验指南,对热分析工作者及热分析学习者有帮助和裨益。目录应用列表1 热分析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rmal Analysis1.1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v1.1.1 常规 DSC Conventional DSC1.1.2 温度调制 DSC Temperature&mdash modulated DSC1.1.2.1 ADSC1.1.2.2 IsoStep1.1.2.3 TOPEMTM1.2 热重分析(TGA) Thermogravimetric Anaiysis1.3 热机械分析(TMA)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1.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1.5 与TGA的同步测量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with TGA1.5.1 同步DSC和差热分析 (DTA,SDTA) SimuItaneous DS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1.5.2 析出气体分析(EGA) Evolved Gas Analysis1.5.2.1 TGA&mdash MS1.5.2.2 TGAF&mdash TIR2 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Structure and Behavior of Polymers2.1 聚合物领域的一些定义 Some Definitions in the Field of Polvmers2.2 聚合物的物理结构 Physical Structure of Polymers2.3 热塑性聚合物 Thermoplastic Polymers2.3.1 无定形塑料 Amorphous Plastics2.3.2 半结晶塑料 Semicrystalline Plastics3 热塑性聚合物的重要领域 Important Fields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s4 热塑性聚合物的应用一览表 Application Overview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s5 热塑性聚合物的特征温度表 Table of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s6 重要热塑性聚合物的性能和典型的热分析应用 Properties of Important Thermoplastic Polymers and Typical TA Applications6.1 聚乙烯,PE Polyethylene6.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C Ethylene/Vinylacetate Copolymer6.3 聚丙炳,PP Polypropylene6.4 聚苯乙烯,PS Polystyrene6.5 聚氯乙烯,PVC Polyvinyl Chloride6.6 聚醋酸乙烯,PVAC Polyvinyl Acetate6.7 聚酰胺,PA Polyamide6.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6.9 聚碳酸酯,PC Polycarbonate6.10 聚甲醛,POM Polyoxymethylene6.11 聚四氟乙烯,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7 热塑性聚合物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s7.1 聚乙烯测试 Measurements on Polyethylene7.2 聚丙烯测试 Measurements on Polypropylene Based Material7.3 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 Glass Transition of Polystyrene7.4 聚氯乙烯的热分析测试TA Measurements on Polyvinyl Chloride7.5 聚酰胺及其共混物 Polyamides and Their Blends7.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热行为 Thermal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7.7 其它聚合物测试 Measurements on Other Polymers7.8 热塑性弹体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7.9 聚合物共混物和共聚物 Polymer Blends and Copolymers7.10 热塑性塑料及其产品的进一步测试 Further
    留言咨询
  • 产品特点: 世界上最完整协调的自动聚合物粘度测量系统;针对不同聚合物样品,不同测试要求的灵活组合解决方案;来自UKAS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及ISO组织授权实验室的最专业技术支持和整体解决方案;您的样品粘度测试从此变的轻松简单。 专业 ●聚合物溶液浓度确认基于质量/质量法,采用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天平定量,配置的溶液浓度准确无误 ●聚合物溶解过程中,对同一性质溶液采用固定加温-恒温-降温曲线控制,并采用固定剪切速度和剪切应力进行搅拌,免除了溶解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误差 ●针对客户的个性测试,由粘度测试应用专家辅助客户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溯源性的实验解决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案 ●全自动,且各功能模块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组合 自动溶液配置 自动样品溶解 自动进样 自动测试 自动清洗 自动结果计算,统计及报表输出 自动保修,自动电话回访,自动上门服务 ●节省 粘度浴槽制冷采用循环冷却器,无需连接实验室冷却水,免除了大量的冷却水的浪费 粘度管清洗系统采用间断冲洗方式,在保证完全清洁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清洗溶剂 ●完善 典型应用:PA,Nylon,PET,PVC,PE,PP,PC,PLA,PBT,纤维素,纤维酯,纸桨,墨水等 可符合的标准:ASTM,D445,D446,D789,D871,D1243,D1601,D2857,D4020,D4603,D1795,ISO307,5351&1628PART16,DIN53726,53727,53728,7744等 可显示的数值:运动粘度、相对粘度、固有粘度、比粘度、比浓粘度、特性粘度、极限粘度值、分子量、K值、聚合度等 ●标准:典型聚合物测量标准偏差 PVC(ASTM D1243)好于0.15% PA (ISO307)好于0.03% PA (ASTM D789)好于0.10% PET(ASTM D4603)好于0.26% 粘度测试温度稳定性:± 0.01℃ 样品下落时间测量分辨率:0.001S 误差小于0.1% 样品质量称量准确性:0.1mg或0.01mg ●高效 开机后快速的温度稳定 测试、清洗、烘干、下一样品测试一气呵成,一个测量位每小时可测量8-10个样品,最多可四个测量位同时运行 由于整体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完整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实现无人守候测试,节约了实验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 ●安全 使用者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不接触溶剂 所有与溶剂接触部分均采用高品质PTFE材质制造,100%耐腐蚀 粘度浴槽超温报警及自动关机功能 粘度浴槽防干烧低液位预警,以及预警后无人响应时采取的报警及自动关机功能 溶剂瓶无溶剂提醒功能 废液瓶满瓶提醒功能 自动粘度管清洗时&ldquo SAFE VACCUM&rdquo 真空安全清洗系统1.强大的软件功能:控制操作整个系统,收集整理大批量的测试数据,并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客户需要的参数,特殊功能可订制,可直接连接到LIMS系统上 2.粘度浴槽制冷单元:该制冷单元通过粘度浴槽内置的冷却环与浴槽联用,可在夏天保证25.00℃的稳定测试环境 3.样品及溶剂进口,全PTFE材质,可连接机器手自动进样,或者直接旋开顶盖,将样品直接倒入;倒入后,样品直接进入到玻璃粘度管的进样管中 4.粘度测量浴槽:给整个粘度测试提供稳定,精准的温度环境,温度稳定性± 0.01℃隔热设计,在最高150℃最低-40℃时运行稳定安全 5. 测试系统主机:该主机负责完成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并与电脑进行通讯控制,完成样品提升,下落时间测量,粘度管清洗步骤 6.X,Y,Z坐标轴自动进样器:该进样器在软件控制下,有选择性的吸取样品并添加到粘度管中,并带有管路自清洁功能,可实现无人测试;在高温粘度样品进样时整个管理采用保温设计,不影响样品性质 7. 样品溶解系统,采用内置有冷却盘管的金属浴加热搅拌器。该溶解系统受软件控制,严格按照设定的温度曲线控温和搅拌,使得样品分批测试的重复性极大的提高,对聚合物生产工艺改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8. 防化学腐蚀真空泵:负责整个粘度测量清洗系统的真空动力提供,真空表显示真空度,完全防化学腐蚀 9. 自动溶液配置系统:该系统采用精密液体分注器与分析天平联用,利用重量/重量法精确配置固定浓度的聚合物样品溶液,整个配置过程软件自动控制,精确安全 如需了解更多物性测试产品请致电:40080921068
    留言咨询
  • 开创聚合物分离的新纪元以更高分离度的体积排阻分离进行聚合物色谱表征通过实现快速的日常校准提升数据一致性和数据质量利用系统先进的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方法开发以更快的速度获取目标聚合物的更多信息增强对聚合物化学结构的了解,加速创新如今,聚合物科学家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活跃,对高性能材料、生物材料创新的需求不断增长,愈发激烈的竞争导致产生了更强的紧迫感。有了ACQUITY APC系统,聚合物色谱表征脱去极长运行时间的标签。得益于超高效聚合物色谱的优势,分析人员能以快于传统GPC/SEC技术5-20倍的速度,获取准确且可重现的聚合物分子量信息,从而加快创新速度,同时改善实验室运营环境。缩短聚合物样品实验室检测周期:更快地为研发实验室、生产运营团队以及您的客户提供可供决策的结果。推动创新:更快获取结果并掌握更多信息,帮助整个环节更快速地做出响应,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并加快上市步伐。简化工艺监测并灵活实现批次一致性控制,可对工艺和合成优化做出灵活的“动态”决策。显著降低每个样品的分析成本:减少溶剂消耗和废液处理量。通过快速溶剂切换和强溶剂兼容性优化方法开发配备聚合物四元溶剂管理器(p-QSM)的APC系统赋予了化学家和聚合物科学家出众的灵活性,让他们能够在同一套系统上使用标准聚合物色谱、梯度聚合物洗脱色谱(GPEC)和反相LC分析非常复杂的共聚混合物和聚合物添加剂。附加的系统功能支持自动化选择多达六种不同的溶剂。自动化色谱柱切换功能结合ACQUITY APC色谱柱的刚性和可灵活溶剂切换的颗粒配合使用,为体积排阻色谱法分离聚合物的方法开发,率先提供了全世界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支持在数小时内完成聚合物的方法开发到检测,而无需数天时间。全方位多维色谱细节决定一切 — 更优的细节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当与PSS Polymer Standards Service GmbH的WinGPC UniChrom&trade 软件结合使用时,沃特世APC系统有助于研究人员使用多维分离方法深入了解复杂的聚合物材料,从而增加单次色谱分析的峰容量。应用多维色谱方法能够通过两种不同的连续保留机制分离分析物。该方法可以使分析物与单维色谱分离中通常发生共洗脱的其它化合物实现分离。这有助于大幅提升多维分离度,并提供有关复杂聚合物样品化学结构和组成的详细信息。始终能满足您研究需求的色谱柱技术BEH色谱柱技术采用亚乙基桥杂化(BEH)技术的颗粒可确保色谱柱在恶劣的运行条件下仍具有高柱效和长使用寿命。先进的反相和HILIC HPLC色谱柱BEH色谱柱适用于常见的反相色谱分析,此外,这款色谱柱在极端pH条件下可保持稳定,并且广泛适用于多种化合物,因此也是方法开发的理想选择。使用先进的检测解决方案获取有关聚合物样品的更多信息ACQUITY APC系统配备先进的检测器,可通过单次分析为聚合物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信息。将沃特世APC系统与先进的检测解决方案相结合,可通过引入示差折光(RI)检测器、紫外(UV) PDA、光散射(LS)和粘度检测器(IV)显著提升SEC分析的信息获取能力。借助第三方先进检测功能集成,科学家还能对样品进行更全面的表征,从而更好地掌握新型复杂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利用业内率先推出专用校准套件提升数据质量和一致性由于运行时间小于10 min,使用ACQUITY APC校准标准品在30 min内即可校准一套串联ACQUITY APC色谱柱。这些标准品套件与ACQUITY APC色谱柱的分子量范围相匹配,可通过简单的稀释后进样为任何串联色谱柱生成10点校准图。这是一款有助于为特定应用选择理想色谱柱和校准标准品的便捷工具。得益于可对串联色谱柱进行日常校准的优势,数据一致性得到了极大改善,提供批次间测量结果始终如一的可靠性。功能和优势加速创新:亚3 μm刚性大孔径ACQUITY APC色谱柱与ACQUITY APC系统的超低系统扩散优势相结合,实现高分离度的聚合物分离。优化方法开发:快速溶剂切换和强溶剂兼容性,有助于应对聚合物分析中的严苛分离条件。提高分析范围和实验室效率:一套系统支持多种应用,包括基础LC、梯度、等度、反相和GPC分析。更深入地了解您的聚合物样品:可兼容多种检测器技术包括第三方先进的检测器,例如示差折光、紫外/可见光、光电二极管阵列或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还可兼容多角度光散射和粘度检测器等。缩短聚合物样品实验室检测周期:以快于传统SEC/GPC技术5-20倍的速度为您的研发实验室、生产运营团队和客户提供可供决策的结果。简化并优化串联色谱柱的校准:提供与串联色谱柱分子量范围匹配的标准品。多样化的色谱柱管理功能:可自动从多达两套串联ACQUITY APC色谱柱和多达两套串联传统GPC色谱柱中进行选择 - 所有色谱柱都安装在稳定的恒温环境中。溶剂管理器提供的精确流量:可确保分子量数据的准确性始终如一。
    留言咨询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资讯

  • 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红外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效应
    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红外研究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效应布鲁克纳米表面事业部 魏琳琳 博士英文题目:Nature Communications: Unraveling bilayer interfacial features and their effects in polar polymer nanocomposites摘要以聚合物为基体,无机纳米粒子为填料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纳米颗粒和聚合物之间的界面效应通常被认为是实现这些性能增强的关键因素。然而,如何理解界面效应以及界面微区的结构与性能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领域长期面临的基础性难题。近期,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伍伦贡大学等学校的科学家们将Bruker的光热诱导纳米红外技术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直接探索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级界面区域。研究发现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存在强极性构型的“双界面层”结构,包括10纳米厚的内层和大于100纳米的外层界面。分子动力学及相场模拟结果表明纳米颗粒表面电势以及颗粒间距的协同作用是形成界面极性构型的关键作用机制。这项研究的结果有助于阐明界面处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以获得最佳性能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利用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高极性“双界面层”行为,科学家们在具有超低无机填料含量的纳米复合材料中获得了显著增强的介电及压电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Unraveling bilayer interfacial features and their effects in polar polymer nanocomposit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实验内容实验选择典型的铁电聚合物PVDF作为基体,填充TiO2纳米颗粒。其中PVDF膜层的厚度低于纳米颗粒的直径,使TiO2能够暴露在膜层表面(图1 a)。图1b,c 样品表面和横截面的SEM图像显示颗粒表面存在约10nm的包裹层。HADDF和碳成像图(图1d,f)进一步表明10nm的结合层富含碳元素,为有机碳链键合在纳米颗粒表面。采用布鲁克nanoIR3纳米红外系统进一步研究了界面区域的化学结构(图1 e f)。采用PVDF极性构象的波数(866cm-1)和非极性构象的吸收波数(766cm-1)进行红外成像,分别对应图1f中图和右图。红外成像图显示纳米颗粒周围存在100nm以上强极性构象区域。压电力显微镜(PFM)采集平行于膜平面和垂直于膜平面的L-PFM图像及面外V-PFM图像,结果显示颗粒的L-PFM呈现一半亮一半暗的结构,V-PFM呈现全亮的结构。表明纳米颗粒/聚合物的内层界面区域内偶极子的极化方向垂直于纳米颗粒表面。综合以上的观测结果,作者揭示了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存在强极性构型的“双界面层”结构, 由10nm的极性偶极子内层界面的和100nm强极性构象的外层界面组成。 图1 直接观测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的“双界面层”结构作者采用nanoIR3纳米红外系统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颗粒的间距对界面效应的影响(图2)。距离较远的纳米颗粒会形成强极性构象结构界面(图2 b左图);距离相对较近的纳米颗粒,其界面区域相互重叠,将抑制极性构象的形成(图2 b中图);纳米颗粒相互连接时,界面区域也倾向于相互合并(图2 b右图)。FTIR检测不同TiO2纳米颗粒含量的宏观材料中极性构象的比例(840 cm&minus 1/766 cm&minus 1及 1279 cm&minus 1/766 cm&minus 1峰强比),TiO2纳米颗粒含量0.35%时极性构象最多,继续增加纳米颗粒含量,由于纳米颗粒间距变小,界面区域相互重叠使极性构象含量降低。分子动力学及相场模拟表明极性构象界面的形成取决于纳米颗粒表面电势以及颗粒间距的协同作用。图2 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极性区域采用纳米叠层设计(Al2O3/PVDF/ Al2O3)表征单一界面层的贡献。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r与PVDF的膜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随着PVDF膜厚的减小而增加。由于界面极性层的影响,纳米叠层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比Al2O3(εr~9.8)和PVDF(εr~7.8)更高的εr。而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PVDF (10 nm)/Al2O3 (15 nm),包含两层内层界面层结构,表现出86 J/cm3的超高介电能量密度,远高于文献报道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能量密度。同时具有76%的能量效率,与大多数介电聚合物或纳米复合材料相当。图3 内层界面层增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总结借助于布鲁克纳米红外系统,直接观测到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极性界面构象,并研究了颗粒间距对极性构象的影响。结合其他科学工具的结果,本文的工作促进了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可为高性能极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并推动介电储能、电卡制冷、柔性压电传感等高新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 本文相关链接:Unraveling bilayer interfacial features and their effects in polar polymer nanocomposites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14, Article number: 5707 (202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1479-0
  • 我国学者在近红外吸光聚合物太阳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title=" tpxw2019-01-08-09.jpg" alt=" tpxw2019-01-08-09.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8f85fe5b-35ad-4005-9e82-3608bdf73b66.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图. 近红外吸光电子受体分子设计与合成、吸光和荧光谱图、叠层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能级和光伏特性曲线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部前沿导向重点项目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722404,21734008)等资助下,我国学者在近红外吸光聚合物太阳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Near-Infrared Electron Acceptors with Fluorinated Regioisomeric Backbone for Highly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具有氟化骨架异构的近红外电子受体实现高效聚合物太阳电池)为题,于2018年11月06日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 /p p style=" text-indent: 2em " 论文链接: a href="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3769" target=" _blank"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3769 /a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聚合物太阳电池近年取得了不断突破,很大程度得益于新型有机半导体分子和聚合物的快速发展。有机分子和聚合物通过结构裁剪可大范围调制其光、电和薄膜性质,从而实现区别于传统无机太阳电池的多功能性的太阳电池器件,例如可见区透过,近红外区高光谱响应度的半透明器件和全光谱吸收的叠层器件等。其中,发展新型近红外吸光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带隙Eg& lt 1.4 eV)成为领域关注热点。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的有机半导体实验室已发展一系列基于非稠合或稠合骨架的近红外电子受体分子。最近,该实验室的李昌治研究员和陈红征教授等设计发展了一类近红外电子受体分子,通过非对称桥连基团的区域异构化和调控氟原子取代数目,改善分子共轭结构和轨道能级,获得了性能优异的近红外电子受体分子并成功建构响应波长可达1000 nm光谱的高效率聚合物太阳电池。通过进一步与吸光带边800 nm的前电池搭配,制备得到高效率聚合物叠层太阳电池。该工作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叶轩立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路新慧教授在光学模拟和薄膜形貌测试方面的支持。这一成果从分子骨架结构设计入手,通过探索理解其分子结构-薄膜特性-器件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为发展近红外电子受体分子和近红外区高光谱响应度的聚合物太阳电池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 附件: /p p style=" line-height: 16px " img style=" margin-right: 2px vertical-align: middle " src=" /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 a title=" chen2018.pdf" href=" 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1901/attachment/a4dc0b99-2bf7-4de1-8fa0-11d21bce1737.pdf" target=" _blank" textvalue=" Near-Infrared Electron Acceptors with Fluorinated Regioisomeric Backbone for Highly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Near-Infrared Electron Acceptors with Fluorinated Regioisomeric Backbone for Highly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a /p p & nbsp /p
  • 苏州纳米所报道长循环高电压聚合物基固态锂金属电池
    锂金属因具有高理论容量(~3860 mAh g-1)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 V),是颇有前景的锂电池电极材料之一。然而,锂枝晶的生长将会顶穿隔膜,引起电池短路热失控,甚至引燃电解液等,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具有高机械强度的固态电解质代替电解液,可以有效阻止锂枝晶生长,从而提高锂金属电池(LMBs)安全性。相比无机电解质较高的界面接触阻抗,聚合物电解质(SPEs)可与电极形成紧密的物理接触而备受关注。   然而,用于导锂的含氧极性官能团容易被氧化,成为限制电化学稳定性的瓶颈。虽然通过开环聚合消除弱键、引入含氟官能团等策略可拓宽电化学窗口(ESW),但宽ESW难以直接转化为长循环LMBs的高截止电压。一方面,测试ESW的线性扫描伏安法使用的阻塞电极通常是平坦的不锈钢,与具有高表面积碳导电剂的实际电极相比,显示出较低的反应活性,易高估ESW;另一方面,具有过渡金属的正极材料较强的催化活性,易加剧氧化。目前,适用于截止电压为4.5V或更高的长循环LMBs的聚合物电解质有待证明。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应用多氟化交联剂来增强聚合物电解质的抗氧化性。交联网络有助于传递多氟化链段的吸电子效应,并具有普适性。进一步通过组分优化后,基于多氟交联剂的聚合物电解质同时表现出宽ESW、高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组装的Li||NCM523全电池在0.5C和4.5 V的截止电压,获得了~164.19 mAh g-1的高放电比容量,并在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90%,是当前领域报道的最佳循环稳定性之一。   相关研究成果以Polyfluorinated crosslinker-bas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for long-cycling 4.5 V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等的资助,并获得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Nano-X)的技术支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图1.SPE的制备图2.SPE的ESW。a.Li|PVEC/P(IL-OFHDODA-VEC)|C的LSV曲线;b.PIL、POFHDODA、PVEC、P(IL-OFHDODA)、P(IL-VEC)和P(OFHDODA-VEC)的ESW。图3.Li|P(IL-OFHDODA-VEC)|NCM523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Li|P(IL-OFHDODA-VEC)|NCM523全电池在0.5 C下的循环性能;b.Li|P(IL-OFHDODA-VEC)|NCM523全电池的第1-200次充放电曲线;c.Li|P(IL-OFHDODA-VEC)|NCM523全电池的倍率性能;d-f.充满电的Li|P(IL-OFHDODA-VEC)|NCM523软包电池在折叠前(d)和折叠后(e)或切割后(f)点亮LED灯的照片。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方案

  • 复杂多组分聚合物的混合规则
    负责多组分聚合物是不同类型的聚合物的组合,可以作为单一或多相系统存在。聚合物的成分可根据标准进行划分:成本、加工性能、机械性能、热性能等。合成聚合物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在于有效控制成本。
  • 利用LUMiSizer研究阳离子木质素聚合物对高岭土颗粒的絮凝作用
    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如重金属、悬浮颗粒物和芳香族分子)污染环境。絮凝法处理废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大多数自然产生的胶体主要带负电,添加阳离子聚合物是从废水中分离d悬浮颗粒的有效替代方法。其中,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DMAC),已广泛应用于选矿和造纸废水处理中。这些聚合物可形成大而坚固的絮凝体,沉降性能良好,可有效去除。尽管其应用范围很广,但不可生物降解,价格昂贵,有时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环境友好型聚合物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淀粉、壳聚糖、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此外,业内还制备了壳聚糖、纤维素、淀粉等阳离子多糖,并对不同的废水进行了絮凝处理。本文以DMC和木质素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硫酸盐木质素基聚合物,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和电荷密度的聚合物(KLD)在高岭土悬浮液中的絮凝行为。本文介绍了木质素基聚合物的性能与其絮凝性能和沉降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木质素DMC聚合物的电荷密度和分子量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但絮凝机理及其对絮凝体沉降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聚合物回收利用套装
    聚合物的回收利用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许多曾经被作为废弃物填埋的瓶子和容器现在被回收利用为新的产品。由于聚合物存在互不相容的趋势,鉴别聚合物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乙烯聚合物回收利用套装(PE)而不是聚碳酸酯(PC)或聚苯乙烯(PS),这样的问题很重要。聚合物的化学鉴别可通过使用Spectrum Two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通用全反射(UATR)附件很容易实现。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资料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试剂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论坛

无机聚合物相关的耗材

  • 聚合物管路
    聚合物管路专门设计用于众多重要的低压和中压应用。大部分的此类管路设计为半透明或透明的材质,为了可以更方便看到流路的状态。我们提供各种材质和尺寸来满足您系统的需求。我们的聚合物管路还提供卓越的化学兼容性,让其成为当今分析领域的明智选择。
  • 聚合物管路切割器
    产品信息:聚合物管路切割器可得到平整、90° 的切口,无毛刺* 可用于刚性聚合物管路* 切割器的孔洞适用于 1/16in 和 1/8in 管路 订货信息:聚合物管路切割器描述部件号数量聚合物管路切割器A-3271 个/包替换刀片A-3285 个/包
  • 反相聚合物填料
    Uni系列反相填料是纳微科技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专门为在分析及工业规模分离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蛋白、多肽、核酸等所设计聚合物反相填料,采用单分散均一粒径,因其在耐碱性、长寿命与避免碱性化合物拖尾上具有显著优势,与硅胶色谱填料在分离性能和溶剂兼容性上优势互补,可提供全球品种规格最多的单分散聚合物色谱填料类型,从亚微米UPLC填料、HPLC填料及中低压FPLC填料,在实验室分析、生物制药、中药、化药、食品饮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按照不同的基质及特性,提供UniPS、UniPMM、UniPSN、UniPSA、NM五种聚合物反相填料,其中前四种为单分散均一粒径填料,最后一种为非单分散粒径填料。反相聚合物色谱填料基本属性一览表订货信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