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法

仪器信息网染色法专题为您整合染色法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染色法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染色法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染色法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染色法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染色法相关的耗材

  • 唐山金盾理化瓷染色缸玻璃染色缸
    STAINING JAR Round shape一 概况及用途: 染色缸的生产,是用普通料玻璃在大炉炉台上用磨具压机压制,皿和盖分别压制后合并即可。 适用于医疗卫生、医学院、方疫站、六专阮校、科研单位,在研究细菌、细胞、植物时对涂有标本的痰液、粘膜液、分泌液、浓汁等细菌标本制片或植物标本制成的载玻片或盖玻片进行染色时作贮存染色液体,浸泡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染色器具。二 造型 染色缸它的造型分为方型,圆形,圆形小型三种。 方型:是一只偏长方形的玻璃缸,缸内有十只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用来插放10片25.4*76mm的载玻片用。缸的上面有一只平面器边凸出的玻璃盖,是以与缸的上沿边相配,固定底与盖的位置,盖是用来防止灰尘污染用。 圆型:是一只口为圆型,体为长方形垂直宽底的玻璃缸,缸内体积亦是长方形,壁的两侧有5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应以直立插放25.4*76mm的载玻片用,口大而圆是便于插片取片时方便。缸的上口有一圆平面的四边凸出的玻璃盖,是用来与缸口相配合缸底与盖的位置,防止灰尘污染。底大是为了放置平稳。 圆型小型:是一只矮小的,圆口,圆底,方体的玻璃缸,缸内壁有四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用于插放涂有标本的24*24mm的盖玻片用。其它与圆型染色缸相同。 三 、使用方法: 将涂有标本的载玻片,如疾液、粘膜液、分泌液等细菌标本插入染色缸的隔槽内,常用革兰氏染色法,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或龙胆紫染料,使标本染上色后,加入碘溶液使染料固定在被染物上,用酒精使一部分阳性菌脱色,再转移到复红染料的染色缸内进行第二次染色。凡是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氐阴性菌,凡是能被酒精脱色,又被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后用水冲去载玻片上的多余染料,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状态,细菌的鞭毛、胞芽(因为未经染色的鞭毛和胞芽细菌呈透明状态不易观察到它的全貌)。利用染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细菌所属的类型。
  • 上海五一玻璃仪圆盖高型染色缸元染色缸立式
    搭配信息起:STAINING JAR Round shape一概况及用途: 染色缸的生产,是用普通料玻璃在大炉炉台上用磨具压机压制,皿和盖分别压制后合并即可。 适用于医疗卫生、医学院、方疫站、六专阮校、科研单位,在研究细菌、细胞、植物时对涂有标本的痰液、粘膜液、分泌液、浓汁等细菌标本制片或植物标本制成的载玻片或盖玻片进行染色时作贮存染色液体,浸泡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染色器具。二造型 染色缸它的造型分为方型,圆形,圆形小型三种。 方型:是一只偏长方形的玻璃缸,缸内有十只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用来插放10片25.4*76mm的载玻片用。缸的上面有一只平面器边凸出的玻璃盖,是以与缸的上沿边相配,固定底与盖的位置,盖是用来防止灰尘污染用。 圆型:是一只口为圆型,体为长方形垂直宽底的玻璃缸,缸内体积亦是长方形,壁的两侧有5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应以直立插放25.4*76mm的载玻片用,口大而圆是便于插片取片时方便。缸的上口有一圆平面的四边凸出的玻璃盖,是用来与缸口相配合缸底与盖的位置,防止灰尘污染。底大是为了放置平稳。 圆型小型:是一只矮小的,圆口,圆底,方体的玻璃缸,缸内壁有四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用于插放涂有标本的24*24mm的盖玻片用。其它与圆型染色缸相同。三、使用方法:将涂有标本的载玻片,如疾液、粘膜液、分泌液等细菌标本插入染色缸的隔槽内,常用革兰氏染色法,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或龙胆紫染料,使标本染上色后,加入碘溶液使染料固定在被染物上,用酒精使一部分阳性菌脱色,再转移到复红染料的染色缸内进行第二次染色。凡是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氐阴性菌,凡是能被酒精脱色,又被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后用水冲去载玻片上的多余染料,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状态,细菌的鞭毛、胞芽(因为未经染色的鞭毛和胞芽细菌呈透明状态不易观察到它的全貌)。利用染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细菌所属的类型。
  • 上海五一玻璃仪方卧式染色缸方卧式染色缸
    STAINING JAR Round shape一 概况及用途: 染色缸的生产,是用普通料玻璃在大炉炉台上用磨具压机压制,皿和盖分别压制后合并即可。 适用于医疗卫生、医学院、方疫站、六专阮校、科研单位,在研究细菌、细胞、植物时对涂有标本的痰液、粘膜液、分泌液、浓汁等细菌标本制片或植物标本制成的载玻片或盖玻片进行染色时作贮存染色液体,浸泡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染色器具。二 造型 染色缸它的造型分为方型,圆形,圆形小型三种。 方型:是一只偏长方形的玻璃缸,缸内有十只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用来插放10片25.4*76mm的载玻片用。缸的上面有一只平面器边凸出的玻璃盖,是以与缸的上沿边相配,固定底与盖的位置,盖是用来防止灰尘污染用。 圆型:是一只口为圆型,体为长方形垂直宽底的玻璃缸,缸内体积亦是长方形,壁的两侧有5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是应以直立插放25.4*76mm的载玻片用,口大而圆是便于插片取片时方便。缸的上口有一圆平面的四边凸出的玻璃盖,是用来与缸口相配合缸底与盖的位置,防止灰尘污染。底大是为了放置平稳。 圆型小型:是一只矮小的,圆口,圆底,方体的玻璃缸,缸内壁有四对左右对称的凹凸槽,用于插放涂有标本的24*24mm的盖玻片用。其它与圆型染色缸相同。 三 、使用方法: 将涂有标本的载玻片,如疾液、粘膜液、分泌液等细菌标本插入染色缸的隔槽内,常用革兰氏染色法,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或龙胆紫染料,使标本染上色后,加入碘溶液使染料固定在被染物上,用酒精使一部分阳性菌脱色,再转移到复红染料的染色缸内进行第二次染色。凡是被染成紫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氐阴性菌,凡是能被酒精脱色,又被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后用水冲去载玻片上的多余染料,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状态,细菌的鞭毛、胞芽(因为未经染色的鞭毛和胞芽细菌呈透明状态不易观察到它的全貌)。利用染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细菌所属的类型。

染色法相关的仪器

  • 产品特点适用科室:检验科、化验室、实验室、门诊、体检中心等资质齐全:产品为正规医疗器械产品,具备合法的经营手续。检测准确:采用荧光染色法,基于荧光增白剂与真菌细胞壁上的多糖结合的原理,能够在特定激发光波段下发出明亮的蓝绿色荧光,从而定性检测真菌。包装规格提供多种包装规格,以满足不同实验室和医疗机构的需求,包括20人份/盒、50人份/盒、100人份/盒、200人份/盒等。预期用途主要用于真菌染色,适用于各种皮屑、毛发、甲屑、体液及分泌物等样本的真菌检测。使用方法取样涂片:将待检样本置于洁净玻片上。滴加染色液:滴加适量的真菌荧光染色液,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加盖玻片:轻轻盖上盖玻片,并吸去多余的染液。显微镜观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玻片,真菌的菌丝及孢子将呈现明亮的绿色至蓝色荧光。检测原理荧光染色法基于荧光增白剂与真菌细胞壁上的多糖结合,而不能结合组织细胞。在特定的激发光波段(波长340~400nm)下,菌丝或孢子发出明亮的蓝绿色荧光,从而将组织细胞和真菌区分开来,实现定性检测真菌的目的。有效期与储存条件有效期:2年储存条件:常温、避光保存;切勿冷冻。注意事项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染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需穿戴实验服、戴手套,做好保护。用后按照医院或环保部门的要求处置废弃物。每次试剂使用后,请迅速盖好瓶盖保存,以免挥发及影响结果。
    留言咨询
  • 未经染色的细菌, 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小, 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 1884年, 丹麦医师Hans Christian Gram发明了革兰氏染色法。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用于分类鉴定。 如今, 革兰氏染色法已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传统的革兰氏染色法往往手动或半自动染色,流程多,手工操作失误机率高,耗时。专人全程跟进,并且具有一定的感染风险。ColorGRAM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可实现全自动染色过程,克服了上述缺点,流程简单, 解放了人力资源,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在极短时间内学会使用。 全自动革兰氏染色仪将逐步替代传统手工、半手工染色方法。 产品特点高通量设计一次可染色12张玻片染色完成,玻片已干燥固定,可直接镜检标准化流程快速高效,4min内得到染色结果全试剂精准喷射技术, 每套试剂可染色1500片9种备选的脱色复染程序, 保证染色品质可选择番红、品红、丙酮番红、丙酮品红等不同复染液简单化操作中英文触屏按键, 全中文菜单, 易于操作支持一键清洁, 开机自动清洗和试剂自动灌注静音模式静音设计, 染色全过程平稳安静, 给工作人员更安静的操作环境 样本类型血液粪便尿液肺泡灌洗液(BAL) 唾液脑脊髓液(CSF)阴道分泌物 操作流程染色效果阳性球菌阴性杆菌 耗材规格 货号名称规格CG-SJ07-FH01革兰氏染色液4*500ml/盒
    留言咨询
  • 生物样品的主要元素组成是碳、氢、氧,原子序数很低,因此在电镜观察之前一般要进行重金属盐染色,用以加强其反差。一般使用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重染色法。Leica EM AC20是一台电镜载网自动染色机。能够自动进行双重染色,简单高效,非常适合替代手工染色。主要技术参数: 20枚载网/次 试剂消耗:约6ml / 次(铀液+铅液),取决于程序设置 程序数量:染色程序:10个,清洗程序:2个 温度调节:+20°C - +60°C 封闭式染色,无污染 废液分离收集机制
    留言咨询

染色法相关的试剂

染色法相关的方案

  • 荚膜染色法
    二、基本原理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的一层黏液状或胶状物质,其成分为多糖、糖朊或多肽。由于荚摸与染料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而且可溶于水,易在用水冲洗时被除去,所以通常用衬托染色法染色,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在菌体周围形成一透明圈。荚膜含水量高,制片时通常不用热固定,以免变形影响观察。下面介绍四种荚膜染色法,其中湿墨水法较简便,并适用于各种有荚膜的细菌。
  • 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二、基本原理芽孢又叫内生孢子(endospore),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含水量低、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体,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菌能否形成芽孢以及芽孢的形状、芽孢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由于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当用苯酚复红,结晶紫等进行单染色时,菌体和芽孢囊着色,而芽孢囊内的芽孢不着色或仅显很淡的颜色,游离的芽孢呈淡红或淡蓝紫色的圆或椭圆形的圈。为了使芽孢着色便于观察,可用芽孢染色法。芽孢染色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苯酚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而芽孢一经着色难以被水洗脱;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而菌体和芽孢囊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使芽孢和菌体更易于区分。
  • 革兰氏染色与细菌抗酸染色技术操作技巧
    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用途: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创立,直到现今,革兰氏染色法仍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染色法相关的论坛

  •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而且它还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它可将全部细菌区分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两大类。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为:涂片→固定→结晶紫色染色→水洗→碘液媒染→水洗→酒精脱色→番红复染→水洗→干燥→观察。  涂片 与单染色法相同。  固定 与单染色法相同。  结晶紫染色 染色1分钟,然后水洗并用吸水纸吸干。  碘液媒染 染色1分钟,然后水洗并吸干。  酒精脱色 用95%酒精脱色,直到酒精不出现紫色时即停止(大约半分钟),然后立即水洗,并吸干。  番红复染 染色3分钟左右,然后水洗并吸干。  镜检 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菌体显蓝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显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 【金秋计划】芽孢染色法

    [size=18px][b][b]一、实验原理[/b][/b][/size] [b][size=17px]1.适用范围:[/size][/b][size=17px]芽孢染色法适用于能够形成芽孢的各类芽孢杆菌。[/size] [b][size=17px]2.原理:[/size][/b] [size=17px](1)芽孢染色法属于复[/size][size=17px]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size] [size=17px](2)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或碱性品红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 [size=17px](3)芽胞具有高度的折光性,外膜致密,渗透性低,故普通染色法不易使其着色,芽胞染色法是根据芽胞既难以着色,而一旦着色又难以脱色的特点设计的。所有芽胞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采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并加热以促进标本着色,然后使菌体脱色,而芽胞上的染料仍保留,经复染后,菌体和芽胞呈现不同的颜色。[/size] [size=17px][b][b][size=17px]二、染液的配制[/size][/b][/b][/size] [b][size=17px]1.5%孔雀绿水溶液:[/size][/b][size=17px]孔雀绿5.0g,蒸馏水100mL。[/size] [b][size=17px]2.0.5%番红溶液:[/size][/b][size=17px]番红O(safranine,又称沙黄O)2.5g, 95%乙醇100mL,溶解后可贮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用时取20mL与80mL蒸馏水混匀即可。[/size] [size=17px][b][b][size=17px]三、应用[/size][/b][/b][/size] [size=17px]芽孢染色法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芽孢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是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size] [size=17px][b][b][size=17px]四、实验步骤 [/size][/b][/b][/size] [b][size=17px]1.[b]制[/b][/size][/b][size=17px][b]片[/b]:取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然后用接种环蘸取少量芽孢菌跟水混匀,晾干,用酒精灯固定。[/size] [b][size=17px]2.[/size][/b][size=17px][b]浸染[/b]:将固定好的涂片放入含5%孔雀绿水溶液的50[/size]℃水浴染色缸中,浸染15min。[size=17px]或者在涂片上滴加孔雀绿,用酒精灯加热,切勿干涸,要保持涂片湿润。 [/size] [b][size=17px]3.[/size][/b][size=17px][b]冲洗[/b]:取出载玻片,用水冲洗多余染液,直至出水无色为止。[/size] [b][size=17px]4.[/size][/b][size=17px][b]复染[/b]:0.5%碱性番红复染1min。[/size] [b][size=17px]5.[/size][/b][size=17px][b]冲洗[/b]:用水冲洗多余染液,直至出水无色为止,晾干。[/size] [b][size=17px]6.[/size]镜检:[/b]先低倍镜找到区域后,换油镜观察芽孢和菌体。[size=17px]菌体呈红色或粉色,而芽孢呈绿色。[/size] [size=18px][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b]五、[/b][/font][font=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b]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b][/font][/size] [size=17px]1.选用适当菌龄的菌种,幼龄菌尚未形成芽孢,而老龄菌芽孢囊已经破裂。  [/size] [size=17px]2.加热染色时必须维持在染液冒蒸汽的状态,加热沸腾会导致菌体或芽孢囊破裂,加热不够则芽孢难以着色。[/size]加热过程中要及时添加染色液,切勿让标本干涸。 3.芽孢观察也可以直接使用简单染色法。比如用番红或结晶紫染色后,芽孢不着色,菌体染色。[/size]

  • 【金秋计划】瑞氏染色法:染色方法和注意事项

    [b] 瑞氏染色法:染色方法和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瑞氏(Wright)染色液的配制方法 瑞氏(Wright)染色液 瑞氏染料粉末0.3g 甘油3ml 甲醇97ml 将染料粉末置于干燥的乳缽内研磨,先加甘油,后加甲醇,放玻璃瓶中过夜,过滤即可。 [/b]

染色法相关的资料

染色法相关的资讯

  • GS-Smart小型自动凝胶染色仪与台式水平脱色摇床在CBB染色法中的应用对比
    GS-Smart小型自动凝胶染色仪与台式水平脱色摇床在CBB染色法中的应用对比 台式水平脱色摇床是生物学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设备,常用于普通凝胶电泳条带固定、考马斯亮蓝(CBB)染色脱色、硝酸银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细胞培养和放射自显影等实验中。一般的台式水平脱色摇床主要是通过调节定幅载具的摆动频率,从而控制样品在溶液中的摆动快慢,这既是该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也是她在以上实验中主要发挥的作用。 在普通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实验中,台式水平脱色摇床是科研工作者们经常会用到的设备。一般是设定工作池的摇摆频率后,先后加入CBB染色液、脱色液,使摇床工作池持续摇摆,再置入蛋白凝胶使其在摇摆的液体中充分浸润洗涤,从而实现染色脱色。但一般的台式水平脱色摇床除了工作池的摆动频率可调外,没有其他参数能设置,虽然某些型号摇床还增加了定时功能,但也无法设置自动完成复杂的步骤。因此,前期进液、换液和排液都需要实验人员手动操作,另外,染色、脱色时间也只能靠实验人员自己把握。 再者,台式水平脱色摇床的工作池一般裸露在外,摇摆过程中,有可能溅出溢出CBB染色液、脱色液,还有可能挥发出有毒化合物。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污染,甚至可能产生安全隐患,进而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 相比之下,鼎昊源GS-Smart小型自动凝胶染色仪无论在功能上、设计上还是外观上均领先台式水平脱色摇床,例如: 1.智能编程功能: GS-Smart内置3种标准的染色程序,可编程存储47个自定义程序,可以轻松实现进液、换液、出液、定时摇动和废液回收等步骤,无人值守,让实验全程自动完成,这将为那些还在使用传统台式水平脱色摇床做CBB染色脱色实验的科研工作者们节省大量时间精力。 2.可封闭可定制的染色池: GS-Smart染色池可封闭,既能防止液体溅出溢出、阻隔挥发物质,还可选择并定制各种尺寸。有些科研工作者为实现&ldquo 快速&rdquo CBB染色脱色,习惯将CBB染色液或脱色液加热至沸腾然后进行染色脱色处理,而高温状态的液体会加速挥发甲醇乙酸等化合物,如果此时使用台式水平脱色摇床,无疑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机身与储液瓶一体化设计: 该设计属于国际首创,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减少了分散在外的瓶瓶罐罐,从而整机占地面积与普通台式水平脱色摇床相当。不仅节省了实验室空间,同时也美化了整体外观。 综上,在CBB染色脱色实验应用方面,鼎昊源GS-Smart小型自动凝胶染色仪无论在功能上、设计上还是外观上均全面领先于台式水平脱色摇床。事实上,GS-Smart从2013年春季推出之初,就定位成了一款为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实验而生的仪器,她的最终使命是全面取代CBB染色脱色实验中的台式水平脱色摇床,从而让所有CBB染色脱色自动进行! 本文关键词:摇床,脱色摇床,水平脱色摇床
  • 远慕技术:电泳后的凝胶染色实验
    实验概要本文介绍了电泳后主要的凝胶染色方法,包括:标准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快速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凝胶铵银染色法、凝胶中性银染色法及凝胶铜染色法。实验步骤1. 标准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1) 电泳后,将凝胶转入一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加入5倍于凝胶体积的0.25%考马斯亮蓝R-250(溶解于50%甲醇和10%乙酸中); 2) 室温下振摇温育4h至过夜; 3) 去除染色液,收集保存可重复使用20-40次; 4) 依次在25%甲醇和7.5%乙酸中室温振摇下脱色。灵敏度为0.1-0.5ug蛋白/每条带。注:使用加热的染色液或脱色液可以缩短染色或脱色时间。将染色液或脱色液在微波炉或水浴中加热,(大约50-60℃),染色时间可缩短至20min,脱色时间约 1-2h。2. 快速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1) 电泳后,将凝胶转入一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加入5倍于凝胶体积的0.25%考马斯亮蓝R-250(溶解于50%三氯yi酸中); 2) 室温下振摇温育20min; 3) 去除染色液,收集保存可重复使用多次; 4) 加入数倍体积的脱色液(25%甲醇、7%乙酸)室温振摇下脱色。必要时可更换脱色液。灵敏度为1.0ug蛋白/每条带。3. 凝胶铵银染色法 1) 电泳后,将凝胶转入一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加入5倍于凝胶体积的50%乙醇和10%乙酸,振摇30min至过夜; 2) 去除50%乙醇和10%乙酸,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加入20%乙醇, 室温振摇30min; 3) 去除20%乙醇,再加5倍体积的20%乙醇,室温振摇30min; 4) 去除20%乙醇,将凝胶转入通风柜内,加入5倍体积的用去离子水配制的5%戊二醛,室温振摇30min; 5) 去除戊二醛,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加入5倍体积的20%乙醇,室温振摇20min; 6) 去除20%乙醇,重复6两次; 7) 去除20%乙醇,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再加入5倍体积的用去离子水,室温温育10min; 8) 去除去离子水,加入4倍体积新鲜配制的氨水/银溶液,室温振摇30min。配制100ml:加1.4ml 14.8mol/L氢氧化铵到100ml水中,再加入190ul 10mol/L氢氧化钠;放置涡旋器上缓缓加入1ml新鲜配制的硝酸银溶液(0.8g硝酸银/ml水),直至出现沉淀物,但很快溶解。 9) 去除氨水/银溶液,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20min以上,其间更换水数次; 10) 去除水,加入5倍体积新鲜配制的0.005%柠檬酸,0.019%的甲醛。轻柔混匀,数分钟内条带即显现出。当背景开始变化时,去除显影剂,用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在10%乙酸和20%乙醇中温育凝胶,以终止反应。灵敏度为1-10ng蛋白/每条带。注:操作时,应戴手套并使用洁净的玻璃器皿,以免污染,影响反应的灵敏度。4. 凝胶中性银染色法 1) 电泳后,将凝胶转入一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加入5倍于凝胶体积的30%乙醇和10%乙酸,振摇30min至过夜; 2) 去除乙醇/乙酸溶液,加入5倍体积的30%乙醇, 室温振摇30min; 3) 去除乙醇,再加5倍体积的30%乙醇,室温振摇30min; 4) 去除乙醇,加入10倍体积的去离子水,室温振摇10min;重复用去离子水清洗两次; 5) 去除去离子水,加入4倍体积新鲜配制的0.1%硝酸银溶液(用室温下贮存于棕色瓶内的20%原液稀释而得),室温振摇30min; 6) 去除硝酸银溶液,用去离子水清洗凝胶20s; 7) 去除水,加入5倍体积的2.5%碳酸钠和 0.02%的甲醛(pH4.0),室温振摇温育,数分钟内条带即显现出。当背景开始变黑时,停止温育; 8) 在1%乙酸内清洗,停止反映。用去离子水清洗,更换数次,每次10min 灵敏度为1-10ng蛋白/每条带。5. 凝胶铜染色法凝胶铜染色法为考马斯亮蓝或银染色法的替代染色方法。将凝胶氯化铜溶液中温育,在Tris和SDS同时存在时可形成明显的白色不透明的沉淀物。蛋白条仍然清晰,留下一个多肽分离模式的附染图象。由于蛋白质未结合在凝胶上,可通过EDTA去除Cu离子而得以洗脱,因而该方法特别适合需快速定位蛋白条带用于免疫反应,或进一步进行蛋白质化学研究。其染色模式如同考马斯亮蓝或银染色法的凝胶,易进行拍照。 1) 电泳后,凝胶用蒸馏水短时清洗数次,每次30s,勿洗过长时间; 2) 将凝胶转入一洁净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中。加入5倍于凝胶体积的0.3mol/L CuCl2; 3) 室温振摇5min,较厚的凝胶可适当延长时间。当CuCl2进入凝胶时,在不含蛋白的区域会出现白色沉淀; 4) 用蒸馏水清洗数分钟,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结果。灵敏度为10-100ng蛋白/每条带(0.5mm厚的凝胶)或1ug蛋白/每条带(1mm厚的凝胶)。注:将凝胶在0.25mol/L EDTA、0.25mol/L Tris溶液中温育可使铜染逆转。
  • 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微生物染色方法有哪些?一、简单染色不同的细菌,或者由于观察者所侧重观察的内容不同一,所以所使用的染料也有差异,但是简单染色的方法是一样的。先按照上述的制片方法制片,制成需要观察的玻片后,使用相对应的染料滴加到玻片上菌膜区域,以覆盖菌膜为准。按照不同染料的要求,结合所观察的内容确定染色时间,染色时间到达时,进行水洗,干燥等步骤(见图5-2)。zuihou得到的玻片加盖盖玻片即可进行镜检。如有需要可以后续再进行油封、蜡封等封片过程。二、芽孢染色法芽孢杆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属的细菌能产生内孢子,这些孢子耐高温、干旱及有毒化学试剂。内孢子还能抵制细菌染色液的进入,在革兰氏染色法涂片染色时,革兰氏阳性菌的芽孢呈现无色。然而,芽孢一旦着色后就很难脱色。虽然芽孢通常可在革兰氏染色片中看到(芽孢由于不易让染料进入多呈现无色),但在不易清晰观察时,可用特殊的芽孢染色法,使芽孢与菌体呈现不同颜色,更便于观察。其实验的操作方法与革兰氏染色类似。主要的芽孢染色法有以下两种。(一)孔雀绿染色法(1)将生有芽孢的斜而菌苔按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后,用饱和孔雀绿水溶液(约为7.6%)染10 min。(2)用自来水冲洗。(3)用0.5%番红液复染30%.(4)水洗,吸干。(5)镜检:芽孢呈绿色,菌体和芽抱囊呈微红色,但应注意菌体中有异染粒时,也可呈绿色。(二) 石炭酸复红染色法(1)按常规涂片。(2)滴加石炭酸复红于涂片上,并于玻片下缓缓加热,使染液冒蒸气但不沸腾,并继续滴加染液,不使涂片上染液蒸干,这样保持5 min。(3)涂片冷却后,倾去染液,用酸性乙醇脱色至无红色染剂洗脱为止。(4)彻底水洗。(5)用吕氏美蓝复染2 min -3 min。 (6)水洗、吸干。(7)镜检:镜检时,菌体及孢囊呈蓝色,芽孢呈红色。具体实验时,在对一些特殊芽孢染色时,需要对染色液和复染液进行修改。三、鞭毛染色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非常纤细,直径一般为10nm~20 nm,超出了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极限,因此通常情况下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鞭毛。通过使用特殊的染色技术,可以将染色液附加到鞭毛的周围,增加它的直径,从而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鞭毛,而且能检测鞭毛在细菌中的分布。尤其是鞭毛染色可用于区分假单胞菌科的一些有两极鞭毛的细菌和肠杆菌科有周身鞭毛的细菌(在运动时)。鞭毛十分细小,很容易从细菌上脱离,所以要得到非常满意的鞭毛染色玻片十分困难。另外,很多染色方法会产生沉淀物,这又使得观察鞭毛十分困难。鞭毛染色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银盐法,使银在鞭毛上堆积;另一种是使用复红沉积在鞭毛上。(一)银盐沉积法(改进的Fontana方法)应使用绝对干净(无油脂)的载玻片进行染色,zuihao是新的无油载玻片。用过的载玻片要在酪酸洗液中浸泡,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方可再次使用。细菌在琼脂斜面上,比zuijia生长温度低3℃~5℃的温度下培养,可在斜面上加1滴~2滴灭菌的生理盐水保持湿度。(1)将载玻片在火焰上快速灼烧5s,放在染色架上冷却,用蜡笔分成两个区域(用镊子夹住载玻片的一端)。(2)用移液管或巴斯德移液管移取2mL无菌水加入到幼龄(通常为18 h)、生长活跃的斜面菌株中,慢慢振荡并旋转试管使菌株悬浮。建议尽量避免使用接种环。然后转移到干净的试管中,通过悬滴试验检查菌体的运动性。用无菌水将悬浮液稀释至略有浑浊为止。放入20 ℃ -30 ℃培养箱中培养30 min,然后移取一满环悬浮液加在已冷却的载玻片一端。倾斜载玻片让液滴流到蜡笔画的中心线。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不要加热玻片。(3)用媒染色剂媒染5 min。(4)慢慢用蒸馏水充分漂洗掉所有的媒染液。(5)用热的Fontana银液覆盖,染色5 min,每隔1 min更换1次染色液( Fontana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细菌涂层的每一部分都始终要浸在染色液中,不能裸露。(6)用水冲洗,在空气中晾干,镜检。(二) Leifson替代染色法下述Leifson鞭毛染色法可以代替上述方法的(3) ~(6)。(1)滴加1 ml的Leifson鞭毛染色液,注意不要使染色液干燥,直到玻片上形成细微的铁锈色沉淀(约10 min) 。(2)慢慢地用蒸馏水充分冲洗干净。(3)用1%的亚甲基蓝复染5 min ~10 min。(4)用水洗净,空气中干燥,镜检。没有复染时,细胞和鞭毛都呈现桃红色,复染后,细胞染成蓝色,鞭毛染成红色。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鞭毛很容易脱落,若观察时视野中大多为周身鞭毛细胞,说明该菌是周毛菌,但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极端鞭毛细胞时,并不一定说明不是周毛菌。注意事项:(1)适宜的培养基、温度和通气条件下,以短期内多次连续接种培养的幼龄菌种鞭毛情况zuihao。因此,用于鞭毛染色的菌种常常用幼龄菌,菌龄老化或某些培养条件变化常导致鞭毛脱落或丧失。(2)玻片应清洁无油污。鞭毛非常纤细且容易脱落,故操作过程动作要轻。(3)染色法的染料须当日配制, 4 h内效果zuihao。所以鞭毛染色液zuihao现用现配。四、荚膜染色荚膜是某些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分泌于细胞壁外的一层胶状黏液性物质,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糖类物质。荚膜的折光性低,易溶于水,与染料亲和力低,但荚膜的通透性比较好,某些染料可透过荚膜而使菌体着色。因此染色后在菌体周围有一浅色或无色的透明圈,即为荚膜。一般采用负染色的方法,使背景与菌体之间形成一透明区,将菌体衬托出来便于观察分辨,故又称衬托法染色。因荚膜薄,且易变形,所以不能用加热法固定。具体操作步骤(见图5-8)。(一)制片加1滴6%葡萄糖水溶液于载玻片一端,无菌操作,挑取细菌斜面上培养72 h左右的胶质芽孢杆菌与其混合。(二)推片法制片加1滴墨汁充分混匀。用推片法制片,将菌液铺成薄层, 自然干燥。(三)固定滴加1滴~2滴无水乙醇覆盖涂片,固定1 min, 自然干燥;也可以不加处理, 自然干燥。注意:不能用火加热干燥。(四)结晶紫染色在已自然晾干的涂面上,滴加1%结晶紫染色液染色。(五)冲洗2 min后,以20%硫酸铜冲洗数次。再用自来水冲洗1次。(六)拭干水分后镜检用擦镜纸拭干水分后镜检。有荚膜的菌菌体呈紫色,背景灰黑色,荚膜不着色呈无色透明圈。无荚膜的菌,由于干燥菌体收缩,菌体四周也可能出现一圈狭窄的不着色环,但这不是荚膜,荚膜不着色的部分宽。五、死活染色在显微镜下活细胞细胞膜完整、立体感强,细胞质透明度好,颗粒状物质少;死细胞膜破裂,无立体感,细胞通透性差,有颗粒状物质、空泡。染色排除法是生物研究中判断细胞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实验是利用了死活细胞在生理机能和性质上的差异来进行的。原理:因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物质通常不进入细胞,染色剂中如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从而可以使死细胞染色。依此染色便可以判断细胞的活性。活细胞必须要通过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膜来保持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性。细胞死后,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原先不能进入细胞的物质也能够进入细胞。常见的细胞染料有:中性红、台盼蓝、甲基蓝、美蓝、荧光素双乙酸酯等。台盼蓝染料正常情况下被活细胞拦在细胞膜外,只有细胞膜受损或者细胞死亡后,才能进入细胞,从而与解体的DNA结合,使其着色,因此,活细胞一般不被台盼蓝染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很容易识别出死亡的染色细胞,并可用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用美蓝染色液可以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态呈蓝色,还原态呈无色。活的酵母因为新陈代谢不断进行,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能将进入细胞的美蓝还原,而细胞不染色。因此,用美蓝对酵母细胞染色一定时间后,无色的为活细胞,蓝色的为死细胞。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活细胞的还原能力是有限的,必须严格控制染色的时间和染料的浓度。方法:取0.1%美蓝液一滴,滴在玻片中央,加一滴酵母菌悬液,混匀。染色3 min ~5 min后,加盖片制成水浸标本片,即可镜检,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细菌和霉菌。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