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肠道

仪器信息网老鼠肠道专题为您整合老鼠肠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老鼠肠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老鼠肠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老鼠肠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老鼠肠道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老鼠肠道相关的耗材

  • 肠道病毒EV/EV71/CA16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产品规格】检测对象:EV通用、EV71、CA16三联检产品规格:48人份样本类型:咽拭子、粪便。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83400417【产品优势】01、三项联检一次采样、一次实验,3个结果,提供全面的诊断结果,高效快速的诊断病情,降低患者风险,为精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02、高灵敏度采用进口纳米磁珠,富集微量病毒核酸,PCR反应系统中使用Hot-start热启动酶,保证多重PCR反应的灵敏度。实现手足口病的早诊断早治疗。03、高特异性采用四色荧光PCR在全封闭的扩增体系中检测肠道病毒EV,EV71和CA16的特异性基因片段,EV71和CA16与其他型别无交叉。04、高准确度EV通用型,对手足口病毒型别覆盖广。设置了内标,去除假阴性,确保结果的准确。【预期用途】本试剂盒用于定性检测人体咽拭子、粪便样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特异性核酸片段,同时可区分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严重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为常见。其中,EV71型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肠道病毒EV/EV71/CA16核酸检测有助于疫情监测防控和临床辅助诊断。本试剂盒主要用于对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辅助诊断,以便于临床医生结合病人的其他检查结果进行更加准确的疾病判断和科学的患者管理,以应对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本试剂盒能够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6、7、9、12、10、16型,B组的1、2、3、4、5型,肠道病毒71型及埃可病毒。经过临床验证的型别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6、12、10、16型,B组的1、2、3、4、5型,肠道病毒71型及埃可病毒。【检验原理】本试剂盒基于荧光PCR的原理结合一步RT-PCR以及Taqman荧光探针技术,采用四色荧光PCR在全封闭的扩增体系中检测肠道病毒EV,EV71和CA16的特异性基因片段,从而实现对样本的多重快速检测。同时在体系中检测内参基因,对待测样本的RNA提取及扩增进行全程监控,可以防止假阴性的出现。本试剂盒采用磁珠离心法进行核酸纯化,在高盐离子浓度下,基于磁珠表面修饰基团与核酸的特异结合原理进行总核酸的吸附分离,最后高效稳定的回收核酸进行后续PCR扩增。
  • 大肠埃希菌 百欧博伟生物
    大肠埃希菌 百欧博伟生物 大肠埃希菌是人体不可缺少单细胞生物。大肠埃希菌,俗名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菌种简介平台编号:bio-085925规格:10?cfu/颗 10支/盒拉丁属名:Escherichia coli菌株名称:大肠埃希菌用途:4代定量工作菌株。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菌珠产品使用说明书 使用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确认产品标示的含量范围 【商品名称】菌珠【含量范围】0.5~2.0×10e3 cfu/颗 【贮存条件】-20℃或-20℃以下【有 效 期】12 个月【菌株来源】本产品由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s, CMCC)提供的 0 代菌种生产。 【传代次数】第 4 代 使用方法1、平衡至室温:使用前将未开启的西林瓶平衡至室温。2、溶解:将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加入菌珠西林瓶中,盖上瓶盖,静置约 5~10s, 涡旋震荡 5~10s,或使用其它方法使其完全溶解。 3、按照相应标准或试验要求,吸取适量菌液进行相应接种培养即可。 使用示例1、若接种方法为平板涂布法: ① 使用前将未开启的西林瓶平衡至室温。 ② 将 1.1mL 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加入西林瓶中,盖上瓶盖,静置约 5~10s,涡旋震 荡 5~10s,或使用其它方法使其完全溶解。 ③ 吸取 100?L 菌液(含量约为 50~200cfu),加至已凝固的无菌培养基平板中,再用无 菌 L 型涂布棒将菌液沿同一方向在平板上涂抹均匀,待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将平板 倒置,置于所需温度培养即可。 2、若接种方法为液体接种或倾注平皿法: ① 使用前将未开启的西林瓶平衡至室温。 ② 将 1.1mL 无菌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加入西林瓶中,盖上瓶盖,静置约 5~10s,涡旋震 荡 5~10s,或使用其它方法使其完全溶解。 ③ 吸取 1mL 已溶解完全的菌液,加入 9mL 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进行 10 倍稀释(总 含量约为500~2000cfu)。 ④ 吸取步骤③中 1mL 菌液(含量约为 50~200cfu),加至相应液体培养物中,置于所需 温度培养即可。或是加至无菌平皿中,注入 15~20mL 温度不超过 45℃已融化的培养基, 混匀,凝固,倒置培养。 应用领域1、适用于药检中的灵敏度试验、促生长试验、无菌检查、适用性检查、控制菌检查等。2、适用于食品检验的定量、定性对照。3、适用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1、本产品内含两个小球,白色为菌珠球,蓝色为保护球。使用过程中,蓝色保护球不必取 出,不影响使用。若保护球由蓝色变为红色,本产品不可使用。 2、本产品为一次性产品,菌珠溶解后,请于 8h 之内使用完毕。3、如果暂时不使用,请严格按照贮存条件存放,请勿放置于温度波动较大的普通冰箱中。4、避免反复冻融本产品。 5、按照适当的生物危害处理方式处理废弃的菌悬液。 6、产品若出现受潮、密封不严等情况,请勿使用。 7、仅供实验室使用。
  • 大肠埃希氏菌和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片
    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片使用说明方法编号:CDC-5025 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水样中大肠埃希氏菌和耐热大肠菌群的快速检验2.方法原理: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tant coliform bacteria)是总大肠菌群的一部分.将培养温度提高到44~45℃,在此条件下仍能生长和发酵乳糖的菌群被称为耐热大肠菌群。它们由埃希氏菌属以及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中的一些菌种组成。其中大肠埃希氏菌(E.coli) 是最准确和专一的粪便污染指示菌。与总大肠菌群相比,耐热大肠菌群在水体中的检出,说明水体更为不清洁,存在肠道致病菌和食物中毒菌的可能性更大。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片运用酶底物技术,含有大肠埃希氏菌特有葡萄糖醛酸酶(glucuronidase)的显色底物(XGLUC/blue),以及耐热大肠菌群半乳糖苷酶(galactosidase)的显色底物(SalmonGal/red), 经过44.5℃培养后,大肠埃希氏菌显紫蓝色,红色或紫蓝色菌斑都属耐热大肠菌群。3 操作方法3.1对于大肠菌群检验显示阳性的纸片或产酸产气的发酵管,用接种环挑取菌液,转入2-3mL无菌水中混匀,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慢慢均匀地滴加到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测试片上,然后放下上层膜,静置5 min使培养基凝固,最后用手轻轻地压一下。3.2将接种好的纸片平放于培养箱中,44.5℃培养15~24h观察结果。4 结果判读: 测试片上出现红色或紫蓝色菌斑都是耐热大肠菌群阳性,其中紫蓝色为大肠埃希氏菌阳性。没有红色或紫蓝色斑点为阴性结果。

老鼠肠道相关的仪器

  • 体外肠道模拟消化系统 MC-ABSF-II(高校实验室/科研专用/食品营养/动科/生命科学/人猪鼠单胃动物研究) 产品简介: 体外模拟消化系统SHIME普遍适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肠道微生物实验室、营养学实验室,是体外肠道模型SHIME包括批量培养模型、连续发酵培养系统(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人类肠道微生态模拟器(胃、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试验的理想工具。用于预测或评估化合物的可消化性、生物利用率、营养成分释放动力学特性及结构变化等研究的体外模型。可应用于食品营养学,功能性活性物质代谢研究,药物释放动力研究,益生菌及益生元,食品毒理学研究,动物营养及饲料研究等;肠道微生态内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体外模拟肠道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变化的药效研究、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生产研究。本体外消化模拟装置可以对肠道环境的真实模拟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筛选以及肠道动力学过程各参数的在线监测及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和时间,提高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可人工监控、定点取样等优点,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活体实验,因而没有伦理限制,也避免了活体实验中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应用领域:1、食品营养学领域:开发新的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需要进行单胃动物(人、猪、鼠等)体外消化实验,测试 其消化及吸收情况、升糖指数以及对单胃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等;同时监测食物在日常进食中,与食物之间的消化相互影响;2、医药学领域,用来测试中药提取物或合成药物在单胃动物胃肠道消化吸收实验。对中药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化学变化进行监测。同时,也可以测试中药主要成分对人体(动物)肠胃菌群的影响。3、单胃动物消化道疾病研究领域。 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系统主要功能:1、控制“肠胃”恒温;温度30~40℃之间可控;精度:±0.1℃;智能PID控温;采用全新的半导体无水控温;2、控制肠胃内物理化学环境;蠕动,酸性,微正压,无氧环境;3、控制不同模拟部位酸性不同进行自动检测及控制;4、进行酶解反应,在“肠胃”内进行消化酶的分泌模拟;5、检测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化学变化情况;6、模拟小肠内分泌消化酶,底物进一步消化降解;同时,提供单胃动物肠胃内多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7、实现多种吸收方式模拟,根据不同部位吸收特点,进行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8、消化液和分泌液的分泌量和速率可调控,范围0-150ml/min;参数可自行设定修改;9、实验重复率偏差<1%;吸收偏差<2%;10、操作组装简单,程序可自动分析数据,并绘制曲线,系统自带多种模拟工艺配方;11、服务端采用WFC远程通讯模式;12、客户端开发采用西门子可编程现场控制+上位机电脑端双重监测及控制;13、设备采用双屏数据同步显示,直观方便;14、云端开发系统,同时可在移动端通过 APP 进行操作,以及云数据存储;方便使用;
    留言咨询
  • 体外肠道模拟消化系统 (高校实验室/科研专用/食品营养/动科/生命科学/人猪鼠单胃动物研究) 产品简介: 体外模拟消化系统SHIME普遍适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肠道微生物实验室、营养学实验室,是体外肠道模型SHIME包括批量培养模型、连续发酵培养系统(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人类肠道微生态模拟器(胃、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试验的理想工具。用于预测或评估化合物的可消化性、生物利用率、营养成分释放动力学特性及结构变化等研究的体外模型。可应用于食品营养学,功能性活性物质代谢研究,药物释放动力研究,益生菌及益生元,食品毒理学研究,动物营养及饲料研究等;肠道微生态内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体外模拟肠道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变化的药效研究、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生产研究。本体外消化模拟装置可以对肠道环境的真实模拟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筛选以及肠道动力学过程各参数的在线监测及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和时间,提高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可人工监控、定点取样等优点,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活体实验,因而没有伦理限制,也避免了活体实验中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应用领域:1、食品营养学领域:开发新的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需要进行单胃动物(人、猪、鼠等)体外消化实验,测试 其消化及吸收情况、升糖指数以及对单胃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等;同时监测食物在日常进食中,与食物之间的消化相互影响;2、医药学领域,用来测试中药提取物或合成药物在单胃动物胃肠道消化吸收实验。对中药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化学变化进行监测。同时,也可以测试中药主要成分对人体(动物)肠胃菌群的影响。3、单胃动物消化道疾病研究领域。 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系统主要功能:1、控制“肠胃”恒温;温度30~40℃之间可控;精度:±0.1℃;智能PID控温;采用全新的半导体无水控温;2、控制肠胃内物理化学环境;蠕动,酸性,微正压,无氧环境;3、控制不同模拟部位酸性不同进行自动检测及控制;4、进行酶解反应,在“肠胃”内进行消化酶的分泌模拟;5、检测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化学变化情况;6、模拟小肠内分泌消化酶,底物进一步消化降解;同时,提供单胃动物肠胃内多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7、实现多种吸收方式模拟,根据不同部位吸收特点,进行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8、消化液和分泌液的分泌量和速率可调控,范围0-150ml/min;参数可自行设定修改;9、实验重复率偏差<1%;吸收偏差<2%;10、操作组装简单,程序可自动分析数据,并绘制曲线,系统自带多种模拟工艺配方;11、服务端采用WFC远程通讯模式;12、客户端开发采用西门子可编程现场控制+上位机电脑端双重监测及控制;13、设备采用双屏数据同步显示,直观方便;14、云端开发系统,同时可在移动端通过 APP 进行操作,以及云数据存储;方便使用;
    留言咨询
  • 体外肠道模拟消化系统 MC-ABSF-II(高校实验室/科研专用/食品营养/动科/生命科学/人猪鼠单胃动物研究) 产品简介: 体外模拟消化系统SHIME普遍适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肠道微生物实验室、营养学实验室,是体外肠道模型SHIME包括批量培养模型、连续发酵培养系统(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人类肠道微生态模拟器(胃、小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试验的理想工具。用于预测或评估化合物的可消化性、生物利用率、营养成分释放动力学特性及结构变化等研究的体外模型。可应用于食品营养学,功能性活性物质代谢研究,药物释放动力研究,益生菌及益生元,食品毒理学研究,动物营养及饲料研究等;肠道微生态内细菌功能和多样性的研究、体外模拟肠道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变化的药效研究、微生态制剂和益生素生产研究。本体外消化模拟装置可以对肠道环境的真实模拟及工艺参数的优化筛选以及肠道动力学过程各参数的在线监测及控制。具有降低成本和时间,提高实验重复性和准确性,可人工监控、定点取样等优点,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活体实验,因而没有伦理限制,也避免了活体实验中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应用领域:1、食品营养学领域:开发新的功能性食品或保健品,需要进行单胃动物(人、猪、鼠等)体外消化实验,测试 其消化及吸收情况、升糖指数以及对单胃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等;同时监测食物在日常进食中,与食物之间的消化相互影响;2、医药学领域,用来测试中药提取物或合成药物在单胃动物胃肠道消化吸收实验。对中药在单胃动物体内消化过程中药物成分的化学变化进行监测。同时,也可以测试中药主要成分对人体(动物)肠胃菌群的影响。3、单胃动物消化道疾病研究领域。 单胃动物体外消化模拟系统主要功能:1、控制“肠胃”恒温;温度30~40℃之间可控;精度:±0.1℃;智能PID控温;采用全新的半导体无水控温;2、控制肠胃内物理化学环境;蠕动,酸性,微正压,无氧环境;3、控制不同模拟部位酸性不同进行自动检测及控制;4、进行酶解反应,在“肠胃”内进行消化酶的分泌模拟;5、检测消化过程中“食物”的化学变化情况;6、模拟小肠内分泌消化酶,底物进一步消化降解;同时,提供单胃动物肠胃内多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7、实现多种吸收方式模拟,根据不同部位吸收特点,进行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8、消化液和分泌液的分泌量和速率可调控,范围0-150ml/min;参数可自行设定修改;9、实验重复率偏差<1%;吸收偏差<2%;10、操作组装简单,程序可自动分析数据,并绘制曲线,系统自带多种模拟工艺配方;11、服务端采用WFC远程通讯模式;12、客户端开发采用西门子可编程现场控制+上位机电脑端双重监测及控制;13、设备采用双屏数据同步显示,直观方便;14、云端开发系统,同时可在移动端通过 APP 进行操作,以及云数据存储;方便使用;
    留言咨询

老鼠肠道相关的试剂

老鼠肠道相关的方案

老鼠肠道相关的论坛

  • 【分享】人体肠道菌基因DNA密码被完全破解

    昨天,“欧盟-中国科技周”发布30余项欧洲和中国科研团队共同参与的明星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客座教授、华大基因执行总裁王俊教授带来了人类宏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消息:人体肠道菌共有300万至500万个基因,其DNA密码已被完全破解。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判断各基因功能,及其在不同疾病扮演的角色。 宏基因组备受关注 如果将地球生命的诞生过程浓缩成一年,人类是“最后一秒”的事,而微生物则出现在“第一秒钟”。因此,要详细理解人体生物学,不仅需要认识人体基因组,更需要对人体微生物宏基因组有很好的了解。 人类总是和环境、身体甚至细胞中存在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人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是身体细胞数量的十多倍,其基因编码更是人体基因组的100倍。这些复杂、动态的微生物对人体生理、营养和免疫力有重要影响,人体微生物群落的紊乱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理解人体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和本质变化,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挑战;定义这种动态的多样性,为基因组学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领域。为了完成这一目标,研究人员首先聚焦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肠道微生物群。欧盟第七框架协议投入1140万欧元资助了“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我国华大基因是参与者中唯一的非欧盟研究机构,也是国内唯一的入选者。 肠道菌群决定胖瘦? “人体肠道共有1000至2000种微生物,菌群总重量有一两公斤。”王俊说,该项目研究已进入第三年,结果发现,肠道细菌共有300多万个基因,远远超出人类自身的2万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属1000多种不同的细菌,每个人肠道中都有其中至少100多种细菌。约40%的细菌可在半数研究对象的肠道中找到。 肠道中许多细菌是有益的,它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化合物,还可以生成氨基酸和维生素,因此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所有的肠道微生物基因已经被测序完毕,接下来将通过深度测序和各种实验,定义并描述肠道宏基因组功能,确定其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胖人肠道内有些微生物,瘦人体内却无。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肥胖老鼠肠道内的某些菌群,植入瘦老鼠体,瘦老鼠就会胖起来。“生活中,有些人怎么吃都不胖,有些人吃点就胖,除了自身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肠道菌群。”王俊解释说,如果你爱吃肉,那肚子里的微生物也会爱吃肉,把肉消化完了,就会“吃”肠壁,一方面加强了肠道的通透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肥胖。 同时,研究人员还在研究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分组对照实验显示,糖尿病人的肠道内确实存在两种特有的微生物,“至于这两种微生物是糖尿病的致病原因,还是糖尿病病程发展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黄蜀葵多糖调节肠道微生物强化肠道粘液屏障减轻肠道炎症

    [font=宋体][size=15px][color=black]肠道黏液屏障是抵御肠道病原体的重要防线,该屏障受损会使细菌与上皮细胞紧密接触,从而导致肠道炎症。因此,修复该屏障是缓解肠道炎症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黄蜀葵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欧和亚洲的植物,对人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目前关于黄蜀葵多糖[i][/i]([/color][/size][/font][size=15px][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药理学研究较少。其中大多数集中于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因此,[/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粘液分泌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仍然未知。[/color][/font][font=&][color=black][/color][/font][/size][font=宋体][size=15px][color=black]2024年6月8日,南[/color][/size][/font][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京中医药大学郭建明、段金廒团队在[/color][/font][font=&][color=black]Acta Pharm Sin B[/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color=black]IF=14.7[/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发表题为[/color][/font][font=&][color=black]“Abelmoschus manihot polysaccharide fortifies intestinal mucus barrier to alleviat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by modulating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bundance”[/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文章,[/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发现黄蜀葵多糖([/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通过增加黏液产生来强化肠道黏液屏障,这在[/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介导的结肠炎改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olor][/font][font=&][color=red]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敲除的小鼠模型表明,[/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对黏液产生的影响依赖于[/color][/font][font=&][color=red] 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此外,细菌消耗和补充证实,[/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对[/color][/font][font=&][color=red]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分泌和黏液产生的影响是由肠道菌[/color][/font][font=&][color=red]Akkermansia muciniphila[/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介导的。[/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这些发现表明植物多糖通过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的稳态来强化肠道黏液屏障,针对黏液屏障是缓解肠道炎症的有效策略。[/color][/font][/size] [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size=15px][b][font=&][color=#0070c0]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减轻急性结肠炎[i][/i]小鼠肠道炎症、恢复肠道黏液屏障[/color][/font][font=&][color=#0070c0][/color][/font][/b][/size][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为了阐明[/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结肠炎的影响,[/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作者构建了[/color][/font][font=&][color=red]DSS[/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诱导的急性结肠炎模型[/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发现[/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治疗的,小鼠腹泻较少,体重恢复较快,且[/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显著改善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缩短和脾肿大[i][/i],促进近端结肠中[/color][/font][font=&][color=black]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分泌并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从而增加肠道黏液层厚度。组织学评估显示[/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显著改善了肠道炎症,下调了促炎细胞因子[i][/i][/color][/font][font=&][color=black] TNF- α[/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 IL-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转录和表达,[/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这些结果表明[/color][/font][font=&][color=red] AMP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改善了肠道炎症[/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 [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color=black][/color][/font][/size][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为了研究[/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是否能改善杯状细胞功能,作者评估了与内质网应激[i][/i]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color][/font][font=&][color=black]O-[/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糖基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发现[/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显著影响了[/color][/font][font=&][color=black]ER[/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应激相关基因[/color][/font][font=&][color=black]Perk[/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color=black]Atf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Xbp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表达,促进[/color][/font][font=&][color=black]B3gnt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font=&][color=black]C1galt1[/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St3gal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表达。此外,共聚焦成像技术发现[/color][/font][font=&][color=black]DSS[/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显著缩短了肠道微生物与肠上皮细胞之间的距离,而[/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则阻止了肠道微生物的入侵。[/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这些结果表明[/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可以强化[/color][/font][font=&][color=red]DSS[/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诱发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粘液屏障[/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 [size=15px][b][font=&][color=#0070c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2、[/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改善慢性结肠炎小鼠黏液屏障功能[/color][/font][font=&][color=#0070c0][/color][/font][/b][/size][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作者接着研究了[/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在[/color][/font][b][font=&][color=red]DSS[/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诱发的慢性结肠炎小鼠模型[/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中的影响,发现与急性结肠炎模型一致,[/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治疗的小鼠对[/color][/font][font=&][color=black] DSS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诱发的慢性结肠炎的易感性降低,此外,[/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改善了远端结肠的组织病理学并降低了[/color][/font][font=&][color=black]Tnfa[/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6[/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的转录,结果表明[/color][/font][font=&][color=black] AMP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可改善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同样,[/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与急性结肠炎模型一致,[/color][/font][font=&][color=red]AMP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明显恢复了肠道黏液厚度,阻止了肠道微生物进入肠上皮细胞,[/color][/font][font=&][color=red]AMP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可恢复肠道黏液屏障功能,从而缓解急性和慢性结肠炎[/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 [size=15px][font=宋体][/font][font=&][color=black][/color][/font][/size][size=15px][b][font=&][color=#0070c0]3[/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增强粘液产生在[/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介导的结肠炎改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olor][/font][font=&][color=#0070c0][/color][/font][/b][/size][size=15px][font=&][color=black]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是肠道黏液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乏会导致肠道黏液屏障受损,进而诱发自发性结肠炎。由于[/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可恢复结肠炎小鼠的[/color][/font][font=&][color=black]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水平,作者利用[/color][/font][font=&][color=black]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小鼠发现,[/color][/font][font=&][color=black]Muc2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体重增加较少,[/color][/font][font=&][color=black]DAI[/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粪便含水量和结肠萎缩均呈渐进性增加,且表现出肠道杯状细胞萎缩和粘液层变薄,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和促炎细胞因子分泌。[/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在[/color][/font][font=&][color=red]Muc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缺失的情况下,[/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不在发挥作用,结果表明增强粘液分泌在[/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介导的结肠炎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 [size=15px][font=宋体][/font][font=&][color=black][/color][/font][/size][size=15px][b][font=&][color=#0070c0]4[/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对黏液产生的影响依赖于[/color][/font][font=&][color=#0070c0]IL-10[/color][/font][font=&][color=#0070c0][/color][/font][/b][/size][size=15px][font=&][color=black]IL-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是一种细胞因子,可通过增加粘蛋白的产生来改善结肠炎相关粘液层的破坏。因此,作者检查了结肠炎小鼠中的[/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转录,发现[/color][/font][font=&][color=black]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对[/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转录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它不会通过[/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22[/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促进粘液的产生。[/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是另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它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维持肠道粘液屏障的完整性来延缓结肠炎的进展。[/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作者[/color][/font][font=&][color=red]IL-10[/color][/font][font=&][color=red]?[/color][/font][font=&][color=red]/[/color][/font][font=&][color=red]?[/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小鼠来评估[/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对粘液产生的影响,证明了[/color][/font][font=&][color=red]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在粘液产生和[/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诱导的结肠炎改善中的作用,且[/color][/font][font=&][color=red]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以[/color][/font][font=&][color=red]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依赖的方式改善肠道炎症和粘液屏障功能[/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color][/font][/size] [size=15px][font=&][color=black][/color][/font][/size][size=15px][b][font=&][color=#0070c0]5[/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MP[/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color][/font][font=&][color=#0070c0]A. muciniphila[/color][/font][font=宋体][color=#0070c0]丰度[/color][/font][font=&][color=#0070c0][/color][/font][/b][/size][size=15px][font=宋体][color=black]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肠道菌群在粘液生成和[/color][/font][font=&][color=black]IL-10[/color][/font][font=宋体][color=black]分泌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因此,[/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red]作者从患有急性结肠炎的小鼠身上分离出的粪便细菌[/color][/font][font=&][color=red]DNA[/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中的[/color][/font][font=&][color=red]16S rRNA[/color][/font][font=宋体][color=red]进行高通量测序

  • 【转帖】盐酸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规律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病理学改变,血中淋巴细胞数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科学研究正确使用盐酸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盐酸林可霉素连续灌胃3d停止给药,于停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和第10天检测肠球菌数,双歧杆菌数,血中淋巴细胞数和肠道病理改变,评价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规律。结果:灌胃3d停止用药后第1天和第4天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黏膜皱褶变浅,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停药后第1天出现血中淋巴细胞数减少。结论:盐酸林可霉素短期大量给药,可造成小鼠菌群失调,肠道组织损伤,免疫功能受损,该损伤持续约1周。盐酸林可霉素是科学研究中用于造成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常用抗生素,其抑制细菌生长,尤其抑制益生菌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各家用该药的方法、剂量有较大差别,由于动物的耐受性较强,菌群失调能持续的时间不清,本实验尝试在肠道菌群变化、肠组织损伤等方面来研究林可霉素造成菌群失调的规律。以期为该药在科学研究中的使用提供数据依据,现报告如下。

老鼠肠道相关的资料

老鼠肠道相关的资讯

  • 卷烟技术是一只“会捉猫的老鼠”
    卷烟技术入围科技奖,再次引发社会关注。8日,中国科学界的门户网站科学网,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一篇《征集签名抵制卷烟技术入选科技奖》的博文,建议通过签名者的努力,促成国家禁止烟草技术申报各种科技奖励。(4月9日《新京报》)  国家科技奖的入选项目,遭到来自科学门户网站的抵制,本来就有点令人费解。其中究竟是因为科技含量不足,还是有关该不该褒奖的问题?其实这问题不难区分的。既然是工信部旗下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其中肯定不乏科技含量。剩下的就是这种“卷烟技术”是不是该入选国家科技奖的问题了。  就“科技”而言,谁都不可对卷烟技术小觑 但就“奖励”而言,就必须要看这种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受到奖励的,必然是对社会有进步作用的。因为,在管理心理学中,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假如人的某种行为或某领域的科技项目,与社会倡导的文明共识相背,还遑论什么奖励和褒扬?  判断卷烟技术是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因为有了一个“控烟”的现实诉求而显得十分容易。那么,这种“卷烟技术”是不是有利于“控烟”,就成了该不该受到奖励的关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本身就规定:获奖成果的应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  那么,这种“卷烟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呢?“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公示材料称:“在激烈国际化竞争背景下,只有突出中式卷烟特色,才能确立中式卷烟的比较优势。”很明显,所谓的“卷烟技术”,就是为了突出中式卷烟的优势,也就是说让卷烟站稳市场地位。一种商品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质量上,更多的是通过销售业绩来评判市场优势。那么,这种“卷烟技术”就是“通过加香、提高口感等方法构建所谓的"中式卷烟",从而促进烟草消费,促使了卷烟的更大规模流行”。  无需赘述,这项“卷烟技术”所起的作用,已经与国际性的“控烟”潮流背道而驰了。“控烟”的目的是逐步减少“烟民”,而“卷烟技术”的成果就是让吸烟变得更加美味,更加舒适。这个倒忙帮得也太见利忘义了。  其实,烟草业本来就是一个见利忘义的行业。在“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公示材料中,这项“卷烟技术”的成果赫然:项目研究成果用于红云红河集团、湖南中烟等近10个烟草工业企业,以及华宝、华旭升、瑞升等香料企业的烟草加工、香精香料加工、卷烟调香等。研究成果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这可能就是“卷烟技术”能名列国家科技奖受理项目的经济资本。  在发展经济大潮下,烟草这种对GDP有强劲推动力的行业,不但是烟民的精神鸦片,而且是国家经济难以割舍的依赖。如果看在钱的份上,借用四川农村的一句民谚: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但烟草这个很能赚钱的行业也不能算作是“猫”。因为,猫捉老鼠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可以无论黄猫、黑猫。但烟草这种有害的东西,只能算作老鼠。因此,“卷烟技术”对烟草行业的贡献,就像一只“会捉猫的老鼠”,它“猫”捉得越多,社会危害就越大。这样说来,即使因某种无法割舍的利益牵制,暂时还离不开这只“会捉猫的老鼠”,但让它与那些保护社会、造福人类的“好猫”平起平坐,还可能获得一顶桂冠,就有点大逆不道了。
  • 美国热衷饲养实验室老鼠 老鼠商一年赚五亿美元
    一般市民可能想不到,生物研究室做试验用的老鼠很不一般,一些特定基因的美国小鼠,花钱都买不到。  事件:6只美国小鼠被放行  昨日,记者从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郑州大学为完成2009年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项目研究,从美国进口了6只SPF(无特异病原体)小鼠,这是我省首次进口美国SPF小鼠。近日,经过30天的隔离检疫,这6只小老鼠被顺利放行。  表面上看进口小鼠不是大事,但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却颇费工夫。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检处副处长郭启祥说,在进口小鼠之前,他们便与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改造了隔离检疫场并进行防疫消毒。同时,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对饲养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使其熟悉SPF小鼠隔离检疫期间的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  此外,在隔离期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地对SPF小鼠的消毒情况、饲养管理情况、环境温湿度情况、粪便及垫料的无害化处理情况、记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依照我国要求,为防止动物疫病传入国内,在从国外进口动物到我国后,都需进行1个月左右的隔离检疫,做试验用的小鼠也不能例外。  身份:6只小鼠全是美国赠送的  实验室搞研究,随便抓几只小老鼠不行吗?郭启祥说,做试验用的小鼠分众多种类,对一般科学研究而言,国内培育的试验小鼠基本可以满足,但对于此次郑州大学所进行的研究来说,就不行了。  SPF小鼠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可用于多种科研实验。这种小鼠不仅不携带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而且是经无菌鼠剖腹产出后饲养于屏障系统中、实施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培养而成的。  郭启祥说,此次进口的6只SPF小鼠,全部为黑色,将会在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内进行免疫研究。负责该项研究的人是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副主任、河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康巧珍博士。  由于康巧珍是美国纽约血液中心博士后,此次研究是美国纽约血液中心与郑州大学共同进行的一次课题研究,而所进口的6只SPF小鼠,全是美国赠送的。  康巧珍说,试验小鼠在进入我国后,其生活环境、湿度、消毒、饮食等都要按照国家试验动物标准(SPF标准)进行,就连小鼠呼吸用的空气都需要经过过滤。此外,一旦试验人员与其接触,不但要进行全面消毒,且整个操作过程也有一定的规范。  现状:美国试验小鼠有价难求  因美国SPF小鼠不携带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这种小鼠往往不容易得到。郭启祥说,去年,新乡一所高校的负责人曾找到他,希望通过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口几只SPF小鼠,尽管我省为该医学院办齐了许可证等所有的手续,但由于美国那边未能通过,因此未能成功进口。  现在,每年有超过2500万只老鼠被用于科学实验。在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可以在老鼠身上进行他们自己想要的基因变异,随意插入或删除某个基因。由于需要特定的基因改变,定制老鼠的总成本通常很高。  国外:老鼠商一年赚5亿美元  饲养实验室老鼠,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美国,有很多老鼠卖家。位于美国缅因州的非营利供应商杰克逊实验室,每年送出超过200万只老鼠。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商业性老鼠饲养公司——查尔斯河实验室,靠出售和看护实验室动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老鼠,每年可以赚到5亿美元。  据了解,在国外,如果老鼠有某种疾病,你还得加钱才能买到。一只有关节炎的老鼠售价将近200美元 两对患有癫痫病的老鼠,售价高达2000美元 想要3只瞎子老鼠吗?准备大约250美元吧。如果想自己定制一只特殊的老鼠,亲自决定改变老鼠的哪个基因,估计得花10万美元。  尽管这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但这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生意,不是普通的饲养和运输动物那么简单,还需要高科技以及成熟完善的服务。  国内:目前也有一些卖老鼠的商家  由于老鼠的基因与人类基因惊人相似,老鼠一直是科学实验的主要工具,它已成为新药和医学试验的关键工具。与国外一样,国内目前也存在一些销售老鼠的商家。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培育试验小鼠在我国已经起步,一些医学研究所目前正在成为出售小鼠等实验动物的卖家。如西安一家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就拥有8个品系的小鼠,其每只的销售价格在15元~250元之间。  而一些隔离场地建设机构,还把养殖这些小鼠过程中掌握的饲养、管理经验写成了书,公开进行销售。  此外,根据我国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2001年新国标的规定,对大小鼠的饲养和实验环境设施要求全过程达到SPF级。尽管全国军地各大医院、高校及科研院所,先后新建了用于大小鼠饲养、实验的屏障系统环境与设施,但由于这种环境设施硬件新、改建和维持费用相当高(100万~1000万不等),收取的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费用太低,领导一味追求动物实验室直接经济效益,忽略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原因,使得众多机构难以维持。
  • 昆虫可取代老鼠接受药测
    英国的生物家认为,可以用蛾、毛虫和果蝇等昆虫替代老鼠,进行药物试验。  科学家已经发现,哺乳动物与昆虫的一些主要细胞在感染病原体之后,产生类似的抗病化学反应。最新发现意味着,以前用老鼠来进行的药物试验,有80%可以用昆虫替代,可望替药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生物学家卡瓦纳,在爱丁堡举行的微生物医学年会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他说:“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在新药研究过程中,初步试验用幼虫,最后的验证试验用老鼠。”  他还说:“这种方法比较快,因为用昆虫做试验48小时就能出结果,但是用老鼠常常需要4至6个星期,而且昆虫要便宜得多。”  卡瓦纳和同事发现,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嗜中性粒细胞以及血细胞,在昆虫体内也起到类似的作用,受到细菌感染后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昆虫和哺乳动物的细胞都会产生结构类似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会移动到细胞表面杀死入侵者。他们发现,免疫细胞会把细菌包围住,然后释放出酶分解它们。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