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萜

仪器信息网单萜专题为您整合单萜相关的最新文章,在单萜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单萜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单萜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单萜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单萜相关的耗材

单萜相关的仪器

  • Kori-xr 是在潮湿环境中监测极性分子的新方法。Kori-xr™ 属于玛珂思国际的“xr”系列热脱附仪(热解析仪)的可选配件,解决从潮湿空气中除水时化合物损失的问题,对潮湿环境中、在线或罐采集极性分子,含氧化合物和单萜的分析有较高的灵敏度。Kori-xr 适用范围Kori-xr 是使用 UNITY-xr 系统的环境实验室,需要对潮湿空气进行在线或罐样品分析的理想选择。产品特点提高性能 – 该产品可以对潮湿环境中的 C2 化合物、非极性 C3+ 化合物、单萜烯以及极性 VOCs 的检测得到更好的色谱结果和更高的灵敏度。减少样本缺失 – 与 Nafion™ 干燥器或 25℃ 的冷阱温度法相比,该仪器可减少上述化合物的损失。与现有系统兼容 – 可联用配置有 Air Server-xr 或 CIA Advantage-xr 模块的 UNITY-xr 系统,也可联用 TT24-7xr 仪器。主要应用根据 HJ 759 或 US EPA TO-15 标准,监测罐采集的潮湿空气中的 VOCs。连续或不连续在线监测潮湿空气。
    留言咨询
  • Kori-xr 是在潮湿环境中监测极性分子的新方法。Kori-xr&trade 属于玛珂思国际的“xr”系列热脱附仪(热解析仪)的可选配件,解决从潮湿空气中除水时化合物损失的问题,对潮湿环境中、在线或罐采集极性分子,含氧化合物和单萜的分析有较高的灵敏度。Kori-xr 适用范围Kori-xr 是使用 UNITY-xr 系统的环境实验室,需要对潮湿空气进行在线或罐样品分析的理想选择。产品特点提高性能 – 该产品可以对潮湿环境中的 C2 化合物、非极性 C3+ 化合物、单萜烯以及极性 VOCs 的检测得到更好的色谱结果和更高的灵敏度。减少样本缺失 – 与 Nafion&trade 干燥器或 25℃ 的冷阱温度法相比,该仪器可减少上述化合物的损失。与现有系统兼容 – 可联用配置有 Air Server-xr 或 CIA Advantage-xr 模块的 UNITY-xr 系统,也可联用 TT24-7xr 仪器。主要应用根据 HJ 759 或 US EPA TO-15 标准,监测罐采集的潮湿空气中的 VOCs。连续或不连续在线监测潮湿空气。
    留言咨询
  • 概述在香精和食品工业中,天然、植物来源的原料是很常见的原料之一,而精油、植物提取物或分离物的质量控制和气味分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离子迁移谱系统 (IMS)一种多功能与高灵敏度的气相色谱检测器天然产物的气味分析:IMS系统作为补充检测器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优势概述在香精和食品工业中,天然、植物来源的原料是很常见的原料之一,而精油、植物提取物或分离物的质量控制和气味分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图 1: 典型的植物原料来源供应商面临的挑战定义分析与感官规格遵守监管指南气味分析的常见工具分析仪器: GC-FID, GC-MS, GC-O, HPLC-MS感官评价:由专家小组进行感官评价背景介绍目前气味分析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该领域的专家通常会配置嗅闻仪,以获取气味的感官信息。植物和花卉中许多气味分子都属于萜烯类物质,对于原料质量的等级区分在气相色谱柱上分离这些分子并进行定性和定量是一项特别的挑战的工作。离子迁移谱仪具有极高灵敏度,可以检测低至 ppb 级的典型气味,具有与人类鼻子相当的灵敏度。FlavourSpec G. A.S.研发的FlavourSpec是一种基于GCIMS原理联用的分析仪器,配备自动顶空进样器,无需样品前处理可对固体/液体直接顶空分析。该仪器已被证明在食品和气味相关检测中提供独特的补充信息,如质量控制、公正的数字化风味文件、产品的真实性分析、产品分类和过程控制等,这些应用大多是在弱极性色谱柱上开发的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具有较高挥发性的气味物质(保留指数RI ≤1100)。如何扩大检测范围FlavourSpec 的设计是在气相色谱柱中通过载气流速的变化等温分离分析物的,当前最高色谱温度限制在 80°C。 使用最先进的台式 GC,可以使用更多的GC 控制选项,例如程序升温。分析半挥发性物质 (1100 RI 1500) 如倍半萜需要程序升温,采用优化最佳 GC 条件来实现包括萜烯类在内的高挥发性物质的分离。 G.A.S.研发的 IMS 检测器,以类似于 MS 检测器的方式与台式GC联用,通过在色谱柱末端进行合适的分流(Y 分流器或 Dean Switch),可以同时运行 MS 和 IMS。 这种配置的使用,即使是质谱领域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也能从离子迁移谱上获取更多新信息,使得数据更为全面客观。图 2: PAL 3 顶空进样器, HS 和ITEX 模块, Agilent GC 6890 偶联MS检测器5975C和 G.A.S. 的离子迁移谱检测器(蓝色圈出部分)物质的保留指数(RI)可提高至1400H. A.S. 专有的数据分析软件 VOCal 嵌入了一个实用程序来执行 GC 的标准化,根据GC分离方法的不同,实际保留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故必须与RI 相关联,离子迁移谱采用 6 种正构酮(2-丁酮至 2-壬酮)的水溶液进行色谱柱的标准化,基于此归一化曲线,可以使用来自NIST GC (Kovats-)RI库以及G.A.S.的迁移时间Dt库进行定性, 有效性可以外推至归一化范围外物质的RI,即归一化曲线可以包含已知的分子与更高RI的物质。为便于理解,我们在正构酮混合物中添加香兰素( R I1400)作为演示,如下图所示。图 3: 香兰素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香味物质(RI ~1400弱极性柱),在GCxIMS色谱中可以检测到信号峰IMS系统的优点IMS 可以非常灵敏的检测含有酯类、醇类、酮类或醛类等官能团的风味化合物(样品上方顶空的低 ppb 级别的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醛类物质,它们是产品新鲜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是由与产品老化有关的有机脂肪酸氧化降解过程中形成的。此外,IMS对萜烯类和倍半萜类的灵敏度更为明显,下图为从一种商业薄荷茶的顶空中测得的GCxIMS色谱图.图 4: 薄荷茶顶空 GC-IMS 色谱图和 IMS 色谱图薄荷茶顶空的GCxIMS色谱数据表明感官评价为薄荷味成分的各种分子的存在,如桉树油、薄荷酮、薄荷醇、香芹酮等单萜类化合物经NIST MS 数据库检索确认。图4中的黄色矩形为检测到的倍半萜石竹烯,所有物质的鉴定由NIST-RI和NIST-MS数据库进行确认。互补的色谱信息由 MS检测器给出的GC总离子流图和由IMS给出的色谱图对比,根据检测的信号峰可以给出重要的互补信息,如图 5 中的红线所示,在MS检测器上显示为噪声。图 5: MS-TIC 色谱图与 GC-IMS 色谱图进行比较。 标有红线的信号表示在 NIST MS数据库检索无法识别的分子,而在VOCal 化合物数据库中可以检测(暂定识别)天然产物分析的优势在其他气味剂中,萜烯是一类化合物,它们在植物、花、提取物或精油中产生特定的香味,例如柑橘类精油或柑橘类馏分,广泛应用于香水或饮料工业。对于训练有素的专家来说,可以通过图谱上的微小变化来确定重要的感官差异。但不同的萜烯比例很难用MS检测器(结构相似度,灵敏度)进行表征,不同感官性质的精油其总离子流图可能没有显示出分子组成差异;另一方面,IMS系统便可给出新的信息,如红色圆圈所示,这是非常有用的感官评价的结果支撑。图6: A) 两种不同柠檬油的质谱图。色谱图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差异;B) IMS色谱图进行了比较:枳壳酸橙给出更多的色谱特征峰(红色图谱),并且在 RT = 7 分钟时显示出为两个分子的共流出;软件: Gallery-Plot插件VOCal 软件允许定义评估区域,可以在分子峰位置上绘制。 如图 7 所示的 GCxIMS 色谱图中单萜已初步鉴定出来,结果可以直接在 Gallery-Plot 中进行比较,可以目测评估信号峰的强度。 图 8 左图: 经GC - IMS色谱(放大图)初步鉴定出30个峰。右图: Gallery-Plot指纹图谱,直接比较相关峰,只有少数分子具有类似的强度 ( 编号8,10,13-15 和 22-25)IMS系统可检测倍半萜类物质在柑橘类产品中,存在大量倍半萜烯,例如 β-石竹烯。该化合物无需任何样品前处理,直接顶空进样,便可由 IMS 系统检测到。 为了说明不同柑橘产品挥发性有机物的指纹图谱,仪器分析酸橙 (LL/LA)、橙子、柠檬和柑橘样品, 在没有详细鉴定分析的情况下,指纹图谱表明除了单萜的变化之外,倍半萜的强度(区域 32-42 对应于 1300 RI 1550)也可用于产品区分,其中可以观察到β-石竹烯的存在。图 9: Gallery-Plot指纹图谱显示柑桔3个亚科产品的单萜和倍半萜的强度(酸橙、柠檬和柑橘),每一种柑橘类产品都有自己的指纹IMS系统显著性优势&bull IMS与台式GC/GC-MS仪器耦合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信息,使得与GC-MS的数据互补&bull 检测范围扩大到倍半萜等半挥发性化合物&bull 对天然产物的分析非常有帮助IMS系统目前可以耦合&bull Agilent GC 6890, 7890B 和8890&bull Shimazdu GC 2010 Plus / Nexis 2030&bull 其他型号的GC需要另外咨询
    留言咨询

单萜相关的试剂

单萜相关的方案

  • 利用LUMiSizer?优化负载柠檬醛(具有抗炎和抗癌活性)的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LN)
    以单萜类成分为主的精油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而被用于医药,例如作为抗菌剂、抗病毒剂或抗氧化剂。这些植物来源的物质是有效的抗癌剂,因为它们具有有效减少肿瘤体积和肿瘤细胞增殖而没有副作用的潜力。柠檬醛 (C10H16O,citral )是一种单萜,具有广泛的治疗活性,例如抗菌、抗炎和抗癌特性。单萜在化学上不稳定,在水溶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生物降解为香叶酸和 6-甲基-5-庚烯-2-酮。此外,柠檬醛的高挥发性降低了其药理功效。包括柠檬醛在内的单萜类化合物在癌症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着效果,可以通过与致癌物外源生物转化相互作用来调节肝脏单加氧酶活性。并且已证明精油可以对紫外线引起的突变表现出抗突变性。为了提高单萜的长期稳定性并延长其释放曲线,并降低化学降解的风险,提出将这些活性成分负载到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LN)中。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柠檬醛固体脂质纳米颗粒 (SLN) 制剂,本研究使用 LUMiSizer?对其进行表征优化。
  • 花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HSTD-GCMS分析
    对比分析了青花椒和红花椒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共检测到了76种组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为桉油精,C10Hn与C15Hn单萜和倍半萜类型的萜烯类化合物,芳樟醇、松油醇、香叶醇、橙花叔醇等醇类,以及胡椒酮、山梨醛等醛酮化合物。
  • 顺序SBSE萃取法提高饮料中极性VOC的回收率
    顺序SBSE,英文叫Sequential SBSE,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使用SBSE技术来采样:两个磁子,一个对样品萃取完以后,下一个再来萃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两次的SBSE采样,使用的是两个搅拌磁子Twister,在不同的萃取条件下, 先后对同一个样品进行采样,最后两个Twister同时进行热解析。为了评估顺序SBSE对水样中气味化合物的分析的萃取效率,分别选取了16种典型的分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了醇,醛,酯,内酯,单萜,类单萜烯和酚。这些化合物的LogKo/w值在1.34到4.83之间,浓度都为100ng/mL 。结果与传统的SBSE加盐及不加盐的回收率进行了比较。

单萜相关的论坛

  • 【极限体验】使用Uitimate C18柱分析某酸性单环单萜苷元类化合物小记(6月份)

    【极限体验】使用Uitimate C18柱分析某酸性单环单萜苷元类化合物小记(6月份)

    1. 发贴背景 拿到这个样品的时候,是经过硅胶柱分离得到的一个结晶,估计是个单一化合物。但是,没有任何信息提示此样品是否为酸性样品、结构如何等等。唯一值得高兴的是,它的极性不大,所以选用了50%的甲醇/水进行洗脱(硅胶柱“跑”多了,你就知道你需要选多大的流动相,经验,呵呵),下面就写写分析过程。2. 仪器与试剂 水:娃哈哈纯净水 甲醇:天津大茂产的色谱甲醇 HPLC:Waters 高效液相——Waters Model 600 controller液相色谱配Waters 996 DAD检测器3. 色谱条件 流动相:详见后面介绍 流速:0.8ml/min 柱温:室温; 检测波长:全波长检测; 进样量:15微升;4. 样品处理 由本人提取分离得到,取少量用甲醇溶解,过滤备用。5. 实验结果普通50%的甲醇/水洗脱,“跑”了将近半个小时,居然跟我玩“隐身”,没出现任何东西,有图有真相,看看这张图吧,真的比凤姐还难看(话说回来,凤姐都结婚了,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41427_301350_1745326_3.jpg当时心想,不对啊,这样品附近也分了不少化合物了,偏偏就这个没紫外吸收?依着平时的套路及习惯,决定在流动相中加点酸尝试尝试。加入的酸为乙酸,浓度算了一下大概是0.01%。。。结果,它出峰了,是的,它出峰了!!此时此刻,它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我也在战斗!!汗。。。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41428_301351_1745326_3.jpg虽然是出峰了,但是这峰形,也比凤姐好看不到哪去。于是决定加大酸的用量,大概是0.05%。效果不错,由原来出峰时间7min(12.2-19min)变成现在出峰时间4min(11.6-15.6min),虽然还是“拉长着脸”,但是,至少是比之前漂亮多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41428_301352_1745326_3.jpg已经用到0.05%的乙酸浓度了,不想再加大浓度了。正想着是不是换一种别的酸,运气来了,当时分析的时候,刚好实验室有人在边上放了一瓶含0.05%三氟乙酸的水,顺手拿过来跑一针试试,结果。。。我的天啊,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啊,哈哈哈,瞧瞧这火辣辣的身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41431_301356_1745326_3.jpg上面这张图,紫外吸收跟前面两张不太一样(前两张215nm,这张233nm),解释一下,DAD检测器得出的紫外吸收,只是一个参考值,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事实上,将最后一张图放大,浓度较小的地方,紫外吸收还是215nm的,看图说话。。。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6/201106241434_301357_1745326_3.jpg分析之后就知道了,此样品为单一化合物,进行核磁测试,确定其结构属于单环单萜苷元类化合物(酸性)。。。

  • 如何选择所需色谱柱

    想请问大师们 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我想用来测花香成分,主要是萜类(异戊二烯、单萜和倍半萜)、苯基/苯丙烷类、脂肪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应该选择选择什么柱子,用什么分析方法效果好

单萜相关的资料

单萜相关的资讯

  • 研究设计出测量植物排放BVOCs动态箱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新明和张艳利课题组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植物排放BVOCs的半开放式动态箱系统。相关研究发表于《大气测量技术》(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该论文所有实验数据均是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平台完成测试。陆地植物排放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约占全球VOCs排放总量的90%,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对区域BVOCs排放量的准确估算有利于形成近地面O3污染控制的科学决策。然而,从全球到区域尺度,BVOCs排放量的估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BVOCs排放因子是其关键因素影响之一。动态箱是常用于测量BVOCs排放速率的手段,测量过程中箱体对植物排放BVOCs的吸附损失、对植物正常生理状态的干扰是该方法在测量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当前还缺乏对动态箱性能的系统评估和表征。为更准确测定植物在正常生长条件下BVOCs排放因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用于测量植物排放BVOCs的半开放式动态箱系统,并利用在线和离线手段,实验室和外场观测相结合,评估了主要的BVOCs化合物(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等)通过箱体时的传递效率,发现较高流速(较短滞留时间)不仅能缩短到达稳态的时间,也能减小BVOCs的吸附损失,但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即使在高流速条件下的损失也超过30%;从0-100%湿度下的模拟实验表明,湿度对BVOCs的吸附损失影响不显著,但不同化合物呈现不同特征;通过野外实测箱体内-外环境因子的差异,发现高流速有利于减小箱体内-外的温、湿度差异。该研究也表明,即使可以优化条件尽量减少测量时吸附损失和对植物枝叶正常生理的干扰,分子量较大的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的吸附损失依然不可忽视,可能会造成其排放因子的显著低估,由于单萜烯和倍半萜烯同分异构体众多,如何评估并校正其在动态箱测量过程中的损失,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香港RGC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广东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 利用MALDI质谱成像技术揭示牡丹和芍药根的空间代谢组
    关键词:MALDI-MSI 质谱成像、Paeonia suffruticosa 牡丹、Paeonia lactiflora 芍药、Monoterpene glycoside 单萜苷、Spatial distribution 空间分布01 前言 芍药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引起园艺学家、植物学家和草药学家的极大关注。芍药属植物约有35种,其中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PS)和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L)是两种主要的东方药草。牡丹和芍药同属,外形也极为相似,从植株形态上进行区分:牡丹,是小灌木,有木芍药之称;而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牡丹皮(牡丹的干燥根皮)和白芍(芍药的根部)是具有镇痛和抗炎活性的重要中药。尽管 PS 和 PL 的植物化学和药理作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其空间代谢组的比较几乎没有报道。空间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研究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它提供了组织结构和个体代谢物之间的直接联系。阐明PS和PL的空间代谢组差异在植物分类和药用植物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02 摘要 2021年4月,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与中药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萍教授、李彬教授在 New Phytologist 期刊上发表了题目为:“Unveiling spatial metabolome of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 Paeonia lactiflora roots using MALDI MS imaging”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合多基质和正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进行了高质量分辨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 MSI)和 AP-SMALDI 串联质谱(MS/MS)成像,系统地研究了单萜糖苷类和丹皮酚苷类、单宁类、黄酮类、糖类、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的空间分布。利用 Li DHB 基质的串联质谱成像技术来准确区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两种结构异构体的组织分布。此外,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产物在根部成功定位和显示。03 结果 3.1MALDI MSI的PS和PL根代谢产物的原位分析采用高分辨率 MALDI MSI 和 MALDI MS/MS Imaging 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 PS 和 PL 根横截面的综合代谢产物分布图,并进一步用 LC-MS/MS 进行了验证。代表性部位的质谱图从根的四个区域获得,包括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图1)。在正离子模式下,使用 DHB 基质,检测到两种主要特定类别的次级代谢物单萜糖苷类(monoterpene glycosides,MGs)和没食子单宁(gallotannins)。在 PS 和 PL 中均观察到共同的代谢物 MGs,如芍药苷/芍药内酯苷(m/z 519.1263,结构异构体)、氧化芍药苷(m/z 535.1212)、苯甲酰芍药苷(m/z 623.1525)、牡丹皮苷 A(m/z 653.1631)、牡丹皮苷 B/J(m/z 669.1580)、牡丹皮苷 E(m/z 565.1318)和苯甲酰氧芍药苷/牡丹皮苷 C (m/z 639.1475,同分异构体)。牡丹/芍药中生物合成的没食子单宁是没食子酸葡萄糖酯(即没食子酰葡萄糖,GGs)。如图1所示,观察到具有相邻峰间距为 152.01 Da 的 m/z 分布,表明母体分子上连续添加了没食子酸基团。在 PS 和 PL 中,检测到12个没食子酰基残基的取代产物(2GG-12GG,m/z 523.0485-2043.1581)。作者还发现了 PS 特有的成分—丹皮酚苷类(PGs),如牡丹酚甙(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牡丹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图1. 正离子模式下牡丹(左)和芍药(右)根横截面不同区域的 MALDI 质谱图3.2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单萜和丹皮酚苷类成分的空间分布图a中,通过 PS 和 PL 的横截面可以看到解剖结构中的物种多样性,PS 根木质部区域高度木质化;PS 韧皮部约占整个横切面的45-55%,PL 根的韧皮部仅占10-20%。图b中,可以看到 PS 和 PL 中单萜糖苷类的空间分布模式,芍药苷(m/z 519.1263,[M+K]+)及其衍生物主要分布在 PS 和 PL 的木栓层、韧皮部区域,PL 的木质部射线区,但在 PS 的木质部(木芯处)检测信号较低。此外,在图c中,可看到丹皮酚苷的空间分布,在 PS 根的木栓层和韧皮部中可以解吸出丹皮酚苷类化合物,如丹皮酚苷(m/z 367.0790)、牡丹酚原甙和丹皮酚新甙(m/z 499.1212,同分异构体)、丹皮酚苷A/B/C/D(m/z 651.1322,同分异构体)和丹皮酚苷E(m/z 661.1741),而 PL 的根中不存在丹皮酚苷类物质。图2 牡丹和芍药根的 MALDI 成像 (a. 甲苯胺蓝O染色的组织切片的光学图像;b. 单萜糖苷类(MGs)的离子图像;c. 丹皮酚苷(PGs)的离子图像)。3.3AP-SMALDI MS/MS成像分析结构异构体的空间分布由于存在高丰度 [M+K]+ 断裂困难、[M+Na]+ 丰度太低等问题,Li DHB 被应用于本实验 AP-SMALDI MS/MS 成像。如图3(a)所示,Li DHB 显示为产生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 [M+Li]+ 二级碎片的有效基质,其中两个差异片段 m/z 253.13(芍药内酯苷)和 m/z 255.11(芍药苷)被检测到。在 50μm 空间分辨率下进行 AP-SMALDI MS/MS 成像实验,并在 m/z 487.1777处检测到 [芍药苷/芍药内酯苷+Li ] + 的前体分子离子。前体分子离子和二级碎片离子的离子图像如图3(b)所示,显示了前体分子离子和最终产物离子的空间分布,在 PS 中,仅检测到 m/z 255.11,且主要在木栓层中观察到;在 PL 中检测到 m/z 255.11 和 m/z 253.13,二者分布趋势相似,且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射线区的信号强度高于皮层和木质部维管束。通过 AP-SMALDI MS/MS 成像,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被清晰的呈现出来。作者使用 LC-MS 方法进一步验证 MALDI 成像结果,PS 和 PL 的根被人工分成木质部和木质部外两个部分。如图3(c)所示,LC-MS 结果与 MALDI 成像结果一致,在牡丹中仅检测到芍药苷;在芍药中,检测到了两者,并且在外层中观察到更高丰度的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因此,Li DHB 基质是可行的,以获得用于分辨异构体空间分布的不同片段。图3 MALDI MSI 及 LC-MS 验证。(a)前体物质m/z 487.18的串联质谱,分别来自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b)像素大小为50μm的牡丹(PS,上)和芍药(PL下)根中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的 MSI图。(c)用 LC-MS 从 PL 和 PS 根切片的不同部位相对定量芍药苷和/或芍药内酯苷。3.4MALDI MSI的PS及PL根部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空间分布分析下图4显示了在牡丹和芍药的根切片中显现的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和离子图像,在牡丹和芍药根中观察到总共13种参与没食子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代谢物,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酰葡萄糖、2GG -12GG。如图4所示,没食子酸(m/z 169.0142,[M-H]-)是合成没食子单宁的起始化合物。没食子酸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质部区域(木芯),广泛分布于 PL 的根部,形成层部位含量明显增高。β-葡萄糖苷作为没食子单宁的基本单元和主要的酰基供体,主要分布于 PS 的韧皮部,PL 的木质部射线和皮层。从 2GG-12GG 途径观察到没食子单宁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2GG、3GG 主要分布于 PS 的木栓层和韧皮部区域,在 PL 中含量明显较低。4GG、5GG 主要分布在 PS 的木栓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中,PL 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其中,作为 6GG-12GG 合成的前体物质,5GG 相对均匀地分布于牡丹和芍药根中。从 6GG -12GG 的第二个序列中,复合单宁主要集中在 PS根的木质部导管区和PL的楔形木质部区域和皮层中,且覆盖面积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 11GG 和 12GG )。图4 MALDI 质谱成像技术研究牡丹和芍药根中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a)没食子单宁的生物合成途径。(b)从 PS (左)和 PL (右)根切片获得的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主要中间体的质谱成像图。3.5MALDI MSI比较PS和PL根中其他代谢物的空间分布槲皮素(m/z 303.0499,[M+H]+)主要存在于 PS 和 PL 的皮层中(图5)。单糖(m/z 219.0266,[M+K]+)、二糖(m/z 381.0794,[M+K]+)、三糖(m/z 543.1322,[M+K]+)和四糖(m/z 705.1850,[M+K]+)主要积累在 PS 的皮层和韧皮部以及 PL 的皮层和木质部射线区。脂质 PC(34:2) (m/z 796.5253,[M+K]+)和 PC(36:4) (m/z 820.5253,[M+K]+)主要分布于 PS 的根系形成层和 PL 的木质部射线区。图5 从牡丹(PS,左)和芍药(PL,右)根部切片中选取的类黄酮、糖类和脂类的离子图04 总结 本研究采用 MALDI MSI 结合 LC-MS 代谢物检测技术,系统表征了单萜和丹皮酚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糖类和脂类等多种代谢产物(65种)的空间分布。用高分辨 MALDI MSI 研究了两种芍药科植物牡丹和芍药共同代谢物和特定代谢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运输和积累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为了解决异构代谢物空间分布不明确的问题,作者进行了 MALDI 串联质谱成像,明确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空间分布。本研究表明牡丹和芍药的皮以及中心部位都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为传统药材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直观的依据。此外,本研究还首次绘制了参与没食子单宁生物合成途径的前体以及中间体的空间分布图,可水解的单宁主要分布在木栓层、韧皮部等,其可能在不损害细胞质成分的情况下发挥保护作用,如对抗生物压力;鞣花鞣质倾向于在木质部区域积累,这可能与木质素具有共同的支持植物的功能。综上所述,高分辨率 MALDI MSI 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代谢物空间分布,为中药的深入研究、使用和加工方法的改良提供了独特的见解。文献地址: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7393「科瑞恩特」独家代理质谱成像离子源在大中华区独家代理的两款质谱成像离子源,都可搭载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或Obitrap ExplorisTM系列质谱仪。AP-SMALDI 5AF高分辨自动聚焦3D快速质谱成像系统,常压操作环境,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μm,独特3D检测模式可以检测凹凸不平的样品表面,快速检测模式可达18pixel/s,全像素检测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高质量分辨率使样本中的分子化合物达到最佳成像效果。MALDI ESI InjectorTM 透射式超高分辨质谱成像系统,可以同时搭载MALDI离子源与ESI离子源,既可用于传统LC-MS/MS实验,也可用于质谱成像检测,通过双离子漏斗接口实现离子源快速切换,无需拆卸,操作便捷,并且接口可以进一步升级为MALDI-2和t-MALDI检测,大大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
  • PNAS文献-跨区域走航数据揭示大气污染物‘城市热岛效应’
    PNAS August 10, 2021 118 (32) e2026653118 https://doi.org/10.1073/pnas.2026653118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32/e2026653118除了工业排放,我们所使用的日常生活使用的挥发性化学产品(VCP:volatile chemicalproducts,例如香水、化妆品,洗涤剂等日常家庭用品),也是城区大气挥发性化学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实际上,已经有文献报道,在美国大城市的城区中,日用VCP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可以占到光化学前体污染物差不多一半的比重。在本文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搭配有TOFWERK PTR-TOF质谱仪的移动实验室在美国和欧洲的多个城市,更加系统性的研究了VCP与交通源以及市区人口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家们除了在美国和欧洲各进行了数千公里的走航监测之外,还在纽约市区部署了一台TOFWERK PTR-TOF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长期测量,以期获得市区详细的VOCs通量数据。利用走航监测数据,科学家们清楚的展示了在上千公里尺度上,各城市周边区域内人为VOCs浓度呈显著提升,换而言之,大气污染物的‘城市热岛效应’。其中代表性的污染物不仅仅来自于市区常见的交通源(如苯和其他芳香烃)和日用品指标物D5-硅氧烷(常见的护肤品添加剂),同时还有单萜类物质。后者一般来自于植被排放,同时也是日用品中的常规香味添加剂。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纽约市区所产生的人为来源单萜类总量与一座同等占地面积的森林相当。最后,基于走航和市区定点监测的VOCs数据,并结合WRF-Chem空气质量模型,科学家们给出了上述日用化学品(VCP)对于城区臭氧生成的贡献比例。众所周知,臭氧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型城市中形成的污染事件比例近年来在持续上升。对于业务部门,了解并控制臭氧前体物的来源和它们的贡献比例是精确防控臭氧污染的重要前提。本文中给出的结论是:日用化学品相关VOCs对文中的欧美大城市臭氧贡献比例超过一半!文中使用中的TOFWERK PTR-TOF质谱仪的分析优势如下: 长距离走航检测中的仪器易用性和仪器性能稳定性 对多种物种的半定量能力 集成在仪器内部的自动标零和标定装置,保证了数据高准确率,在多台仪器的相互比较中均表现良好TOFWERK的应用科学家们贡献了本文中欧洲境内的测量数据,同时在国内也积累了一万公里以上的连续走航数据。如果您对TOFWERK仪器在走航检测应用的适用性,和欧洲和国内的走航数据感兴趣,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