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与动力学分析

仪器信息网测试与动力学分析专题为您整合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测试与动力学分析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测试与动力学分析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耗材

  • 生物动力学附件 L2250145
    生物动力学附件这种生物动力学附件包括一个磁力搅拌式单样品池支架以及一个内置式温度传感器(0-100°C)的事件标记器。恒温效果通过外部水浴(不包括在产品套装内)而实现。本品包括6个搅拌棒。用于LS-45时需要辅助性PCB套件(L2250162)。订货信息:产品描述部件编号适用于LS50/45/55L2250145
  • 安捷伦 阀与定量管及阀管线 0101-0948 毒理学分析仪用高温针阀,与系列7200一起使用
    维修部件部件号 :0101-0948High temperature needle valve for toxicology analyzers, used with series 7200毒理学分析仪用高温针阀,与系列7200一起使用微量计量阀,耐高温,Kalrez O 形圈,最高350 ºC,用于气流量2-175 mL/min 的流量平衡
  • Brownlee氰基分析柱 N9303523
    Brownlee常规色谱柱 Brownlee常规色谱柱(无柱芯)使用与各种HPLC仪器均兼容的标准压缩机末端接头。这些色谱柱不需要MPLC卡套。 特点和优势:末端接头可与从任何销售商处购得的HPLC系统兼容可通过与新型保护柱系统配合使用(管道连接)而明显延长色谱柱的寿命每根柱均单独接受过测试 Brownlee微径HPLC柱微径柱(内径1.0 mm)特别适合分析体积有限的样品(如:对皮摩尔水平的蛋白质/肽进行微量纯化)。将柱直径从标准柱的4.6mm缩小到1.0 mm可将质量灵敏度提高20倍。样品组分可通过较小的洗脱体积(1-50μL)进行收集以进行后续测序或质谱分析。微径在药物动力学和LC/MS应用中的优点特别明显。典型的流速范围是10-100μL/min,因此可能需要专用型HPLC系统以达到最佳柱性能。 特点和优势:可将灵敏度提高20倍并将溶剂消耗量减少到1/20(与内径为4.6 mm的柱相比)减少药物动力学测定的样品用量与LC/MS接口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每根柱均单独接受过测试分离模式分离模式反相色谱(RPC)是最受欢迎的HPLC模式,60-80%的应用项目均采用这一模式。在RPC中,与硅胶支持物相键合的疏水基团(C18、C8或C4)与一种由水和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组成的流动相配合使用。极性相(正相)色谱(NPC)将一种极性固定相(未键合型硅胶、键合型氨基或氰基)与一种非极性流动相(如:正己烷)配合使用。NPC有助于进行官能团分析、异构体分离、有机物纯化和样品净化。离子交换色谱(IEC)利用键合的离子基团来分离离子分析物。保留情况以固定相各种分析物离子的亲和力以及各种流动相参数(如:pH、离子强度)为依据。Brownlee分析柱这是珀金埃尔默的全功能HPLC柱系列,适用于常规和高速LC分离。110?硅胶与Hypersil等效。这些色谱柱为3或5μm,长度介于30-250mm之间,内径为2.1和4.6mm。Brownlee分析柱系列包括氨基相、C18相、C8相、氰基相、苯基相、硅胶相和PAH相Brownlee氰基分析柱这种柱适合分析酸性到微碱性的众多化合物。本品采用碱基高度灭活的球形硅胶。pH范围:2.5至7.5温度限:80°C孔径:100 A碳载量:7%封端与否:是Brownlee氰基分析柱订货信息:键合相长度内径粒径部件编号氰基150 mm4.6 mm5 μmN9303522氰基250 mm4.6 mm5 μmN9303523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仪器

  • 热动力学分析软件 400-860-5168转1322
    仪器简介:塞塔拉姆仪器与AKTS软件成为合作伙伴,共同为动力学分析和材料热稳定性的测定提供全球解决方案。 AKTS-热动力学软件包主要用来简化在原材料和产品研究,发展和质量保证过程中对DSC, DTA, TGA, EGA (TG-MS, TG-FTIR) 数据的动力分析。技术参数:这项技术提出在传统热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推断的受检物质的额外的特性和反应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从确定一个给定物质的一系列动力参数开始。这些参数于是用来预测在不同温度情形条件下的反应性质。比较起来,在低温以及复杂的温度类型下直接观测这样的反应是相当困难的(需要非常长的测试周期)。使用AKTS-热动力学 软件,反应速度和过程可以在以下温度分布下进行预测:等温,不等温,逐渐的,波动的或者期间性温度变化,快速升温(热冲击)和实地气候温度类型(多于700种气候)。主要特点:AKTS软件可以应用于物质热稳定性的研究,物理化学过程的安全分析和密封式物质安全性与质量的研究。AKTS 技术提供了一种推断附加特性和检验物质行为的方法,这些都基于传统热分析测量法。其关键优势在于产品热稳定性的精确测定(保存限期转化),包括数量和温度曲线图这些以往由于时间,成本和可行性关系而难以测量到的。 可用于安全评价及有效期、老化分析,包装扩散迁移率等。
    留言咨询
  • 仪器简介:快速淬灭动力学分析已成为检查酶反应途径的首选方法。KinTek RQF-3淬火流动仪能够最有效地进行最明确的实验,保存珍贵的生物样品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KinTek RQF-3已成为分析酶反应机理的国际标准。KinTek RQF-3的独特功能使DNA聚合酶机制的研究成为可能,其中对进行单次周转实验的需求特别重要,并且需要最小的体积来保存昂贵的合成寡核苷酸底物。技术参数: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机驱动系统,性能平稳、可靠。动力学响应时间:最短反应时间2.5毫秒。最小样品量:每次注射每个样品 15 - 20 微升。最大样品体积:每次注射每个样品 5 毫升。注射器体积:5毫升标准。还提供 0.25、0.5、1.0、2.0 和 10.0 ml 体积的注射器。温度范围:4 - 70°C 通过循环水浴保持温度范围主要特点:伺服电机驱动KinTek RQF-3淬火流量仪使用计算机控制的伺服电机驱动器,可提供精确且可重复的反应时间设置。与步进电机技术、高扭矩、低惯量、无刷伺服电机和高性能相比,数字电源取得了重大进步,基本上提供了驱动注射器的瞬时启动和停止。没有其他淬火流能提供这样的性能。结合独特的精密阀门系统,KinTek RQF-3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易用性和可靠性。即使是涉及三个混合事件和两个编程反应时间(双延迟淬火)的“四注射器”型实验也可以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电机驱动器来实现 - 没有四个驱动注射器的复杂性!十多年来,这一直是我们仪器的标准功能。RQF-3阀门系统KinTek RQF-3 独特的阀门布置允许通过三通阀将样品装入 15 微升样品环中。然后通过驱动注射器的缓冲液迫使反应物一起通过延迟线。该阀门系统可实现高效的样品装载,因此可以从每种反应物的 300 微升中收集 20 个数据点,而不会产生浪费!可以使用更大的样品环,或者可以将样品装入驱动注射器中,一次注射即可获得多达 5 ml。八通反应阀为了在3-100毫秒的范围内获得不同的反应时间,有必要使用不同长度的延迟块。在其他淬火流仪器中,这是一项繁琐的任务。在KinTek RQF-3中,使用新颖的八通阀通过简单地旋转阀门来选择每个反应延迟块。然后将计算机控制的电机驱动器设置为精确的驱动速度,以达到所需的反应时间。两种反应物首先在阀门中混合,流过选定的延迟块,然后与淬火溶液混合,从仪器流出进入收集管。示例负载回路三通阀用于将样品环连接到冲洗管路、样品上样注射器或包含缓冲液的驱动注射器。这种方法可实现高效的样品加载和冲洗,而不会在两次运行之间浪费样品。冲洗-负荷-收集循环可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可以在不到 45 分钟的时间内从不到 0.4 ml 的溶液中收集由 20 个数据点组成的整个疗程时间。电脑控制KinTek RQF-3完全由计算机控制,使仪器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并使操作员能够专注于样品收集和分析。只需输入所需的反应时间,计算机就会设置伺服电机并告诉操作员使用哪个反应回路。密封键盘由于淬火流动实验通常涉及使用浓酸或浓碱和放射性物质,因此KinTek RQF-3使用带有LCD显示屏的密封键盘。因此,计算机接口受到保护,免受执行实验所需的恶劣环境的影响。在实验结束时,可以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洗键盘以消除污染。
    留言咨询
  • 一、产品介绍: 该系统适用于药物动力学血液放射活度实时测量研究(可配合于PET、SPECT、PET/MRI系统) Twilite 是由 Swisstrace 公司所研发设计的高灵敏度自动血液取样系统。此系统可与 PET 、SPECT、或 PET/MR 影像系统结合使用,无论是小至实验动物、大至其他更大的个体,均能够在线高分辨率采集血液活度实时变化数据。 Twilite 系统的核心是一个设计精巧的侦测头(探测器),由 LYSO 晶体与屏蔽外来辐射用的医疗级钨加工製成,因此完全与 MR 影像系统相容。闪烁信号透过两条可自订长度的高效率光导管传输至光子侦测单元。此设计的侦测头端完全没有任何电子零件,所以能够避免来自其他设备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问题。此外,这样的设计也能够将人体研究实验的潜在风险最小化。 数据采集是使用 PMOD 公司所开发的 PSAMPLE 软件,藉由 TCP/IP 介面传输,允许同时记录多套 Swisstrace 系统的讯号,例如可同时使用 Twilite 系统与 Twin beta probe 系统。此外,尚有两个类比讯号输入孔可同时记录来自其他仪器的讯号,例如Laser Doppler Flowprobes、ECG 或来自辅助设备的触发讯号。 PMOD 软件的功能模块可对取得的放射活度信号进行离线处理分析。 此系统也脱离计算机独立工作。仪器前方的触摸式面板可直接进行操作,并即时显示测量数据。 Twilite 系统性能优越。除了拥有极佳的灵敏度外,即使在高辐射值的环境下,仍然呈现出稳定的线性度与信噪比。 Swisstrace 公司的开发人员在放射定量实验方面具有相当深厚的经验。系统设计乃针对 PET 系统(包含小动物与人)最佳化。侦测头精巧的尺寸尤其适合使用于小动物正子造影系统中,搭配动、静脉分流管(arterio-venous shunt), Twilite 系统可测得全血的动脉输入函数(arterial input function, AIF)而不必将血液抽离体外。 二、仪器结构组成(1-9项为产品标配): 图1 图2 图31、连接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分流管 (自购)2、蠕动帮浦(Peristaltic Pump)(自购)3、Twilite 钨制探测器4、LYSO 晶体15、LYSO 晶体26、光导管:传输光子讯号至PMT。标准长度2 m,若需使用于MR 系统可延长至10 m7、光子侦测单元8、两个模拟讯号输入孔(可与其他品牌仪器配合使用,监控呼吸、ECG 或血压等)9、TCP/IP 传输接口:可透过因特网传输或直接与计算机连接,使用PMOD 软件PSAMPLE 模块进行数据采集10、安装PMOD 软件的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自购)结构说明:动静脉分流管(小鼠用PE10,大鼠用PE50)可同时用于血压量测、药物注射及血液样本采集等其他功能,如图3所示。血液样本采集可用解剖刀在导管上划一个小口,在采集时间点将导管往缺口方向推,即可取得血液样本。●结构与曲线函数(如下图)左图为实验架构。血流以蠕动泵驱动,从股动脉流出体外,经过耦合讯号侦测头后,再由股静脉回到体内。t1与t2两个三向阀分别用来进行血液取样与药物注射。右图为Twilite 系统所测得的小鼠动脉输入曲线。 三、系统规格: 四、用户名单: 五、合作伙伴:PMOD Technologies Ltd. UnitectraZurich, Switzerland Zurich, SwitzerlandUniversity of Zurich CSEMZurich, Switzerland Neuch?tel, Switzerland 六、药物动力学实验论文(部分摘要):Quantification of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by 18F-FDG PETwith Real-Time Arterial and Image-Derived Input Function in MiceMalte F. Alf1,2, Matthias T. Wyss3,4, Alfred Buck3, Bruno Weber4, Roger Schibli1,5, and Stefanie D. Kr?mer11Center for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f ETH, PSI, and USZ,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Applied Biosciences, ETH Zurich, Zurich, Switzerland 2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and Metabolic Imaging,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Biological Systems,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Lausanne, Switzerland 3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University Hospital Zurich, Zurich, Switzerland 4Institute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University of Zurich, Zurich,Switzerland and 5Center for Radiopharmaceutical Sciences of ETH, PSI, and USZ, Paul Scherrer Institute PSI, Villigen, SwitzerlaKinetic modeling of PET data derived from mouse modelsremains hampered by thetechnical inaccessibility of an accurateinput function (IF).In this work, we tested the feasibility of IF measurement with an arteriovenous shunt and a coincidencecounter in mice and compared the methodwith an imagederived IF (IDIF) obtained by ensemble-learn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heart region. Methods: 18F-FDG brain kinetics were quantified in 2 mouse strains, CD1 and C57BL/6, using the standard 2-tissue-compartment model. Fits obtained with the 2 IFs were compared regarding their goodness of fit as assessed by the residuals, fit parameter SD, and Bland–Altman analysis. Results: On average,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was 10% higher for IDIF-based quantification.The precision of model parameter fitt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using the shunt-based IF, rendering the quantification of single process rate constants feasible. Conclus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terial IF can be measured in mice with a femoral arteriovenous shunt. This technique resulted in higher precision for kinetic modeling parameters than did use of the IDIF. However,for longitudinal or high-throughput studies, the use of a minimally invasive IDIF based on ensemble-learn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represents a suitable alternative.Key Words: energy metabolism PET molecular imaging glucose kinetic modelingJ Nucl Med 2013 54:1–7 DOI: 10.2967/jnumed.112.107474 PET with 18F-FDG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to determine glucose metabolism in animal and human tissues (1). Full quantification of 18F-FDG kinetics can be achieved by applying a 2-tissue-compartment model (2). The model requires the time course of the 18F-FDG concentration in the target organ(tissue time–activity curve) and in arterial plasma (input function, IF). In human brain PET, the IF is commonly measured from a catheter placed in the radial artery. An alternative is derivation of the IF from PET images via values measured in a volume of interest placed over the cardiac ventricles or a large vessel. A prerequisite of image-derived IFs (IDIFs) is the location of the blood pool and the organ of interest in the same field of view. In general, one or more arterial blood samples are measured to calibrate the IDIF. In a recent review article for human PET(3),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arterial blood sampling remains the preferred method to define the IF, because invasiveness is hardly reduced by the use of an IDIF.In small animals, the small blood volume is the major constraint for manual blood sampling. This constraint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alternative methods, such as the sampling of very small volumes via a microfluidic chip (4) or the use of b-probes for measuring the blood radioactivity (5,6). Despite these new physical methods, the main research focus has been on developing the use of IDIFs, where blood radioactivity is estimated directly from the dynamic PET images. IDIF generation from simple analysis of blood pool volumes such as the liver or the heart ventricles is flawed by 18F-FDG uptake by the liver or spillover from surrounding myocardium, cardiac motion, and partial-volume effects. Compensation can be achieved to varying degrees by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factor analysis (7), modelbased techniques (8),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9), so-called hybrid IDIFs (e.g., 10,11), and cardiac gating combined with improved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12). Most of these methods rely on at least 1 measure from a blood sample for scaling of the IDIF.Hence, blood sampling is not entirely obviated. To our knowledge, there is currently no gold standard to define the real-time 18F-FDG arterial IF in mice in a reliable and easily accessible manner. In this study, we adapted a method for direct blood radioa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an approach for the generation of IDIFs for use in mice. We acquired real-time blood radioactivity curves by means of a new coincidence counter in combination with an arteriovenous shunt and compared the findings to IDIFs generated from PET data of the cardiac region with an ensemblelearn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EL-ICA) algorithm (13).We used 2 different mouse strains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strain dependency of our methods: C57BL/6 mice, because they are relevant for studi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s, and CD1 mice, because they are valuable as disease models,such as cerebral ischemia (14).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2-fold. First, we evaluated whether the arteriovenous-shunt/ counter technique, which was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in rats (15), is also feasible in mice. Second, we compared 18F-FDG kinetic parameters and fit precisions obta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shunt IF and the IDIF.
    留言咨询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方案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论坛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资料

测试与动力学分析相关的资讯

  • 气固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与仪器研讨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3月25日上午,由中科院计财局条件装备处组办、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的“气固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与仪器研讨会”在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举行。会议邀请了煤炭、生物质、矿产资源、环境、石由加工、航天材料、多晶硅等涉及气固反应的重要领域的近20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科技部、科学院、北京市科委和过程所的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词或介绍了有关政策。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回顾气固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与仪器的发展,把握不同领域的需求,分析尚存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以期形成自主新型的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分析仪,推动学科发展和分析水平升级,填补方法与仪器的空白。 研讨会现场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研究员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张锁江研究员在研讨会前的致词中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参会表示感谢和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在仪器研制、基本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最后,张锁江研究员希望,在座的领导与专家能够对“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研制项目以及过程所其它方面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胡荣祖教授 报告题目:关于气固反应热分析动力学的几个问题   研讨会首先由《热分析动力学》著者、原西北大学教授胡荣祖先生,《应用化工动力学》译者、原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郭汉贤先生作了专题报告。胡荣祖教授介绍了气固反应动力学的反应机理、关键参数以及半导体脉冲补偿式量热测试单元的结构原理,最后,胡荣祖教授重点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如经验级数自催化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系统、含能材料感度估算系统以及自加速分解温度-热点火速度-绝热至爆时间计算系统等。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原所长郭汉贤教授(由过程所余剑博士代讲) 报告题目:非催化气固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概述   郭汉贤教授的报告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余剑博士代讲,报告对非催化气固反应化工动力学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研究非催化气固反应动力学,需要有良好的反应设备和科学的数学模型,硬件、软件同时并举才能事半功倍。而动力学的研究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故热重装置和流化固定床反应装置缺一不可。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光文研究员 报告题目: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方法、仪器及典型应用   上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许光文研究员还系统汇报了其团队自主研发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方法与仪器的过程和已经实现的典型应用。在报告中他介绍到:气固反应分析动力学是化学、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众多领域的研发工作的起点,但是,现有的气固反应分析动力学方法几乎均采用非等温加热方法,无法在线供给反应试料,存在着难以测定非稳定物质及快速反应的动力学、受传热及扩散的影响严重等缺点。他团队研发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以分析仪(MFBRA:Micro Fluidized Bed Analysis)可克服这些缺陷,提供有效的等温微分反应分析方法和测试工具。 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MFBRA)   MFBRA首次利用微型流化床作为反应器,构建了气固反应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利用流化床反应器有效抑制了扩散影响,实现了对反应物快速的加热 通过集成微型流化床反应器和脉冲微量反应物进样,实现了流化床中气固反应的等温微分化,形成了定点温度下的气固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等温微分测试方法与仪器,填补了快速升温条件下等温微分反应测试方法与仪器的空白,可望与热重分析仪器形成互补性科学工具,实现气固反应的等温微分、快速原位(升温)和低扩散影响等技术特点。   经过三年多的应用实践,MFBRA分析方法与各部件结构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颗粒反应物供给时间0.1s,测量重复性误差3.0%。通过应用于石墨燃烧过程中的等温微分反应特性的分析测试,成功证实了MFBRA的等温微分特性 运用MFBRA首次成功测试了Ca(OH)2捕集CO2的动力学特性,展示了仪器拥有的原位反应特性;该仪器对生物质及煤热解等快速复杂反应显示了很好的适应性,剔提供揭示反应机理的有效基础数据;比较热重测试的CO还原CuO反应特性,MFBRA对该反应显现了明显了低扩散影响。   最后,许光文研究员提出了进一步研发基于微型流化床的气固反应分析方法与分析仪的计划:将通过集成质谱等分析仪和提高仪器自控及美观水平,希望MFBRA能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自主创新仪器,与程序升温脱附(TPD)设备、程序升温还原(TPR)设备、热重分析(TG)设备等并驾齐驱,成为国内外市场中的反应分析高端产品。 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处李萍女士 报告题目:北京市支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关政策解读   会议也邀请了北京市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的李萍女士通过专题报告,系统介绍北京市对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政策,重点解读了北京市支持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的12个重点政策,并现场回答了与会者问题。   基于上午的主题报告,研讨会的下午针对“气固反应动力学分析方法与仪器发展”、“自主分析方法与分析仪器及应用”、“不同行业领域对气固反应分析的需求特性”等主题,与会专家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互动,各位专家结合自身的研究工作经历,提炼了各行业中在气固反应分析方面尚存的难题,希望的分析方法与测试工具,对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发的微型流化床等温微分反应分析方法与分析仪的功能扩展和解决尚存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通过总结与会专家的讨论意见,许光文研究员总结了进一步发展等温微分反应分析方法、解决各行业尚存问题或满足各行业特定需求的技术方向。在近四个小时的讨论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相关报道:   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研制成功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方法与分析仪”鉴定会在京召开   先进能源关键技术与仪器装备亟需强化——访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光文研究员
  • 马尔文帕纳科:创新GCI、ITC技术,打造动力学与热力学分析一体化分子互作平台
    近年来,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涌现出很多新品牌、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技术多元化,“百花齐放”。目前国内外分子互作分析仪厂商已涌现近20余家,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前沿分子互作分析技术、增强业界相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分子互作分析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百舸争流”,谁将成为下一代金标准?——分子互作技术与应用进展》专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韩佩韦谈一谈马尔文帕纳科的创新分子互作分析技术及他对该技术应用及市场的看法。仪器信息网:贵司在分子互作分析领域主推的仪器产品是什么?请您谈谈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韩佩韦:马尔文帕纳科公司不断致力于为基础科研与药物研发领域提供更先进的分析仪器和解决方案,在分子互作分析领域我们公司主推的产品是一种将动力学分析与热力学分析整合为一体的非标记分子互作平台,包括Creoptix WAVE系列分子相互作用仪和MicroCal PEAQ-ITC系列等温滴定量热仪等。众所周知,深入全面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需要借用多种原理互补的技术进行多角度分析,其中,动力学分析技术能够准确描述分子间的识别能力与结合的稳定性和半衰期,是一种实时、动态检测的手段;而热力学分析则深入探究分子互作的能量学本质,即分子间互作的机理,包括特异性相互作用驱动、疏水相互作用以及构象变化驱动。我们Creoptix WAVE分子相互作用仪拥有基于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GCI)的光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在更广泛的样品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的分子结合亲和力数据和动力学数据,帮助药物和生物科学研究人员加快新药发现和开发的进程。另外,Creoptix WAVE产品采用了waveRAPID动力学检测方式和创新性微流控技术。不同于传统力学的检测方式,只需一个浓度的样品,无需稀释,能够更快地得到动力学数据(waveRAPID 比传统动力学检测约快10倍),解决了市面部分分子互作技术的低灵敏度、无法捕获快速动力学、表观亲和力偏离、流路易堵塞以及动力学分析中需要配制大量浓度梯度等问题。Creoptix WAVE 分子相互作用仪MicroCal PEAQ-ITC 是一款高灵敏度、低容量的等温滴定量热仪,可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无标记溶液内研究。它可以在单次实验中直接测量所有结合参数,并且可使用低至10μg容量的样品对无论是高亲和力还是低亲和力的结合剂进行分析。MicroCal PEAQ-ITC可用于多种应用,包括表征小分子、蛋白质、抗体、核酸、脂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等。MicroCal PEAQ-ITC 等温滴定量热仪仪器信息网:请回顾一下贵公司分子互作分析仪技术的发展历程。韩佩韦: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生物物理表征是研究分子互作的重要环节,马尔文帕纳科一直致力于帮助用户从不同角度阐述分子互作的机理和特征。其中,采用热力学代表技术的MicroCal ITC系列成立于1977年,是最早商业化的微量热技术品牌,在业界拥有众多粉丝,其先后多款经典产品如VP-ITC, ITC200以及PEAQ-ITC都有众多的用户群和文献支持;动力学代表技术Creoptix WAVE系列则成立于其他技术如SPR/BLI等相对成熟的时期,正是在发现了现有技术的某些局限和不足后,Creoptix开发并成功商业化了新一代动力学分析技术——光栅耦合干涉技术(Grating-Coupled Interferometry,GCI)。目前,MicroCal和Creoptix品牌都是马尔文帕纳科旗下分子互作分析的中坚力量,与MicroCal DSC和Light Scattering一起打造了从样品质量控制直至动力学与热力学全面分析的Label-Free分析平台。仪器信息网:贵公司分子互作分析仪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韩佩韦:马尔文帕纳科旗下的非标记分子互作平台几乎应用于分子互作相关研究的各个领域:在药物研发领域包括药靶确认,片段药物、小分子药物、肽段和核酸药物的筛选、表征与优化,抗体药物筛选、表位分析、结构改造,制剂开发、稳定性、可比性和生物相似性研究等;诊断试剂开发与优化、生理条件下(如血清、血浆等复杂体系)测试等等;在基础科研中则包括癌症、神经科学、免疫科学、膜蛋白、环境科学等领域。目前,研究者应用我们的技术和产品组合来研究分子互作相关的定性与定量信息,包括有无结合、结合特异性和选择性、结合强弱、结合快慢与稳定性以及部分非生物和非水相体系,如超分子组装、有机溶剂环境等。比如在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研发过程中,Creoptix WAVE system为病毒蛋白和抗体的结合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WAVE system系统将高信号和高时间分辨率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才能实现的样品稳定性结合起来。实时分析广泛的生物流体样品的相互作用,提供完整的动力学数据,包括亲和力和高精度的结合和解离常数。由于整个微流体都包含在外置的传感器芯片WAVEchip中,可将实验中交叉污染的风险降至最低。WAVE system可用于表征病毒样颗粒(VLPs)的动力学,为研发疫苗的诱导免疫反应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一种单克隆抗体结合嵌入VLPs中的蛋白质仪器信息网:您如何看待当前分子互作分析仪市场及前景?未来看好哪些细分领域?韩佩韦:我未来更看好分子互作技术在医学临床分析、食品分析、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等领域的应用。我的个人观点是当今的分子互作分析市场百花争艳,百家争鸣。各种不同原理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研究者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问题来找到适合的技术,这对于技术发展和研究者而言都无疑是件好事,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才是最好的。随着市场的竞争,我未来更看好分子互作技术在医学临床分析、食品分析、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等领域的应用。马尔文帕纳科 韩佩韦韩佩韦,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物理学博士,马尔文帕纳科生命科学业务发展经理、微量热技术和分子互作技术产品经理。长期负责蛋白质稳定性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技术如DSC,ITC,SPR等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拓展。在2014年加入马尔文帕纳科之前,多年任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生命科学部(现Cytiva),曾任技术经理、Biacore & MicroCal产品经理和Label-Free技术资深应用科学家等职位。韩佩韦博士长期活跃于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制药行业,组织和举办过相关的几百场技术交流会和培训班,并在多个大型会议上做分会技术报告,在分子相互作用领域和微量热应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 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研制成功
    近日,过程工程所许光文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研制”通过验收。   化工、冶金、能源、材料、环境等领域涉及大量气固反应,通常通过热重分析仪测试其反应特性,推导反应动力学参数。但是,热重分析不能在线供给固体反应物,升温速度缓慢,受气体扩散影响严重。因此,许光文研究员于2006年提出利用微型流化床作为反应器的气固反应动力学测试思想,以克服上述热重分析方法的弊端,通过检测反应生成气的典型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测试任意温度下的气固反应速度,分析推导反应动力学。   在中国科学院仪器研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许光文研究员的课题组通过与国产热重分析仪专业企业——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公司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成功研制了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MFBK: Micro Fluidized Bed Kinetic analyzer)的样机(见图),并实现与在线微型质谱检测仪的联用,经系统试验,获得了系列新型测试结果,展现出它的优点和应用潜力。   MFBK适用于颗粒物料参与及颗粒催化剂催化的所有气固反应,包括化工(化学品分解、氧化、还原、加氢) 冶金(矿石还原、焙烧) 能源(煤/生物质热解、燃烧、气化、碳化) 材料(发射药/炸药分解、爆炸) 环境(固废热解/燃烧/气化、废气吸收/氧化/吸附)。它有效克服了热重分析的升温速度慢、扩散影响大等弊端,通过在线颗粒反应物供给,实现了任意温度下气固(颗粒)反应速度的测试,并提供了分析反应参数、揭示反应机理,特别是适合于快速颗粒反应测试的功能。   MFBK作为一种新型固体(颗粒)反应测试仪器,具有快速升温、趋近颗粒反应本征、易于操作,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其良好的功能及其与质谱的匹配性,引起了美国AMETEK质谱分析仪制造公司的兴趣。双方为此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研制偶联AMETEK在线质谱分析仪的集成化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器,北京科技大学于2009年4月订购了该仪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