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谱曼空气能热泵

仪器信息网力谱曼空气能热泵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力谱曼空气能热泵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力谱曼空气能热泵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力谱曼空气能热泵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2874
    建科环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依托环能院专业的技术力量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精准的暖通空调、建筑节能等相关方面的检测仪器和试验台。 我公司是美国TSI公司、英国赛纳斯公司、意大利LSI公司中国总代理。代理美国TSI风速仪、风量罩、智能粉尘仪、激光粒子计数器、PIV测试系统及自动滤料测试仪等全系列TSI产品,代理英国赛纳斯全系列声级计产品和意大利LSI舒适度测试系统和气象站等产品。以上主要代理的三个品牌的产品测量精确,质量可靠,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喜爱。 拥有自主研发团队,依托环能院的技术力量,可为广大用户提供定制检测仪器的业务,现自主研发的温湿度自记仪、有害气体自记仪、换气次数测试仪和无线环境监控系统等产品已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好评。 依托环能院和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中心,专业为各级用户提供各种标准、非标准和多功能试验台。主要产品有:风机盘管热工性能检测试验台、散热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性能检测试验台、组合空调性能检测试验台、多联机空调(热泵)机组性能检测试验台、水源热泵机组性能检测试验台、人工气候室、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试验台、净化器性能检测试验室台及各类建筑节能检测试验台。其建造的试验台完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技术服务完善。 公司坚持以技术标准为依据,完善的技术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为基础,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保证,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望新老客户予以支持。
    留言咨询
  • 广州能之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之原智能干燥事业部)专业研发生产智能空气源热泵干燥设备,凭借强大的和全面的能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生产管理和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烤烟设备和精致的服务。热之原烤烟设备网(www.kaoyanshebei.com)致力于智能空气源热泵电烤烟烘烤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配套 提供烤烟烘烤设备,烤烟烘干机,烟叶烘干机,电烤烟设备,烟叶烘烤设备,烟叶烘干房 热之原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导向,以品质、技术、诚信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市场,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培训、售后服务、专业干燥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消除客户后顾之忧。战略合作伙伴 / STRATEGIC PARTNERS南方电网 国家电网
    留言咨询
  • 无锡市新逸德空气调节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调节设备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转轮除湿机、冷冻除湿机、全/显热交换器、新风换气机、冷水机、热泵、恒温恒湿机、净化组合式设备、组合式转轮除湿机等设备和换热器、表冷器、加热器、过滤器、冷却塔、水泵、风机等配件。
    留言咨询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仪器

  • RTS-LIBS 拉曼光谱联用系统LIBS 与拉曼光谱联用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通过脉冲激光轰击样品获得样品轰击面区域原子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其具有快速分析,灵敏度高,能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等特点,尤其可实现微量元素的快速、无接触的原位检测。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构建目标分子的指纹图库,可以实现相应物质的快速识别与定性检测。LIBS 与拉曼光谱技术相结合,可以提供互补信息,拉曼光谱提供物质分子结构信息,LIBS 技术提供微量及痕量元素的原子光谱信息。二者结合将在遥感检测、文物鉴定、爆炸物检测分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典型应用系统介绍RTS-LIBS 拉曼光谱系统是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 LIBS 与拉曼联用系统,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器作为 LIBS 激发光源,连续激光光源作为拉曼激发光源,C-T 式长焦距光谱仪 系统配置双探测器,常规深度制冷型 CCD 作为常规拉曼光谱探测器,纳秒级门控的像增强型 CCD(ICCD)作为 LIBS 和脉冲拉曼信号探测器。 该系统具备高度集成、性能稳定、易于操作等优势,可同时原位在线获取样品的分子光谱、原子光谱信息。典型参数应用案例参考文章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ercury in liquid samples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shear thickening fluid DOI: 10.1039/d1ja00431j
    留言咨询
  • 光镊拉曼光谱技术产品简介光镊拉曼光谱技术(laser tweezers Raman spectroscopy LTRS)结合光镊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可对单个微纳颗粒或单细胞进行操控与生化分析。常规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微米尺度分子结构信息,但是对于悬浮气/液体中微小粒子或细胞样品检测时,由于布朗运动或溶液悬浮等因素,很难对样品进行精准定位与测量。光镊技术可以稳定束缚与操纵微纳颗粒及生物分子,有效实现悬浮微颗粒的精准检测。光镊技术对微粒的操控是非接触的遥控方式,不会给对象造成机械损伤,可穿过气/溶液表层界面检测内部颗粒物信息,同时,光镊捕获的微粒尺度为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是生物细胞、细胞器、生物大分子以及气溶胶等物质尺度范围。拉曼光谱亦是一种无损伤的分子光谱技术,具有谱峰信息丰富,特异性强等优势,因此,光镊拉曼适用于微纳米尺度的单分子研究领域应用。典型应用系统介绍RTS-LTRS 光镊拉曼光谱系统是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光镊-拉曼联用系统,该系统结合先进的光镊微控技术与拉曼分子识别分析技术,高度集成、性能稳定、易于操作,能够实现同时控制大量(200 个)目标和高精度的微纳米级颗粒物的分析测量。仪器原理和实现方式光镊技术捕获单个颗粒的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激光通过倒置显微镜形成汇聚光线,高度聚焦的激光会在焦点中心形成一个势能梯度中心,称之为势阱或光阱。透明的球形微粒会被光阱在三维空间中捕获,从而进行操控、排列与微小力的测量。更复杂一点的情况是光折射的梯度力与光散射力以及粒子本身的重力与浮力共同平衡,并在限制粒子的布朗运动后实现 3D 捕获操控。光镊原理:采用 100kHz AOD(声光偏转器)高速分时扫描不同位置,从而形成多个光阱;区别于传统的光镊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实现:1. 控制目标更多:可以产生 200 个以上的光阱,同时捕获 200 个以上的目标微粒;2. 控制激光强度:0~100%,可独立控制每个光阱3. 控制光阱移动:轨迹、步长、速度等4. 降低光阱的漂移:光阱间漂移仅 0.05nm/min5. 提高测力精度:更加精确定位光阱坐标6. 降低系统噪音:无机械振动,提高整体稳定性结构介绍RTS-LTRS 光镊拉曼光谱系统有两种结构(如下图所示)。结构一:在标准的 RTS2 的基础上配置具有双层无限远光路的倒置显微镜,上层光路多光阱光镊系统,下层光路为拉曼光路出入口,可内置不同波长激光器,也可外部耦合激光器,拉曼信号通过光纤或者空间光路耦合到光谱仪,光路如下:结构二:在标准的 RTS2 的基础上配置具有双层无限远光路的倒置显微镜,上层光路多光阱光镊系统,拉曼激光从显微镜的侧口进入,拉曼信号原路返回接光谱仪,可内置不同波长激光器,也可外部耦合激光器,拉曼信号通过光纤或者空间光路耦合到光谱仪,光路如下:性能优势标配 320mm 焦长影像校正高通光量光谱仪,高像素深制冷光谱 CCD 相机,可扩展 EMCCD,ICCD,InGaAs 阵列等探测器,扩展系统功能;集成化设计,无外置裸露光学元器件;可以实现不同尺寸的多目标悬浮和自由移动,从纳米尺度至百微米尺度;多目标捕获,水中 200 个以上的不同尺寸目标,空气中不同尺寸液滴阵列的捕获;可 XYZ 三维方向精确控制捕获激光和拉曼激发激光焦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测试不同位置拉曼信号;非接触、作用力均匀,不会造成对象机械损伤和污染;可对常见样品及微/纳米颗粒、不规则颗粒及气相中的液滴进行 3D 捕获;系统稳定度更高,测量结果受环境干扰更小;操控更加灵活,光阱移动精度更高;避免视场不同位置光阱刚度的差异;可以进行多目标力学测量。典型参数测试案例光镊数据多目标实时测力,力学测量的分辨率可达约 100fN,精确度约 1pN。拉曼数据拉曼-光镊联用数据测试颗粒:浓度为 0.5M 到 2M 的 NaCl 水溶液发生的气溶胶颗粒气溶胶样品捕获拉曼激光定位激发识别回音壁信号峰位峰位信息导入软件液滴半径与折射率测试结果数据 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在 2 分钟内的连续 25 次测量中,液滴半径为 4359.73±0.55nm,分辨率优于 1nm;折射率为 1.3757±0.0002,波动约 0.015%。
    留言咨询
  • 液体测试专用便携拉曼光谱仪 FI-Lite系列拉曼光谱仪是适合于液体样品检测的高性能一体便携式拉曼光谱分析仪,特别适用于现场快检,整机采用一体式防护型设计,开机即用,方便实用。FI- Lite 系列可选785nm 或830nm 激发波长,搭配低杂散光光谱仪,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安全现场检测、SERS 增强剂和增强拉曼技术研究等应用领域。液体测试专用便携拉曼光谱仪 性能特点(Features & Benefits)• 笔记本式的一体式掀盖结构,坚固耐用• 无风扇的散热设计,性能更稳定、可靠• 内置10”触屏电脑和大容量电池,无需外接设备,即开即用• 交互式人机界面,操作方便• 内置基础数据库,实现快速比对• 大电池容量,满电续航时间:4 小时• 通用型采用Windows OS,方便用户自行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快检型采用Android OS,推荐搭配SERS 增强剂方案,灵活用于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典型应用(Applications)• SERS(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 食品药品快检• du品、危化品检测• 药品原辅料检测• 农业与环境科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规格型号与性能参数*(Performance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indows版便携式拉曼光谱软件 Android版便携式拉曼光谱软件 测试实例
    留言咨询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资讯

  •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
    成果名称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 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人 芦琳 联系邮箱 lulin8625@163.com 成果成熟度 □研发阶段 &radic 原理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radic 合作开发 □其他 成果简介: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自控系统 该项目立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提出将基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低功率水润滑单螺杆水蒸气压缩机,开发为&ldquo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rdquo ,取代传统蒸发皿,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为广大实验室和企业研发提供了方便简洁的新手段,而且对于该项新技术的市场认可具有很大意义。 开发&ldquo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rdquo ,用以模拟不同物料、不同蒸发工艺的实验特性研究,为大规模工业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利用该仪器,在科研院所或工厂开展新型热泵蒸发技术的现场培训,掌握该节能环保蒸发仪的实际操作规律和特性,为大型热泵蒸发系统的操作奠定基础。 创新点: (1)采用国产化单螺杆水润滑水蒸气压缩机关键设备。 (2)建立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设计理论,开发国产化的实验热泵仪器装备。 (3)实现蒸发温度从70℃&mdash 110℃、传热温差5℃&mdash 20℃的宽广范围内的蒸发操作,满足不同实际蒸发工艺要求。 性能指标: (1)基于体积流量3.8m³ /min与8.6m³ /min的两种不同型号的单螺杆水蒸气压缩机,完成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优化设计及生产平台的建立;开发样机,并实际生产,压缩机容积效率达到80%,压缩机绝热内效率大于65%。 (2)结合实际需要,完成两种蒸发量大于100kg/h,可实现蒸发温度从70℃&mdash 110℃、传热温差5℃&mdash 20℃的宽广范围内进行蒸发操作的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样机。 应用研发: 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根据科研仪器设备的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加工和测试,同时沟通联系相关用户进行试用,努力将研制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 从系统设计优化;关键工艺研究;关键设备研制;样机设计和验证;系统改进及性能提高;用户试用研究和反馈;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和产品定型;小批量生产和产业化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应用研发,尽可能满足市场对该类科研仪器的需求。 应用前景: 不同行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都是小型热泵蒸发仪的潜在用户。我们近年的工作中,已发现很多专家、企业家都有试用的意向,潜在用户已达数十。未来如果大规模推广,年销售1000套是有可能的,考虑单套的价值50万元,可以实现5个亿的年产值;短期内年销售数十套将很容易,这也是超千万的营业额,故而前景很好。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基于水润滑单螺杆水蒸气压缩机的&ldquo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rdquo 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仪器,属于国内首创,国际上也无相关产品的报道。 &ldquo 实验室多功能小型热泵蒸发仪的研发培育&rdquo 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委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支持。
  • 大海里也能捞针 拉曼光谱显身手
    大海里也能捞针拉曼光谱显身手 众所周知,形容一件事难度很大,人们通常会说大海捞针,在苍茫的深海中寻针,目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低浓度物质的检出。普遍认为拉曼光谱仪很难检测低浓度样品,这是因为拉曼效应产生概率很小。如果样品越来越稀释,测得的 Raman 信号变弱,直至它在噪声中消失。虽然某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光谱平均次数提高物理降噪能力,或延长光谱积分时间提高信号强度,亦或是降低探测器制冷下限来提高信噪比,但多数拉曼光谱仪的应用仍然会受到检测浓度的制约。嗯,听起来似乎就这样了啊难道就没有拌饭(办法)了吗?当当当隆重推出安东帕Cora5001拉曼光谱仪颜值担当安东帕的 Cora5001拉曼光谱仪可以获得高通量光谱,进而极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Cora5001 可以检测水中超低浓度的自由基引发剂和氧化剂过硫酸铵(APS),检出浓度为 0.005 M,测量时间低于10 s。实验测量 APS 时使用 785nm 的激光波长,Cora 5001 配备了冷却到低于环境温度的 CCD 探测器和二极管激光器,可在样品位置提供高达450 mW的激光功率。准备 7 种 APS 水溶液,浓度为 1.0M,0.5M,0.2M,0.04M,0.02M,0.01M 和 0.005M,并倒入标准玻璃瓶中。曝光时间为 4000ms,并对光谱进行了背景校正。测量每个样品所需的时间仅为10 s。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纯水样品并用作参考基线。结果证明使用Anton Paar Cora 5001 拉曼光谱仪,获得了超低浓度的 APS 水溶液的清晰可辨光谱特征。同时也证明了拉曼技术的优势,可以设计出具有高灵敏度和低检测限度的高性能的光谱仪。
  • 王立铭:如何正确理解 “空气变馒头” 的重要性?
    你好,我是王立铭。2021年10月8日,《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在刚刚过去的九月,有这么几件大事,我认为你值得关注。 1 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刚刚过去的九月,有一项研究肯定是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简单来说就是 “空气变馒头” 的技术。2021年9月24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实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途径 [1]。能用二氧化碳生产淀粉,既能帮助实现碳中和,又能帮助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这项研究当然会引起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在巡山报告里,我还是得先花点时间帮你理理这项研究的内容。我的看法是,这确实是一项非常漂亮的研究,但一些外行的关心和夸奖,却好像搞错了重点。 我们知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淀粉,这是绿色植物已经做了几亿年的工作,它还有个如雷贯耳的大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非常复杂,咱们在这里没法详细展开,但如果追踪碳原子的流向,它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用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分子,也就是二氧化碳,生产出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分子,比如3-磷酸甘油醛。然后,在用这些分子,去合成制造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最后,在用葡萄糖分子生产含有大量碳原子的淀粉。 简单来说,光合作用就是三个步骤: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 第一步从碳1到碳3可能是最难跨越的,也是光合作用当中最复杂的环节。因为这一步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植物依靠叶绿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用这个能量制造高能化学物质(比如ATP和NADPH),从而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换。之后,再用这些高能化学物质捕获空气中很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把它转换成碳3物质。到了后面这两个步骤,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生物化学反应。在几种酶的催化下,利用ATP分子提供的能量,就可以在常温下持续进行。整体而言,尽管已经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打磨,整个光能到化学能转换的效率也并不高,植物大约也就是5%上下。 有了这个背景铺垫,我们才好介绍这项新研究的具体内容。 研究者们想实现的也是碳1到3,3到6,6到无穷的合成步骤。但我们已经说了,第一步如果从二氧化碳出发难度太大,因此研究者们首先选用了一个比较现实的路径。他们希望从高能物质甲醇出发,这是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学物质,实现淀粉的合成。相当于把光合作用门槛最高的环节给规避过去。 但即便如此,这个合成路线是很困难的。分别独立看的话,碳1到碳3,碳3到碳6,碳6到碳无穷,科学家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数据库里就能找到不少现成的路线可以直接用。但问题是这些反应之间并不总是能够融洽地相互配合的。举个具体例子,比如甲醇在甲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能够变成甲醛,而甲醛在几个酶的催化下可以变成刚刚我们提到的碳3物质,3-磷酸甘油醛。但问题是这两个反应如果放到一起就会互相干扰,不能顺利地从碳1到碳3。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前者的效率远低于后者,以至于整个化学反应无法持续进行。 因此研究者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先选出了不少候选的化学反应模块,再用它们在三个合成步骤之间反复地拼搭,最终才凑出了一个效率令人满意的合成路线,整条路线一共由10步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构成。在这之后,研究者们又继续在此路线上优化。他们找到了这条路线的限速步骤,也就是反应最慢、拖慢了整体合成效率的几个环节,然后人工改造了负责这些环节的三个酶分子,最终将整体淀粉合成效率又提高了7.6倍。单单考虑淀粉的生成速度的话,这个人工反应体系的效率已经和植物合成淀粉类似了。 这当然已经是巨大的技术进步。它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人工组装和修改反应路线图,能够在非生物条件下实现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但事情还没完。我们刚刚也提到,光合作用里门槛最高、最复杂、耗能也最多的步骤其实是捕获和固定空气中浓度很低的二氧化碳,把这种气态分子里的碳原子截留下来,用来合成碳3物质。而研究者们的合成路线起点是甲醇,等于是先战略性地绕过了最难的步骤。 那有没有办法把这一步补上呢?必须得说,人类已经做过很多尝试,但至今还没有哪个办法能够接近生物体利用光能捕获二氧化碳的水平。其中一个相对接近的思路是这样的:用太阳能发电,用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然后把氢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还需要氧化锌-氧化锆催化剂)混合,生产甲醇。整个步骤虽然长得不像光合作用,但实现的目标是类似的:就是把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甲醇内部。甲醇日后可以直接燃烧供能,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这个方法是2017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开发的 [2],也被他们形象地叫做 “液态阳光”,因为太阳能被储存到了液态的甲醇内部。 在我们这次介绍的工作中,研究者们就把两项研究拼接组合到了一起。用液态阳光技术生产甲醇,模拟了光合作用最难的第一步的一半工作;然后再用他们自己设计优化的合成路线,用甲醇制造淀粉,模拟了光合作用剩下的2.5步。这就是新闻标题 “用空气做馒头” 的来历。 但是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最核心的价值,是研究者们证明了人类可以在实验室里人工地筛选、组装、设计和优化各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在更广阔的场景里,它既可以用来在实验室里模拟生物内部本来就有的某种能力——比如合成淀粉;当然也可以用来优化这种能力——比如根据实验室结果改造植物,更有效率地合成淀粉;甚至是创造生物体根本不具备的能力——开个脑洞的话,让植物生产塑料和橡胶也不是不行。因此,即便不考虑淀粉这个特别吸引眼球的因素,这项研究的价值仍然是很大的。 但说到 “用空气做馒头”,那这个可能就不是这项研究本身能解决的问题,甚至可能都不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方向。首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极低,人工地收集压缩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能量,要是单纯用来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或者用来制造价值更高的化学品,比如甲醇(既是很好的储能物质,也能用于合成制造很多有价值的化学品),也许是合适的;但如果用来生产本就成本低廉的淀粉,实在是有点南辕北辙。即便未来人类移民火星,那里的大气层几乎全部是二氧化碳构成,那大量合成甲醇以后,也完全可以用甲醇直接培养酵母等微生物,直接拿微生物当食物。毕竟到那个时候人类估计也不会天天啃面包大饼了。 如果未来真有一天我们需要创造不依赖植物的粮食生产途径,那更合适的手段可能是,把经过实验室验证和优化的合成路线重新放到微生物体内,让微生物帮助我们完成复杂物质的合成制造,效率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类似的一个例子就是人类用细菌——而不是纯化学合成的方法——帮助我们生产胰岛素。毕竟,我们可以把细菌直接改造成一个酶工厂,总比要把每种酶单独提纯再组合起来有更好的效率。 2 围绕神经细胞转分化技术的争论 第二项研究初看起来是一项负面结果,但也有非同寻常的正面意义。 这项研究和神经细胞再生有关。我们知道,成年人的大脑中含有大约860亿个神经细胞,这是我们人类所有智慧、情感、行为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脑几乎不会产生新的神经细胞;相反,神经细胞的大量损失往往会导致严重疾病,比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针对这个麻烦,有一个探索方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都非常重要:那就是通过遗传学手段,把大脑中围绕神经细胞、为神经细胞提供支持的所谓胶质细胞(含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小胶质细胞)“转分化” 成神经细胞,让它们紧急上岗,顶替损失掉的神经细胞发挥功能,延缓大脑病变。 在这个方向上有两个明星分子,一个是NeuroD1,一个是Ptbp1。我们第十七期巡山报告给大家介绍过后面这个分子,当时有两个实验前后脚报道如果在小鼠大脑中人为降低Ptbp1蛋白质的活动,就可以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为神经细胞,也能因此改善帕金森氏症小鼠的运动机能。当然,我们当时巡山的重点是两个实验室之间关于想法和数据所有权的争议问题,这里放下不表。 前一个分子NeuroD1也很重要。它是引导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基因,决定了神经细胞的成熟,而在成年哺乳动物脑内仅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人们发现,如果强行提高NeuroD1基因的表达,也能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神经细胞。 目前围绕这两个 “明星分子”,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都在进行中。 但就在2021年9月27日,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细胞》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 [3] 声称,这两个明星分子都不能真正引起神经细胞再生,过去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很可能只是实验操作带来的假象! 这项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技术细节,咱们这里就不展开得太详细了。简单来说,之前人们研究的主要手段是这样的:制造一个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或者腺相关病毒AAV),把它注射到动物大脑的某个位置。这个病毒进入以后会入侵感染注射部位附近的很多细胞,也有神经细胞,也有胶质细胞。但这个病毒的基因序列经过了特殊设计,使得它只会在星形胶质细胞内部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增强NeuroD1基因的功能,或者降低Ptbp1基因的功能。然后人们过段时间解剖小鼠的大脑,观察这些被病毒感染过的、基因被定向操纵过的星形胶质细胞,是不是能变成神经细胞。过去的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但新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对这个现象本身提出了挑战,他们怀疑的起点是,如果这个从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转化的过程确实存在,那么在小鼠大脑中应该会观察到不少正在转化过程中的 “中间状态” 细胞,但他们并未观察到这个结果。因此,他们转而猜测,也许转分化本身并不存在? 这当然是个很大胆的猜测。如果转分化过程根本没有发生,那么如何解释之前的研究中,病毒感染过的星形胶质细胞确实变成了神经细胞呢?研究者们的猜测是,也许这是因为用于操纵基因的病毒自己出了问题,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出现了 “泄露”,在不该活动的神经细胞内部活动了。这样一来,当人们观察到新生的神经细胞的时候,自然会认为它们是在病毒的影响下从星形胶质细胞变来的。但实际上,它们却可能本来就是神经细胞,只是被病毒错认为是星形胶质细胞而已。 这个解释可能有点复杂,我打个比方:我号称自己发明了一个神奇的药水,任何癌症患者一吃就药到病除。但是我做试验的时候阴差阳错,选来做实验的全部都是被误诊为癌症的健康人。那这些健康人吃了药之后,当然身体健康、活蹦乱跳。但这完全不说明我的药水管用,仅仅是因为我的药使用在了错误的对象上而已。 这当然是个很微妙的推测,技术上也很难得到严格证明。但研究者们用了两个新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猜测。 第一个方法是,他们利用转基因小鼠,预先对几乎所有的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了荧光标记。然后,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预先被标记过的星形胶质细胞都没有转分化,而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本来就不是星形胶质细胞。 第二个方法更巧妙,他们把一种特殊病毒注射到小鼠的脊髓部位,这些病毒能够跨越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进入大脑。这样一来大脑中被荧光标记的细胞就只能是神经细胞了。然后他们再用原来那一套病毒感染的方法实现神经细胞转分化。结果发现,所谓成功转分化的细胞,都属于这些已经被预先标记过的细胞。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本来就是神经细胞。 这两个实验一正一反,说明NeuroD1这个明星分子,无法实现大脑中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细胞的转化。曾经人们的观察发现,其实只是因为,操纵NeuroD1基因所使用的病毒偷偷地在神经细胞、而非星形胶质细胞里启动了。与此同时,这些研究者们还测试了另一个明星分子Ptbp1,发现操纵它也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 这些负面结果说明,整个神经细胞转分化领域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哪些为真哪些为假,哪些发现可能是假象,哪些成果还能推向临床,可能都需要严肃审视。 就拿这次介绍的几项研究为例,尽管我们上面讨论的研究提出了两条很直接的坚实证据,但领域内仍然存在不少各方数据还无法达成一致、或者现有数据无法合理解释的地方。比如,如果根本无法实现神经细胞的转分化,那之前为什么人们观察到了小鼠疾病状况的改善?还有,为什么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转分化就可以进行?还有,被质疑方也发表论文,声称类似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过高浓度的病毒感染影响了星形胶质细胞的状态所引起的,过高的病毒浓度可能确实会导致这种泄露表达,也可能会杀死新生的神经细胞。如果小心控制病毒浓度,那就仍然可以观察到NeuroD1基因的转分化效果 [4]。这又怎么理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有来自日本的研究发现,NeuroD1也将小胶质细胞(不同于星形胶质细胞的另外一种胶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据小道消息,最近来自复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前人所看到的小胶质细胞到神经元转分化也是源自于病毒载体泄露所引起的假象。这篇研究论文将于近期在《神经元》杂志发表。这两项近期研究也共同印证了病毒工具在神经细胞转分化研究中的潜在问题。 我想,这次巡山的目的,不是为了盖棺定论,而是为了提醒你,在研究生物体这个复杂系统的时候,在研究人类疾病甚至是试图治疗疾病的时候,需要非常小心地反复求证。任何过于简单化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可能都会带来严重的结果。 当然,科学探索过程中出现争议、怀疑和反复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允许和鼓励各方反复驳难、正本清源。但这里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底线问题需要注意:科学探索没有禁区,但如果一项技术存在这些广泛的争论和质疑,那么至少,它需要首先理清这些争议,再考虑推向人体临床测试。 3 新冠溯源新进展 第三个需要跟你分享的科学进展,与新冠溯源有关。 自2019年末至今,新冠病毒已经在人类世界快速传播了接近两年时间。正式确诊的感染人数已经突破2亿,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是数倍于此。在过去这2年时间里,围绕新冠病毒展开的科学研究也实实在在的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包括新冠病毒本身的发现、新冠病毒生物学特征的描述,人体被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临床治疗手段的规范化等等。特别是在疫苗领域,更是在短短1年时间内开发出了几种效果相当不错的疫苗、并且为全世界超过30亿人进行了接种。这种反应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但是在新冠研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却一直没有取得特别理想的进展——那就是对新冠病毒源头的寻觅工作。当然,这个问题至少部分的要归咎于新冠溯源问题被高度政治化了,被少数国家操弄变成了吐口水、打黑枪的武器。但无论如何,从科学角度说,为了从源头上理解并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也为未来类似的病毒入侵做好准备,我们仍然都需要努力厘清新冠传播链条上的重重迷雾。 在新冠流行之初,中国科学家在鉴定出新冠病毒、测定了它的基因组序列之后,第一时间就通过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发现了几个新冠病毒的 “近亲”,那是几种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其中序列最为接近的是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2013年采集并测定的蝙蝠病毒RaTG13,这是一种在云南省墨江通关镇的一个蝙蝠洞中发现的病毒,它和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超过了96%。至今它都是人类发现的序列最为接近新冠病毒的天然病毒 [5]。 这个发现本身的意义重大。蝙蝠是上千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很多病毒都具备入侵人类世界的潜在能力。21世纪以来,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疫情,2012年爆发的MERS病毒疫情,其天然源头应该都是蝙蝠。从序列的相似程度来看,新冠病毒的天然源头是蝙蝠,这个结论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6]。 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RaTG13病毒的序列固然和新冠病毒高度相似,但在关键的刺突蛋白基因序列、特别是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相似程度却并不是很高。在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时,这个区域需要直接和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质结合,两者丝丝入扣,才能进入人体细胞。这个区域差别比较大的话,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直接感染人类了。 事实上中国科学家也证明了,RaTG13病毒和人体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很弱,也不太会感染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 [7]。这样一来,RaTG13病毒就不太可能是新冠病毒的直接源头。当时人们提出的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猜测是,也许在蝙蝠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宿主动物。蝙蝠病毒需要先感染这种中间宿主动物,在它们的体内传播、变异和进化,然后才获得了入侵人类世界的能力。这也符合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规律。这两种病毒是分别以果子狸和骆驼这两种中间宿主为跳板进入人类世界的。 这样的话,找到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就非常关键了。因为只有找到这种动物,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病毒的进化规律和传播链条,并且彻底切断新冠病毒向人类世界的输入源头。但这项工作也没有取得明确的进展。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种动物确实能被新冠病毒感染,比如猫、狗、仓鼠、雪貂、猪、兔子、鹿等等。但在这些案例里,更大的可能性是患病的人类把病毒传播给了这些动物,而不是相反。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群体天然携带新冠病毒,并且能够持续地感染人。 [8]https://www.researchsquare.com/article/rs-871965/v1 [9]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27-021-1972-1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方案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资料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论坛

  • 【分享】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传统热水器耗能性经济对比分析

    简介: 本文阐述了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引出节能环保性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通过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推算出其耗能与产生热能的公式,并且计算出单位制热工作情况下的耗能经济比。[img]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images/affix.gif[/img][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download.asp?ID=104097]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与传统热水器耗能性分析研究[/url]

  •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制热方式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是一种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需求,同时又能消耗最少的能源。并在高效制取生活热水的同时,能够像空调一样释放冷气,满足厨房的制冷需求,并且可以在阳台、储物间、车库等局部空间达到除湿的作用防止物品发霉变质或者快速晾干衣物。第一代制热方式:直热式  蒸发器和冷凝器都在主机内, 冷水直接时主机,经冷凝器一次性直接加热到预设温度 55度,然后在冷水压力的自作用下,直接送到保温水箱中。优点是保持出水就是55度的热水,节能效果较好;缺点是当保温水箱中的水温降时,还要用水泵抽回到主机加热或是用电辅加热。  第二代制热方式:循环式  蒸发器和冷凝器都在主机内,但冷水直接进到保温水箱中,再用水泵抽回到主机加热,必须多要一个循环泵,加热的方式是分层式循环加热,因为他是把水温经多次循环分层次加热到预设温度。优点是能效比较直热式高一些,因为所要增加的温度越接近原始温度,热传导效果越好,能效也越高。缺点是必须用循环泵所以会浪费一些电,热水输送的管径较长,所以能耗要多一些,冷水从上面进入保温水箱,从下面出热水,而一般热水比冷水轻,所在一个容器中的水通常上面的要比下面的热,所以上面加冷水会导致出水温度不能恒定,会混水。  第三代制热方式:分体直热式  主机中只有蒸发器,冷凝器却在保温水箱中,冷水从下面注入,热水是透过冷水向上的顶力排出,所以其不必象循环机那样必须要循环泵,而且其冷凝器直接在水箱中与水交换热量,所以换热直接,不要经过任何管径,那样能效和加热速度肯定要高于循环机,因其从上面出热水,所以能基本保持排出的热水恒定。如因特殊情况必须用循环式,那么用大小水箱的方式就能解决,所以他的另一优势是具有可变性强

  • 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节能测评

    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节能测评

    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节能测评热泵机组的性能系数是指热泵机组制热(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每台熟泵机组在出厂时都有铭牌参数,但在实际运行中,热泵机组要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其实际制热(冷)水平和额定制热(冷)水平间存在差异,因此,要对热泵机组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进行测试,掌握其实际应用工况中的能效水平。输送系数是反映热泵输送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它是指输送的热(冷)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输送系数越大表示在单位输入功率下输送的热(冷)量就越大,输送系统的输送性能就越好。绿光新能源地源热泵系统综合能效的检测方法:地源热泵系统综合能效指整个热源系统输出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它反映了整个系统中包括所有设备的综合性能,此综合性能不仅仅受系统中每个设备的性能影响,它还受各个设备之间的匹配、系统的运行模式、控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是全面考察地源热泵系统在实际运行下能效水平的重要指标。[img=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290915323790_7181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地源热泵技术主要是指以地源能夏季制冷作为冷却源,冬季采暖作为低温热源,实现制冷、采暖的热泵技术,这些低位热源的特性直接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效果,因此在应用地源热泵技术之前要对低位热源的特性进行勘察,对于土壤源热泵系统来说主要勘察参数包括土壤的热物性、土壤温度随深度和四季的变化情况等。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主要勘察参数有含水层的水质、温度、分布,以及富水性和渗透性等,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主要勘察参数有地表水温度,水位动态变化情况,利用现状等。在建设项目应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后,绿光新能源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为了考察地源热泵技术从地源侧获取与释放热量的实际效用,在热源端主要选择以下地源热泵性能测试参数来衡量热源的稳定性及可持续能力:(1)土壤源:水温、土壤温度、热源侧换热量。(2)地下水源:取水温度、流量、热源侧换热量。(3)地表水源、污水源:取水温度、热源侧换热量。[img=地源热泵性能及能效测试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290915541908_5136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力谱曼空气能热泵相关的耗材

  • Whatman PM 2.5 空气监测膜 7592-104
    Whatman PM 2.5 空气监测膜Whatman PM 2.5 PTFE 膜专门设计用于 PM 2.5 空气监测。这些高纯度薄型过滤装置按顺序编号,并带有耐化学腐蚀的聚丙烯支撑环,以进行自动空气采样。Whatman PM2.5 PTFE 膜过滤装置专门设计用于连续采样期间的 PM2.5 环境空气测试。这些高纯度薄型 PTFE 膜按顺序编号,并带有耐化学腐蚀的聚丙烯支撑环。 聚丙烯 (PTFE) 支撑环,自动空气采样热稳定设计可避免卷曲,使膜材料保持平坦,自动空气采样。顺序编号的过滤装置自重低,可进行准确的重量分析和测定PTFE 膜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PTFE 膜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纯化含腐蚀组分、溶解组分的腐蚀性液体。这也包括 HPLC 分析中的样品过滤,HPLC 中出现任何固体颗粒都可能对色谱柱造成永久性损坏。空气和气体灭菌利用 PTFE 膜的疏水特性及其阻止水性气溶胶的能力。用于 PM2.5 空气监测的自动空气采样连续空气监测方法需要一种耐化学腐蚀的空气采样滤器材料,该材料可以耐受可能包含多种污染物的环境污染,但仍可提供准确结果。产品范围内的 PM 2.5 PTFE 膜还采用热稳定性设计,使其成为环境空气监测的理想之选。这些膜采用聚丙烯支撑,设计用于对环境空气污染进行机器人空气采样。PM2.5 空气监测滤器符合性根据 40 CFR 第 50 部分附录 L 的要求,这些空气采样滤器符合 EPA PM2.5 PTFE 过滤器的参考方法。参数PM 2.5 PTFE 膜滤器,46.2 mm,带支撑环,顺序编号(50 片)碱度最大值25 μeq/g 滤器 - 测试方法:第 2.12 节 EPA/600/R-94/038b 直径46.2 mm材料聚四氟乙烯 (PTFE) 颗粒保留 (0.3 mu m) 最小值99.7% - 测试方法:ASTM D 2986-95a 孔径2 μm µ m支撑环是 支撑环材料聚丙烯 (PP) 支撑环宽度 3.68 mm ± 0.00 至 0.51 - 测试方法:模板 总支撑环厚度0.38 mm ± 0.04 包装规格50 片 产品产品名称包装规格7592-104PM 2.5 PTFE 膜滤器,46.2 mm,带支撑环,顺序编号(50 片)50 片
  • Whatman 7592-104 PM2.5空气监测用滤膜 46.2 mm
    产品描述Whatman 7592-104 PM2.5空气监测用滤膜 46.2 mm,Whatman PM 2.5 PTFE 膜专门设计用于 PM 2.5 空气监测。这些高纯度薄型过滤装置按顺序编号,并带有耐化学腐蚀的聚丙烯支撑环,以进行自动空气采样。PM2.5空气监测用滤膜特点聚丙烯 (PTFE) 支撑环,自动空气采样热稳定设计可避免卷曲,使膜材料保持平坦,自动空气采样。顺序编号的过滤装置自重低,可进行准确的重量分析和测定 PTFE 膜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PTFE 膜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纯化含腐蚀组分、溶解组分的腐蚀性液体。这也包括 HPLC 分析中的样品过滤,HPLC 中出现任何固体颗粒都可能对色谱柱造成损坏。空气和气体灭 菌利用 PTFE 膜的疏水特性及其阻止水性气溶胶的能力。用于PM2.5空气监测的自动空气采样连续空气监测方法需要一种耐化学腐蚀的空气采样滤器材料,该材料可以耐受可能包含多种污染物的环境污染,但仍可提供准确结果。Whatman的PM 2.5 PTFE 膜还采用热稳定性设计,使其成为环境空气监测的理想之选。这些膜采用聚丙烯支撑,设计用于对环境空气污染进行机器人空气采样。规格参数PM2.5空气监测用滤膜,46.2 mm碱度MAX25 μeq/g 滤器 直径46.2 mm材料聚四氟乙烯 (PTFE) 孔径2 μm支撑环是 支撑环材料聚丙烯 (PP) 支撑环宽度3.68 mm ± 0.00 至 0.51总支撑环厚度0.38 mm ± 0.04 包装规格50 片 7592-104 PM2.5空气监测用滤膜购买或咨询,欢迎来电广州绿百草或填写下方的产品留言吧
  • 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
    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具有防止误操作功能,并配备多个编码功能,针对测量数据的相关个人或地点进行编码。 按时间分布的氡子体浓度可在仪器中长期存储,亦可通过红外接口上传至PC,需要特制的USB红外接口适配器。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配备最新的Radon Vision软件。工作原理通过连续的空气流动,氡子体则被收集在滤膜上连续对滤膜进行α能谱分析滤膜0.8μm薄膜滤膜(PTFE)直径17.5mm正常情况下,每月更换采样泵0.18 lpm灵敏度约150cpm/(kBq/m3)(EEC)响应时间2小时(90%终值)采样时间1 … 255分钟可调,步长1分钟操作单键操作,带锁闭功能显示3×12字符,US或SI单位制声音报警存储器可长期保存377个数据及能谱电源内置可充电电池可连续使用约48小时充电时间约2小时外壳铝制外壳,外置式采样头规格138×57×32mm重量300g软件Radon Vision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德国SARAD-DOSEman PRO-DOSEman PRO氡/钍剂量仪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